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诊疗效果分析——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彭用华
王琦
黄宗顺
肖洁
-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金沙洲医院
-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512-2516,共5页
-
文摘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分析MPA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7年12月的32例MPA患者资料。结果(1)患者平均63.5岁,就诊至确诊的时间为5个月。临床表现均有肺、肾受累。肾脏病理特点为新月体形成为主,12例患者入院即需肾脏替代治疗。肺部表现以发热、咳嗽、咳血等为主。(2)全部接受足量激素(4例冲击治疗)+环磷酰胺治疗,6例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肝功能异常42例,肺部感染19例,类固醇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10例。(3)12例入院即需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有3例短暂脱离透析(平均5.2个月)。(4)随访结束时,20例进入终末期肾病,4例完全缓解,8例死亡。(5)需长期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中,年龄较大,确诊前病程较长,确诊时Scr较高,入院需即时透析的比例较高。结论 MPA多发于老年男性,高龄、病程长、Scr高、肺脏受累是MPA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应警惕病情严重时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严重并发症风险。
-
关键词
血管炎
显微镜下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
肾小球肾炎
-
Keywords
polyangiitis
microscopic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glomerulonephritis
-
分类号
R593.2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短时程脊髓电刺激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罗奇
李鹏
王宇
沈玉杰
王家双
肖礼祖
-
机构
武汉市普仁医院疼痛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金沙洲医院疼痛科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疼痛科
-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2-475,共4页
-
文摘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范畴,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某种原因侵袭人体后潜伏在神经节内,当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病毒沿着同阶段周围神经快速复制破坏神经并侵袭相应皮节,部分病人在皮损消退后,疼痛不缓解,称之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通常表现为持续性烧灼痛、电击痛、刀割样痛等,同时可伴有感觉异常及迟钝,出现蚁行感、瘙痒,严重者还可伴有相应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皮损消退
免疫力低下
刀割样痛
蚁行感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电刺激
皮节
-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