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筋、肌肉”三位一体对膝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67
1
作者 谢平金 史桐雨 +4 位作者 柴生颋 万雷 曹学伟 孙赫 林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59-965,共7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膝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关节周围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局部疼痛、晨僵、肿胀、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的畸形,并最终可导致残疾的风险,据其证候特点属于中医学&qu...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膝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关节周围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局部疼痛、晨僵、肿胀、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的畸形,并最终可导致残疾的风险,据其证候特点属于中医学"膝痹病"、"骨痹"、"痹证"等范畴,该病核心病机为本痿标痹,以肝肾亏虚、筋骨失养为本,以腠理空虚易感风寒湿邪、瘀血阻滞筋络为标,主要病位在软骨,但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应涵盖骨、筋、肌肉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故笔者分别就对KOA"骨、筋、肌肉"三者关系认识、不同发病因素对"骨、筋、肌肉"的影响,以及在KOA临床治疗中的对"骨、筋、肌肉"的调节三方面说明"骨、筋、肌肉"与KOA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等密切关系,为"骨、筋、肌肉"三位一体理论在指导认识KOA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膝骨关节炎 肌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应用零切迹系统或钢板联合融合器固定后颈椎生物力学变化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林宏衡 方志超 +4 位作者 梁梓杨 张嘉锐 梁德 任辉 江晓兵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8-154,162,共8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零切迹(zero-profile,ZP)系统与钢板联合融合器(cage-and-plate,CP)固定后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采集1例正常成...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零切迹(zero-profile,ZP)系统与钢板联合融合器(cage-and-plate,CP)固定后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采集1例正常成年女性志愿者颈椎C3~C7节段CT扫描数据,建立C3~C7颈椎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对比前期研究验证模型有效性。ZP固定模型与CP固定模型的手术节段均设定为C4/5与C5/6节段。在C3椎体上方施加轴向压缩负荷73.6N的模拟重力,并逐步施加1.8N·m的转矩,进而模拟屈伸、侧屈及轴向旋转等颈椎运动。测定并比较手术模型融合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邻近节段椎间盘内应力、C5椎体及融合器装置应力。结果:CP固定模型融合节段的ROM在屈伸、侧屈、旋转位均明显小于ZP固定模型;CP固定模型相邻节段(C3/4、C6/7)的椎间盘内应力均远远高于ZP固定模型,两种模型融合节段上方的椎间盘内应力均高于融合节段下方;各工况下,ZP固定模型的C5椎体应力均明显高于CP固定模型,在前屈位时,两模型C5椎体应力最小(ZP固定模型为7.36Mpa,CP固定模型为2.01Mpa);各工况下,ZP固定模型的C4/5、C5/6椎间融合器的应力均大于CP固定模型。结论:相较于CP固定,ACDF术中应用ZP固定对手术节段的限制更小,手术节段ROM更高、微运动更多,融合器及中间椎体应力更大,术后更易发生融合器下沉甚至中间椎体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zero-profile系统 钢板联合融合器 中间椎体 三维有限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关节突关节矢状角不对称对颈椎间盘纤维环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翁汭 叶林强 +7 位作者 姚珍松 李文超 许岳荣 崔健超 梁德 江晓兵 易生辉 黄学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技术探究颈椎关节突关节矢状角不对称对颈椎间盘纤维环和关节突关节的应力影响。方法:选择一名26岁健康女性志愿者的颈椎CT扫描数据构建颈椎有限元模型。首先,构建C3-C7的颈椎正常模型,该模型通过先前发表的研究数据进... 目的:利用有限元技术探究颈椎关节突关节矢状角不对称对颈椎间盘纤维环和关节突关节的应力影响。方法:选择一名26岁健康女性志愿者的颈椎CT扫描数据构建颈椎有限元模型。首先,构建C3-C7的颈椎正常模型,该模型通过先前发表的研究数据进行了验证。其次,提取C5-C6的数据,并改变C5-C6关节突关节矢状角的角度以重新构建实验模型。重新构建成三个模型,包括对称模型(左右两侧矢状角均为90°),中度颈椎关节突关节矢状角不对称(facet tropism,FT)模型(左侧矢状角100°,右侧90°),重度颈椎FT模型(左侧矢状角110°,右侧90°)。在每个模型中,分别施加四种纯扭矩和复合扭矩以研究FT对椎间盘纤维环应力和关节突关节压力的影响。结果: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旋和前屈结合左旋的扭矩下,三个模型的椎间盘纤维环纤维应力和关节突关节压力差异无显著性。但在右旋和前屈结合右旋的扭矩下,三个模型的椎间盘纤维环纤维应力和关节突关节压力有显著差异,与颈椎关节突关节对称模型相比,中度颈椎FT模型和重度颈椎FT模型的纤维环纤维应力呈增加趋势(右旋扭矩下分别增加16.65%和35.16%;前屈结合右旋扭矩下分别增加了19.47%和54.39%),且重度颈椎FT模型增加更明显;关节突关节压力呈减少趋势(右旋扭矩下分别减少了3.31%和5.95%;前屈结合右旋扭矩下分别减少了7.19%和15.52%),且重度颈椎FT模型减少更明显结论:颈椎关节突关节矢状角不对称会增加椎间盘纤维环的应力,并且不对称程度越大,应力增加越明显,可能是颈椎间盘退变或突出的病理解剖学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突关节矢状角不对称 颈椎间盘 纤维环 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膝痹)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 被引量:169
4
