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关联规则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森荣 韩燕鸿 +5 位作者 刘军 林炯同 黄和涛 潘建科 曾令烽 梁桂洪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7期76-80,共5页
目的:挖掘文献资料,探讨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药物使用规律。方法:搜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所有文献,筛选出数据完整且疗效确切的处方,并基于关联... 目的:挖掘文献资料,探讨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药物使用规律。方法:搜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所有文献,筛选出数据完整且疗效确切的处方,并基于关联规则算法以及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筛选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得悉处方中各种药物的性味归经、使用频次以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治疗膝滑膜炎常用的中药以归肝、脾、肾经的活血化瘀、消肿生肌及清热燥湿药为主;药性以温、平、凉,药味以苦、辛、甘的药物使用最为频繁;使用频次最多的3种药物依次为牛膝、红花、当归。结论:基于关联规则算法以及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的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用药规律与祖国医学对此病的认识相符,可为临床更好地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滑膜炎 数据挖掘 熵聚类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phyllinⅥ诱导铁死亡抑制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SW480增殖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斌 易小江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5年第1期56-64,共9页
目的 探讨重楼皂苷polyphyllin Ⅵ通过诱导铁死亡抑制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SW480增殖的相关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细胞株HT-29和SW480,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二甲基亚砜组、polyphyllin Ⅵ组(用浓度为5μmol/L polyphyllin Ⅵ处理的细胞)和p... 目的 探讨重楼皂苷polyphyllin Ⅵ通过诱导铁死亡抑制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SW480增殖的相关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细胞株HT-29和SW480,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二甲基亚砜组、polyphyllin Ⅵ组(用浓度为5μmol/L polyphyllin Ⅵ处理的细胞)和polyphyllin Ⅵ+ferrostatin-1组(用浓度为5μmol/L polyphyllin Ⅵ+100μmol/L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联合处理的细胞)。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polyphyllin Ⅵ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富集分析。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株的增殖活力。采用活性氧、铁浓度、谷胱甘肽浓度检测实验和透射电镜检测分析各组细胞株的铁死亡改变。最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别验证铁死亡相关蛋白和基因在polyphyllin Ⅵ组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转录组测序和基因富集分析显示polyphyllin Ⅵ可通过铁死亡通路作用于细胞株HT-29和SW480。CCK-8法结果显示polyphyllin Ⅵ可抑制细胞株HT-29和SW480的增殖活力。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olyphyllin Ⅵ组的活性氧水平增加(P<0.001)、谷胱甘肽浓度降低(P<0.05)、铁离子相对浓度增加(P<0.001),且透射电镜检测显示polyphyllin Ⅵ组细胞株的线粒体数量减少,膜密度增高。与polyphyllin Ⅵ组相比,polyphyllin Ⅵ+ferrostatin-1组的细胞株增殖活力增强,活性氧水平降低(P<0.001)、谷胱甘肽浓度增加(P<0.01)、铁离子相对浓度降低(P<0.001),且细胞株的线粒体数量上升,膜密度降低。长链酰基辅酶A合酶4 (long-chain acyl-coenzyme A synthase4,ACSL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在polyphyllin Ⅵ组中均上升,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s,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则下调。结论 PolyphyllinⅥ可通过诱导铁死亡过程来抑制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SW480的增殖能力,潜在作用路径为GPX4/ACSL4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hyllinⅥ 结肠癌 细胞株HT-29和SW480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治法干预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效果分析:一项系统评价及荟萃分析
3
作者 何天明 吴禹池 +4 位作者 杨丽虹 杨敏 董金莉 谈平 林启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717-723,共7页
AVF被认为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一线血管通路。然而,AVF的成熟需要较长时间(平均3.5个月)。其成熟率较低,仅有26%的AVF在6个月内成熟,高达21%的AVF因未能成熟[1]而被舍弃。AVF术后是否可以通过适当的干预措施促进其成熟,一... AVF被认为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一线血管通路。然而,AVF的成熟需要较长时间(平均3.5个月)。其成熟率较低,仅有26%的AVF在6个月内成熟,高达21%的AVF因未能成熟[1]而被舍弃。AVF术后是否可以通过适当的干预措施促进其成熟,一直是肾内科医师和HD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常用的干预措施包括药物(主要是抗血小板药物、鱼油和维生素D)、运动和外部治疗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荟萃分析 抗血小板药物 血管通路 外治法 肾内科 血液透析 AV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要略》成书新考——兼论宋以前整理者对张仲景原文的增改
4
作者 包伯航 刘辰鑫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09-818,共10页
文章通过考察唐以前史志目录及医学文献中有关张仲景著作的记载,发现今本《金匮要略》在北宋校正医书局开始校正之前,便已经过历代整理者的更名、增删和校改,成书过程极为复杂。提出关于今本《金匮要略》成书过程及成书年代的正确表述应... 文章通过考察唐以前史志目录及医学文献中有关张仲景著作的记载,发现今本《金匮要略》在北宋校正医书局开始校正之前,便已经过历代整理者的更名、增删和校改,成书过程极为复杂。提出关于今本《金匮要略》成书过程及成书年代的正确表述应为:北宋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是一部以张仲景著述为主体,经宋以前历代整理者增、删、校、改,成书于唐以后的医学著作;《金匮要略方》是北宋校正医书局在《金匮玉函要略方》的基础上重新整理、校订而来的,初刊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其成书年代为北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金匮玉函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王洙 北宋校正医书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尾侧入路法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应用进展
