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微损伤最新研究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淑仪 钟晓峰 胡年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07-1310,共4页
骨微损伤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早期显微结构改变,骨微损伤能启动骨重建,当骨重建障碍而导致微损伤积累可引发骨折。从中医药着手,查阅中医药与微损伤相关的研究,提出中药可能通过发挥雌激素样作用减少微损伤产生的观点。从骨微损伤的发... 骨微损伤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早期显微结构改变,骨微损伤能启动骨重建,当骨重建障碍而导致微损伤积累可引发骨折。从中医药着手,查阅中医药与微损伤相关的研究,提出中药可能通过发挥雌激素样作用减少微损伤产生的观点。从骨微损伤的发生机制、骨超微结构与材料特性对微损伤的发展、中医药与骨微损伤关系的研究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能为日后中医药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做一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微损伤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接固位和螺丝固位义齿种植体周围菌群构成的比较
2
作者 谢琳 张智翔 +5 位作者 邓竞 张还添 林惠欢 杨俊杰 张春雷 李经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2-470,共9页
目的:应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螺丝固位和粘接固位2种修复方式下种植体龈沟液内微生物菌群的差异,旨在寻找与种植体周围疾病有关的特征性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种固位方式下的龈沟液细菌菌群进行... 目的:应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螺丝固位和粘接固位2种修复方式下种植体龈沟液内微生物菌群的差异,旨在寻找与种植体周围疾病有关的特征性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种固位方式下的龈沟液细菌菌群进行细菌V3~V4区的16SrR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菌群分析显示在属水平上,螺丝固位组优势菌群主要包括嗜血杆菌属、奈瑟菌属等,粘接固位组优势菌群主要包括梭杆菌属、奈瑟菌属等。菌群代谢功能分析显示螺丝固位组中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的丰度较高。结论:螺丝固位与粘接固位的龈下细菌微生物组结构及组成存在差异,不同固位方式下的优势菌群有所不同。高通量测序法与传统的菌群培养分析法相比,能更精确地反映2种不同固位方式下的种植体龈下菌群的结构组成,并为进一步研究种植体周围疾病的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丝固位 粘接固位 种植体 龈下菌群 种植体周围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腔微生物群落构成分析
3
作者 余心源 邱于芳 +5 位作者 戴志达 张智翔 胡乔斌 张春雷 刘璠娜 李经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目的: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口腔菌群构成变化。方法:纳入25名MHD患者(MHD组)与16名健康对照者(HC组),分别收集舌背菌群并进行测序,分析两组人群口腔菌群多样性及差异物种。结果:... 目的: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口腔菌群构成变化。方法:纳入25名MHD患者(MHD组)与16名健康对照者(HC组),分别收集舌背菌群并进行测序,分析两组人群口腔菌群多样性及差异物种。结果:MHD组患者牙周健康状况明显较差,同时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显著低于HC组(P<0.001)。两组人群口腔菌群多样性无明显差异,而口腔菌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5)。伴放线聚集杆菌、链球菌在MHD组中显著富集,且与eGFR、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等肾功能指标呈正相关,而普雷沃氏菌属、微单胞菌属等7个菌属在MHD组中显著减少(P<0.05)。同时,MHD患者中包括脂质代谢在内的16条信号通路在基因功能预测中发生显著变化。结论:两组人群口腔菌群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口腔菌群失调可能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慢性肾脏病 口腔菌群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足三里和肺俞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IL-1β、LA、BUN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孙赫 刘纯燕 +2 位作者 章泽钊 张为章 杜洪煊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5-118,共4页
观察艾灸足三里穴、肺俞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模型大鼠血清IL-1β、LA、BUN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的作用机制。采用力竭游泳加剥夺睡眠方法复制CFS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艾灸组。在造模过程中,艾灸组同时给予... 观察艾灸足三里穴、肺俞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模型大鼠血清IL-1β、LA、BUN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的作用机制。采用力竭游泳加剥夺睡眠方法复制CFS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艾灸组。在造模过程中,艾灸组同时给予穴位艾灸治疗,空白组与模型组按同样方式抓取,但不做任何治疗处理。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和血清的LA、BUN水平变化;采用ELISA法比较各组动物血清IL-1β含量水平。力竭游泳加剥夺睡眠可致大鼠活动明显减少、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并且体重增加,旷场实验中活动次数显著减少;血清IL-1β、LA、BUN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艾灸足三里穴、肺俞穴可明显改善上述情形,下调IL-1β、LA、BUN水平(P<0.05或P<0.01)。表明艾灸足三里穴、肺俞穴能有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清IL-1β、LA、BUN水平有关,且对此病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足三里穴 肺俞穴 乳酸 尿素氮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复杂网络分析
