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发和复发抑郁症共病失眠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特征初步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丽梅 李梦瑶 +9 位作者 黄颖欣 黄毅华 谢旺 阎路达 李晶晶 李仲贤 彭敏 周逸夫 方继良 周鹏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4,110,共7页
目的探讨首发和复发抑郁症共病失眠(recurrent depression comorbid insomnia,RDCI)的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差异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纳入53例抑郁症共病失眠患者,根据抑郁是否为首次发作分为首发抑郁... 目的探讨首发和复发抑郁症共病失眠(recurrent depression comorbid insomnia,RDCI)的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差异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纳入53例抑郁症共病失眠患者,根据抑郁是否为首次发作分为首发抑郁症共病失眠(first-episode depression comorbid insomnia,FEDCI)组32例和RDCI组21例,另外,纳入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21例。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估抑郁程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评估睡眠状态。所有受试者均采集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数据。运用SPSS软件包,对三组基于双侧前扣带皮质喙部(ros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rACC)为种子点的FC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其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的相关性,fMRI数据采用GRF校正,设置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结果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EDCI组和RDCI组与HC组间基于双侧rACC的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以左侧rACC为种子点,与HC组相比,RDCI组的左侧角回、右侧额中回的FC值较低(P<0.05);RDCI组与FEDCI组相比,左侧角回、左侧额下回FC值更高(P<0.05)。以右侧rACC为种子点,与HC相比,FEDCI组左侧丘脑FC值更高(P<0.05);左侧中央后回、右侧岛叶FC值更低(P<0.05)。与RDCI组相比,FEDCI组左侧中央后回、右侧岛叶FC值更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FEDCI组左侧rACC和左侧角回FC值与HAMD-17呈正相关(P=0.012,r=0.439)。RDCI组的左侧rACC与左侧额下回之间的FC值与发作次数正相关(P=0.002,r=0.654)。结论FEDCI和RDCI的前额叶-情感网络-感觉运动网络存在明显差异,与临床症状、发作次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首发抑郁症共病失眠 复发抑郁症共病失眠 功能连接 喙侧前扣带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柴胡桂枝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皇甫海全 黄慧春 +2 位作者 于海睿 商晓明 廖蔚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2-1128,共7页
目的 观察加味柴胡桂枝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伴焦虑/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予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及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 目的 观察加味柴胡桂枝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伴焦虑/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予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及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组加服加味柴胡桂枝汤,疗程均4周。治疗前后评估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硝酸甘油停减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检测血脂(TC、TG、LDL-C、HDL-C)及血清IL-6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状积分、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SAQ各维度积分明显增加(P<0.01),平板运动试验ST段压低1 mm出现时间及心绞痛出现时间均显著延长(P<0.01)、ST段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1),TC、TG、LDL-C、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状积分、SAS、SDS评分、SAQ中PL及TS积分、中医证候显效率、硝酸甘油停减率、血脂(TC、LDL-C)及血清IL-6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加味柴胡桂枝汤能明显改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症状、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同时降低血脂及血清IL-6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柴胡桂枝汤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 焦虑抑郁 气滞血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疗法联合皮内针在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琬云 朱佳欣 +7 位作者 邱晴宜 蔡冬美 颜嘉怡 陈家敏 彭玉梅 钟小玲 何张优 苏广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3-58,共6页