作者 许学猛 刘文刚 +6 位作者 许树柴 李义凯 张庆文 黄宏兴 关宏刚 卢超 姜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827-2833,共7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当前常见的慢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中西医结合在KOA全病程管理中优势确切,基于循证医学制定的KOA中西医临床实践指南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规范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取得更...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当前常见的慢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中西医结合在KOA全病程管理中优势确切,基于循证医学制定的KOA中西医临床实践指南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规范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取得更好的疗效。本指南按照临床实践指南的规范编写,从范围、术语和定义、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疗效评价等方面对KOA的中西医诊疗流程进行了规范。在中医辨病和辨证方面,本指南强调了地域特色对KOA发生、发展及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在治疗方面,强调了运动训练在KOA全病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对运动训练的方式、方法、动作细节、强度及疗程等做出了有关推荐;同时亦强调了中医特色技术如针灸、小针刀、穴位注射等在本病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本指南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实践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软骨BMP-2、Smad1及BMP-2mRNA、Smad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谢平金 史桐雨 +3 位作者 梁桂洪 柴生颋 曹学伟 孙赫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7-731,825,共6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模型关节软骨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Smad1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川芎嗪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膝关节炎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纳...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模型关节软骨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Smad1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川芎嗪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膝关节炎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纳入模型对照组,常规饲养,川芎嗪高剂量组、川芎嗪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行灌,正常组和模型组行等量生理盐水治疗6 w,实验结束后,各组大鼠分别行HE切片软骨Mankin评分、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组织BMP-2、Smad1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查BMP-2mRNA、Smad1mRNA的变化。结果各组软骨Mankin评分中,川芎嗪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较空白组高(P<0.05),均较模型组低(P<0.05),且川芎嗪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川芎嗪低剂量组(P<0.05)。正常组、川芎嗪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中软骨BMP-2、Smad1及BMP-2mRNA、Smad1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川芎嗪高剂量组BMP-2、Smad1及BMP-2mRNA、Smad1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川芎嗪低剂量组其表达则均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上调早期KOA大鼠BMP-2mRNA及Smad1mRNA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BMP-2及Smad1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关节软骨退变、修复软骨损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膝骨关节炎 骨形态发生蛋白-2 SMAD1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中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杰 李飞龙 +3 位作者 冯文俊 曾建春 陈锦伦 曾意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8-581,共4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行头臼成形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30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左髋21例,右髋9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4.91岁。根据分型分别于关...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行头臼成形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30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左髋21例,右髋9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4.91岁。根据分型分别于关节镜下行股骨头成型术、髋臼成型术以及髋臼成型联合股骨头成型术,患者术后均采用Harri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并随访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3.2月(34-51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65.7±6.3)分,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74.5±6.0)、(79.2±6.1)、(82.5±6.1)、和(83.1±8.