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
1
作者 陈汉章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9年第2期53-55,共3页
针灸疗法在临床各科皆有一定的适应证,现从皮肤科角度,结合我们自己应用的经验,作一简介:1 文献启悟 古今文献甚多,现从较有代表性著作中略选一、二。《针灸甲乙经》:虚则生疣,小者痂疥,支正主之。身热痱,缺盆中痛,临泣主之。《千金要方》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皮肤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心理疗法干预银屑病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丽红 刘靖 涂绍忠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4期29-31,共3页
银屑病作为皮肤科一种常见疑难性疾病,病情缠绵不愈、根治困难,目前银屑病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日益密切。在长期银屑病临床研究中发现,祖国医学运用辨证施治配合辅助疗法治疗银屑病有其独特的临床疗效。结合近几年中医心理疗法... 银屑病作为皮肤科一种常见疑难性疾病,病情缠绵不愈、根治困难,目前银屑病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日益密切。在长期银屑病临床研究中发现,祖国医学运用辨证施治配合辅助疗法治疗银屑病有其独特的临床疗效。结合近几年中医心理疗法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本文旨在倡导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辨证施治银屑病,并辅助中医心理疗法干预,综合意法、安神养形法、音乐疗法等多种方法应用于银屑病的防治中,从而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也为银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中医心理疗法 干预措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肘后备急方》皮肤病外治用药特色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旭阳 陈靖 宋文英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864-867,共4页
《肘后备急方》是东晋医家葛洪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研读《肘后备急方》,发现葛氏对于岭南地区皮肤病见解独到,轻巧灵动,对于痈疽、发背、丹毒、疥癣、阴疮等,善以粪便、香料、动物、植物、金属矿石等外用,巧用其性以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肘后备急方》是东晋医家葛洪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研读《肘后备急方》,发现葛氏对于岭南地区皮肤病见解独到,轻巧灵动,对于痈疽、发背、丹毒、疥癣、阴疮等,善以粪便、香料、动物、植物、金属矿石等外用,巧用其性以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托里透脓,屡获奇效。《肘后备急方》外治法用药特色鲜明,实用性强,对后世治疗皮肤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肘后备急方》 皮肤病 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Ⅰ号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靖 储开宇 查旭山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银屑Ⅰ号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和银屑Ⅰ号小、中、大剂量组,建立小鼠阴道上皮模型和鼠尾鳞片表皮模型,除生理盐水组外,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观... 目的研究中药银屑Ⅰ号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和银屑Ⅰ号小、中、大剂量组,建立小鼠阴道上皮模型和鼠尾鳞片表皮模型,除生理盐水组外,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各组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和促进小鼠尾部鳞片颗粒层形成的能力。结果银屑Ⅰ号小、中、大剂量组均可以显著抑制雌激素期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P<0.01);银屑Ⅰ号中、大剂量组均可以显著提高小鼠尾部鳞片颗粒层形成数(P<0.01)。结论银屑Ⅰ号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与抑制表皮细胞的过度增生和改善表皮角化不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动物模型 银屑Ⅰ号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祛风中药复方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齐庆 李东海 +3 位作者 查旭山 李勇 谢婷 赖宽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9期152-153,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养血祛风中药复方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严格按照标准招募慢性荨麻疹患者112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或者抗组胺药联合养血祛风中药复方治疗,3周后评价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 目的观察分析养血祛风中药复方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严格按照标准招募慢性荨麻疹患者112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或者抗组胺药联合养血祛风中药复方治疗,3周后评价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18例,显效19例,总显效率66.1%,高于临床对照组的总显效率55.4%(P<0.05)。结论抗组胺药物联合养血祛风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荨麻疹 养血祛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齐庆 李勇 +3 位作者 赖宽 谢婷 查旭山 李东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7期137-138,共2页
