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腰骶-骨盆矢状位参数改变探讨不同整脊牵引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的对比
被引量:
3
1
作者
郭俊彪
饶思远
+2 位作者
肖镇泓
冯思仪
王慧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482-3488,共7页
目的研究基于腰骶-骨盆矢状位参数改变探讨不同整脊牵引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的对比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108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维组(n...
目的研究基于腰骶-骨盆矢状位参数改变探讨不同整脊牵引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的对比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108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维组(n=55)与四维组(n=53)。四维组接受四维牵引联合基础治疗,三维组接受三维牵引联合基础治疗。对比两组腰骶-骨盆矢状位参数、椎体滑移复位程度、腰椎曲度值、腰椎冠状面Cobb角、腰椎功能、疼痛程度、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三维组和四维组骶骨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3个月低于治疗结束时(P<0.05)。治疗结束时,三维组SS、LL水平低于四维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SS、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椎前凸指数、腰椎冠状面Cobb角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腰椎前凸指数、腰椎冠状面Cobb角均低于治疗结束时(P<0.05);治疗结束时,三维组腰椎前凸指数、腰椎冠状面Cobb角低四维组(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两组腰曲弓顶距离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腰曲弓顶距离均高于治疗结束时(P<0.05);治疗结束时,三维组腰曲弓顶距离高于四维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腰椎前凸指数、腰椎冠状面Cobb角、腰曲弓顶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结束时(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结束时(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治疗后3个月,两组椎体滑移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牵引与三维牵引联合基础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疗效相当,均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但三维牵引在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与腰骶-骨盆矢状位参数,纠正腰椎曲度异常方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骨盆矢状位参数
四维牵引
三维牵引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腰骶-骨盆矢状位参数改变探讨不同整脊牵引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的对比
被引量:
3
1
作者
郭俊彪
饶思远
肖镇泓
冯思仪
王慧敏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
附属
医院
(
广东省中医院
)骨
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
附属
医院
(
广东省中医院
)
超声
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482-3488,共7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编号:20231136)。
文摘
目的研究基于腰骶-骨盆矢状位参数改变探讨不同整脊牵引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的对比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108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维组(n=55)与四维组(n=53)。四维组接受四维牵引联合基础治疗,三维组接受三维牵引联合基础治疗。对比两组腰骶-骨盆矢状位参数、椎体滑移复位程度、腰椎曲度值、腰椎冠状面Cobb角、腰椎功能、疼痛程度、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三维组和四维组骶骨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3个月低于治疗结束时(P<0.05)。治疗结束时,三维组SS、LL水平低于四维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SS、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椎前凸指数、腰椎冠状面Cobb角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腰椎前凸指数、腰椎冠状面Cobb角均低于治疗结束时(P<0.05);治疗结束时,三维组腰椎前凸指数、腰椎冠状面Cobb角低四维组(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两组腰曲弓顶距离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腰曲弓顶距离均高于治疗结束时(P<0.05);治疗结束时,三维组腰曲弓顶距离高于四维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腰椎前凸指数、腰椎冠状面Cobb角、腰曲弓顶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结束时(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结束时(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治疗后3个月,两组椎体滑移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牵引与三维牵引联合基础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疗效相当,均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但三维牵引在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与腰骶-骨盆矢状位参数,纠正腰椎曲度异常方面效果更好。
关键词
腰骶-骨盆矢状位参数
四维牵引
三维牵引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临床疗效
Keywords
lumbosacral pelvis sagittal position parameters
four-dimensional traction
threedimensional traction
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clinical effect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腰骶-骨盆矢状位参数改变探讨不同整脊牵引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的对比
郭俊彪
饶思远
肖镇泓
冯思仪
王慧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