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雪妍 黄梦妮 +2 位作者 秦秀德 江丰 莫嘉欣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7-752,共6页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CSVD-VCI)是在脑小血管病基础上,引起认知功能受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CSVD-VC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早诊断早治疗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CSVD-VCI属于中医学健忘、痴呆的范畴,中...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CSVD-VCI)是在脑小血管病基础上,引起认知功能受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CSVD-VC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早诊断早治疗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CSVD-VCI属于中医学健忘、痴呆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机涉及虚、痰、瘀、毒等多种因素,可分为脏腑亏虚型、痰瘀阻络型、毒损脑络型等主要证候类型。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在该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就CSVD-VCI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近年来中药单药、复方治疗该病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展开综述,为中医药治疗CSVD-VCI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病因 病机 证型 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型和体质分布规律 被引量:3
2
作者 曾江楠 叶廷林 +3 位作者 李敏芳 罗瑞琪 刘玉 陈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类型,为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提供思路。方法制定中医证型调查表和中医体质量表,统计分析10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结果102例新型冠状...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类型,为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提供思路。方法制定中医证型调查表和中医体质量表,统计分析10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结果10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型以风盛挛急证(51.0%)最常见,其次是痰湿蕴肺证(11.8%)和痰热郁肺证(9.8%)。中医体质以平和质(23.5%)、阳虚质(19.6%)和痰湿质(15.7%)为主。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以风盛挛急证为首要证型,平和质、阳虚质为主要体质。因此,治疗应疏风止咳,兼以温补阳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 中医证型 中医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自发性重吸收的影响因素与保守治疗:从机制到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谭黄圣 高鑫海 +6 位作者 赖居易 冯华龙 蓝志明 蒋勇 邓鹏伟 付远飞 何升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1-377,共7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疼痛学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在LDH自发性重吸收现象的探索方面。重吸收作为一种能够减轻临床症状并避免手术的自然过程,已成为保守治疗的重要方向。研究表明,重吸收与炎症反...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疼痛学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在LDH自发性重吸收现象的探索方面。重吸收作为一种能够减轻临床症状并避免手术的自然过程,已成为保守治疗的重要方向。研究表明,重吸收与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及基质降解等生物学机制密切相关,免疫细胞浸润、炎症因子和新生血管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是影响重吸收发生率的重要预测因子,这些研究成果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现有研究仍面临许多挑战,尤其是如何调控炎症反应和血管生成,以促进重吸收。尽管已有初步成果,但现有研究大多局限于小样本和短期随访,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验证。未来,精准医学和大数据技术将成为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推动LDH非手术治疗的规范化与个性化。因此,探索重吸收的分子机制、开展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并结合先进技术进行精准治疗,成为未来研究的关键方向。本文系统综述LDH自发性重吸收的生物学机制、关键预测因子及其在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以期为优化非手术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重吸收 保守治疗 生物学机制 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贴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4
作者 邓鹏伟 赖居易 +2 位作者 王银波 黄勇 何升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8-91,共4页
目的初步验证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联合活血通络腰椎巴布膏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治疗靶向作用。方法选取7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腰部正中局部,试验组选择腰部热像图异常高温区,均外敷... 目的初步验证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联合活血通络腰椎巴布膏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治疗靶向作用。方法选取7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腰部正中局部,试验组选择腰部热像图异常高温区,均外敷活血通络腰椎巴布膏,疗程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Roland-Morris腰痛功能调查表(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部及患肢VAS、ODI、RMDQ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部位的选择具有靶向指导意义,基于红外热成像图特点引导活血通络腰椎巴布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活血通络腰椎巴布膏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实验验证探讨四逆散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王雪焱 钟家龙 +2 位作者 苏东霞 叶德锐 周流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64-3074,共11页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四逆散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潜在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相关结果。