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年内Harris评分持续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可有效消除或减轻髋部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可成为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髋关节镜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关系以及预后评估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永裕 陈伟坚 +5 位作者 林天烨 莫亮 吴峰 沈楚龙 蔡开沈 张庆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1期1618-1623,共6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之间的关系以及预后评估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2017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进行了常规外周血检测的...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之间的关系以及预后评估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2017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进行了常规外周血检测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中的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骨量组(T≥-1.0)、骨量减少组(-2.5<T<-1.0)和骨质疏松组(T≤-2.5),并且在术后随访患者中将接受内固定术者根据NLR值高低分为高NLR组(NLR>2.33)以及低NLR组(NLR≤2.33)。其中统计指标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基本信息,骨折分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水平以及血脂水平等,还对102例术后患者进行2年以上的随访并收集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等预后康复信息,以观察外周血NLR与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经多组间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的SNK-q检验)、单因素偏相关分析、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得出,与骨量正常组以及骨量减少组分别进行两两比较,骨质疏松组患者中的年龄、三酰甘油以及NLR水平升高,BMD明显下降,而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BMD与NLR以及三酰甘油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NLR和三酰甘油是骨质疏松性股骨颈患者BMD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此外,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中外周血NLR升高会增加术后股骨头坏死、骨折断端不愈合的风险以及延长术后功能恢复的时间。结论: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外周血NLR水平升高并与骨密度相关,提示外周血NLR可作为早期筛查和预防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指标之一;此外,外周血NLR也是影响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预后和康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 骨密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及体质量指数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0
8
作者 柴生颋 谢平金 +1 位作者 万雷 林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与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以来符合骨质疏松诊断的患者1936例,诊断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472例,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与非骨折组之间身高、体重及...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与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以来符合骨质疏松诊断的患者1936例,诊断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472例,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与非骨折组之间身高、体重及BMI的差异,并根据不同部位骨折分组以及不同年龄层分析身高、体重、BMI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关系。结果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体重、BMI均低于非骨折组(P<0.01),而两组间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部位骨折分组中脊柱压缩性骨折组的BMI最高,而髋部骨折组的BMI最低(P<0.05)。依不同BMI分组发现低体重组中髋部骨折占56.5%,而在超体重组中脊柱压缩性骨折占43.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T值随BMI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体重、BMI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BMI虽与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关系,但由于不同部位骨折的受力机制不同,其体重、BMI的增加与减少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如低BMI易造成髋部骨折,高BMI易造成脊柱压缩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体重 体质量指数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软骨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飞龙 谢平金 +3 位作者 柴生颋 刘治军 陈群群 刘柄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04-909,共6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膝骨关节炎大鼠(KOA)模型关节软骨中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川芎嗪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膝关节炎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纳入模型对照组,常规饲养,川芎嗪高剂量组、川芎嗪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分别行川...