5
作者 邹嘉仪 林琬宜 +2 位作者 霭嘉琪 方坚松 刘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26-2243,共18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相关主题文献,构建分析网络图获得代表药物集;TCMSP数据库获得药物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相关主题文献,构建分析网络图获得代表药物集;TCMSP数据库获得药物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Gene Cards、OMIM、TTD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交互映射得到“药物-疾病”靶点,并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图和PPI网络,进行GO、KEGG富集分析,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初步验证。结果 共筛选63首处方,白术-莪术-丹参-白花蛇舌草为代表药物集。药物活性成分85个,预测靶点590个,疾病相关靶点4726个,关键靶点412个,GO和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3541个条目和196条通路。槲皮素、胡萝卜苷等通过肿瘤蛋白p5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表皮生长因子等靶点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能稳定结合。结论 本文通过挖掘有效处方,构建复杂网络,呈现了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并提供数据算法支持以及生物信息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健脾化瘀解毒法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尿酸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女性不孕的关系
6
作者 简焕玲 戴梓 +3 位作者 岑肖丽 陈慧玲 刘志文 赵颖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8-355,共8页
目的横断面研究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比值(sUA to HDL-C ratio,UHR)与女性不孕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来自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 目的横断面研究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比值(sUA to HDL-C ratio,UHR)与女性不孕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来自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中2013~2018年2963例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女性参与者。使用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评估UHR与不孕症之间的关联性,调整多种混杂因素,通过亚组分析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模型探讨其相互作用和剂量反应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评估UHR对不孕症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孕症女性的基线UHR(9.68±4.23)显著高于未患不孕症的女性(8.7±3.81,P<0.001)。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显示,UHR处于最高四分位数(Q4)的女性与最低四分位数(Q1)相比,患不孕症的概率显著增加。不同模型中调整后的OR范围为1.61(95%CI:1.14~2.28)到1.98(95%CI:1.42~2.78)(趋势P<0.001)。亚组分析显示,这些关联在不同年龄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种族群体中具有一致性。RCS模型显示,UHR与不孕症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P=0.03,总体关联P<0.001)。ROC分析表明,UHR在预测女性不孕状态方面具有中等能力,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570。结论较高的UHR与女性不孕风险增加显著相关,UHR具有作为女性不孕症风险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尿酸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清尿酸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 不孕 NHANES 预测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经鼻喷雾治疗对失眠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梓琪 范晓敏 +6 位作者 刘芳 林宝佳 胡顺晴 刘湘钰 王双瑞 王勇佳 张新建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1-395,共5页
目的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右美托咪定经鼻喷雾治疗对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8~75岁失眠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DS组)和对照组(S组),S组连续14 d进行SGB术,DS组在此基础上于第1~6天睡前30 min经鼻喷雾给予100μg右美托咪定,... 目的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右美托咪定经鼻喷雾治疗对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8~75岁失眠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DS组)和对照组(S组),S组连续14 d进行SGB术,DS组在此基础上于第1~6天睡前30 min经鼻喷雾给予100μg右美托咪定,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T_(1))、治疗后次日(T_(2))以及治疗后1个月(T_(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心理运动警觉性测试(PVT)结果。结果组内比较:DS组和S组在T_(2)和T_(3)时的PSQI评分与各维度分值显著低于T_(1)时(P<0.05)。DS组和S组的SAS和SDS评分在T_(3)时与T_(1)、T_(2)时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PVT结果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DS组在T_(2)(8.44±2.99)和T_(3)(8.22±2.60)时的PSQI评分与各维度分值均显著低于S组在T_(2)(10.88±2.56)和T_(3)(10.88±2.84)时的PSQI评分与各维度分值(P<0.05),DS组和S组的SDS和SAS评分在T_(2)、T_(3)时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经鼻喷雾治疗与单独SGB术相比,能够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而对其焦虑抑郁情绪及精神警觉性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右美托咪定经鼻喷雾 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高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骨质疏松的关联