5
作者 薛来洲 黄佳敏 +6 位作者 李璇 林圳滨 甘国莲 张力 王浩 盖娟娟 邹瞭南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4期424-428,共5页
腹腔镜尾侧入路法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于2015年由笔者团队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和学术推广,2017年写入《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入路选择专家共识》,目前在国内各级医院中被广泛开展。它是右半结肠癌腹腔镜根治术的优选手术方... 腹腔镜尾侧入路法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于2015年由笔者团队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和学术推广,2017年写入《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入路选择专家共识》,目前在国内各级医院中被广泛开展。它是右半结肠癌腹腔镜根治术的优选手术方式之一,具有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难度、易于学习等优点。本文在对此手术入路技术特点与优势进行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学习曲线、肿瘤根治性及相关临床研究进展进行述评,阐释其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尾侧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肿瘤出现“纤维血管间隔”的CT鉴别诊断 被引量:4
6
作者 杨伟超 张岳 +3 位作者 林紫晴 张婧 秦鑫 冯奕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7期1266-1270,1283,共6页
目的 探讨盆腔肿瘤出现“纤维血管间隔”的CT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CT增强出现“纤维血管间隔”盆腔肿瘤的临床和CT资料,总结其CT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15例均女性、单发,术前均行CT平扫+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其中,卵巢... 目的 探讨盆腔肿瘤出现“纤维血管间隔”的CT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CT增强出现“纤维血管间隔”盆腔肿瘤的临床和CT资料,总结其CT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15例均女性、单发,术前均行CT平扫+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其中,卵巢无性细胞瘤7例,年龄均〈20岁;平扫3例密度均匀,无明显坏死、囊变,各2例病灶内分别间杂小斑片状、条片状坏死,5例病灶内见小斑点状、小条状钙化,增强后动脉期均呈轻度强化(CT值净增值范围:3-20HU,中位数:6HU),静脉期及延迟期轻度延迟强化;内胚窦瘤5例,其中,4例年龄〈20岁,1例41岁;平扫3例呈囊实相间“蜂窝状改变”,各1例中央分别见大片状坏死、囊变,增强后动脉期均呈轻度强化(CT值净增值范围:3-13HU,中位数:7HU),静脉期及延迟期轻度延迟强化,部分“蜂窝”范围缩小;浆膜下肌瘤2例,阔韧带肌瘤1例,年龄均≥46岁;平扫密度欠均匀,内夹杂斑片状低密度影,略呈“地图样”改变,1例病灶外周见多发、小斑点状钙化影,增强后动脉期呈中度强化(CT净增值分别为:74HU、40HU、58HU),静脉期及延迟期轻微下降;各2例、1例内胚窦瘤伴邻近淋巴结、盆腔转移,1例侵犯邻近输尿管;仅1例卵巢无性细胞瘤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例内胚窦癌血清AFP、4例无性细胞瘤血清β-HCG明显升高。结论 盆腔肿瘤出现“纤维血管间隔”并不仅仅见于卵巢无性细胞瘤,还可见于内胚窦瘤及少数浆膜下/阔韧带肌瘤,其CT表现各有特点,综合分析,结合年龄及癌标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血管间隔 盆腔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4
7
作者 黄汉强 谭键彬 +1 位作者 杨卫东 张岳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腹部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的CT和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的影像表现。结果:腹膜后10例,CT平扫呈稍低密度,内均可见囊变、坏死,3例呈渐进性延迟强化,7例呈动脉期中... 目的:分析腹部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的CT和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的影像表现。结果:腹膜后10例,CT平扫呈稍低密度,内均可见囊变、坏死,3例呈渐进性延迟强化,7例呈动脉期中度/明显强化,高峰位于动脉期或门脉期,延迟期缓慢下降。膀胱5例,CT/MRI平扫均呈均匀等密度/稍长T1等T2信号,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缓慢下降。所有病例均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中老年人腹膜后占位,囊变、坏死明显,呈渐进性延迟强化或快/慢进慢出型,应考虑肾上腺外副节瘤的诊断;膀胱副节瘤多较小,密度/信号较均匀,T2WI呈等信号以及"快进慢出型"、明显强化的特点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腹部肾上腺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霓芝教授治疗肾结石并积水验案一则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倩 王立新 +1 位作者 杨霓芝 侯海晶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6期474-476,共3页
杨霓芝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师承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设项目“杨霓芝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从事内科... 杨霓芝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师承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设项目“杨霓芝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从事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学验颇丰,见解独到,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脏疾病。笔者有幸作为弟子跟师学习,时常受杨师提点,所获匪浅,现整理其治疗肾结石合并积水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带头人 广东省中医院 中医肾病 博士研究生导师 重点专科 肾脏疾病 教学和科研 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患者围透析期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何天明 吴禹池 林启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围透析期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该人群感染与生存结局的关联。方法:采集广东省中医院2012年01月—2017年12月进入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获得其生存时间、临床结局等信息...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围透析期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该人群感染与生存结局的关联。