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评价股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璐 赵萍 +2 位作者 陈慧贞 伍凌鹄 刘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7-290,294,共5页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成像探讨股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评价股动脉斑块稳定性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选取62例存在股动脉低回声斑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诊断结果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均行二维超声...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成像探讨股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评价股动脉斑块稳定性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选取62例存在股动脉低回声斑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诊断结果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均行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成像,检测患者股动脉斑块最大厚度、横截面积狭窄率、斑块造影增强强度(EI)、曲线下面积(AUC)及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情况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的造影EI及AU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中III、IV级新生血管居多,对照组中I、II级新生血管居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斑块最大厚度、横截面积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EI和AUC均与脑梗死呈正相关(r=0.331、0.416、0.410,P<0.05)。结论 1利用超声造影成像检测脑梗死患者股动脉低回声斑块的特点为新生血管较丰富,斑块较不稳定。2股动脉低回声斑块新生血管情况与脑梗死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有望为临床预测及防治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股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造影剂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PPPS+CBL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万蓉 曾兰芬 +1 位作者 卓文杏 蔡丽珊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9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在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应用BOPPPS+CBL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60名于该院超声科见习的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1—6月为对照组,以2021年7—12月为观察组,每组30名。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应用BOP... 目的分析在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应用BOPPPS+CBL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60名于该院超声科见习的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1—6月为对照组,以2021年7—12月为观察组,每组30名。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应用BOPPPS+CBL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基础知识(36.53±1.24)分、临床操作(15.44±2.16)分、病例分析(35.44±1.50)分、总分(93.17±2.95)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52、6.754、14.754、8.791,P<0.05);其带教效果(23.22±1.57)分、带教方法(23.17±1.25)分、带教内容(22.24±1.03)分、带教态度(23.26±1.0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45、9.234、7.246、7.892,P<0.05);其教学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5,P<0.05);观察组团队协作能力(23.20±1.55)分、临床思维能力(23.17±1.25)分、提升学习兴趣(22.26±1.08)分、自主学习能力(23.28±1.09)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91、9.330、7.468、7.299,P<0.05)。结论通过采取BOPPPS+CBL教学模式,可在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发挥诸多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学 BOPPPS教学 CBL教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胆片治痰浊型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流动力改变 被引量:7
3
作者 曾燕静 潘竞霞 +3 位作者 刘柯兵 张学群 王晓东 潘莹莹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7期16-17,共2页
目的:用彩色多谱勒检测温胆泄浊法治疗痰浊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变化及内膜变化,而进一步观察温胆片的疗效。方法:选择痰浊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下肢动脉43例,其中温胆片组23例,安慰剂组20例。在氨氯地平有效控制... 目的:用彩色多谱勒检测温胆泄浊法治疗痰浊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变化及内膜变化,而进一步观察温胆片的疗效。方法:选择痰浊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下肢动脉43例,其中温胆片组23例,安慰剂组20例。在氨氯地平有效控制血压基础上分别加用温胆片或安慰剂。彩超检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患者下肢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峰值血流量的变化。结果:温胆片组患者治疗后其三者较安慰剂组有显著性改善(P均<0.05);结论:温胆片治疗颈动脉斑块可改善下肢动脉血供情况,从而增加下肢动脉血流量,减少其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片 高血压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