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年至2008年佛山市南海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郭艳 邝丽贞 +1 位作者 黄敏 曾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8-640,共3页
目的:了解2006年至2008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方法:对佛山市南海区2006年至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a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8.7‰,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4.2‰,新生... 目的:了解2006年至2008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方法:对佛山市南海区2006年至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a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8.7‰,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4.2‰,新生儿死亡率为5.2‰,婴儿死亡率为7.3‰,1~4岁儿童死亡率为1.4‰。②5岁以下儿童年龄死亡构成为:早期新生儿死亡占47.9%,新生儿死亡占59.7%,婴儿死亡占83.7%,1~4岁儿童死亡占16.3%。③具有常住户籍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3‰,流动户籍为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28,P<0.001)。④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前3位为新生儿疾病、先天异常和意外死亡;婴儿死亡的前3位死因为早产低体质量、出生窒息和先天异常。结论:降低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需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妇幼保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因 佛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控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晓静 赵华 张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93-1794,共2页
目的研究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及剖宫产术后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180例,分别为90例硬膜外麻醉自控镇痛组及90例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组(对照组),研究各组产妇... 目的研究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及剖宫产术后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180例,分别为90例硬膜外麻醉自控镇痛组及90例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组(对照组),研究各组产妇术后泌乳功能。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镇痛组24h内开始泌乳及母乳喂养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PCEA能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促进泌乳功能,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自控镇痛泵 剖宫产 泌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卒中致孕产妇死亡2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敏 邝丽贞 林青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9-580,共2页
腹部卒中是腹腔内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也称腹中风,是少见的外科急腹症,术前诊断较困难^[1],多数在手术中或尸解时确诊。一般认为,先天性血管畸形加上妊娠期血液动力学改变可能是腹腔内自发性血管破裂的重要发病基础。我们对2例孕... 腹部卒中是腹腔内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也称腹中风,是少见的外科急腹症,术前诊断较困难^[1],多数在手术中或尸解时确诊。一般认为,先天性血管畸形加上妊娠期血液动力学改变可能是腹腔内自发性血管破裂的重要发病基础。我们对2例孕产妇卒死进行死亡监测,经手术或尸解确诊为自发性肠系膜血管破裂,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 腹部卒中 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 肠系膜血管破裂 血液动力学改变 先天性血管畸形 外科急腹症 术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性瘫痪儿童医院康复与医院-家庭康复模式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金炳旭 钱旭光 +3 位作者 赵勇 刘振寰 李诺 张梦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31-1235,共5页
目的对脑瘫患儿医院康复与医院-家庭康复模式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2016年1月至12月,将本院60例1~3岁的脑瘫患儿分为医院康复组和医院-家庭康复组,每组各30例。医院康复组给予本科规范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 目的对脑瘫患儿医院康复与医院-家庭康复模式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2016年1月至12月,将本院60例1~3岁的脑瘫患儿分为医院康复组和医院-家庭康复组,每组各30例。医院康复组给予本科规范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和中医综合疗法),医院-家庭康复组由医院提供专业技术培训、指导和对患儿进行专业评估,家长实际操作。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和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价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结束时,与医院-家庭康复组比较,医院康复组GMFM评分显著改善(t=5.333,P<0.001),总医疗成本显著增高(t=23.614,P<0.001),但GMFM和PDMS-FM视觉-运动整合评分每增加1分所支出的医疗费用降低(t>2.065,P<0.05)。结论医院康复模式对小年龄脑瘫儿童可能是更为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可以作为此年龄段的有效补充康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康复 成本-效果分析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围手术期合理选用抗生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晓静 邓少嫦 +3 位作者 梁丽笙 黎凤彩 陈素文 林青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的优选抗生素进行探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673例随机分为3组:氨苄西林组232例,头孢唑啉钠组223例,头孢曲松钠组218例。氨苄西林组与头孢唑啉钠组于术前半小时、术后立即及术后6小... 目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的优选抗生素进行探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673例随机分为3组:氨苄西林组232例,头孢唑啉钠组223例,头孢曲松钠组218例。氨苄西林组与头孢唑啉钠组于术前半小时、术后立即及术后6小时静脉用药,头孢曲松钠组于术前半小时、术后6小时静脉用药,并评价术后预防感染的效果。结果:3组间的发热率、血象异常升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苄西林组腹部切口感染率分别与头孢唑啉钠组、头孢曲松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唑啉钠组腹部切口感染率与头孢曲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宫腔感染、盆腹腔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结论:围手术期应用氨苄西林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具有预防感染效果肯定、安全及价廉等优点,是具有广泛临床推广价值的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围手术期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脑性瘫痪儿童父母生活质量的效果 被引量:9
