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心病缓解期中医治未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周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66-1367,共2页
目的:观察肺心病缓解期中医治疗能避免肺心病的急性发作的未病率。方法:将60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使用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为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未病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P<0.05... 目的:观察肺心病缓解期中医治疗能避免肺心病的急性发作的未病率。方法:将60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使用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为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未病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P<0.05。结果:中医治疗肺心病缓解期未病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缓解期 中医治未病 对照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葛解肌汤加减对三阳合病型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蓝国辉 熊艳云 邓本裕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2-95,共4页
目的评估柴葛解肌汤加减对三阳合病型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试验对象为中医院就诊的病毒性肺炎患者60例,明确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为“风温-三阳合病”。按照等比例随机数字表为组。两组基础处理相同,对照组(30例)予以利巴韦林治疗;在此... 目的评估柴葛解肌汤加减对三阳合病型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试验对象为中医院就诊的病毒性肺炎患者60例,明确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为“风温-三阳合病”。按照等比例随机数字表为组。两组基础处理相同,对照组(30例)予以利巴韦林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30例)予以柴葛解肌汤加减。两组持续使用1周。评价疗效,治疗前后抽血测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免疫功能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和TNF-α下降;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和TNF-α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血清CD3^(+)、CD4^(+)上升,CD8^(+)下降;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葛解肌汤加减对三阳合病型病毒性肺炎的疗效确切,可以抑制炎症、提高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葛解肌汤 三阳合病 病毒性肺炎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启阖调枢”针法早期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3
作者 廖龙胜 郑爽 +4 位作者 阿塔石 刘咏思 邓颖敏 李蕊菁 陈楚云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1-174,共4页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醒脑启阖调枢”针法早期介入对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3月—2024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科、脑病科及神经外科收治的6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根据SPSS 2...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醒脑启阖调枢”针法早期介入对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3月—2024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科、脑病科及神经外科收治的6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根据SPSS 25.0统计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接受“醒脑启阖调枢”针法治疗,对照组接受假针刺治疗,两组均接受了常规基础治疗和康复治疗。针灸干预两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3个月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 Scale,MBI);并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情况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MBI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启阖调枢”针法能促进AIS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残障水平,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有利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启阖调枢”针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疏肝和血法合微刺激方案治疗卵巢低反应性不孕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潘艳芳 雷洁莹 +2 位作者 李秀然 孟聪 谢小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98-1401,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和血法中药方联合克罗米芬微刺激方案治疗卵巢低反应性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微刺激方案促排卵,治疗组在月经第4天开始服补肾疏肝和血中药方,经期停用,共治疗3...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和血法中药方联合克罗米芬微刺激方案治疗卵巢低反应性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微刺激方案促排卵,治疗组在月经第4天开始服补肾疏肝和血中药方,经期停用,共治疗3个周期,之后进入微刺激方案促排卵。结果:治疗组服中药后b FSH、b E2下降,AMH、b PSV、AFC均上升(均P<0.05);进入微刺激方案促排卵后比较,治疗组Gn用量少,HCG注射日内膜厚度及宫颈黏液评分较对照组高,且排卵数量较对照组多,LUFS周期数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妊娠率为20.59%,较对照组12.12%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疏肝和血法中药方可改善卵巢低反应患者卵巢功能,提高其对克罗米芬微刺激方案反应性,两者联用可使有适应症的不孕症患者自然受精及妊娠,提高生殖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疏肝和血法 卵巢低反应 克罗米芬 微刺激方案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穗林运用来复汤治疗慢性心衰机理探讨及验案举隅 被引量:5