目的观察园艺疗法联合皮内针用于改善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9例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园艺疗法组、皮内针组和联合组各53例。三组均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在此基础上,园艺疗法组予以传统中草药园艺治... 目的观察园艺疗法联合皮内针用于改善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9例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园艺疗法组、皮内针组和联合组各53例。三组均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在此基础上,园艺疗法组予以传统中草药园艺治疗,皮内针组予以皮内针治疗,联合组实施园艺疗法联合皮内针治疗。三组治疗均每周1次,共8周。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血清指标水平。结果园艺疗法组53例、皮内针组52例、联合组51例完成研究。治疗第8周,联合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血清指标水平均优于园艺疗法组和皮内针组(均P<0.05)。结论园艺疗法联合皮内针应用于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和中医症状,提高睡眠质量,缓解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过度亢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 肝郁化火型 皮内针 园艺疗法 睡眠质量 中医证候积分 HPA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三针”通过自噬途径抑制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炎性坏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武莉华 高静 +3 位作者 王孟雨 傅文 史册 赖名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61-969,共9页
目的:观察“智三针”对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63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9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先构建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术后第4天起采用孤养联合CUMS 21 d构建缺血... 目的:观察“智三针”对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63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9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先构建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术后第4天起采用孤养联合CUMS 21 d构建缺血性PSD模型。造模24 h后,予针刺组“智三针”针刺干预,帕罗西汀组盐酸帕罗西汀(10 mg/kg)灌胃给药,假针刺组非穴不透皮假针干预,3‑MA组自噬抑制剂3‑MA(2.5 mg/kg)腹腔注射,3‑MA+针刺组3‑MA注射后针刺干预。1次/d,共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糖水偏好率评估大鼠行为学,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Beclin‑1、BNIP3、LC3、NLRP3、NF‑κB、IL‑1β、IL‑18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形态,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和自噬小体。结果:造模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加重(P<0.001),糖水偏好上升(P<0.01),海马Beclin‑1、BNIP3、LC3、NLRP3、NF‑κB、IL‑1β、IL‑18表达均升高(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P<0.001),糖水偏好上升(P<0.001),海马Beclin‑1、BNIP3、LC3表达升高(P<0.001),NLRP3、NF‑κB、IL‑1β、IL‑18表达降低(P<0.01);帕罗西汀组神经功能缺损无显著差异(P>0.05),糖水偏好率上升(P<0.001),Beclin‑1、BNIP3、LC3表达升高(P<0.01),NLRP3、NF‑κB、IL‑1β、IL‑18表达降低(P<0.01);假手术组及假针刺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MA组神经功能缺损加重(P<0.05),糖水偏好下降(P<0.05),海马Beclin‑1、BNIP3、LC3表达降低(P<0.01),NLRP3、NF‑κB、IL‑1β、IL‑18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3‑MA组相比,3‑MA+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P<0.001),糖水偏好上升(P<0.001),Beclin‑1、BNIP3、LC3表达升高(P<0.001),NLRP3、NF‑κB、IL‑1β、IL‑18表达下降(P<0.01);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假手术组海马神经元结构完整,未见自噬小体;PSD模型组和假针刺组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明显,自噬小体散在;药物组神经元细胞排列相对整齐,可见自噬小体;3‑MA组海马神经元形态和结构破坏,可见单个自噬小体;针刺组和3‑MA+针刺组海马神经元结构较完整,自噬小体典型可见。结论:“智三针”对缺血性PSD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和抑郁行为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激活海马神经元自噬,抑制神经元细胞炎性坏死,改善神经元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后抑郁 智三针 细胞自噬 炎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养心汤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皇甫海全 黄慧春 +3 位作者 商晓明 黄智超 廖蔚茜 于海睿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0-1079,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内实验探讨养心汤治疗动脉粥样硬作用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部分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养心汤的药物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Gene Cards、DisGeNet、OMIM、TTD数据库筛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靶点,EVenn平台交互映射得到药物...