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玲 陈娟 +2 位作者 王桂梅 钟美容 李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8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门诊8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随访管理模式。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门诊8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随访管理模式。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及门诊随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医特色的慢病管理模式能提高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晚期 中医 慢病管理 生活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二版评分为3分患者临床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志远 张艳 +4 位作者 周懂晶 黄丽霞 刘玉品 胡萍 郑广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6-910,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二版(PI-RADS v2)评分为3分患者临床决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接受前列腺穿刺且穿刺前MRI PI-RADS v2评分为3分的54例患者,根据穿刺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PCa)组(n=11...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二版(PI-RADS v2)评分为3分患者临床决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接受前列腺穿刺且穿刺前MRI PI-RADS v2评分为3分的54例患者,根据穿刺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PCa)组(n=11)和良性组(n=43)。比较2组间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二者比值(F/T)及PSAD、前列腺体积、标识病灶体积的差异,并以ROC曲线分析PSAD诊断PI-RADS v2评分3分患者前列腺病灶良恶性的效能。结果2组间PS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TPSA、FPSA、F/T、前列腺体积及标识病灶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SA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1(P<0.05),以PSAD=0.25ng/ml^2为临界值,其诊断PI-RADS v2评分为3分患者前列腺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为72.73%(8/11),特异度为74.42%(32/43)。结论PSAD可有效评估PI-RADS v2评分3分患者的患癌风险,以PSAD=0.25ng/ml^2筛查PI-RADS v2评分为3分的高危患者,可减少无效穿刺,提高穿刺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 活组织检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A密度与PI-RADS(第二版)对各PSA区间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志远 张艳 +4 位作者 周懂晶 黄丽霞 刘玉品 胡萍 郑广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PSA密度(PSAD)、PI-RADS(第二版)及两者联合对不同PSA区间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及差异。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患者进行回顾,筛选行MRI检查且PSA≤30ng/ml的患者纳入研究,按PSA水平0~10ng/ml、10~2... 目的:探讨PSA密度(PSAD)、PI-RADS(第二版)及两者联合对不同PSA区间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及差异。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患者进行回顾,筛选行MRI检查且PSA≤30ng/ml的患者纳入研究,按PSA水平0~10ng/ml、10~20ng/ml及20~30ng/ml分为3个区间,再根据穿刺病理将每个区间人群分为PCa组和良性组,分别对各区间两组患者的PSAD、PIRADS(第二版)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使用ROC曲线对PSAD、PI-RADS(第二版)及两者联合进行分析,观察三者的诊断价值及差异。结果:三个区间的PCa组与良性组间的PSAD及PI-RADS(第二版)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ROC分析示0~30ng/ml及0~10ng/ml区间人群的PSAD和两者联合应用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PSA≤30ng/ml的各个区间,PSAD、PI-RADS v2评分及两者联合均能诊断PCa,而对于0~30ng/ml和0~10ng/ml区间,两者联合较PSAD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RADS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研究PSA≤20 ng/mL前列腺癌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单雄威 吕世栋 +4 位作者 陈丽萍 胡正飞 甘澍 王树声 李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1-934,共4页
目的:探究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20 ng/mL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临床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初诊PSA≤20 ng/mL前列... 目的:探究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20 ng/mL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临床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初诊PSA≤20 ng/mL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将患者分为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分析2组间年龄、PSA、结合PSA(complexed PSA,cPSA)、游离PSA(free PSA,fPSA)、Gleason评分(Gleason score,GS)、T分期及N分期的差异,以及这些因素与骨转移的相关性。进一步根据PSA、GS、T分期及N分期情况进行亚组分析:PSA≤10 ng/mL及PSA 10.01~20 ng/mL组、GS≤6组和GS≥7组、T1~2组和T3~4组、N0组及N1组,探究各亚组间骨转移特点。最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骨转移危险因素。结果:共237例PSA≤20 ng/mL前列腺癌患者,其中骨转移阳性42例(17.7%)。不同PSA组(<4 ng/mL组、≤10 ng/mL组及10.01~20 ng/mL组)前列腺癌骨转移率分别为7.5%、12.1%和24.8%。骨转移组与非转移组间PSA、cPSA、fPSA、GS、T分期及N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随着PSA及GS升高骨转移发生率也明显上升,T3~4和N1期患者更易发生骨转移(OR=2.372,95%CI=1.148~4.901,P=0.020;OR=6.458,95%CI=2.435~17.131,P<0.001)。此外,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SA、GS、T分期及N分期与PSA≤20 ng/mL前列腺癌骨转移密切相关,其中PSA、GS及N分期可作为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与骨转移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PSA≤20 ng/mL前列腺癌患者中GS≥7、T3~4和N1期患者具有较强的侵袭性。PSA、GS及N分期可作为PSA≤20 ng/mL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