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膝骨关节炎大鼠(KOA)模型关节软骨中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川芎嗪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膝关节炎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纳入模型对照组,常规饲养,川芎嗪高剂量组、川芎嗪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分别行川芎嗪和塞来昔布灌胃干预,正常组和模型组行等量生理盐水,予以干预6周,实验结束后,分别行各组大鼠HE切片软骨Mankin评分、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组织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软骨Mankin评分中,川芎嗪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高于正常组、且均低于模型组(P<0.05),而阳性对照组评分低于川芎嗪低剂量组,但高于川芎嗪高剂量组(P<0.05)。正常组、川芎嗪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中软骨VEGF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川芎嗪高剂量组VEGF表达量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川芎嗪低剂量组其表达则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川芎嗪对可能通过下调早期KOA大鼠VEGF的表达,抑制早期软骨血管新生而减轻炎症,这可能是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关节软骨退变、修复软骨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膝骨性关节炎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调控膝骨性关节炎大鼠软骨下骨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叶大林 谢平金 +3 位作者 魏合伟 柴生颋 刘海全 梁桂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06-1611,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大鼠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软骨下骨骨重建中BMP-2及Smad-1/5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健康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参考改良Hulth造模...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大鼠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软骨下骨骨重建中BMP-2及Smad-1/5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健康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参考改良Hulth造模法构建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4周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灌予生理盐水,治疗组灌予等量补肾活血中药干预,并于灌胃第4、8周,测定软骨下骨BMP-2及Smad-1/5的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治疗组在BV/TV、Tb.N上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在Tb.Th、Tb.Sp上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假手术组与治疗组Tb.N、Tb.Th、Tb.Sp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治疗组BMP-2、Smad-1/5灰度值及阳性细胞个数较模型对照组增加(P<0.05),较假手术组有所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8周后与用药4周比较,BMP-2、Smad-1/5灰度值及阳性细胞个数增加(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通过提高BMP-2及Smad-1/5在KOA软骨下骨骨平衡分配,改善KOA软骨下骨异常代谢,从而起到治疗KO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骨性关节炎 软骨下骨 BMP-Sma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LSC评分为7分和8分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杨庭 张顺聪 +5 位作者 李颖 原超 王利仁 郭惠智 李大星 唐汉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78-985,共8页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载荷分类评分系统(Load-sharing classification,LSC)评分为7分和8分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4年12月36例LSC评分为7分及8分行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案...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载荷分类评分系统(Load-sharing classification,LSC)评分为7分和8分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4年12月36例LSC评分为7分及8分行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案的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1~67岁,平均42.67±14.67岁,骨折椎体为T12~L1。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CT和MRI,并进行LSC评分。