6
作者 辛晶 林青梅 +2 位作者 李玉秀 李素萍 刘振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6-427,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瘫儿童父母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方便抽取符合标准的30名1-7岁脑瘫患儿父母,进行为期3个月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价。结果心理干预后,患儿父母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瘫儿童父母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方便抽取符合标准的30名1-7岁脑瘫患儿父母,进行为期3个月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价。结果心理干预后,患儿父母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总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脑瘫患儿父母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心理干预 父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 被引量:25
7
作者 林秀华 杨志敏 老膺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0期2237-2238,共2页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与中医体质类型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采用中医体质量表、中医证候资料进行调查,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老年性痴呆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气虚质、阳...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与中医体质类型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采用中医体质量表、中医证候资料进行调查,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老年性痴呆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气虚质、阳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是MCI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结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中医体质类型存在相关性,从体质类型上研究MCI进行有效的干预是逆转AD病情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体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神经元移行异常脑性瘫痪儿童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赵勇 金炳旭 刘振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伴神经元移行异常(NMD)脑瘫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科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伴NMD脑瘫患儿(NMD组,n=32)和同期康复治疗的运动、智力水平近似的伴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脑瘫患儿(PVL组,n=60... 目的回顾性分析伴神经元移行异常(NMD)脑瘫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科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伴NMD脑瘫患儿(NMD组,n=32)和同期康复治疗的运动、智力水平近似的伴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脑瘫患儿(PVL组,n=60)。分析比较两组脑瘫临床分型、癫痫及癫痫样放电共患病以及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评分和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发育商(DQ)的影响。同时,对治疗6个月后的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脑瘫临床分型存在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χ2=24.529,P<0.001)。NMD组癫痫及癫痫样放电共患病发生率均高于PVL组(χ2>4.605,P<0.05)。综合康复治疗后,两组GMFM评分随时间均升高(F时间=6.850,P=0.010),NMD组GMFM评分显著低于PVL组(F组间=29.885,P<0.001);各功能区DQ得分随时间逐渐增高(F时间>25.041,P<0.001),NMD组各功能区DQ得分显著低于PVL组(F组间>32.347,P<0.001)。结论伴NMD脑瘫癫痫伴发率高,临床表现以智力发育障碍和痉挛型偏瘫为主,综合康复治疗疗效差,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神经元移行异常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临床特征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推拿治疗婴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罗冠君 刘振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4-657,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手法对脑瘫婴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脑瘫婴儿随机分配至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采用Vojta疗法和中医推拿及单纯Vojta疗法治疗。记录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Gesell发育量表及Ashworth...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手法对脑瘫婴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脑瘫婴儿随机分配至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采用Vojta疗法和中医推拿及单纯Vojta疗法治疗。