8
作者 李立基 刘振鑫 +6 位作者 杨大奇 刘志文 钟巍 钟业霖 李颖 黄宏兴 张志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9-645,共7页
目的 近期研究表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NHHR)已成为多种健康结果的潜在标志,但其与骨质疏松症的关联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NHHR与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 目的 近期研究表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NHHR)已成为多种健康结果的潜在标志,但其与骨质疏松症的关联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NHHR与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利用2005年-2010年NHANES(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分析50岁及以上人群中NHHR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采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多变量逻辑回归、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以及对相关人口学和临床变量调整的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5 548名参与者,其中313名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分析结果表明,NHHR与骨质疏松症呈显著负相关。与NHHR最低四分位组相比,NHHR最高四分位组的骨质疏松症风险显著降低,调整后[OR:0.63 (95%CI:0.44~0.90,趋势P值=0.004)]。RCS分析证实,NHHR与骨质疏松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联(总P值<0.001,非线性P值=0.008)。亚组分析显示,各个人口学和临床亚组中的结果一致。结论 本研究发现,较高的NHHR水平与50岁及以上人群中较低的骨质疏松症风险显著相关。NHHR可能是评估该人群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可靠标志。应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探讨这一潜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脂质比 骨质疏松症 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 横断面研究 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活血方干预PMOP大鼠对肌肉相关蛋白因子的影响
9
作者 李小韵 陈桐莹 +10 位作者 唐子佳 林适 李扬博 曾韵杰 刘树华 杨昊霖 赵瑞 林燕平 黄佳纯 万雷 黄宏兴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7-942,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活血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模型大鼠骨骼肌相关蛋白因子以及GPX4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3月龄SPF级雌性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6)和模型组(n=18),模型组又...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活血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模型大鼠骨骼肌相关蛋白因子以及GPX4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3月龄SPF级雌性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6)和模型组(n=18),模型组又分为模型对照组、补肾健脾活血方组和阿仑膦酸钠组,每组各6只,灌胃干预12周后取材。取材后使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定大鼠骨密度及体成分;MicroCT检测股骨远端骨微结构;比目鱼肌HE染色及肌纤维横截面积测定;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肌肉组织中肌肉生成分化因子(myogenic differentiation,MYOD)和肌肉调节因子5(myogenic factor 5,MYF5)蛋白的表达量;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肌肉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降低(P<0.0001),脂肪含量显著提高;骨小梁数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比目鱼肌横截面积缩小;MYOD和MYF5的蛋白表达量下降;肌肉组织中GPX4表达减少。与模型组对比,补肾健脾活血方组大鼠骨密度升高,骨微结构、肌纤维横截面积改善,MYOD、MYF5和GPX4表达上升。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方在改善PMOP大鼠骨量丢失的同时,也能通过提高肌肉调控因子MYOD和MYF5水平防治PMOP造成的骨骼肌萎缩。肌肉铁过载可能与PMOP相关肌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补肾健脾活血方 MYOD MYF5 GPX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对地塞米松诱导的BMSCs成骨成脂分化影响机制
10
