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多平面重建图像引导肝脏顶部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庆德 郑玉劲 +3 位作者 郑穗敏 欧建宏 蒙立艳 胡春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CT MPR图像引导肝脏顶部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CT检查发现右膈下肝顶部局限性病灶的49例患者,于螺旋CT MPR技术引导下行右膈下肝脏穿刺活检,统计取材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49例穿刺活检均获得成功;取材组织均... 目的探讨CT MPR图像引导肝脏顶部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CT检查发现右膈下肝顶部局限性病灶的49例患者,于螺旋CT MPR技术引导下行右膈下肝脏穿刺活检,统计取材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49例穿刺活检均获得成功;取材组织均呈圆柱状,全部获得病变组织,能够用于病理诊断。并发症包括少量气胸2例,右肺小片状出血5例,肝包膜下少量出血1例;无肝内血肿及穿刺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CT MPR技术引导肝顶部病灶经皮穿刺活检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多平面重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针控”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近膈小病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郑玉劲 吴庆德 蒙立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呼吸针控”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近膈小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3例肺部疾病患者[肺内近膈小病灶共53个(直径〈3cm)]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n=34)或微波消融术(n=19),穿刺时全部采用“呼吸针控”法,术后及时... 目的 探讨“呼吸针控”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近膈小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3例肺部疾病患者[肺内近膈小病灶共53个(直径〈3cm)]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n=34)或微波消融术(n=19),穿刺时全部采用“呼吸针控”法,术后及时行CT复查,随访1~5天。结果 53个病灶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53/53)。3例(3/53,5.66%)术后CT复查发现少量气胸,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吸收;未发现大量气胸等严重并发症,无穿刺相关死亡病例。术后随访未出现迟发型气胸。结论 “呼吸针控”法用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近膈小病灶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控制 穿刺术 小病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胆管恶性梗阻的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方式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庆德 史歌 +2 位作者 张双喜 王振巍 胡春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1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方式在减少低位胆管恶性梗阻患者术后胆管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56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低位胆管恶性梗阻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无肠梗阻及肠道手术史,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25)。...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方式在减少低位胆管恶性梗阻患者术后胆管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56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低位胆管恶性梗阻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无肠梗阻及肠道手术史,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25)。先行外引流术(BED),再行内外引流术(BIED),试验组术后即关闭外引流,仅作单纯内引流;对照组内外引流同时开放。检测BED术前、BED术后、BIED术后30天内的血白细胞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引流。试验组、对照组BED术后的血白细胞计数分别为(6.75±1.06)×109/L和(6.98±1.04)×109/L,无统计学差异(t=0.83,P>0.05);而BIED术后试验组血白细胞计数[(7.23±2.19)×109/L]低于对照组[(10.74±5.21)×109/L,t=3.16,P<0.05]。结论对于低位胆管恶性梗阻,在单纯外引流的基础上择期置入内外引流管,术毕即关闭外口,仅作单纯内引流,可明显减少术后胆管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梗阻性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胆管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