方法 通过TCMSP、ETCM数据库筛选出四逆散(柴胡、枳实、白芍、甘草)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在GeneCards与OMIM数据库中...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四逆散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潜在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相关结果。方法 通过TCMSP、ETCM数据库筛选出四逆散(柴胡、枳实、白芍、甘草)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在GeneCards与OMIM数据库中筛选青少年抑郁症的主要靶点,结合韦恩图得到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绘制四逆散的中药-活性成分-靶点作用网络;使用STRING平台构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图(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筛选后得到核心作用靶点;利用Metascape平台对核心靶点进行富集分析;通过软件AutoDockTools 1.5.7进行分子对接评估有效活性成分与潜在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实验验证四逆散抗青少期抑郁的潜在靶点。结果 本研究筛选出四逆散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核心有效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芍药苷等,通过PPI网络拓扑分析,确定了潜在核心靶点包括AKT1、IL-6、PPARG、PTGS2、F7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活性物质与其主要靶点结合活性较强。WB实验验证了AKT1、IL-1B、IL-6是四逆散抗青少期抑郁相关的潜在靶点。PPI网络四逆散治疗青少年抑郁的主要生物过程有对激素的反应等,调节的主要信号通路包括AGE-RAGE、PI3K-AKT等。结论 本研究初步确认了四逆散抗青少年抑郁症的有效活性成分及靶点信息,揭示了四逆散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潜在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青少年抑郁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六郁”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理论与临床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童光东 孙屿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9-1953,共5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肝病,包括单纯性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纤维化/肝硬化与肝癌,常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其病理复杂,国内尚无新药上市。既往中医认识或从食,或从痰湿,或从湿热,或从肝郁脾虚等论治,但细致分析其疾病的病理...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肝病,包括单纯性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纤维化/肝硬化与肝癌,常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其病理复杂,国内尚无新药上市。既往中医认识或从食,或从痰湿,或从湿热,或从肝郁脾虚等论治,但细致分析其疾病的病理过程与中医“六郁”理论相吻合。本文简要介绍了六郁致病理论的源流、导致脂肪肝的“六郁”病变特点,辨治要点与临床实践等,以期通过对代谢相关脂肪肝中医病机的深入认识,促进临床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郁证 中医病因和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壮筋补骨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特征及用药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汪卫然 刘佳富 +3 位作者 何富平 钟静 谢辉 蒋顺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壮筋补骨丸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发作及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壮筋补骨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病例注册登记系统中共3家医院,一共505例患者... 目的探讨壮筋补骨丸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发作及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壮筋补骨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病例注册登记系统中共3家医院,一共505例患者。所提取数据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期、影像分级(Kell-gren-Lawrence,K-L分级)、用药时长、用药剂量、用药频率、联合用药情况、合并疾病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本研究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筛选出异常证候。结果显示,肿胀疼痛(94.85%)、关节僵硬(70.89%)、腰膝酸软(59.80%)、活动不利(58.02%)、腰身酸重(48.51%)等症候的出现频次相对较高。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疾病分期分为发作期、缓解期,根据2020年版《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中主要疗效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患者发作期、缓解期治疗后的VAS评分和WOMAC总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相比较,在年龄和合并疾病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5例患者中,单药治疗266例(52.67%),联用1种药物147例(29.11%),联用2种药物67例(13.26%),联用3种25例(4.95%)。发作期患者单用和联合用药情况相较于缓解期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使用壮筋补骨丸治疗KOA常联合西药口服、中成药口服、中药外用、西药外用以及关节腔药物注射等,口服西药主要为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关节腔药物注射以玻璃酸钠为主,中成药以补肾健骨、活血止痛类为主。本研究中,患者使用壮筋补骨丸治疗KOA的平均服药量为(6.12±0.53)g/次,用药频率为3次/d。壮筋补骨丸治疗KOA最常用的用药时长为4周。结论真实世界中壮筋补骨丸治疗KOA人群女性较多,患者以缓解期为主,K-L分级主要分布于Ⅱ~Ⅲ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均可收获良好临床效果;单独用药超过50%,联合用药主要包括西药口服、中成药口服、中药外用、西药外用以及关节腔药物注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筋补骨丸 膝骨关节炎 真实世界研究 临床特征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肝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赛俊婷 李秀惠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9-1932,共4页