目的西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标准招募慢性湿疹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或者抗组胺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3周后评价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21例,显效22例,总... 目的西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标准招募慢性湿疹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或者抗组胺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3周后评价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21例,显效22例,总有效率89.6%,高于临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8%(P<0.05)。结论西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慢性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湿疹 养血祛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治法对带状疱疹水疱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东海 林少健 刘靖 《现代中医药》 CAS 2005年第4期39-39,共1页
目的比较不同外治法对带状疱疹水疱的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在辨证内服中药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水剂组45例及粉剂组40例,观察水疱变化。结果水剂组7天总有效率均为84%,而粉剂组为45%,两者在起效时间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使用外用药治疗带... 目的比较不同外治法对带状疱疹水疱的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在辨证内服中药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水剂组45例及粉剂组40例,观察水疱变化。结果水剂组7天总有效率均为84%,而粉剂组为45%,两者在起效时间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使用外用药治疗带状疱疹时,须根据不同皮疹形态而选择适当的剂型,对水疱较严重者宜首选溶液湿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中医药治疗 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利湿法中药复方联合抗组胺药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8
作者 齐庆 查旭山 +3 位作者 李东海 李勇 赖宽 谢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2期151-152,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法中药复方联合抗组胺药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标准招募亚急性湿疹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或者抗组胺药联合健脾利湿法中药复方治疗,3周后评价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17例...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法中药复方联合抗组胺药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标准招募亚急性湿疹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或者抗组胺药联合健脾利湿法中药复方治疗,3周后评价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17例,显效21例,总显效率84.4%,高于临床对照组的总显效率73.3%(P<0.05)。结论健脾利湿法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亚急性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亚急性湿疹 健脾利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红皮症型银屑病12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少健 《江西中医药》 2000年第5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红皮症型银屑病 香丹注射液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清胶囊治疗性病后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
10
作者 卢斯汉 谭俊 +2 位作者 郭丽芬 蔡卓凡 查旭山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5年第3期217-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清胶囊治疗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前列清胶囊治疗48例,司帕沙星治疗45例,观察治疗前后前列腺液症状指数(CPSI)、前列液中的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的变化。结果:前列清胶囊能改善临床后前列腺炎的症状、减少前列腺... 目的:探讨前列清胶囊治疗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前列清胶囊治疗48例,司帕沙星治疗45例,观察治疗前后前列腺液症状指数(CPSI)、前列液中的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的变化。结果:前列清胶囊能改善临床后前列腺炎的症状、减少前列腺液中的WBC、增加卵磷脂小体;司帕沙星能减少临床后前列腺炎前列腺液中的WBC、增加卵磷脂小体,无减轻症状的作用。结论:前列清胶囊是治疗临床后前列腺炎的有效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清胶囊 司帕沙星 前列腺炎 性病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2例疗效观察
11
作者 刘靖 林少健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0年第3期22-23,共2页
我科于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应用综合疗法治疗5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2例均为本院住院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其中男40例,女12例,年龄18~73岁,病程1个月~12年;皮疹为点滴型8例。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治疗方法 综合疗法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i1调节的补肾益精法对硬皮病小鼠EndMT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敬端 邓婉莹 +5 位作者 谢颂苗 邱路萍 黄嘉祺 程子璇 眭道顺 齐庆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1509-1514,共6页