方法:采集广东省中医院2012年01月—2017年12月进入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获得其生存时间、临床结局等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运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探索不同感染亚组患者生存预后的差异。结果:共纳入478例患者,围透析期内感染190例,感染率39.75%,共有36例(18.95%)患者发生2次及以上感染事件,再入院的主要原因为呼吸系统感染。中医证型本虚证以脾肾气虚为主(84.74%),标实证以血瘀证型为主(94.74%)。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63.68%)。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年龄更大,低蛋白血症以及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比例更多。与首次感染相比,重复感染患者死亡风险增加(P<0.05)。感染组中的死亡患者普遍高龄,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的比例比存活组患者多,铁转蛋白饱和度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25.80(13.31,47.5)月。感染组死亡率较非感染组显著升高(35.26%vs 22.22%)(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感染组第1年、第6年生存率分别为85.4%、49%,中位生存期为64月。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围透析期发生感染几率较大,影响远期生存率,重复感染患者死亡风险增加,合并感染的冠心病患者死亡风险升高,应当引起重视,积极防治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围透析期 感染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刘旭生教授治疗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琼 刘旭生 吴一帆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7期625-627,共3页
高血压可导致肾动脉硬化,继而出现肾小球或肾小管的功能损害而形成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硬化症[1]。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因高血压病而导致的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攀高,占24%[2]。有效防治高血压肾损害... 高血压可导致肾动脉硬化,继而出现肾小球或肾小管的功能损害而形成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硬化症[1]。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因高血压病而导致的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攀高,占24%[2]。有效防治高血压肾损害、延缓疾病发展进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中医药在防治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也取得了诸多成绩[4~6]。本研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广东省名中医刘旭生教授治疗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用药特点,以期为临床治疗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提供较客观的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 临床治疗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高血压病 高血压肾损害 肾动脉硬化 终末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嫌色细胞癌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余霞玉 张岳 +5 位作者 程建波 刘波 刘岘 吴政光 秦鑫 冯奕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1976-1980,共5页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CCRC)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CCRC的临床和CT资料,并将CT双期增强表现特点与病理对照。结果 12例均单发,均为圆形/类圆形,边缘清晰,5例(41.7%)可见包膜,密度均较...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CCRC)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CCRC的临床和CT资料,并将CT双期增强表现特点与病理对照。结果 12例均单发,均为圆形/类圆形,边缘清晰,5例(41.7%)可见包膜,密度均较均匀,以等密度多见,2例呈稍高密度,5例(直径≥7.2cm)病灶内见小斑片状坏死、囊变,3例见钙化,其中,2例为中央瘢痕并钙化;双期增强扫描,2例呈"快进快出"强化,组织病理学检查,镜下所见:肿瘤细胞呈腺泡、巢状排列,间质内可见大量薄壁血管影;各2例、8例呈"轻度进行性"、"慢进慢出"强化,镜下所见:间质内分别见少许、中等量厚壁血管影。仅1例出现左侧腰大肌外侧淋巴结转移,均未见明确肾动、静脉癌栓形成,未见明确远处转移。结论 CRCC双期CT增强扫描后可呈多种强化方式,且以"慢进慢出"多见,可能主要与病灶内血管的数量以及血管壁的构成有关;中老年人(特别>50岁)肾脏占位、体积较大而密度相对较均匀,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少见,CT双期增强后呈"慢进慢出"强化方式,特别是病灶内出现中央瘢痕并钙化,应考虑CRCC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嫌色细胞癌 肾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对全因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静瑶 何志仁 +1 位作者 李虎才 王立新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4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血尿酸(SUA)水平对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PD患者375例,根据SUA水平将其分为高SUA组(男>420μmol/L、女>360μmol/L)和正常SUA组。从电子病历系统中获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Cox...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血尿酸(SUA)水平对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PD患者375例,根据SUA水平将其分为高SUA组(男>420μmol/L、女>360μmol/L)和正常SUA组。从电子病历系统中获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患者首次透析30个月内和30个月后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中位随访31.6个月,其中正常SUA组全因死亡17例(63.2‰),高SUA组全因死亡46例(55.8‰)。含依时协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HR=4.715,95%CI为2.25~9.881,P<0.001)、血K≤3.5 mmol/L(HR=2.549,95%CI为1.022~6.355,P=0.045)、hs-CRP≥10 mg/L(HR=2.296,95%CI为1.108~4.759,P=0.025)是PD患者首次透析后30个月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尿酸血症(HR=0.473,95%CI为0.23~0.972,P=0.041)是患者透析后30个月内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年龄≥65岁(HR=3.922,95%CI为1.871~8.221,P<0.001)是患者透析30个月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较高的SUA水平是PD患者首次透析后30个月内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而在首次透析30个月后,SUA水平在P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中的预后价值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尿酸 预后 全因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系统评价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杨伟毅 韩燕鸿 +3 位作者 刘军 潘建科 罗明辉 曹学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Pub Med... 