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周内)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高度,末次随访时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残余背部疼痛,并记录手术并发症,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所有病例随访时间23~86个月,平均49.83±18.20个月;末次随访时19例已取出内固定,内固定取出后继续随访时间为3~69个月,平均28.00±20.12个月。临床评估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患者均无明显的残余疼痛,未出现断钉或断棒,均未出现明显的后凸畸形,均未出现椎弓根钉切割椎体或内固定松动。影像学评价,术后患者矢状面Cobb角(6.67°±5.06°)较术前(15.87°±8.35°)有显著改善,骨折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81±0.49cm恢复至术后2.88±0.32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为2.81±0.41cm,术后与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均较受伤时得到恢复,无椎间隙高度丢失,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4.92±18.41)%,椎体中部高度恢复至(81.16±11.82)%,椎体后缘高度恢复至(97.48±7.6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C评分为7分及8分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椎体稳定性维持良好,安全性好,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载荷分类评分系统 安全性评价 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股骨头坏死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庞凤祥 陈晓俊 +8 位作者 何晓铭 沈莹珊 杨帆 龚水帝 陈立新 李伟峰 方斌 何伟 魏秋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913-2917,共5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ONFH)是骨科临床难治性疾病,由于诊断不及时,塌陷进程快,很多患者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结局,寻找科学诊断早期ONFH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分析国际骨循环学会分期(ARCO)Ⅱ~Ⅳ期ONFH患者的... 背景股骨头坏死(ONFH)是骨科临床难治性疾病,由于诊断不及时,塌陷进程快,很多患者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结局,寻找科学诊断早期ONFH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分析国际骨循环学会分期(ARCO)Ⅱ~Ⅳ期ONFH患者的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研究其与ONFH发展进程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6-12月随机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住院治疗的ONFH患者为试验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收集试验组患者的影像资料,按ARCO标准分为ARCOⅡ期、ARCOⅢ期、ARCOⅣ期。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AGEs水平,分析两组间、试验组内不同坏死原因、不同ARCO分期及塌陷前后患者的AGEs水平。结果试验组AGEs水平〔(2.87±0.73)mg/L〕高于对照组〔(2.33±0.94)mg/L〕(t=3.692,P<0.001)。不同ARCO分期、塌陷前后、病因ONFH患者AGE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RCO分期Ⅱ期AGEs水平低于Ⅳ期,创伤性(T)病因患者AGEs水平高于酒精性(AI)、激素性(SI)、特发性(ID)(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GEs水平与ARCO分期呈正相关(rs=0.274,P=0.007)。ROC曲线下面积为0.651(0.567,0.729),AGEs水平切点为2.419mg/L时,灵敏度为72.45%,特异度为59.09%。结论 AGEs与ONFH的进展过程密切相关,对于诊断ONFH及病情监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RCO分期 诊断 生物标志物 病情监测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对UMR106细胞成骨分化和骨形成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柴生颋 谢平金 +1 位作者 万雷 林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1-365,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对UMR106细胞成骨分化和骨形成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空白血清组、低剂量血清组、中剂量血清组、高剂量血清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予以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并对其细胞进行加药培养,测定UMR...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对UMR106细胞成骨分化和骨形成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空白血清组、低剂量血清组、中剂量血清组、高剂量血清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予以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并对其细胞进行加药培养,测定UMR106细胞培养72 h后的检测增殖、ALP活性以及各组细胞OPN、RUNX2、BM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低、中、高剂量血清组和阳性对照组加药干预72 h后,细胞吸光度值均较低(P<0.05),而细胞ALP活性均较高(P<0.05),且随着中药血清水平升高,ALP活性提高;与空白血清组相比,经中药含药血清培养后UMR106细胞OPN、RUNX2、BMP-2均显著上调(P<0.05),且呈浓度梯度性变化,各中药含药血清组以高剂量组表达最为明显。结论表明补肾健脾活血方(骨康方)含药血清有促进UMR 106细胞成骨分化和调节骨形成相关蛋白;且随着补肾健脾活血方(骨康方)水平的增高,成骨分化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补肾健脾活血方 UMR10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方药干预过表达、沉默sFRP1的UMR106细胞增殖情况及β-catenin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柴生颋 谢平金 +3 位作者 史桐雨 万雷 刘海全 林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84-988,共5页
