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医案分析岭南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用药规律及特色 被引量:4
1
作者 吴驻林 章颖钊 +1 位作者 陈翔 彭立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188-1191,1197,共5页
目的:本研究立足于岭南中医的继承,通过分析医案数据以总结岭南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肝病(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用药规律及特色。方法:通过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广州中医药大学馆藏书籍,收集岭南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医案,利... 目的:本研究立足于岭南中医的继承,通过分析医案数据以总结岭南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肝病(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用药规律及特色。方法:通过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广州中医药大学馆藏书籍,收集岭南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医案,利用SPSS modeler 15.0、Cytoscape 3.7.1等软件进行医案处方的数据挖掘。结果:最终筛选出相关医家32名、医案处方157个;医案处方涉及中药230种,白术、白芍、甘草、茯苓、柴胡、丹参6味中药为核心组方用药;系统聚类分析显使用的药物以扶正、理气、活血、清热、利湿、攻坚消积中药等为主。结论:岭南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肝病采用疏肝健脾、柔肝活血为治疗大法,常配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软坚消积之品,且善用岭南道地药材,具有岭南地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名老中医 肝炎 肝硬化 数据挖掘 经验 医案 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壮筋补骨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特征及用药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汪卫然 刘佳富 +3 位作者 何富平 钟静 谢辉 蒋顺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壮筋补骨丸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发作及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壮筋补骨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病例注册登记系统中共3家医院,一共505例患者... 目的探讨壮筋补骨丸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发作及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壮筋补骨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病例注册登记系统中共3家医院,一共505例患者。所提取数据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期、影像分级(Kell-gren-Lawrence,K-L分级)、用药时长、用药剂量、用药频率、联合用药情况、合并疾病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本研究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筛选出异常证候。结果显示,肿胀疼痛(94.85%)、关节僵硬(70.89%)、腰膝酸软(59.80%)、活动不利(58.02%)、腰身酸重(48.51%)等症候的出现频次相对较高。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疾病分期分为发作期、缓解期,根据2020年版《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中主要疗效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患者发作期、缓解期治疗后的VAS评分和WOMAC总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相比较,在年龄和合并疾病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5例患者中,单药治疗266例(52.67%),联用1种药物147例(29.11%),联用2种药物67例(13.26%),联用3种25例(4.95%)。发作期患者单用和联合用药情况相较于缓解期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使用壮筋补骨丸治疗KOA常联合西药口服、中成药口服、中药外用、西药外用以及关节腔药物注射等,口服西药主要为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关节腔药物注射以玻璃酸钠为主,中成药以补肾健骨、活血止痛类为主。本研究中,患者使用壮筋补骨丸治疗KOA的平均服药量为(6.12±0.53)g/次,用药频率为3次/d。壮筋补骨丸治疗KOA最常用的用药时长为4周。结论真实世界中壮筋补骨丸治疗KOA人群女性较多,患者以缓解期为主,K-L分级主要分布于Ⅱ~Ⅲ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均可收获良好临床效果;单独用药超过50%,联合用药主要包括西药口服、中成药口服、中药外用、西药外用以及关节腔药物注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筋补骨丸 膝骨关节炎 真实世界研究 临床特征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黄芪桂枝五物汤中21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秋谷 吴锦如 +3 位作者 李常慧 张尚斌 赵元 陈剑平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371,共7页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表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芦丁、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丁香醛、阿魏酸、香豆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肉桂醇、肉桂酸、苯甲酰芍药苷、...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表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芦丁、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丁香醛、阿魏酸、香豆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肉桂醇、肉桂酸、苯甲酰芍药苷、桂皮醛、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Ⅲ、6-姜酚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色谱柱(150 mm×4.6 mm,3μm);流动相0.015%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21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05),平均加样回收率93.99%~108.52%,RSD 1.04%~5.97%。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稳定可靠,可用于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SL技术在评估合并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功能损伤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罗培茵 陈秋怡 +7 位作者 李峻枫 刘文熙 戚瑞瑞 梁秋梅 孟凡琦 王文静 曾又佳 陈玥瑶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1,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pseudo 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pCASL)对有无高血压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肾功能损伤和分期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20例健康志愿者(healthy volu... 