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内实验探讨养心汤治疗动脉粥样硬作用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部分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养心汤的药物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Gene Cards、DisGeNet、OMIM、TTD数据库筛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靶点,EVenn平台交互映射得到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核心靶点-疾病互作网络图,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取PPI网络图,同时Cytoscape软件可视化处理,利用Metascape v3.5平台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微生信平台可视化处理。体内实验部分:ApoE^(-/-)小鼠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养心汤低剂量组(YXT-L)、养心汤高剂量组(YXT-H),C57BL/6小鼠为Control组,YXT-L组、YXT-H组分别灌胃养心汤浸膏水溶液2.6 g·kg^(-1)·d^(-1)和5.2 g·kg^(-1)·d^(-1),Control组、Model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灌胃4周。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窦斑块面积,ELISA检测血清IL-6、IL-1β、Caspase-3、VEGF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TG、TC、LDL-C、HDL-C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NF-κB p65、TNF-α、IKKβ蛋白的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部分:共筛选出养心汤活性成分105个,对应靶点535个,动脉粥样硬疾病靶点4921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162个,前10位的靶点包括AKT1、TNF、IL-6、VEGFA、IL-1β、TP53、JUN、CASP3、PPARG、PTGS2,GO分析共得到2224个条目,其中生物学过程1946条,细胞成分100条,分子功能178条。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信号通路216个,主要涉及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NF-κB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糖尿病心肌病、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VEGF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体内实验部分:养心汤呈剂量依赖性降低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清TG、TC、LDL-C增加HDL-C水平,减少主动脉窦斑块面积,降低血清IL-6、IL-1β、Caspase-3、VEGF水平;抑制主动脉NF-κB p65、TNF-α、IKKβ蛋白表达。结论养心汤可能通过抑制TNF-α/IKKβ/NF-κB信号通路,调节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调控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养心汤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谿谷”理论探讨骨质疏松症的针刺疗法
6
作者 江杨 李艺文 陈丽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9-1652,共4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可归属于中医学“骨痿”范畴,其发病率日益升高,随着病程进展,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致残。针刺疗法在改善OP患者疼痛症状、提高骨密度、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独到优势。笔者从“谿...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可归属于中医学“骨痿”范畴,其发病率日益升高,随着病程进展,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致残。针刺疗法在改善OP患者疼痛症状、提高骨密度、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独到优势。笔者从“谿谷”理论出发,通过梳理“谿谷”功能以阐明OP的发病机制,结合“谿谷”的经络联系,进而阐述“谿谷”理论对于针刺治疗OP的指导意义,以期拓展OP针刺疗法的理论基础及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谿谷 骨质疏松症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龟鹿二仙胶治疗少、弱精子症作用机制 被引量:16
7
作者 丁劲 何清湖 +4 位作者 周兴 盛文 李玲 陆包伟 李其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90-4504,共1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龟鹿二仙胶治疗少、弱精子症(AS)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龟鹿二仙胶中枸杞子、人参的活性成分及靶标,检索文献及BATMAN-TCM、DrugBank、ETCM、化学专业数据库获取鹿角胶、龟板...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龟鹿二仙胶治疗少、弱精子症(AS)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龟鹿二仙胶中枸杞子、人参的活性成分及靶标,检索文献及BATMAN-TCM、DrugBank、ETCM、化学专业数据库获取鹿角胶、龟板胶活性成分及靶标;运用GeneCards、OMIM、DrugBank、TTD、DisGeNET数据库筛选AS靶标;运用R语言软件映射得到龟鹿二仙胶治疗AS靶标,运用Cytoscape平台构建龟鹿二仙胶-药物活性成分-靶标及龟鹿二仙胶-药物活性成分-靶标-AS间的互作网络图;运用STRING平台构建治疗靶标间互作网络图;运用ClueGo插件对治疗靶标行GO生物功能分析,R语言软件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运用ZINC、RCSB PDB数据库,AutoDock、PyMOL软件对药物有效活性成分与关键靶标作分子对接。