作者 张俊娇 何敏聪 +15 位作者 肖方骏 侯文渊 杨晓强 林锟 廖家如 韩龙飞 方伟华 田佳庆 彭鹏 陆舜 何宪顺 刘振鑫 庄旭锐 杨帆 梁祖建 魏秋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8-1136,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虎杖苷(polydatin,PD)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成骨成脂分化作用和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和培养大鼠BMSCs,通过免疫荧光检测BMSCs表面阳性标志物,CCK-8检测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虎杖苷(polydatin,PD)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成骨成脂分化作用和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和培养大鼠BMSCs,通过免疫荧光检测BMSCs表面阳性标志物,CCK-8检测不同浓度PD对BMSCs增殖作用影响。将BMSCs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地塞米松组(Dex组),虎杖苷低、中、高浓度组(PD-L组、PD-M组、PD-H组),虎杖苷高浓度+Wnt抑制剂组(PD-H+DKK1组)。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ARS)染色观察成骨分化,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脂滴形成情况,Western blot和RT-qPCR分别检测BMSCs内成骨、成脂特异性基因和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BMSCs呈长梭状、形态均一、贴壁生长且胞质中阳性标志物高表达;CCK-8结果提示浓度为5~15μmol/L的PD对地塞米松诱导的BMSCs细胞增殖均无影响,选择PD浓度为5、10、15μmol/L进行后续实验;与Control组相比,Dex组ALP活性显著降低,矿化结节减少,脂滴明显增多,ALP、RUNX-2、OCN、Wnt10b、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PAR-γ、FABP4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Dex组比较,PD-L组、PD-M组、PD-H组ALP活性、矿化结节数依次升高、脂滴数量依次减少,ALP、RUNX-2、Wnt10b、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PAR-γ、FABP4 mRNA表达水平依次降低;与PD-H组比较,PD-H+DKK1组ALP活性与矿化结节显著降低,脂滴数量下降RUNX-2、OCN、ALP、Wnt10b、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PAR-γ、FABP4 mRNA表达水平升高,Western blot结果与RT-qPCR结果一致。结论不同浓度的PD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RUNX-2、ALP和OCN的表达,抑制PPAR-γ、C/EBP-α和FABP4的表达从而促进大鼠BMSCs成骨分化,抑制其成脂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成骨分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炎症指数与骨质疏松症关系:基于NHANES 2003年-2010年证据
11
作者 李立基 罗心悦 +5 位作者 刘志文 彭紫荆 钟业霖 李颖 黄宏兴 张志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07-1314,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2003年-2010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数据,探讨饮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DII)与美国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关系。方法分析NHANES 2003年-2010年调查中7290名参与者的数据。使用加权多变量...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2003年-2010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数据,探讨饮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DII)与美国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关系。方法分析NHANES 2003年-2010年调查中7290名参与者的数据。使用加权多变量逻辑回归评估DII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并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RCS)探索可能的非线性关联。亚组分析的分层模型结果以森林图展示。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LASSO回归确定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关键饮食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整合到列线图中预测风险,模型的鉴别能力通过接收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进行评估。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的DII得分显著高于未患病者(1.61 vs.1.18,P<0.001)。在调整协变量后,DII位于最高四分位的参与者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增加了88%(OR:1.88,95%CI:1.41~2.52,趋势P<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验证了DII与骨质疏松症风险之间的线性关系。亚组分析展示了不同人群中相似的趋势,并通过森林图展示。LASSO回归识别的关键饮食因素被用于构建AUC为83.6%的列线图,显示出较高的预测精度。结论较高的DII与骨质疏松症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强调减少饮食炎症在预防骨质疏松症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 饮食炎症指数 骨质疏松症 横断面研究 LAS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联合网络药理学分析探讨壮骨强肌方治疗POP作用机制
12
作者 东智卓玛 唐子佳 +5 位作者 刘树华 李小韵 李扬博 杨东升 万雷 黄宏兴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8-715,722,共9页