目的探讨应用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pseudo 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pCASL)对有无高血压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肾功能损伤和分期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20例健康志愿者(healthy volunteer,HV)、34例非高血压CKD患者(non-hypertension CKD,CN)以及36例高血压CKD患者(hypertension CKD,CH)。CKD患者又根据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ion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分为1~2期和3~5期患者。受检者均完成肾脏pCASL扫描,并在得到的图像上测量皮质血流灌注(renal blood flow of cortical,cRBF)值和髓质的血流灌注(renal blood flow of medullary,mRBF)值。使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左右侧肾脏血流灌注(renal blood flow,RBF)、cRBF和mRBF值的差异。以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协变量,使用协方差(ANCOVA)分析比较不同亚组间RBF值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肾脏RBF值对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CKD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与RBF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左右侧肾脏的RBF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肾脏cRBF均大于mRBF(P<0.05)。HV组、CN 1~2期组和CN 3~5期组RBF值的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RBF:F=18.423,P<0.001;mRBF:F=12.026,P<0.001),进一步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除HV组与CN 1~2的mRBF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亚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V组、CH 1~2期组和CH 3~5期组RBF值的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RBF:F=12.452,P<0.001;mRBF:F=16.153,P<0.001),HV组和CH 1~2期组的RBF值也均高于CH 3~5期组,而HV组与CH 1~2期组的RBF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BF和mRBF区分HV和CN的AUC为0.794、0.715,敏感度为52.90%、41.20%,特异度为95.00%、100.00%;而cRBF和mRBF区分HV和CH的AUC为0.740、0.726,敏感度为58.30%、47.20%,特异度为85.00%、1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RBF值均与eGFR呈正相关,与血清肌酐、CKD分期呈负相关。结论pCASL可用于诊断CKD,为疾病分期提供新的影像学参考指标,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灌注指标与肾功能指标具有更好的相关性,提示应用该技术量化肾脏灌注值时应考虑有无高血压这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高血压 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肾血流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PI3K/AKT途径探讨益气健脾解毒复方对HBx介导肝癌干细胞干预作用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吴驻林 林森 +5 位作者 罗维军 李思怡 张维晴 马澜月 魏春山 彭立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949,共11页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解毒复方—芪珠消癥方对HBx介导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干预作用的机制。方法 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研究益气健脾解毒中药对HBV-HCC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芪珠消癥方干预HBx...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解毒复方—芪珠消癥方对HBx介导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干预作用的机制。方法 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研究益气健脾解毒中药对HBV-HCC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芪珠消癥方干预HBx相关LCSCs(HBx-LCSCs)的靶点及通路。通过稳定转染HBx及无血清培养筛选HBx-LCSCs细胞,体外实验检测芪珠消癥方对HBx-LCSCs的治疗作用,并通过qRT-PCR、Western blot验证其对干性标志物和PI3K/Akt通路的影响。结果 益气健脾解毒中药能改善HBV-HC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结合网络药理学结果,从PI3K/Akt途径探讨芪珠消癥方抗HBx-LCSCs的作用机制。与空白载体对比,HBx可促进HBx-LCSCs细胞中干性标志物的表达;与HBx-LCSCs对照组相比,芪珠消癥方可显著抑制HBx-LCSCs细胞的增殖与克隆形成(呈浓度依赖性),并可降低干性标志物(EpCAM、NANOG、SOX2、OCT4)和磷酸化蛋白p-PI3K、p-Akt的表达。结论 芪珠消癥方可能通过PI3K/AKT调控HBx介导的LCSCs,为中药复方干预LCSCs的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解毒 芪珠消癥方 叶下珠 肝癌干细胞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活血汤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蒋顺琬 陈大宇 麦庆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40-1642,共3页
目的:观察通督活血汤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7例FBS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片和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通督活血汤。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通督活血汤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7例FBS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片和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通督活血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改良Macnab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下腰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JOA下腰痛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97.14,观察组总有效率81.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3,P=0.034)。结论:在依托考西片和甲钴胺注射液治FBSS基础上加用通督活血汤,可更有效地改善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 肝肾亏虚证 通督活血汤 依托考昔片 甲钴胺注射液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惠林基于肺主治节辨治甲亢经验 被引量:3
7