目的系统评价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收录的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检索范围均为建库至2017年2月。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共计受试者111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手法治疗或手法配合针灸治疗比较,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可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5.07,95%CI(3.07,8.37),P<0.000 01]和痊愈率[OR=2.89,95%CI(2.21,3.78),P<0.000 01],改善运动功能评分[MD=63.98,95%CI(38.61,89.35),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但纳入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手法 肩关节周围炎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贴压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瘙痒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何超成 郭军军 +5 位作者 夏蔼 吴禹池 赵代鑫 吴秀清 林启展 邓丽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919-921,共3页
尿毒症患者虽然接受了充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仍有45%的患者出现皮肤瘙痒,除外某些明确的致瘙痒的病因,一般认为与尿毒症相关,故也称尿毒症瘙痒或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由于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手段相对局限,影响了患者的生... 尿毒症患者虽然接受了充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仍有45%的患者出现皮肤瘙痒,除外某些明确的致瘙痒的病因,一般认为与尿毒症相关,故也称尿毒症瘙痒或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由于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手段相对局限,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耳穴贴压疗法是一种基于全息理论和经络学说的中医特色疗法,具有简便、廉价的特点,我们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尿毒症瘙痒,取得初步疗效。为了客观评价该疗法对尿毒症瘙痒的临床疗效,笔者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了耳穴贴压法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的作用影响,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耳穴贴压治疗 皮肤瘙痒症 疗效观察 尿毒症患者 中医特色疗法 尿毒症瘙痒 病理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性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慧娟 姜素芳 +6 位作者 万碧玉 林品励 伍剑锋 谢小宁 汪玲珍 刘旭生 邓丽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探究腹膜透析患者性功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腹膜透析患者性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03月—07月于广东省中医院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测定量表(HADS)... 目的:探究腹膜透析患者性功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腹膜透析患者性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03月—07月于广东省中医院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测定量表(HADS)、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中文版(CV-FSFI)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焦虑抑郁情况和性功能得分,并记录患者血液生化结果。通过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腹膜透析患者性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17例腹膜透析患者,男70例,女47例,平均年龄为(47.42±8.76)岁。其中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85.7%,女性为83.0%。患者焦虑发生率为34.2%,抑郁发生率为27.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月收入、原发肾病、认知是影响男性性功能的危险因素;年龄和认知是影响女性性功能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在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其性生活质量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性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IIEF-5 CV-FS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补脾益肾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肾损伤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敏 古月瑜 +2 位作者 吴一帆 刘旭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12期1096-1098,I0013,共4页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爆发迅速演变为全球大流行。新冠肺炎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导致。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呼吸道症状、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为主[1]。除呼吸系统病变外,临床观察证实部分COVID-19患者在病程中出...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爆发迅速演变为全球大流行。新冠肺炎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导致。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呼吸道症状、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为主[1]。除呼吸系统病变外,临床观察证实部分COVID-19患者在病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肾损伤(AKI)或慢性肾病(CKD)急性加重现象,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等[2],病理学表现为肾小球囊腔内见蛋白性渗出物,肾小管上皮变性、脱落,可见透明管型、小管间质充血、出现微血栓、炎症和纤维化[3]。