目的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和网络药理学分析壮骨强肌方(ZGQJ)的潜在治疗靶点,进而通过细胞实验验证其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LC-MS鉴定ZGQJ化学成分;通过知网、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ZGQJ... 目的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和网络药理学分析壮骨强肌方(ZGQJ)的潜在治疗靶点,进而通过细胞实验验证其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LC-MS鉴定ZGQJ化学成分;通过知网、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ZGQJ关键化合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化合物作用靶点;GeneCards、DISEASE和CTD数据库获得POP疾病相关靶点;ZGQJ与POP靶点取交集,继而进行潜在治疗靶点的功能富集分析;制作ZGQJ含药血清并干预成骨分化诱导过程,予以ALP和ARS染色;Western blot检测RUNX2、OSX、P-ERK/ERK及P-P38/P3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ZGQJ共鉴定到607个化合物,筛选出16个关键化合物并匹配到459个靶点,与POP靶点取交集,最终获得50个ZGQJ治疗POP的潜在作用靶点。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主要涉及细胞对脂质反应及磷酸化等生物过程;磷脂酰肌醇3-激酶复合物Ⅰ类及细胞外基质等细胞组分;磷酸转移酶活性及磷脂酰肌醇激酶活性等分子功能;VEGF、PI3K-Akt、自噬及MAPK等信号通路。细胞实验验证结果显示:ZGQJ-M及ZGQJ-H含药血清组ALP染色及ARS染色效果优于空白血清组(P<0.05),两组诱导成骨分化关键蛋白RUNX2和OSX表达增高(P<0.05),时间梯度ZGQJ-H含药血清干预后P-P38和P-ERK蛋白表达均呈现先升后降的激活趋势(P<0.05)。结论 ZGQJ能够促进成骨分化并激活P38/ERK MAPK信号通路,其促成骨的机制可能由P38/ERK MAPK信号通路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壮骨强肌方 MAPK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生物标志物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钟业霖 刘志文 +7 位作者 田瀚 张银银 熊诗硕 张宇楷 黄宏兴 郭海威 李启活 李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373,共10页
目的探究脂质生物标志物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利用2007—2010年NHANES数据库的横断面数据,通过筛选共纳入了3213名参与者,获取其全股骨、股骨颈和腰椎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以及脂质生物标志物,包括三酰甘油(triglyceri... 目的探究脂质生物标志物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利用2007—2010年NHANES数据库的横断面数据,通过筛选共纳入了3213名参与者,获取其全股骨、股骨颈和腰椎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以及脂质生物标志物,包括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等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平滑曲线拟合,校正年龄、性别、种族、体质指数、实验室指标和生活方式等混杂因素,探讨脂质生物标志物与BMD之间的相关性。此外,通过进行亚组分析以评估结果的稳健性。结果经完全调整协变量后,TG、HDL与总股骨、股骨颈、腰椎BMD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TC与股骨颈、腰椎BMD呈负相关[股骨颈:β=-0.0001,95%CI(-0.0002~-0.0000),P=0.030;腰椎:β=-0.0002,95%CI(-0.0004~-0.0001),P<0.001]。LDL与总股骨BMD无明显相关性,而与股骨颈、腰椎BMD呈负相关[股骨颈:β=-0.0001,95%CI(-0.0003~-0.0000),P=0.019;腰椎:β=-0.0003,95%CI(-0.0004~-0.0001),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经完全调整协变量后,在女性[β=-0.0002,95%CI(-0.0004~-0.0000),P=0.017]和非西班牙白人[β=-0.0003,95%CI(-0.0004~-0.0001),P=0.006]中,TC与腰椎BMD之间的负相关更为显著;而LDL与腰椎BMD的负相关关系在男性[β=-0.0003,95%CI(-0.0005~-0.0001),P=0.012]和非西班牙白人[β=-0.0003,95%CI(-0.0005~-0.0001),P=0.005]更为显著。采用平滑曲线拟合解决TC、LDL与腰椎BMD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TC、LDL与腰椎骨密度均呈线性负相关。在女性分组中,平滑曲线拟合结果提示TC与腰椎骨密度之间为非线性关系,存在1个拐点,使用二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拐点是180 mg/dL。结论TC、LDL与股骨颈、腰椎BMD均呈负相关关系。相较于TG、HDL,TC、LDL可能是识别骨质疏松症的潜在脂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脂质生物标志物 NHAN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尿酸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老年骨质疏松的关系
14
作者 刘志文 熊思成 +5 位作者 彭紫荆 吴建军 钟巍 钟业霖 黄宏兴 张志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15-1321,共7页
目的旨在利用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数据,探讨血清尿酸(sUA)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UHR)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我们从NHANES横断面研究中筛选出5534名50岁及以上参与者,通过加权线性回归、卡方... 目的旨在利用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数据,探讨血清尿酸(sUA)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UHR)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我们从NHANES横断面研究中筛选出5534名50岁及以上参与者,通过加权线性回归、卡方检验、逻辑回归模型、亚组分析、限制立方样条(RCS)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UHR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的UHR(10.02±5.22)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11.81±5.18,P<0.001)。骨质疏松症组年龄较大,平均年龄(73.6±8.6)岁,主要为女性(79.15%),且体重指数(BMI)较低(64.17%BMI<25 kg/m^(2))。在种族、婚姻状况、收入、酒精消费、吸烟和高血压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较低的UHR与较高的骨质疏松症发生概率显著相关(OR:0.53,95%CI:0.35~0.78,P=0.002)。