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T MRI PDFF和IP-OP对脂肪肝定量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杨逸铭 刘玉品 +3 位作者 周懂晶 陈志远 萧焕明 池晓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75-880,I0009,共7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和同反相位(IP-OP)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含量的应用价值,为脂肪肝无创性定量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包括轻度脂肪肝患者34例、中重度脂肪肝患者29例和非脂肪肝患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和同反相位(IP-OP)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含量的应用价值,为脂肪肝无创性定量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包括轻度脂肪肝患者34例、中重度脂肪肝患者29例和非脂肪肝患者(对照组)20例,均经肝穿刺活检确诊。采用MRI-PDFF和MRI-IP-OP技术检测各组患者肝脏脂肪分数(HFF),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多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同时进行Bonferroni校正。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种技术定量评估脂肪肝的诊断效能。结果:各组患者MRI-PDFF和MRI-IP-OP的HF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脂肪肝组患者MRI-PDFF的HFF较对照组和轻度脂肪肝组明显升高(P<0.01),轻度脂肪肝组患者MRI-PDFF的HF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中重度脂肪肝组患者MRI-IP-OP的HFF较对照组和轻度脂肪肝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轻度脂肪肝组患者MRI-IP-OP的HF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ROC曲线显示,诊断轻度脂肪肝(对照组vs轻度脂肪肝组+中重度脂肪肝组),MRI-PDFF和MRI-IP-OP的HFF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1和0.874;诊断中重度脂肪肝(对照组+轻度脂肪肝组vs中重度脂肪肝组),MRI-PDFF和MRI-IP-OP的HFF AUC分别为0.928和0.913。结论:对于轻度脂肪肝和中重度脂肪肝,MRI-PDFF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是一种精确而可靠的无创性肝脏脂肪变性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脂肪肝 质子密度脂肪分数 同反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和瞬时弹性成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脂肪含量的定量评估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杨逸铭 刘玉品 +3 位作者 黄丽霞 陈志远 欧阳舒曼 彭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93-2797,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和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定量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脂肪含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7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肝病科住院CHB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肝组织病理... 目的探讨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和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定量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脂肪含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7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肝病科住院CHB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肝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并于术前完善MRI-PDFF、FibroScan检查。根据穿刺结果,将所有患者无脂肪肝(n=44)、轻度脂肪肝(n=33)及中重度脂肪肝(n=19)分组。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并进行Bonferroni校正。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HFF及CAP诊断脂肪肝的曲线下面积(AUC),获得敏感度、特异度和阈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检验MRI-PDFF数据的一致性。结果中重度脂肪肝组MRI-PDFF HFF较无脂肪肝组、轻度脂肪肝组明显升高(P值均<0.05),轻度脂肪肝组MRI-PDFF HFF较无脂肪肝组明显升高(P<0.05)。中重度脂肪肝组FibroScan CAP较无脂肪肝组、轻度脂肪肝组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轻度脂肪肝组FibroScan CAP较无脂肪肝组明显升高(P<0.05)。MRI-PDFF HFF诊断轻度脂肪肝的阈值为5.1%,AUC为0.901(P<0.001),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82.7%;诊断中重度脂肪肝阈值为9.7%,AUC为0.972(P<0.001),敏感度为96.1%,特异度为89.5%。FibroScan CAP诊断轻度脂肪肝的阈值为258.5 dB/m,AUC为0.829(P<0.001),敏感度为77.3%,特异度为78.8%;诊断中重度脂肪肝阈值为285.5 dB/m,AUC为0.830(P<0.001),敏感度为76.6%,特异度为78.9%。结论MRI-PDFF、FibroScan能够客观评价CHB患者脂肪肝程度,MRI-PDFF HFF、FibroScan CAP可作为定量分析CHB合并肝脂肪变性的无创性标志物,并且MRI-PDFF HFF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脂肪肝 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表观弥散系数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鑫 刘玉品 +3 位作者 唐梅丽 黄汝杭 张树平 沈泉章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探讨3.0T MR测定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所致肝脏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经肝脏穿刺活检确诊的CHB肝纤维化患者47例(其中S1... 目的:探讨3.0T MR测定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所致肝脏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经肝脏穿刺活检确诊的CHB肝纤维化患者47例(其中S1期10例,S2期10例,S3期14例,S4期13例),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肝硬化患者(S5)14例及健康正常人(S0)10例,进行3.0T 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测量肝脏ADC值并计算其平均值.分析各组间ADC值的差异及其与LF程度、炎症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ADC值评估LF程度的能力.结果:LF程度与ADC值呈负性相关(R^2=0.859,P=0.000),组间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F=40.868,P<0.001),组内相互比较:S0与S2、S3、S4、S5之间,S1与S2、S3、S4、S5之间,S2与S0、S1、S3、S4、S5之间,S3与S0、S1、S2、S5之间,S4与S0、S1、S2之间,S5与S0、S1、S2、S3之间,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0、S1+S2(轻度LF)、S3+S4(重度LF)、S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215,P<0.001),组内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ROC曲线显示ADC值预测LF(S≥1,S≥3,S=5)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ADC≤1.229诊断S≥1的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88.5%,以ADC≤1.109诊断S≥3的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90.2%,以ADC≤1.034诊断S=5的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85.7%.结论:无创、简便的DWI检查测量肝脏ADC值,可为临床评估CHB肝纤维化的程度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