记录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Gesell发育量表及Ashworth量表评分,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GMFM A区,Gesell发育量表社会适应、个人社交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治疗组GMFM B区及C区、Ashworth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配合中医推拿可进一步改善脑瘫婴儿的运动和社会功能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VOJTA疗法 中医推拿 婴儿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后7天内气道内应用布地奈德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奕江 张水堂 杨润娜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9-264,共6页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早期(生后7 d内)气道内应用布地奈德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收集相关RCT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6月...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早期(生后7 d内)气道内应用布地奈德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收集相关RCT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6月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估及资料提取。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布地奈德给药方式[雾化吸入(雾化吸入亚组)、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入(气管内滴入亚组)]行分层分析。结果 6篇RCT文献(n=1 347)进入本文Meta分析。4篇文献描述了随机序列产生,均采用了分配隐藏,均对试验实施者施盲,均未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均描述了脱落或失访,总体偏倚风险较低。1布地奈德组与对照组的BP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固定效应模型合并RR=0.67(95%CI:0.57~0.78),雾化吸入亚组和气管内滴入亚组的BPD发生率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分别为0.74(95%CI:0.61~0.90)和0.53(95%CI:0.40~0.70)。2布地奈德组与对照组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机效应模型合并RR=0.94(95%CI:0.60~1.47)。3布地奈德组与对照组的BPD发生率或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机效应模型合并RR=0.74(95%CI:0.60~0.91),其中雾化吸入亚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7(95%CI:0.76~1.00),气管内滴入亚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0(95%CI:0.49~0.74)。4布地奈德组与对照组的感染(脓毒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固定效应模型合并RR分别为1.09(95%CI:0.92~1.28)和1.05(95%CI:0.89~1.24)。结论 早期气道内应用布地奈德可降低早产儿BPD的发生率,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入的给药方法可能优于雾化吸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儿童持续植物状态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钱旭光 符文杰 +3 位作者 李诺 招文健 罗冠君 李素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7期685-68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儿童持续植物状态(PVS)的疗效。方法观察7例PVS患儿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痊愈3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疗前后PV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病程少于3个月、影像学检查提示脑萎缩者效果较好。结论中西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儿童持续植物状态(PVS)的疗效。方法观察7例PVS患儿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痊愈3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疗前后PV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病程少于3个月、影像学检查提示脑萎缩者效果较好。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可有效改善PVS患儿病情,预后与促醒治疗开始的时间、脑损伤的病理改变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康复 持续植物状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266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振寰 赵勇 +2 位作者 罗冠君 李诺 招文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脑性瘫痪/推拿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清热凉血法治疗产后恶露不绝70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铭 张晓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72-1373,共2页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凉血法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应用滋阴清热凉血法组成的滋阴清热凉血方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缩宫素、益母草片及头孢拉定胶囊治疗。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凉血法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应用滋阴清热凉血法组成的滋阴清热凉血方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缩宫素、益母草片及头孢拉定胶囊治疗。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1.4%、94.3%,对照组分别为56%、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宫内残留物25例,治愈21例,占84%;对照组宫内残留物20例,治愈10例,占50%。两组宫内残留物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滋阴清热凉血法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恶露不绝 阴虚血热型 滋阴清热凉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脾与线粒体关系探讨 被引量:18
14
作者 周俊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7-287,共1页
关键词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对ADHD共患抽动障碍的认识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慧 李宜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190-192,共3页
文章总结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抽动障碍的病机特点、与五脏的关系、与阴阳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病机 抽动障碍/中医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在脑性瘫痪患儿家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6