5
作者 方奕芬 何皓颋 叶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29-31,共3页
介绍广东省名中医叶穗林教授关于心衰中医病机探讨,认为其病机不离三:元气之脱,厥阴之患,少阳之乱;治法不离二:收敛元阳,补益中气。而张锡纯之来复汤,以"厚土潜阳"复归"复卦"之医理恰能很好与之相应,且临床上运用... 介绍广东省名中医叶穗林教授关于心衰中医病机探讨,认为其病机不离三:元气之脱,厥阴之患,少阳之乱;治法不离二:收敛元阳,补益中气。而张锡纯之来复汤,以"厚土潜阳"复归"复卦"之医理恰能很好与之相应,且临床上运用此方治疗慢性心衰疗效亦满意。故笔者现将其宝贵经验整理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来复汤 元气 厥阴 少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镜合从郁论治失眠经验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智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627-628,共2页
主要介绍了陈镜合教授从郁立论治疗失眠的经验。陈师认为,任何原因引起的郁滞不通均会导致失眠,诸郁之中以气郁为主,治疗上以疏解诸郁为原则,并结合生活调节,则事半功倍,避免形成"郁致失眠,失眠致郁"的恶性循环。
关键词 陈镜合 失眠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针灸对比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霜梅 吉晶 +2 位作者 邱朝阳 祝维峰 李衍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43-2852,共10页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使患者受益。为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中文数据库检索CNKI、万方、Sinomed等,同时英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治疗卒中后失眠的...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使患者受益。为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中文数据库检索CNKI、万方、Sinomed等,同时英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治疗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 RCTs)中使用单纯针灸对比单用西药干预方案的研究,用Cochrane评价方法进行风险偏倚评估,收集纳入研究的有效率、痊愈率、PQSI评分、肢体功能评分、中医症候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不良反应与远期随访等资料,并进行Meta分析。分类和连续型变量分别用相对危险度(RR)和加权均数差(WMD)为合并效应量。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4篇RCTs,总例数2698例,治疗组1361例,对照组133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其西药相比,针灸可提高46%的临床有效率和75%的临床痊愈率,合并效应量RR=1.46, 95%CI[1.27, 1.68],P<0.01,RR=1.75, 95%CI[1.52,2.03],P<0.01。单独分析高质量文献结果与前结果意义一致。但针灸在改善肢体功能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方面,与单纯西药对比,差异不明显,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测评,单纯针灸相关疗法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6%)明显低于以西药治疗(39%),安全性较好。但远期疗效随访上根据分析,单纯针灸治疗在1个月与3个月随访时PQSI评分并不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结论:针灸治疗卒中后失眠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适合临床推广使用,但在改善症候、肢体功能和远期疗效上仍有待验证,且纳入文献数目较少,质量较低,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卒中后失眠 中医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2017-2019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及流行克隆特征 被引量:23
8
作者 龙华婧 邱芳华 +3 位作者 刘道利 周意 吴嘉怡 何仰芬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08-1015,共8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在我国流行的克隆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追踪、实时监控CRKP医院感染及防控提供实际数据支持。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2017-2019年全国CRKP菌株相关文献,纳入可提供菌株采集地,采用聚合酶链反...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在我国流行的克隆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追踪、实时监控CRKP医院感染及防控提供实际数据支持。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2017-2019年全国CRKP菌株相关文献,纳入可提供菌株采集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得出ST型别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并使用BioNumerics创建最小生成树。结果最终纳入40篇文献,共2094株CRKP菌株,分布在全国6个地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共15个省市,其中1631株(77.89%)CRKP携带产KPC酶耐药基因,检出亚型主要为KPC-2型(1014株,62.17%)。2094株CRKP共检出12种耐药基因,其中KPC耐药基因在6个地区的检出占比均超过50%。859株CRKP经MLST,主要优势序列型别为ST11型(659/859,76.72%),且在全国6个地区均有分布。产KPC-2酶的ST11型菌株(581/659,88.16%)为我国流行的最主要类型。结论携带耐药基因的CRKP菌株在全国散播流行迅速,目前已遍布全国6个地区,应建立应对CRKP的综合防控措施,避免CRKP在医院内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KPC-2 ST11 流行 克隆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