脂肪肝根据病因可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肝病。由于脂肪肝病因与病理机制的不同,在不同病理阶段可以表现为不同的中医“证”。“证”又称“证候”,是以一定阶段病机为基础,是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石。... 脂肪肝根据病因可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肝病。由于脂肪肝病因与病理机制的不同,在不同病理阶段可以表现为不同的中医“证”。“证”又称“证候”,是以一定阶段病机为基础,是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石。目前对脂肪肝的“证”研究,尚不统一,且比较杂乱,采用不同辨证方法得出不同的证型,影响了临床辨证治疗。本文简要介绍了历代医家与现代医家对脂肪肝证型的临床研究,进一步强调规范与准确的脂肪中医证型对辨证论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证候 辨证论治 医学 中国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居家自我管理障碍的质性研究
9
作者 蔡慧芳 徐洁玲 +6 位作者 吴宗壁 王玲 梁慧 姚宇童 伍若影 齐士坤 王太芬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居家自我管障碍的影响因素,为提高腹膜透析患者居家自我管理水平,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24年5-9月就诊于深圳市中医院肾内科的14例腹膜透析相关...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居家自我管障碍的影响因素,为提高腹膜透析患者居家自我管理水平,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24年5-9月就诊于深圳市中医院肾内科的14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剖析和提炼主题。结果参照计划行为理论,共提炼出3个类别7个主题:行为态度(认知偏差、负性情绪);主观规范(家庭支持有限、病友不良习惯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多病共存状态、自护能力欠缺、经济条件限制)。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行为的维持受诸多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制订个性化的管理方案,以提高患者的居家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自我管理 居家 障碍因素 计划行为理论 质性研究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针治疗痛症的研究现状和肩周炎与网球肘进针点分布规律探究
10
作者 张宾 尹力为 +7 位作者 朱欢欢 罗雨欣 陈宣睿 张帆 林悦琪 黎健敏 范芯瑜 庄礼兴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65,I0006,共5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浮针治疗痛症的研究现状和肩关节周围炎与网球肘进展点分布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2021年12月1日期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Pub Med、Co...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浮针治疗痛症的研究现状和肩关节周围炎与网球肘进展点分布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2021年12月1日期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发表的关于浮针治疗痛症的文献,运用CiteSpace 5.2和VOSviewer 1.6.13进行可视化与计量图谱的分析。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statistics 25软件对其进行频次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688篇。文献计量可视化结果显示,近20多年来浮针治疗痛症的年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尤其近2年发文数量显著增长。数据挖掘浮针治疗痛症共涉及进针点182个,针对肩关节周围炎频次最高的9个进针点为:阿是穴、距阿是穴6~10 cm、距阿是穴6~8 cm、距阿是穴5~6 cm、尺泽至肩前穴连线上2/3与下1/3处、距阿是穴0~15 cm、距阿是穴8 cm、曲池至肩髃连线上2/3与下1/3处、天井至肩贞连线上2/3与下1/3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存在5个有效聚类群。针对网球肘频次最高的4个进针点为距阿是穴6~8 cm、阿是穴、距阿是穴10 cm、距阿是穴6~10 cm;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存在3个有效聚类群。结论浮针治疗痛症的进针点有一定规律性,可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 痛症 肩关节周围炎 网球肘 数据挖掘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黄芪桂枝五物汤中21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秋谷 吴锦如 +3 位作者 李常慧 张尚斌 赵元 陈剑平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371,共7页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表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芦丁、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丁香醛、阿魏酸、香豆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肉桂醇、肉桂酸、苯甲酰芍药苷、...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表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芦丁、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丁香醛、阿魏酸、香豆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肉桂醇、肉桂酸、苯甲酰芍药苷、桂皮醛、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Ⅲ、6-姜酚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色谱柱(150 mm×4.6 mm,3μm);流动相0.015%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21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05),平均加样回收率93.99%~108.52%,RSD 1.04%~5.97%。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稳定可靠,可用于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以通为用”理论探讨血精病的辨治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胜杰 邱俊峰 +4 位作者 韦一 陈文铄 邝浩 袁金筠 洪志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29,共3页