作者 李玉秀 谢洁珊 +4 位作者 何月明 林卓婷 金炳旭 严晓岚 张梦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探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在脑瘫患儿家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120例脑瘫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估结果制... 目的探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在脑瘫患儿家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120例脑瘫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康复护理方案并指导家长实施。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能力、自理动作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均有提高(t>2.498,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2.062,P<0.05)。结论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家庭康复护理计划的目的性,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 康复 护理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脾益气”思想运用小儿推拿及中药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86
17
作者 吴强 邵瑛 +5 位作者 唐纯志 金炳旭 崔韶阳 刘振寰 洪文扬 何煜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4-838,共5页
目的:临床观察并验证基于"健脾益气"思想运用小儿推拿及中药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优势。方法:此项目研究采取广州、深圳、佛山三地大样本,前瞻性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500例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推拿... 目的:临床观察并验证基于"健脾益气"思想运用小儿推拿及中药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优势。方法:此项目研究采取广州、深圳、佛山三地大样本,前瞻性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500例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推拿组、中药组、推药组、西药组4个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并在治疗前后采用厌食症状体征积分量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疗效标准并结合血红蛋白、微量元素血锌测定进行疗效综合分析。结果:各组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疗效中,推药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其余3组(均P<0.05)。血红蛋白、微量元素血锌的测定结果中,4组均有改善(均P<0.01),推药组明显优于推拿组、中药组、西药组(均P<0.05)。结论:"健脾益气"小儿推拿套路结合中药验方方案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显著,且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食 推拿 健脾益气 多中心大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的不同头针方案的脑性瘫痪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金炳旭 符文杰 +2 位作者 钱旭光 刘振寰 张映芬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头针方案促进脑瘫儿童智能及运动功能恢复的最优组合方案。方法:选取90例脑瘫为研究对象,每组10例,以不同组穴(组穴一、组穴二、组穴三)、针刺深度(浅、中、深)、运针次数(1次、2次、3次)及留针时间(1h、2h、>2h)设计4... 目的:探讨不同头针方案促进脑瘫儿童智能及运动功能恢复的最优组合方案。方法:选取90例脑瘫为研究对象,每组10例,以不同组穴(组穴一、组穴二、组穴三)、针刺深度(浅、中、深)、运针次数(1次、2次、3次)及留针时间(1h、2h、>2h)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以治疗前及治疗后Gesell发育商(DQ)和GMFM的差值为效应指标,分析不同头针组合方案对脑瘫儿童Gesell发育商(DQ)及GMFM的影响。结果:不同组穴及留针时间均为显著影响因素,而针刺深度仅对DQ产生影响。结论:组穴二(A2)、深刺(B3)、留针2h(D2)的组合方案为促进脑瘫儿童的智能及大运动发育作用最优的针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设计 头针 脑性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性瘫痪上肢功能障碍康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钱旭光 赵勇 刘振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78-882,共5页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为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1],这种导致活动受限的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引起的。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随感觉、认知、交流、感知和/或行为障碍和/或抽...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为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1],这种导致活动受限的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引起的。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随感觉、认知、交流、感知和/或行为障碍和/或抽搐障碍,除了共有的下肢功能障碍以外,脑瘫患儿中有很大一部分存在上肢功能障碍;脑瘫是由于脑部受损引起的,尽管损伤是非进行的,但是由此导致的肌肉、骨骼和关节等问题却是进行性地发展着:例如由于胸大肌和肩胛下肌的痉挛和挛缩,会引起肩部内收、内旋,肱二头肌短头和胸小肌的挛缩会导致肱骨头向前方脱位或半脱位,这种改变过程在上肢的其他部位也普遍存在,主要有肘部屈曲、前臂旋前、腕部下垂、手指屈曲或过度伸展、拇指内收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功能障碍 脑性瘫痪 进行性损伤 脑瘫患儿 康复 下肢功能障碍 肱二头肌短头 发育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行体感音乐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刘振寰 张丽红 赵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1-774,共4页
目的观察五行体感音乐对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聆听组(常规治疗+聆听五行角音)、体感音乐组(常规治疗+五行体感音乐),每组30例,每次30 min,每天1次,20 d为1个疗程,于1个疗程前后分别评估患儿... 目的观察五行体感音乐对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聆听组(常规治疗+聆听五行角音)、体感音乐组(常规治疗+五行体感音乐),每组30例,每次30 min,每天1次,20 d为1个疗程,于1个疗程前后分别评估患儿双下肢肌张力。结果治疗前三组患儿年龄、性别、关节活动度、肌张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聆听组及体感音乐组肌张力较治疗前降低(P<0.05);体感音乐组下肢髋、膝、踝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五行音乐聆听及体感音乐均可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五行体感音乐可有效改善下肢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 体感音乐 肌张力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