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适护理在血液科重症患者留置胃管操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高静 田遂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2期168-168,170,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科重症患者留置胃管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留置胃管的重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胃管留置情况、误吸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科重症患者留置胃管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留置胃管的重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胃管留置情况、误吸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胃管留置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降低留置胃管患者误吸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胃管 误吸 舒适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脲致顽固性皮肤溃疡的中医护理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泱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2期146-146,共1页
羟基脲是治疗慢性粒细胞件白血病(CML)等骨髓增殖性疾病的首选药物,其显效快、疗效高,长期应用可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引起顽固性皮肤溃疡的比较少见。但溃疡一旦发生,经久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2003年10月~2007年5月... 羟基脲是治疗慢性粒细胞件白血病(CML)等骨髓增殖性疾病的首选药物,其显效快、疗效高,长期应用可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引起顽固性皮肤溃疡的比较少见。但溃疡一旦发生,经久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2003年10月~2007年5月共收治了5例因羟基脲所致顽固性皮肤溃疡的患者,全部采用中医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脲 护理 中医 皮肤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分期辨治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
3
作者 周佳 冯海童 +1 位作者 黄晓华 杨洪涌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72-1375,共4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血液系统危重症疾病,该病起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不一,目前中医药诊疗对该病的探讨尚甚少。本文总结2019年我院收治的一例因“神志异常伴发热8小时”入院的中...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血液系统危重症疾病,该病起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不一,目前中医药诊疗对该病的探讨尚甚少。本文总结2019年我院收治的一例因“神志异常伴发热8小时”入院的中年女性患者的中西医诊疗经过,通过结合其典型的TTP五联征临床表现、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3型活性特殊实验室检查并逐步排除鉴别诊断,最终明确其西医诊断为获得性TTP。在及时给予血浆置换的同时,中医药治疗依据其全身皮肤多发出血点的主要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血证”“紫癜”范畴,通过辨证论治协同治疗,调和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对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预防TTP复发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本病提出分期论治的中医辨治思路,且活血化瘀之法贯穿始终,前期辨证为邪阻络脉、伤营败血,治以凉血散血,解燃眉之急;中期辨证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治以清热化湿、行气活血,清弥留之邪;后期辨证为肝肾两虚、湿浊瘀阻,治以调补肝肾、化湿祛瘀,澄其源固其本,收效良好,为中西医结合诊疗该病提供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西医结合 分期辨治 诊疗思路 血证 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EPOCH方案±美罗华治疗高危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4
4
作者 何靖 刘安平 +1 位作者 蓝海 古学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评价剂量调整的EPOCH(DA-EPOCH)方案±美罗华(R)治疗高危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病理确诊为DLBCL且国际预后指数(IPI)≥3分的患者19例,应用DA-EPOCH±R方案化疗,21 d为1个疗程。结果患... 目的评价剂量调整的EPOCH(DA-EPOCH)方案±美罗华(R)治疗高危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病理确诊为DLBCL且国际预后指数(IPI)≥3分的患者19例,应用DA-EPOCH±R方案化疗,21 d为1个疗程。结果患者接受4个疗程DA-EPOCH±R方案化疗,完全缓解(CR)率为57.9%,部分缓解(PR)率为26.3%,总有效率(ORR)为84.2%,其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剂量调整的EPOCH(DA-EPOCH)方案±美罗华(R)可作为高危DLBCL患者的初始诱导一线方案选择,具有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的优点,但该方案的长期疗效目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调整的EPOCH±R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的护理及预防 被引量:8
5
作者 高静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将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以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目的:探讨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将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以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并遵医嘱进行临床护理为主。观察2组患者感染发生部位的分布特点,感染控制时间,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感染以呼吸系统最常见,其次为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其他部位(如颅内感染,关节腔内感染等)少见,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快于对照组(P<0. 05),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 05),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感染以呼吸系统最常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感染控制情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感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口腔护理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钟建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5期139-140,共2页
