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1
作者 范琦淇 陈慈玉 +2 位作者 丁美祝 梁桂兴 王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索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构建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理论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法选取1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开放式编码、轴心编码、选择性编码构建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 目的探索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构建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理论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法选取1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开放式编码、轴心编码、选择性编码构建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患者相关因素直接影响其家庭血压监测行为,疾病与治疗相关因素为内部情境因素,医疗服务系统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为外部情境因素,对家庭血压监测行为起调节作用。结论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影响患者血压监测的阻碍与促进因素,加强医患沟通并完善随访体系,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行为,优化血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 影响因素 模型构建 情境因素 扎根理论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6例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可疑阳性患者6个月随访肺功能转归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谢涵 陈远彬 +2 位作者 周明娟 林琳 吴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81-1286,共6页
背景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病,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阳性为诊断支气管哮喘的重要依据,但临床上常见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可疑阳性,且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目前尚缺乏分析此类患者预后转归结局影响因素的文献报道。目的 探讨支气管激... 背景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病,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阳性为诊断支气管哮喘的重要依据,但临床上常见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可疑阳性,且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目前尚缺乏分析此类患者预后转归结局影响因素的文献报道。目的 探讨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可疑阳性患者预后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8月-2018年2月,对320例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可疑阳性,并伴有咳嗽、咳痰、咽痒、喘息、气促、胸闷症状至少1项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复查肺功能并记录症状、中医证候积分,统计患者的转归情况。随访前后临床症状占比、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为缓解,6个月后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可疑阳性转阴性视为好转。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可疑阳性患者转归的因素。结果 146例患者完成6个月的随访研究,其中49例支气管激发试验可疑阳性,97例支气管舒张试验可疑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可疑阳性6个月后转阴性者20例(40.8%),转阳性者2例(4.1%),可疑阳性者4例(8.2%),转支气管舒张试验者23例(46.9%);支气管舒张试验可疑阳性6个月后转阴性者44例(45.4%),转阳性者4例(4.1%),可疑阳性者10例(10.3%),转支气管激发试验者39例(40.2%)。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患者主要症状(咳嗽、咳痰、咽痒、喘息、气促、胸闷)在6个月后都得到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随访前与随访6个月后均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或均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84例患者纳入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可疑阳性患者转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无过敏性鼻炎、未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肺功能好转率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多个因素同时作用的情况下,并无明显影响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可疑阳性患者预后转归的因素。结论 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可疑阳性患者的气道炎性反应大多处于可逆状态,中药穴位贴敷可能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舒张试验 可疑阳性 肺功能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