目的针对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 FRP1)基因构建沉默及过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并结合补肾方药含药血清,观察其对大鼠骨肉瘤细胞(UMR106细胞)增殖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s FRP1沉默及过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制备补肾... 目的针对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 FRP1)基因构建沉默及过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并结合补肾方药含药血清,观察其对大鼠骨肉瘤细胞(UMR106细胞)增殖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s FRP1沉默及过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制备补肾方药含药血清,将培养好的UMR106细胞分为空白血清+空病毒组、含药血清+空病毒组、空白血清+SFRP1沉默组、含药血清+SFRP1沉默组、空白血清+SFRP1过表达组、含药血清+SFRP1过表达组6组,根据组别不同进行干预,并观察细胞增殖及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血清+空病毒组比较,含药血清+空病毒组、空白血清+SFRP1沉默组、含药血清+SFRP1沉默组的细胞增殖、β-catenin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空白血清+SFRP1过表达组、含药血清+SFRP1过表达组的细胞增殖活性、β-catenin蛋白表达降低。其中含药血清+SFRP1沉默组、空白血清+SFRP1过表达组变化最明显。结论沉默s FRP1、补肾方药含药血清可提高UMR106细胞增殖以及β-catenin表达,尤以两者同时干预时的作用最强,而过表达s FRP1则降低UMR106细胞增殖活性,补肾方药含药血清某种程度上可抑制s FRP1的过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 腺病毒 补肾方药 大鼠骨肉瘤细胞 含药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双节段前路颈椎间盘切除零切迹系统与钢板联合融合器固定融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宏衡 招文华 +5 位作者 翁汭 颜先伟 王晓文 任辉 梁德 江晓兵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72-878,共7页
目的:比较连续两节段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零切迹系统(zero-profile,ZP)与钢板联合融合器(cage-and-plate,CP)固定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1日~2021年6月30... 目的:比较连续两节段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零切迹系统(zero-profile,ZP)与钢板联合融合器(cage-and-plate,CP)固定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1日~2021年6月30日因颈椎病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连续两节段ACDF应用4钉ZP或CP固定治疗的57例颈椎病患者,其中27例采用ZP固定(ZP组),男12例,女15例,年龄37~80岁(53.0±9.9岁);30例采用CP固定(CP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39~78岁(57.4±12.4岁)。收集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L1~L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轴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前和术后3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曲度、手术节段曲度,末次随访时椎间融合率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随访期间中间椎体塌陷发生率及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年龄、性别、BMI、L1~L4 BMD、随访时间、术前NDI和JOA评分、术前颈椎整体曲度和手术节段曲度等基线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NDI、JOA评分、轴性疼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性改善(P<0.001),两组同时间点的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314);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CP组NDI、轴性疼痛V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ZP组(P<0.05)。末次随访时ZP组颈椎整体曲度丢失和手术节段曲度丢失均明显大于CP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融合率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随访过程中ZP组出现4例中间椎体塌陷,而CP组未出现,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双节段ACDF中,相对于应用ZP固定融合,应用CP能够更好地维持颈椎曲度,避免固定节段中间椎体塌陷,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双节段 零切迹系统 钢板联合融合器 中间椎体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与肌-骨-脂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林燕平 郭海威 +4 位作者 黄佳纯 袁嘉尧 林贤灿 万雷 黄宏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80-1085,共6页