血精是指男性在性交、手淫或遗精后排出的精液内含有血液的症状,可见于精囊炎、前列腺炎和精囊结核、结石、肿瘤等多种疾病。血精病在中医学中归属“赤白浊”“精血”“行房出血”等范畴,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血精病病位在精... 血精是指男性在性交、手淫或遗精后排出的精液内含有血液的症状,可见于精囊炎、前列腺炎和精囊结核、结石、肿瘤等多种疾病。血精病在中医学中归属“赤白浊”“精血”“行房出血”等范畴,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血精病病位在精室,其病机以肾虚为本,湿、热、瘀为标,继而导致精室失用,脉络气血藏泻失司,血随精出,发为血精病。精室作为男子特有的奇恒之腑,具有“以通为用”的生理特性。基于此,深圳市中医院男科团队结合治疗“塞流、澄源、复旧”崩漏三法,提出血精病应“通补结合,以补助通”的治疗理念,辨证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滋阴凉血、益气摄血等法,灵活用药,通补结合,以促进精室内气血阴阳的恢复,屡获显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精病 以通为用 精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1号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4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傅博 祁爱蓉 +2 位作者 熊国良 郑义侯 李顺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2999-3001,3005,共4页
目的:观察"肾衰1号方"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肾病科门诊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46例,口服"肾衰1号方"治疗1个月以上,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相关症状积分和血肌... 目的:观察"肾衰1号方"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肾病科门诊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46例,口服"肾衰1号方"治疗1个月以上,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相关症状积分和血肌酐的变化,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和血肌酐均有明显降低,其中显效患者27例,占18.9%,有效患者50例,占35.0%,稳定患者42例,占29.4%,无效患者24例,占16.7%。结论:"肾衰1号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 健脾益肾方 肾衰1号方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补肾结合调经促孕针刺治疗卵巢早衰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紫琼 杜雪莲 +2 位作者 黄剑美 凌舒艺 郑月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疏肝补肾结合调经促孕针刺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医院收治的65例卵巢早衰患者(2022年1月—2022年8月收治)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治疗组(3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坤泰胶囊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疏肝补肾结合调经促孕针刺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医院收治的65例卵巢早衰患者(2022年1月—2022年8月收治)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治疗组(3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坤泰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口服坤泰胶囊治疗,并结合疏肝补肾法+调经促孕针刺法治疗,两组数据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各项积分(闭经或月经紊乱、阴道干涩、烦躁易怒、性欲减退等)变化、卵巢体积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性激素水平变化、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变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94%,31/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5.00%,24/32),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各项积分(闭经或月经紊乱、阴道干涩、烦躁易怒、性欲减退等)、卵巢体积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以及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_(2))等性激素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_(4)^(+)、CD_(8)^(+)、CD_(4)^(+)/CD_(8)^(+))、SDS评分等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各项积分(闭经或月经紊乱、阴道干涩、烦躁易怒、性欲减退等)、卵巢体积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LH及FSH、E_(2)、免疫功能指标(CD_(4)^(+)、CD_(8)^(+)、CD_(4)^(+)/CD_(8)^(+))、SDS评分均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闭经或月经紊乱、阴道干涩、烦躁易怒、性欲减退等)、卵巢体积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LH及FSH、E_(2)、免疫功能指标(CD_(4)^(+)、CD_(8)^(+)、CD_(4)^(+)/CD_(8)^(+))、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各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疏肝补肾法结合调经促孕针刺法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症状及卵巢功能、免疫功能及心理状态均改善,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疏肝补肾法 调经促孕针刺法 疗效 性激素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灸疗法对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观察 被引量:13
15