亚组分析显示在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中,相关性是一致的。RCS分析显示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整体P=0.007,非线性P=0.005)。ROC分析表明,与血清尿酸[曲线下面积(AUC)=0.595]和HDL-C(AUC=0.602)相比,UHR在区分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更好的辨别力(AUC=0.624)。结论较低的UHR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高发病率之间存在显著关联。这些发现表明,UHR可以作为评估这一人群骨质疏松症风险的有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尿酸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骨质疏松症 NHANES 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疗法介导Piezo1促骨质疏松大鼠H型血管生成
15
作者 廖家如 杨晓强 +9 位作者 侯文渊 田佳庆 林锟 张俊娇 韩龙飞 陆舜 杨帆 何敏聪 陈冠林 魏秋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3-1098,共6页
目的观察全身振动疗法对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Piezo1表达和H型血管形成的影响,探讨全身振动疗法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分为空白组、激素组、WBVT组、Yoda1组、WBVT+GxMTs4组。经治疗后,通过Mic... 目的观察全身振动疗法对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Piezo1表达和H型血管形成的影响,探讨全身振动疗法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分为空白组、激素组、WBVT组、Yoda1组、WBVT+GxMTs4组。经治疗后,通过Micro-CT分析骨组织形态变化和骨量变化;HE染色观察骨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iezo1表达,成骨相关蛋白BMP2、RUNX2表达,成血管相关蛋白HIF-1α、VEGFA表达;免疫荧光检测H型血管相关蛋白EMCN、CD31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激素组的骨密度下降,骨小梁间隔增大、不连续,胫骨中Piezo1、BMP2、RUNX2、HIF-1α、VEGFA、EMCN、CD31表达下降;与激素组比,WBVT组与Yoda1组的骨密度上升,骨小梁间隔减小、较连续,胫骨中Piezo1、BMP2、RUNX2、HIF-1α、VEGFA、EMCN、CD31表达上升;与WBVT组比,WBVT+GxMTs4组的骨密度下降,骨小梁间隔增大、不连续,胫骨中Piezo1、BMP2、RUNX2、HIF-1α、VEGFA、EMCN、CD31表达下降。结论全身振动疗法在调节骨骼代谢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具备抗骨质疏松潜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Piezo1信号通路促进H型血管形成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疗法 激素性骨质疏松 Piezo1 H型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黄宏兴教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赵宇 邱晶晶 +4 位作者 刘树华 陈桐莹 王世浩 万雷 黄宏兴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49-1354,共6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黄宏兴教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的中医处方用药规律,探讨与继承黄宏兴教授治疗POP的辨治思想与用药经验。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1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黄宏兴教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的中医处方用药规律,探讨与继承黄宏兴教授治疗POP的辨治思想与用药经验。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1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黄宏兴教授门诊的POP病历,建立处方用药数据库,分别进行纳入中药频次统计、药性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熵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50首,涉及药物54味,分析得到高频用药包括甘草、半枫荷、黄芪、救必应、丹参、续断、杜仲等16味,纳入的中药多属温性药,多具甘、苦或辛味,归于肝经、肾经、脾经居多。另获取常用药物组合20组,挖掘新方8首。结论黄宏兴教授运用中医中药治疗POP,依据理论为,肾主骨理论、脾肾相关论、肝肾同源论与血瘀论,把握骨痿的病因病机,结合岭南中医药的特色,以补肾、健脾、活血为治则处方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思想传承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綦向军 陈雪妍 +7 位作者 张唤唤 陈卓婷 吕晓悦 程可乐 李金生 陈腾宇 陈国铭 徐福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17-21,共5页
目的遴选并整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系列丛书与《国医大师验案良方》所载的失眠医案,探究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医案筛选后提取医案中的方药信息,运用Microsoft Excel2010进行频数统计、SP... 目的遴选并整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系列丛书与《国医大师验案良方》所载的失眠医案,探究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医案筛选后提取医案中的方药信息,运用Microsoft Excel2010进行频数统计、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所提供的Apriori模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及因子分析,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二分类变量资料的Ochiai算法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结果对最终纳入51则医案的203个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药物频次结果显示高频中药以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等为主;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23条,3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17条,4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3条,其具代表性的规则有黄芪→当归、合欢皮→首乌藤、朱砂→磁石、陈皮→茯苓等,体现出补益以气血为主、养心补血安神、重镇安神、健脾化痰的治法特点;聚类分析生成树状图后从中提取出具有关联性的药组6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最终得到公因子15个,二者共同体现出磁朱丸、温胆汤和天王补心丹等经典失眠方剂的雏形以及清肝泻火的治法。结论该研究通过对名老中医失眠处方进行系统分析,对指导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名老中医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认识与探索 被引量:33