作者 钟淑贞 李惠林 +1 位作者 方泽彬 熊倪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2-686,共5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导致神经、消化、循环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且伴有代谢亢进及免疫异常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李教授认为该病发病与肺失治节密切相关,治疗上,在各个阶段均应注意调节肺的治节功能...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导致神经、消化、循环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且伴有代谢亢进及免疫异常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李教授认为该病发病与肺失治节密切相关,治疗上,在各个阶段均应注意调节肺的治节功能,通过疏风宣肺、理气化痰、滋阴清热、补益肺气等治法加强肺的治节作用,使气血顺畅,脏腑和谐,则该病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瘿气 瘿病 肺主治节 中医药 辨证论治 名医经验 @李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通过上调miR-424-3p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肝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新锋 韩志毅 +3 位作者 冯文杏 马文峰 张卫 周小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87-1492,共6页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肝癌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50、100、200和400 mg/L)的丹皮酚干预人肝细胞癌Hep3B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药物浓度。将Hep3B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丹皮酚组、miR-NC组、m...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肝癌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50、100、200和400 mg/L)的丹皮酚干预人肝细胞癌Hep3B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药物浓度。将Hep3B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丹皮酚组、miR-NC组、miR-424-3p组、丹皮酚+anti-miR-NC和丹皮酚+anti-miR-424-3p组。RT-qPCR法检测miR-424-3p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水平。结果:丹皮酚干预可抑制Hep3B细胞的活力(P<0.05),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选择200 mg/L的丹皮酚进行后续研究。丹皮酚干预可抑制Hep3B细胞MMP2和MMP9蛋白表达,抑制细胞迁移(P<0.05)。丹皮酚干预可促进Hep3B细胞miR-424-3p的表达(P<0.05)。过表达miR-424-3p可抑制Hep3B细胞cyclin D1、MMP2和MMP9的表达,抑制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P<0.05)。抑制miR-424-3p表达可逆转丹皮酚对Hep3B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P<0.05)。丹皮酚可抑制Hep3B细胞PI3K和AKT的磷酸化,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P<0.05)。抑制miR-424-3p表达可逆转丹皮酚对Hep3B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P<0.05)。结论:丹皮酚可上调miR-424-3p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活力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肝细胞癌 微小RNA-424-3p PI3K/AKT信号通路 细胞活力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肾小球薄基膜改变的IgA肾病非胶原Ⅳ基因变异分析
9
作者 徐华 余学问 +6 位作者 梁莹莹 李芸 曾又佳 张露 徐洲稳 李霞 邵牧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53-1158,共6页
目的探讨伴薄基膜改变的IgA肾病中非胶原Ⅳ基因变异意义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提取6例伴薄基膜改变的IgA肾病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检测基因变异情况,并采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对候选变异基因进行生物信... 目的探讨伴薄基膜改变的IgA肾病中非胶原Ⅳ基因变异意义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提取6例伴薄基膜改变的IgA肾病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检测基因变异情况,并采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对候选变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功能分析;收集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信息,分析临床表现及特点;采用HE、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法对伴薄基膜改变的IgA肾病进行检测,观察患者肾脏穿刺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6例样本中2例发现FN1基因变异(c.3289G>A和c.4616C>G),同时还分别存在NUP160(c.160G>A)和ITGA3(c.3046-4G>A)基因变异;其中FN1变异为可能致病性变异,NUP160、ITGA3变异为意义未明变异。2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为血尿及非肾病综合征范围蛋白尿,早期肾功能正常,均伴有皮疹。病理形态学为局灶节段性硬化及轻度系膜增生,系膜区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基膜均质变薄,足细胞不同程度微绒毛活化及足突融合,坏死或新月体不常见。结论伴薄基膜改变的IgA肾病中存在FN1、NUP160、ITGA3等非胶原Ⅳ基因变异,该类患者具有皮疹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丰富了伴薄基膜改变的IgA肾病中非胶原Ⅳ的候选变异基因谱及FN1相关肾病的疾病表型谱;NUP160、ITGA3可能是对此类疾病蛋白尿起协同作用的基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薄基膜 基因变异 FN1 NUP160 ITG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分子作用机制及miRNA-mRNA调控网络构建 被引量:9
10
作者 程馨缘 杜根发 +3 位作者 韩鹏勋 王梦华 孙惠力 易铁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9,共13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结合体内实验探讨黄芪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分子作用机制,并构建miRNA-mRNA调控互作网络。方法从GEO、CTD、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疾病基因,借助TCMSP、BATMAN-TCM数...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结合体内实验探讨黄芪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分子作用机制,并构建miRNA-mRNA调控互作网络。方法从GEO、CTD、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疾病基因,借助TCMSP、BATMAN-TCM数据库及前期研究获得黄芪主要活性成分及相应靶点,筛选中药-疾病的交集基因为两者的共同靶点,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调控网络及通路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鉴定核心基因及其miRNAs,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利用阿霉素建立肾小球硬化小鼠模型,活性成分黄芪甲苷干预后,Western blot检测核心靶点Akt1、p-Mapk1表达量。结果黄芪-疾病共有靶点146个,涉及槲皮素、山奈酚、甜菜碱和黄芪甲苷等主要活性成分及免疫-炎症、自噬-凋亡等相关通路,其中TNF、TLRs、PI3K-Akt及MAPK是核心信号通路。核心靶点有TNF、AKT1、JUN、IL6、IL1β、CASP3、VEGFA和MAPK1,及核心miRNAs有has-miR-203a-3p、has-miR-155-5p、has-miR-106a-5p和has-miR-34a-5p。分子对接显示核心靶点与相应成分结合活性良好;体内实验显示,黄芪甲苷上调Akt1、抑制p-MAPK1蛋白表达,改善FSGS肾损伤。结论黄芪可能主要通过槲皮素、山奈酚、甜菜碱、黄芪甲苷等主要成分经免疫-炎症和自噬-凋亡相关通路作用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其中核心靶点和miRNAs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