作者 叶陈 贺生才 +2 位作者 郭惟 李希 赵晓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探究天灸疗法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在宝安区中医院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天灸穴位贴敷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 目的:探究天灸疗法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在宝安区中医院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天灸穴位贴敷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查、并进行SF-36量表的评定。结果:观察组在鼻堵和鼻痒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Ig G含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RP(生理职能)、BP(躯体疼痛)、GH(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方面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灸疗法可以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常规疗法,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益;能有效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灸 过敏性鼻炎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控制营养状态评分联合C-反应蛋白预测衰弱患者术后入ICU的价值
16
作者 江芷霞 梁好 +11 位作者 路世龙 陈蕊 方嘉敏 汪志玲 廖惠莲 徐明明 陈玉梅 李燕芬 董丽娟 郭银桂 王宁 魏琳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47-954,共8页
目的探讨术前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联合C-反应蛋白(CRP)预测外科手术衰弱患者术后入ICU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共7家医院行外科手术的衰弱患者344例,男127例,女217例,年龄60~85岁,BMI 13.0~36.6 kg/m^(2),ASAⅠ—Ⅲ级。根据术后是否入... 目的探讨术前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联合C-反应蛋白(CRP)预测外科手术衰弱患者术后入ICU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共7家医院行外科手术的衰弱患者344例,男127例,女217例,年龄60~85岁,BMI 13.0~36.6 kg/m^(2),ASAⅠ—Ⅲ级。根据术后是否入ICU将患者分为两组:ICU组和非ICU组。收集术前3 d内血清白蛋白(ALB)浓度、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M)、总胆固醇(TC)浓度和CRP浓度并计算CONUT评分。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CONUT评分、CRP浓度及手术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NUT二分类评分及CRP浓度与术后入ICU之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术前CONUT评分、术前CRP及联合检测预测衰弱患者术后入ICU的价值。通过Bootstrap方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共21例(6.1%)患者术后入ICU。单因素分析显示,ICU组年龄明显大于非ICU组(P<0.05)。与非ICU组比较,ICU组1周内久坐行为明显增多,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评分明显升高,全麻手术占比明显增大,术中输血量明显增多,CRP浓度明显升高,高CONUT评分占比明显增大(P<0.05),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LYM计数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CONUT评分(OR=5.091,95%CI 1.010~25.657,P=0.049)和术前CRP浓度升高(OR=1.014,95%CI 1.003~1.025,P=0.015)为衰弱患者术后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CONUT评分、术前CRP浓度及联合检测预测衰弱患者发生术后入ICU的AUC分别为0.680(95%CI 0.585~0.775)、0.689(95%CI 0.559~0.818)和0.751(95%CI 0.666~0.835)。两个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在Bootstrap内部验证模型中输出的AUC为0.747,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73.7%。结论CONUT评分联合CRP能有效预测衰弱患者术后是否入I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C-反应蛋白 术后入ICU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甘守津还”理论辨治肥胖型2型糖尿病
17
作者 刘滨 黄惜茹 +1 位作者 刘德亮 李惠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5-560,共6页
肥胖型2型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肥胖为其主要病因,从肥邪致渴、肥邪致虚、肥生诸邪三方面总结肥胖型2型糖尿病病机,肥邪壅遏化热而伤阴,导致消渴;膏脂堆积,耗伤中阳,阻碍脾运;脾虚失运而生痰湿,凝滞脉中而成瘀热,痰浊瘀热搏结,... 肥胖型2型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肥胖为其主要病因,从肥邪致渴、肥邪致虚、肥生诸邪三方面总结肥胖型2型糖尿病病机,肥邪壅遏化热而伤阴,导致消渴;膏脂堆积,耗伤中阳,阻碍脾运;脾虚失运而生痰湿,凝滞脉中而成瘀热,痰浊瘀热搏结,导致消渴病情反复或发展。基于“甘守津还”理论,针对性治疗肥邪伤津所致的“渴、虚、瘀”病机,巧用甘味之品,配合其他性味,以达清热补阴、健脾护中、化浊行瘀之功,使津液生化有源,输布通利,消渴自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守津还 2型糖尿病 肥胖 消渴 肥邪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2在胃“炎-癌”转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伟健 吴钰淇 +7 位作者 周荻书 宋书雅 洪欣欣 许艺飞 蔡甜甜 郭绍举 潘华峰 李海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64-2271,共8页
IL-32是一种兼具促炎与抗炎特性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其表达已被证明会随胃黏膜疾病进展和胃癌(GC)严重程度而升高,从而参与胃“炎-癌”转化进程。但IL-32究竟如何影响胃“炎-癌”恶性转化并最终导致GC侵袭和迁移的不良结局仍存在较大争议... IL-32是一种兼具促炎与抗炎特性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其表达已被证明会随胃黏膜疾病进展和胃癌(GC)严重程度而升高,从而参与胃“炎-癌”转化进程。但IL-32究竟如何影响胃“炎-癌”恶性转化并最终导致GC侵袭和迁移的不良结局仍存在较大争议。为更好地阐明IL-32异常表达对胃“炎-癌”转化不同组织病理学阶段的调节作用及可能影响机制,探寻早期截断及治疗胃癌前病变(GPL)分子机制的新方向和突破口,本文对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6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近30年与IL-32相关的文献进行检索,发现IL-32在胃“炎-癌”转化不同组织病理学阶段发挥的致病性或保护性作用取决于其不同亚型、分泌形式、周围细胞因子环境、疾病状态和遗传因素。IL-32可能通过NF-κB、MAPK、COX2、PR3、IDO、NOD、PKCδ、FAK及STAT3等多信号途径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放大或抑制胃黏膜慢性炎症刺激,从而参与胃“炎-癌”转化进程。