18
作者 林贤灿 陈桐莹 +5 位作者 林燕平 黄佳纯 李颖 张志海 万雷 黄宏兴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0-874,885,共6页
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独特的整体观、辨证观和平衡观拥有丰富多样的治疗手段。传承创新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分析“肾主骨理论”“脾肾相关论”“血瘀论”研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的病机与防治,现已取得显著... 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独特的整体观、辨证观和平衡观拥有丰富多样的治疗手段。传承创新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分析“肾主骨理论”“脾肾相关论”“血瘀论”研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的病机与防治,现已取得显著的效果。黄宏兴教授课题组深耕该领域多年,将OP的中医证型归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和肾虚血瘀三型,并以补肾、健脾、活血为治则,优化了其中医临床路径,重视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脾肾、肌骨和线粒体与OP的发生为研究的切入点,推崇肌骨同治理念,总结提炼出“脾肾-肌骨-线粒体理论”体系,进一步将宏观和微观联系起来开展OP的发病机制和中药复方干预作用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中医药防治OP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中药 骨骼 肌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原活血汤联合凉性经筋通贴膏外敷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少津 乔荣勤 +1 位作者 万雷 黄宏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复原活血汤联合凉性经筋通贴膏外敷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复原活血汤组(A组,32例),凉性经筋通贴膏组(B组,32例),复原活血汤+凉性经筋通贴膏组(C组,32例),观察疼痛程度、肿胀指数... 目的观察复原活血汤联合凉性经筋通贴膏外敷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复原活血汤组(A组,32例),凉性经筋通贴膏组(B组,32例),复原活血汤+凉性经筋通贴膏组(C组,32例),观察疼痛程度、肿胀指数、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7、14天疼痛程度、肿胀指数上有显著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14 d后总体疗效评价,C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和B组,而无效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原活血汤联合凉性经筋通贴膏外敷在治疗早期单纯性肋骨骨折方面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胸部疼痛和骨折部位的软组织水肿,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原活血汤 凉性经筋通贴膏 肋骨骨折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痿不同中医证型中血瘀与PPARγ、Runx2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德骏 梁祥翰 +4 位作者 黄宏兴 朱根福 黄幸儒 方坚 廖荣臻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77-1281,1309,共6页
目的 探讨骨痿不同证型中血瘀与PPARγ、Runx2的相关性。方法 94例符合要求的患者经辨证后分组,于入院第二天采集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 目的 探讨骨痿不同证型中血瘀与PPARγ、Runx2的相关性。方法 94例符合要求的患者经辨证后分组,于入院第二天采集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 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纤维蛋白原(fipinogen, Fbg)及D-二聚体(D-Dimer,D-D),留取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入院第三天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髓腔开路的松质骨中PPARγ、Runx2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共94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分别为39例肝肾阴虚型、30例脾肾阳虚型、25例气滞血瘀型。3种证型骨痿患者的血清PT、TT、Fbg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骨痿患者较肝肾阴虚型及脾肾阳虚型骨痿患者在血清APTT及D-D水平方面有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骨痿患者松质骨PPARγ表达较肝肾阴虚型及脾肾阳虚型骨痿患者具有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型及气滞血瘀型骨痿患者松质骨Runx2表达较肝肾阴虚型骨痿患者具有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骨痿患者较脾肾阳虚型骨痿患者在松质骨Runx2表达方面有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滞血瘀型骨痿患者的PPARγ及Runx2蛋白水平相比其他两种证型患者的PPARγ及Runx2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中医证型 PPARΓ RUNX2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