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内慢性荨麻疹证候分布规律
- 1
-
-
作者
郭洁
罗晓悦
官科汶
翁衡
姚丹霓
卢传坚
-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研究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湿证重点研究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第34期128-134,共7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8〕284号)
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粤中医办函〔2023〕108号)
+2 种基金
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流派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YN2018QL03、YN2022QN13)
广州中医药大学“双一流”与高水平大学学科协同创新团队项目。
-
文摘
目的总结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梳理对应的治疗方药。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查阅相结合的方法,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四大数据库中收集文献资料。检索时限自各库建库至2021年6月。通过NoteExpress 3.7.0建立文献数据库,继而进行证候信息提取和规范化处理。最后采用频次统计法和数据分析法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绘制“症状-药物”知识地图和生成“症状-药物”关联热图。结果经过文献筛选,纳入了2033篇相关文献。主要证候类别分布情况显示,气虚证、血虚证、风热证、风寒证、气血两虚证是最常见的5种证候,占所有证候频次近60%。在次要证型类别分布中,脾脏兼证、风湿证、营卫不和证等也占有一定比例。主要证候类别代表方为玉屏风散、四物汤等,次要证候类别代表方为黄芪建中汤、防风通圣散等,“症状-药物”知识地图得到了11个最主要的类别,揭示了不同证候之间的关联性,“症状-药物”关联热图进一步解释了“症状-药物”间的联系。结论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证候分布虽然多样,但最突出的仍是以上5种主要证候,这些证候及其相关联的次要证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研究方向,有助于优化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辨证诊治流程,也为进一步制订更科学的诊疗方案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证候
证型
数据挖掘
中医
-
Keywords
Chronic urticaria
Syndrome
Symptoms
Data m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分类号
R758.24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