背景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老年慢性疾病,其发病过程缓慢、隐匿,在学术界素有“沉默杀手”之称,而随着机体衰老,肌肉、骨骼和脂肪的生理变化在表型上较为明显。目前针对“肌-骨-脂”与骨质疏松症发病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初步探讨骨质疏松... 背景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老年慢性疾病,其发病过程缓慢、隐匿,在学术界素有“沉默杀手”之称,而随着机体衰老,肌肉、骨骼和脂肪的生理变化在表型上较为明显。目前针对“肌-骨-脂”与骨质疏松症发病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初步探讨骨质疏松症与肌-骨-脂的关系。方法2019-07-19至2021-01-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招募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08例,记录其一般资料〔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测T值、脂肪质量、肌肉质量和骨矿含量,ELISA法检测钙、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保护素(OPG)等骨形成相关指标;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分组(49~58岁31例、59~68岁57例、≥69岁20例),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的身高、体质量、BMI、T值、脂肪质量、肌肉质量、脂肪百分比和骨矿含量。根据T值将患者分为正常组(T值≥-1.0,n=20)、骨量减少组(-2.5<T值<-1.0,n=38)、骨质疏松组(T值≤-2.5,n=50),比较不同组别间脂肪质量、肌肉质量、脂肪百分比、骨矿含量和骨形成相关指标。结果不同年龄段的患者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49~58岁患者相比,59~68岁、≥69岁患者T值降低(P<0.01)。与正常组相比,骨质疏松组脂肪质量降低,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骨矿含量降低(P<0.05)。与骨量减少组相比,骨质疏松组肌肉质量、骨矿含量降低(P<0.05)。与正常组相比,骨质疏松组OPG、BMP2降低,骨量减少组BMP2降低(P<0.05);与骨量减少组相比,骨质疏松组OPG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降低(P<0.05)。结论“肌-骨-脂”之间的动态平衡与骨质疏松症发病过程可能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下降,血清BMP2、OPG和Bcl2含量降低,这可能与凋亡蛋白不能很好地发挥抗凋亡作用和促骨形成作用,使得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形成活动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肌肉组织 骨骼系统 脂肪组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miRNA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miRNA-mRNA调控网络的构建 被引量:11
17
作者 汪悦东 万雷 +2 位作者 张志海 黄宏兴 朱根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目的miRNA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旨在筛选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的miRNA和基因,完成骨质疏松症miRNA-mRNA调控网络的构建。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查找骨质疏松症的基因芯片表达谱,采用GEO2R进行分析并筛选差异表达... 目的miRNA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旨在筛选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的miRNA和基因,完成骨质疏松症miRNA-mRNA调控网络的构建。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查找骨质疏松症的基因芯片表达谱,采用GEO2R进行分析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差异表达miRNA,采用火山图对差异基因和miRNA进行展示,然后通过David在线数据库完成GO和KEGG通路分析,String在线数据库用于完成PPI蛋白网络分析。采用TargetScan、miRTarBase和miRDB预测靶基因,最后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PPI和miRNA-mRNA调控网络可视化。结果通过筛选得到15个差异miRNA和174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和KEGG通路分析得到25条GO功能注释,生物过程包括对药物的反应、血管生成、离子迁移、GTPase介导的信号转导的调控、适应性免疫反应等,KEGG富集分析得到NF-κ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和谷胱甘肽代谢。通过cytohubba插件得到10个hub基因,分别为:CDH2、POLR2A、KLF4、CCND1、SOX4、NCBP2、VEGFA、PKLR、EP300、HNRNPL。7个miRNA(2个上调的miRNA,5个下调miRNA)分别为:hsa-miR-18b-5p,hsa-miR-194-5p上调,hsa-miR-4768-3p,hsa-miR-4269,hsa-miR-4717-3p,hsa-miR-629-3p,hsa-miR-4793-3p下调。对7个miRNA进行预测得到3065个靶基因,然后与174个DEGs交集得到44个交集基因,最后成功构建miRNA-mRNA网络调控图。hsa-miR-4269和hsa-miR-194-5p与其调控的靶基因表达呈现正相关关系比较多。结论miR-194-5p在骨质疏松症中显著上调,可能通过调控其靶基因CDH2在骨质疏松症中发挥重要作用,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候选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MIRNA 调控网络 GEO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养骨汤对人多发性骨髓瘤耐药细胞KM3/BTZ多药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玉鹏 张建国 +4 位作者 方梓青 黄幸儒 陈旭 李振杰 方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2-488,共7页