目的研究补肾益精法中药复方通过干预Fli1表达调控TGF-β信号,抑制系统性硬皮病血管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 MT)的机制。方法采用博来霉素构建硬皮病小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甲苷组... 目的研究补肾益精法中药复方通过干预Fli1表达调控TGF-β信号,抑制系统性硬皮病血管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 MT)的机制。方法采用博来霉素构建硬皮病小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甲苷组、中药复方组、Fli1 siRNA+中药复方组,其中正常组不予造模。分别采用HE、Masson染色检测小鼠皮肤血管与胶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各组小鼠皮肤组织Fli1、VE-cadherin和FSP-1 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皮肤组织Fli1、VE-cadherin、FS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HE染色与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中药复方组显著降低小鼠皮肤厚度(P<0.01),胶原纤维减少,血管增多,提示中药复方能改善小鼠皮肤纤维化程度及保护血管; QPCR结果显示:补肾益精中药复方能提高Fli1 mRNA、VE-cadherin mRNA表达,降低FS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补肾益精中药复方能提高Fli1、V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FSP-1蛋白表达。结论补肾益精法中药复方通过上调Fli1表达,抑制血管内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补肾益精法 Fli1 内皮间质转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阳论治小儿慢性唇炎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佳芯 陈楚敏 +4 位作者 李勇 冼丽柠 郭孝雨 汪梦情 眭道顺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308-310,共3页
慢性唇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中医药辨证论治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在治疗中发现从阳论治对小儿慢性唇炎的辨治有重要意义。本文即从小儿稚阳未长的生理特点出发,论述阳气功能失调与小儿唇炎反复发作的关系。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或内伤... 慢性唇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中医药辨证论治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在治疗中发现从阳论治对小儿慢性唇炎的辨治有重要意义。本文即从小儿稚阳未长的生理特点出发,论述阳气功能失调与小儿唇炎反复发作的关系。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或内伤饮食等均易导致阳气功能失调,或脾不升清、津液不达,或湿气不化、湿热相搏,或阳气郁结、化热生火,或脾阳亏甚、痰浊阻滞,均可表现为唇炎症状。若治疗未切中病机则病情迁延不愈。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升阳化湿、升阳散火、温阳益气及通阳祛湿四个治疗方向论治小儿慢性唇炎,升阳化湿重升提脾阳,升阳散火重疏导郁火,温阳益气重补中焦阳气,通阳祛湿重醒脾开浊。此外,临证治疗还应注重分期论治,根据病情分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间歇期,每期有不同的治疗侧重。最后附验案一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唇炎 小儿 阳气 升阳化湿 升阳散火 温阳益气 通阳祛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痰论治慢性荨麻疹 被引量:6
14
作者 龚宇欣 张旭婷 +1 位作者 董建 李东海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626-1629,共4页
痰邪与慢性荨麻疹在免疫、凝血、炎症、氧化应激等方面存在广泛联系:免疫机制改变是慢性荨麻疹发病公认的发病机制,免疫监视、防御、自稳功能异常导致痰邪的发生;血液流变学改变是发病的重要环节,慢性荨麻疹发病的病理改变表现为毛细血... 痰邪与慢性荨麻疹在免疫、凝血、炎症、氧化应激等方面存在广泛联系:免疫机制改变是慢性荨麻疹发病公认的发病机制,免疫监视、防御、自稳功能异常导致痰邪的发生;血液流变学改变是发病的重要环节,慢性荨麻疹发病的病理改变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痰邪的发生导致血液的浓稠性、黏滞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加;炎症反应是发病的基础环节,慢性荨麻疹与痰证本质上都是一种慢性炎症状态;氧化应激是发病交叉环节,氧化与抗氧化失衡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发展有关,氧化应激可导致自由基等痰浊的产生。痰湿体质人群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占比较高,痰湿体质、慢性荨麻疹均与哮喘、湿疹等过敏性疾病以及代谢综合征显著相关。从痰论治慢性荨麻疹当从调气机、利水道、祛瘀浊及运脾胃等方面治疗。辨证选用理气化痰、祛风化痰、宣肺降痰、利饮祛痰、化痰祛湿、化痰祛瘀、健脾补肺、健脾温肾等不同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瘾疹 痰邪 痰湿体质 发病机制 治法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15
作者 罗光浦 王天晶 +5 位作者 任盈盈 李东海 朱清华 曲永彬 底大可 刘守刚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6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人,235处白斑)及对照组(75人,247处白斑)。对照组予卤米松每日2次外涂;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联合火针治疗,火针每2周治疗1次。均连续治疗6月...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人,235处白斑)及对照组(75人,247处白斑)。对照组予卤米松每日2次外涂;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联合火针治疗,火针每2周治疗1次。均连续治疗6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对观察组内火针对于不同部位、类型、皮损面积、病程白癜风皮损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有效率为84.68%,对照组有效率为60.32%,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x^2=36.03,P<0.01);(2)火针对于面部白斑临床疗效最佳,对于手足部白斑疗效最差。病程愈短、皮损面积愈小,临床疗效愈佳。结论: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疗效较好。皮损部位、类型、面积、病程等因素均对火针的临床疗效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白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