白血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口腔并发症,引起口腔不适、烧灼感、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进食,更严重的是导致感染的全身播散和败血症发生^[1],甚至威胁生命。故有效的口腔护理可预防和减少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白血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口腔并发症,引起口腔不适、烧灼感、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进食,更严重的是导致感染的全身播散和败血症发生^[1],甚至威胁生命。故有效的口腔护理可预防和减少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预防感染,提高疗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口腔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八珍汤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余莹 范丽丽 +1 位作者 程健 胡莉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3期377-380,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八珍汤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例中医辩证为虚劳-气血亏虚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包括Am L-M1、Am L-M2)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4例,2组根据基础病予以IA或DA化疗方案治疗,实验组... 目的:观察改良八珍汤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例中医辩证为虚劳-气血亏虚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包括Am L-M1、Am L-M2)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4例,2组根据基础病予以IA或DA化疗方案治疗,实验组加予改良八珍汤;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化疗前后血液分析数值,输注红细胞悬液、机采血小板数目,皮下注射升白药单位数、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化疗前WBC、NEUT、HGBG、PLT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后第7天、第12天、第15天,2组在WBC、NEUT、HGBG、PLT数值上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Ⅳ度骨髓抑制天数为13.57±2.20天、WBC<1.0×109/L持续时间为9.64±2.90天、HGBG<65g/L持续时间为12.50±2.77天、PLT<25×109/L持续时间为11.42±1.45天,均高于试验组(P<0.05)。(3)试验组输注红细胞悬液2.50±2.46单位、机采血小板2.20±1.47单位及皮下注射升白药3.93±4.99单位,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4)试验组气血亏虚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5)试验组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6.7%,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八珍汤可改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程度、缩短骨髓抑制的时间、减轻气血亏虚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骨髓抑制 加味八珍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虚难调”论治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媛 刘瑞璇 +4 位作者 庄泽钦 曾鹏琳 周佳 钟应彬 杨洪涌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551-2555,共5页
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hronic immune refractory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RITP)是一种难治性血液疾患,本文顺应自然“阳道实、阴道虚”之理,从阴精“易亏”“难成”角度,从CRITP的论治入手,发现CRITP难治性这一特点与朱丹溪... 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hronic immune refractory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RITP)是一种难治性血液疾患,本文顺应自然“阳道实、阴道虚”之理,从阴精“易亏”“难成”角度,从CRITP的论治入手,发现CRITP难治性这一特点与朱丹溪“阴虚难调”理念高度契合,从阴精“易亏”“难成”等不同角度探究了“难治性”紫癜“难调”的病理特质,另辟蹊径,提出“阴虚难调”是CRITP的核心病机,次观阴虚御邪无力,易恋湿、热、风、瘀、虚诸祟邪为患,阴液难复,邪气难清,故治疗强调养阴为主,次辨兼邪,从祛湿、清热、祛风、化瘀、补阳等角度合而论治,谨察阴虚与祟邪,以平为期,旨在为临床诊治CRITP提供思路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阴虚难调 阴虚复合证 分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和明清疏平养四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 被引量:6
9
作者 林玲云 周艳群 胡莉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1037-1039,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丘和明教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经验。慢性ITP病程绵长,病情反复,丘和明教授认为其以“肝肾阴虚、肝不藏血”为主要病机特点,兼有火、热、风、湿等毒邪交互为患。丘... 本文主要介绍丘和明教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经验。慢性ITP病程绵长,病情反复,丘和明教授认为其以“肝肾阴虚、肝不藏血”为主要病机特点,兼有火、热、风、湿等毒邪交互为患。丘和明教授基于肝肾同源、肝藏血相关理论,运用清肝泻火、疏肝活血、平肝宁血、养肝补肾之法,从“清、疏、平、养”四法,依据个体差异权衡互参治疗慢性ITP,以恢复肝脏体阴用阳的生理特性,结合滋水涵木法填补肝肾真阴,滋阴养血,在减少出血症状、提升和稳定血小板水平,预防复发等方面常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丘和明 肝肾同源 肝藏血 “清、疏、平、养”四法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湿热虚瘀论治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鹏琳 杨洪涌 +7 位作者 冯烨 黄晓华 魏勇强 刘媛 庄泽钦 刘瑞璇 钟应彬 周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923-1927,共5页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可归为中医“黄疸”范畴。黄病多因湿,探究AIHA“脾湿发黄”病理机制,探讨其别于传统“胆黄说”的异处,笔者用中医药疗AIHA数载,得出从湿热瘀虚论治AIHA,常用茵陈加减。本文指...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可归为中医“黄疸”范畴。黄病多因湿,探究AIHA“脾湿发黄”病理机制,探讨其别于传统“胆黄说”的异处,笔者用中医药疗AIHA数载,得出从湿热瘀虚论治AIHA,常用茵陈加减。本文指出了脾肝肾三脏在血证病的重要地位,各补其脏以生血气,重视养肝生血。笔者汲取了唐容川的“祛瘀生新”法,提出了“止血保血”法,并从热炼血为瘀、血虚致瘀、出血成瘀、久病生瘀四方面论证了AIHA中瘀血的产生。据不同出血部位,选不同炭类药物止血。总之,AIHA的发生责之内为脏虚,湿热蕴结为病变关键。AIHA病机繁杂,虚实夹杂,病理因素不离湿、热、瘀。治疗AIHA的关键在利,利湿、清热、化瘀、补虚同用,故选用茵陈四苓散、四君子汤、四逆散、二至丸、失笑散等清热除湿、调肝理脾、补脾益肾、化瘀止血,使邪去正复则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 瘀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黄疸 脾黄 利小便 养肝 祛瘀生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艳群 林玲云 +2 位作者 陈本澍 王礼琼 刘增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5期119-123,F0004,共6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寻补肾活血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活性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补肾活血方所含中药成分;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补肾活血方药物的活性成...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寻补肾活血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活性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补肾活血方所含中药成分;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补肾活血方药物的活性成分对应的靶点基因。在GEO数据库中以“multiple myeloma”为关键词检索出同时含有MM患者和正常人骨髓样本的人源基因芯片,并采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采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分析。进一步使用Cytoscape软件分析网络拓扑参数,根据度值、接近中心性、介数筛选出核心基因与关键成分;最后使用AutoDock Vina对核心基因与关键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补肾活血方有效活性成分97个,治疗MM的潜在靶基因98个,交集基因构建的“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共包含节点195个、边756条。KEGG通路主要涉及癌症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传导通路、破骨细胞分化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补肾活血方关键成分与MM关键靶点均能自发结合,其中甲基升麻苷与MAPK14结合性能最佳。结论补肾活血方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抑制MM细胞增殖、增强化疗效果、减轻骨破坏等作用,对MM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多发性骨髓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