目的:探讨补肾养骨汤对人多发性骨髓瘤耐药细胞KM3/BTZ耐药性及增殖的影响,为补肾养骨汤在骨髓瘤治疗方面的前景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浓度梯度诱导法建立人多发性骨髓瘤耐药细胞KM3/BTZ,通过MTT法检测常... 目的:探讨补肾养骨汤对人多发性骨髓瘤耐药细胞KM3/BTZ耐药性及增殖的影响,为补肾养骨汤在骨髓瘤治疗方面的前景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浓度梯度诱导法建立人多发性骨髓瘤耐药细胞KM3/BTZ,通过MTT法检测常用化疗药物以及含补肾养骨汤药血清对KM3细胞和KM3/BTZ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ar-4、HSP27和P-gp基因表达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建立的KM3/BTZ细胞对常用化疗药物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BTZ的耐药指数(RI)最高,为20.269。MTT法检测结果显示,经含补肾养骨汤药血清处理过的KM3/BTZ细胞增殖受抑制,且随含补肾养骨汤药血清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呈增强趋势。含补肾养骨汤药血清可抑制KM3/BTZ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明显降低KM3/BTZ细胞耐药性,上调Par-4表达,下调HSP27和P-gp表达。结论:补肾养骨汤能有效抑制KM3/BTZ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逆转KM3/BTZ细胞多药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HSP27和P-gp表达下调,Par-4表达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养骨汤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相关受体α对沉默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MG63细胞和骨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少津 万雷 +2 位作者 乔荣勤 黄宏兴 柴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04-909,共6页
目的雌激素相关受体α(ERRα)可调节成骨细胞的功能活动。文章研究ERRα对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DKK1、骨硬化蛋白Sost腺病毒载体转染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和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培养好的MG63细胞用包装好的沉默DKK1、沉默Sost腺病毒... 目的雌激素相关受体α(ERRα)可调节成骨细胞的功能活动。文章研究ERRα对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DKK1、骨硬化蛋白Sost腺病毒载体转染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和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培养好的MG63细胞用包装好的沉默DKK1、沉默Sost腺病毒载体转染后分为空白对照组、沉默DKK1组、沉默Sost组、沉默(DKK1+Sost)组;再用过表达ERRα干预上述转染的各组MG63细胞,将细胞分为ERRα干预空载腺病毒组、ERRα干预沉默DKK1组、ERRα干预沉默Sost组、ERRα干预沉默(DKK1+Sost)组,应用MTT法检测MG63细胞的活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ALP的活性,流式分析MG63细胞的Ca2+浓度;Western blot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桥蛋白(OPN)、骨保护蛋白(OPG)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沉默DKK1组、沉默Sost组、沉默(DKK1+Sost)组、ERRα干预空载腺病毒组、ERRα干预沉默DKK1组、ERRα干预沉默Sost组、ERRα干预沉默(DKK1+Sost)组细胞活性分别为(100.00±5.61)%、(118.89±4.72)%、(123.31±8.17)%、(139.72±9.18)%、(100.00±7.17)%、(131.07±8.17)%、(125.29±9.46)%、(145.98±6.51)%,ALP活性分别为(5.89±0.12)、(6.69±0.23)、(8.92±0.37)、(9.47±0.31)、(7.10±0.38)、(7.82±0.21)、(8.02±0.26)、(9.82±0.21)U/μL,Ca2+浓度分别为(123.48±2.95)、(77.81±7.06)、(64.22±7.67)、(50.81±4.76)、(80.02±14.50)、(38.06±7.66)、(26.72±6.54)、(12.92±2.75)nmol/L。沉默DKK1组、沉默Sost组、沉默(DKK1+Sost)组较空白对照组MG63细胞活性和ALP活性升高,Ca2+浓度降低(P<0.05);而ERRα干预空载腺病毒组较空白对照组ALP活性提高,Ca2+浓度降低(P<0.05)。ERRα干预沉默DKK1组较沉默DKK1组细胞,ERRα干预沉默(DKK1+Sost)组较沉默(DKK1+Sost)组MG63细胞活性和ALP活性升高,Ca2+浓度降低(P<0.05);ERRα干预沉默Sost组较沉默Sost组MG63细胞活性升高,Ca2+浓度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沉默Sost组、沉默(DKK1+Sost)组MG63中LRP5、BMP2、OPN、OPG蛋白表达升高(P<0.05);沉默DKK1组MG63中LRP5、OPG蛋白的表达亦升高(P<0.05)。ERRα干预沉默DKK1组较沉默DKK1组细胞,ERRα干预沉默(DKK1+Sost)组较沉默(DKK1+Sost)组MG63中LRP5、BMP2、OPN、OPG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ERRα干预沉默Sost组较沉默Sost组LRP5、BMP2、OPG蛋白亦升高(P<0.05)。结论 ERRα可调节骨LRP5、BMP2、OPN、OPG蛋白来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 DKK1 骨硬化蛋白 成骨细胞 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调控成骨分化及矿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嘉尧 林燕平 +1 位作者 黄佳纯 黄宏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844-1848,共5页
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是内源性的含有21至25个核苷酸的RNA,可以配对到蛋白质编码基因的mRNA中的结合位点。通过调控这些miRNAs的表达,可以影响许多蛋白质的表达和稳定性。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都在关注miRNA调控成骨分化及矿化的作用... 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是内源性的含有21至25个核苷酸的RNA,可以配对到蛋白质编码基因的mRNA中的结合位点。通过调控这些miRNAs的表达,可以影响许多蛋白质的表达和稳定性。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都在关注miRNA调控成骨分化及矿化的作用,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观点。本文对miRNA调控成骨分化及矿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研究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成骨分化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