新冠病毒利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作为细胞受体入侵人类细胞,而ACE2在肾脏组织中表达水平高[4],是新冠病毒的攻击靶器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透明管型 ACE2 分子作用机制 人类细胞 肾小球囊 小管间质 细胞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方案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毒性反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刁德昌 万进 +5 位作者 陈志强 王伟 邹瞭南 李洪明 何耀彬 林展宏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观察SOX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毒性反应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行D2根治术后的进展期胃癌62例,给予奥沙利铂和爱斯万联合方案辅助化疗,每3周重复,共8个周期,... 目的观察SOX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毒性反应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行D2根治术后的进展期胃癌62例,给予奥沙利铂和爱斯万联合方案辅助化疗,每3周重复,共8个周期,观察其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毒副反应。结果消化道最常见的副反应为厌食,有55例(88.7%),其中6例为3级厌食,2例因此中止化疗;8例出现3级呕吐,其中3例因此中止化疗。血液系统最为常见的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87.1%),给予升白药处理得于纠正;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者分别有23例、19例,其中1例出现顽固性血小板减少而终止化疗。出现色素沉着34例、肝功能异常21例、外周神经炎15例、手足综合征仅2例。结论 SOX方案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中最为常见的副反应为消化道副反应和血液毒性,其中消化道副反应是导致部分患者停药的最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斯万 胃肿瘤 化疗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关节镜下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30
18
作者 吕阳 刘军 +4 位作者 李满强 潘建科 江涛 陈海云 刘子桃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7期5-13,共9页
目的以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关节镜下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治疗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有关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相关研究,通过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 5.3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 目的以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关节镜下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治疗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有关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相关研究,通过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 5.3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14篇,共计1 364例患者。其中,关节镜下内固定组68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68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关节镜下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能明显减少术后短期和长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P=0.000);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P=0.000),缩短住院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P=0.000);在中短期功能评分优良率方面,关节镜更有优势(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系统评价为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面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对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12功能评分优良率和术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比较,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轻型胫骨平台骨折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注射在3D腔镜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彦辰 林晓杰 +6 位作者 陈红燕 陈经宝 陈娟 林展宏 庞凤舜 张晓波 秦有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41,共5页
目的探索纳米碳在3D腔镜cN0期甲状腺癌中央区清扫和甲状旁腺保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在笔者单位行3D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65例,均行患侧腺叶全切+中央区Ⅵ淋巴清扫术,比较实验组33例(使用纳米碳混悬液)和对照组32例清扫... 目的探索纳米碳在3D腔镜cN0期甲状腺癌中央区清扫和甲状旁腺保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在笔者单位行3D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65例,均行患侧腺叶全切+中央区Ⅵ淋巴清扫术,比较实验组33例(使用纳米碳混悬液)和对照组32例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数目、转移率、冰冻病理甲状旁腺阳性率、术后24 h低血钙发生率和术后48h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两组在清扫淋巴结数量和术中冰冻甲状旁腺阳性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8,P=0.008;χ2=8.97,P=0.003);术后48h PTH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P=0.003);转移淋巴结数目差异(χ2=2.76)、术后24 h低钙血症发生率(χ2=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腔镜联合术中纳米碳注射的合理运用,有效地保护甲状旁腺避免术中副损伤,提高了中央区淋巴清扫的彻底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 3D腹腔镜 甲状旁腺 甲状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探讨膜原学说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进忠 谢文源 +4 位作者 覃小兰 侯时昭 李玉明 郑杰超 张晓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9期21-24,共4页
膜原学说认为,疠气致病乃邪伏膜原,临床以祛邪为主要治法,长期用于指导瘟疫治疗。本文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有关文献报道,探讨膜原学说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意义,为病毒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膜原学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