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C-MS/MS法测定黄柏碱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大鼠中的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浩 刘晓丽 +1 位作者 林爱华 刘奕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3-441,共9页
目的建立大鼠组织中黄柏碱(Phellodendrine,PHE)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黄柏碱-11-O-β-D-葡萄糖醛酸苷(Phellodendrine-11-O-β-D-glucuronide,M1),黄柏碱-2,11-O-β-D-二葡萄糖醛酸苷(Phellodendrine-2,11-di-O-β-D-glucuronide,M2)的... 目的建立大鼠组织中黄柏碱(Phellodendrine,PHE)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黄柏碱-11-O-β-D-葡萄糖醛酸苷(Phellodendrine-11-O-β-D-glucuronide,M1),黄柏碱-2,11-O-β-D-二葡萄糖醛酸苷(Phellodendrine-2,11-di-O-β-D-glucuronide,M2)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PHE、M1和M2在各组织的分布特征。方法正常SD大鼠以40 mg·kg^(-1)的剂量灌胃黄柏碱水溶液,于0.117、0.17、0.5、1、2、3、4 h处死,剪取心、肝、脾、肺、肾、脑、肌肉、胰腺和小肠。组织匀浆样品采用甲醇沉淀蛋白方法处理,以乌头碱为内标,ZORBAX Eclipse XDB-C_(18)柱(150 mm×2.1 mm,3.5μm)为色谱柱,0.1%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5℃,在电喷雾离子化和正离子多离子反应模式下,运用API4000+型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结果PHE、M1和M2分别于1~800、1~1000、5~1000 ng·mL^(-1)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3种成分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均≤11.07%,准确度为(91.58±1.84)%~(110.67±5.20)%。PHE、M1和M2在组织中均有分布,PHE表现为小肠>肝>肾>肺>胰腺>肌肉>脾>心>脑;M1、M2为小肠>肾>肝>心>肺>胰腺>肌肉>脾>脑。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准确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PHE、M1、M2的组织分布研究。PHE、M1、M2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小肠,肾脏和肝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MS 组织分布 黄柏碱 黄柏碱-11-O-β-D-葡萄糖醛酸苷 黄柏碱-2 11-O-β-D-二葡萄糖醛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洲明 曾浩彬 唐上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5期90-92,共3页
目的比较单侧固定融合术与传统开放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评估单侧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诊治的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 目的比较单侧固定融合术与传统开放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评估单侧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诊治的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单侧椎弓根固定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开放腰椎融合术。采用JOA评分、VAS评分对两者患者的术后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测量治疗前后脊柱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两组JOA、VAS评分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VAS评分术前与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I、LL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I、LL术前与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单侧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同样可以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固定融合术 矢状位平衡 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