本文对IL-32在Correa级联反应不同阶段作用的新认识可能有助于细胞因子导向治疗发展,旨在调节IL-32不同选择性剪接亚型及靶向IL-32信号的治疗手段可作为未来医学治疗GPL和GC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2 胃“炎-癌”转化 胃癌前病变 幽门螺杆菌感染 免疫微环境 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SL技术在评估合并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功能损伤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罗培茵 陈秋怡 +7 位作者 李峻枫 刘文熙 戚瑞瑞 梁秋梅 孟凡琦 王文静 曾又佳 陈玥瑶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1,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pseudo 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pCASL)对有无高血压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肾功能损伤和分期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20例健康志愿者(healthy volu... 目的探讨应用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pseudo 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pCASL)对有无高血压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肾功能损伤和分期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20例健康志愿者(healthy volunteer,HV)、34例非高血压CKD患者(non-hypertension CKD,CN)以及36例高血压CKD患者(hypertension CKD,CH)。CKD患者又根据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ion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分为1~2期和3~5期患者。受检者均完成肾脏pCASL扫描,并在得到的图像上测量皮质血流灌注(renal blood flow of cortical,cRBF)值和髓质的血流灌注(renal blood flow of medullary,mRBF)值。使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左右侧肾脏血流灌注(renal blood flow,RBF)、cRBF和mRBF值的差异。以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协变量,使用协方差(ANCOVA)分析比较不同亚组间RBF值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肾脏RBF值对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CKD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与RBF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左右侧肾脏的RBF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肾脏cRBF均大于mRBF(P<0.05)。HV组、CN 1~2期组和CN 3~5期组RBF值的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RBF:F=18.423,P<0.001;mRBF:F=12.026,P<0.001),进一步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除HV组与CN 1~2的mRBF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亚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V组、CH 1~2期组和CH 3~5期组RBF值的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RBF:F=12.452,P<0.001;mRBF:F=16.153,P<0.001),HV组和CH 1~2期组的RBF值也均高于CH 3~5期组,而HV组与CH 1~2期组的RBF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BF和mRBF区分HV和CN的AUC为0.794、0.715,敏感度为52.90%、41.20%,特异度为95.00%、100.00%;而cRBF和mRBF区分HV和CH的AUC为0.740、0.726,敏感度为58.30%、47.20%,特异度为85.00%、1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RBF值均与eGFR呈正相关,与血清肌酐、CKD分期呈负相关。结论pCASL可用于诊断CKD,为疾病分期提供新的影像学参考指标,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灌注指标与肾功能指标具有更好的相关性,提示应用该技术量化肾脏灌注值时应考虑有无高血压这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高血压 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肾血流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PI3K/AKT途径探讨益气健脾解毒复方对HBx介导肝癌干细胞干预作用的机制研究
20
作者 吴驻林 林森 +5 位作者 罗维军 李思怡 张维晴 马澜月 魏春山 彭立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949,共11页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解毒复方—芪珠消癥方对HBx介导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干预作用的机制。方法 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研究益气健脾解毒中药对HBV-HCC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芪珠消癥方干预HBx...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解毒复方—芪珠消癥方对HBx介导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干预作用的机制。方法 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研究益气健脾解毒中药对HBV-HCC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芪珠消癥方干预HBx相关LCSCs(HBx-LCSCs)的靶点及通路。通过稳定转染HBx及无血清培养筛选HBx-LCSCs细胞,体外实验检测芪珠消癥方对HBx-LCSCs的治疗作用,并通过qRT-PCR、Western blot验证其对干性标志物和PI3K/Akt通路的影响。结果 益气健脾解毒中药能改善HBV-HC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结合网络药理学结果,从PI3K/Akt途径探讨芪珠消癥方抗HBx-LCSCs的作用机制。与空白载体对比,HBx可促进HBx-LCSCs细胞中干性标志物的表达;与HBx-LCSCs对照组相比,芪珠消癥方可显著抑制HBx-LCSCs细胞的增殖与克隆形成(呈浓度依赖性),并可降低干性标志物(EpCAM、NANOG、SOX2、OCT4)和磷酸化蛋白p-PI3K、p-Akt的表达。结论 芪珠消癥方可能通过PI3K/AKT调控HBx介导的LCSCs,为中药复方干预LCSCs的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解毒 芪珠消癥方 叶下珠 肝癌干细胞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