结果从龟鹿二仙胶中共获得83个有效活性成分,得到53个龟鹿二仙胶治疗AS的潜在靶标,这些靶标主要涉及氧化应激、脂质沉积负调节等生物学过程,并主要富集在PI3K/Akt,HIF-1等信号通路上;分子对接验证显示对接得分<-5 kcal·mol^(-1)占82.5%,即大部分靶标与成分的结合活性较好。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证实了龟鹿二仙胶多成分、多靶标、多途径的作用特点,预测了龟鹿二仙胶可能通过PI3K/Akt,HIF-1等途径,从而调控氧化应激、脂质代谢等生物学过程治疗AS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其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少、弱精子症 龟鹿二仙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火针通过调控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白癜风模型小鼠黑素细胞凋亡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晶晶 曾婧纯 +5 位作者 梁雪松 张瑜 阎路达 林诗雨 林国华 周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目的]基于Hippo-YAP信号通路探讨岭南火针对氢醌诱导的氧化应激后白癜风模型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对照组(HQ)、HQ+卤米松组(Halometasone)、HQ+岭南火针组(FA),每组8只。采用氢醌(HQ)建立白... [目的]基于Hippo-YAP信号通路探讨岭南火针对氢醌诱导的氧化应激后白癜风模型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对照组(HQ)、HQ+卤米松组(Halometasone)、HQ+岭南火针组(FA),每组8只。采用氢醌(HQ)建立白癜风模型。通过脱色评分、HE染色、Masson-Fontana法观察皮肤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酪氨酸酶(TYR)、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单胺氧化酶(MAO)活性;Western-blot检测皮肤组织YAP1、TP73蛋白表达量;PCR法检测Yap1、Tp73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造模后,小鼠表皮层和真皮层明显增厚,含黑素细胞毛囊数、基底层黑素细胞数、含黑素颗粒表皮细胞数明显减少,脱色评分明显提高,TYR水平下降,MDA、MAO水平上升,Yap1、Tp73低表达(P<0.01)。经过4周治疗后,Halometasone组、FA组真皮层变薄,皮肤脱色评分下降,黑素细胞毛囊数、基底层黑素细胞数、含黑素颗粒表皮细胞数增加(P<0.05),两个治疗组TYR水平与HQ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与HQ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FA组MAO活性值与HQ组相比下调(P<0.05)。FA组Yap1和Tp73表达与HQ组相比明显上调(P<0.01),且趋势强于Halometasone组(P<0.05)。[结论]岭南火针可能通过激活Hippo-YAP通路保护黑素细胞免受氢醌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降低氧化应激产物含量及其活性,提升黑素细胞的合成及功能,从而起到促进白斑复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火针 Hippo-YAP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白癜风 黑素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针灸治疗改善帕金森病肌强直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佳 孟令萃 +4 位作者 李旻颖 黄键澎 符文彬 张建兴 周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65-1069,共5页
目的观察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价针灸治疗帕金森病(PD)改善肌强直效果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60例PD患者并随机分为针灸组(AM组)和对照组,以“从阳论治”方案治疗针灸组,对照组予以安慰针;比较组间及组内治疗前、治疗第6周及完成治疗... 目的观察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价针灸治疗帕金森病(PD)改善肌强直效果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60例PD患者并随机分为针灸组(AM组)和对照组,以“从阳论治”方案治疗针灸组,对照组予以安慰针;比较组间及组内治疗前、治疗第6周及完成治疗后肱二头肌、肱桡肌、股直肌、小腿三头肌SWE值,以及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Ⅲ评分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AM组28例、对照组24例共52例治疗有效。治疗前股直肌SWE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肱二头肌、肱桡肌、小腿三头肌SWE值及UPDRSⅢ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完成治疗后AM组肱二头肌、肱桡肌SWE值及UPDRS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AM组治疗第6周及完成治疗后肱二头肌、肱桡肌、股直肌SWE值及UPDRSⅢ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完成治疗后肱二头肌、股直肌SWE值及UPDRSⅢ评分均较治疗第6周降低(P均<0.05),但组内各时间点小腿三头肌SW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各肌肉SWE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后肱二头肌SWE值差值及肌肉SWE值总和(肱二头肌、肱桡肌、股直肌及小腿三头肌)差值与UPDRSⅢ评分差值均呈正相关(r=0.57、0.55,P均<0.001)。结论SWE能定量评估PD患者肌肉力学变化,可用于监测针灸治疗PD肌强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针灸 超声检查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