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祛痰逐瘀方经MAPK/ERK通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与血管管腔形成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镇秋 洪郭驹 +3 位作者 韩晓蕊 何伟 张庆文 魏秋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7-752,共6页
目的探究祛痰逐瘀方(Qutan Zhuyu Decoction,QZD)经MAPK/ERK通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徙与血管管腔形成的作用,明确QZD在骨血管化重建中的机制。方法对大鼠进行QZD灌胃,并采集和分离获得含药血清;培养SVEC和10T1/2细胞,分别将二者分为空... 目的探究祛痰逐瘀方(Qutan Zhuyu Decoction,QZD)经MAPK/ERK通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徙与血管管腔形成的作用,明确QZD在骨血管化重建中的机制。方法对大鼠进行QZD灌胃,并采集和分离获得含药血清;培养SVEC和10T1/2细胞,分别将二者分为空白组、bFGF组(阳性对照组)、QZD中药组(实验组),其中实验组为将QZD含药血清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对干预后的SVEC进行迁徙实验,另外对SVEC进行管腔形成实验,对10T1/2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中药促管腔形成效果,运用Western blot检测ERK1/2、p38等蛋白表达,研究QZD对SVEC的作用机制。结果(1)QZD含药血清较空白组促进SVEC细胞的迁徙(P<0.05);(2)QZD含药血清较空白组可促进SVEC血管管腔形成,包括管腔面积(P<0.05)和管腔腔周长度(P<0.05);(3)荧光染色实验提示,QZD含药血清较空白组促进10T1/2细胞呈规律性聚集,并形成管腔状状态;(4)Western blot实验提示,QZD含药血清可促进SVEC中ERK1/2和p38的磷酸化(P<0.05)。结论QZD经MARK/ERK通路调控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迁徙和血管官腔的形成,提示其可运用于骨血管化重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祛痰逐瘀方 血管内皮细胞 管腔形成 MARK/ERK 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滑膜切除或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2
作者 赖启忠 林天烨 +4 位作者 杨鹏 熊冰朗 邹启昭 蔡开沈 张庆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153-3157,共5页
目的观察开放性滑膜切除或滑膜切除联合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8月32例弥漫型髋关节PVNS患者,其中20例仅行开放性滑膜切... 目的观察开放性滑膜切除或滑膜切除联合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8月32例弥漫型髋关节PVNS患者,其中20例仅行开放性滑膜切除术(切开组),12例行滑膜切除联合全髋关节置换术(置换组)。以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复发、脱位)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32例患者平均随访(3.9±2.3)年,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6.9±6.1)分改善至术后1年的(87.8±4.4)分(P<0.05)。其中,切开组由术前的(57.0±6.0)分提高至术后1年的(86.3±3.9)分(P<0.05);置换组由术前的(54.0±6.3)分提高至术后1年的(90.1±2.6)分(P<0.05);分别改善(28.9±3.6)分和(35.6±4.3)分(P<0.05)。随访期间,2例出现复发,1例出现髋关节半脱位,均为行开放性滑膜切除术治疗患者。置换组中未发现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及翻修等情况。结论开放性滑膜切除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弥漫型髋关节PVNS不同病变程度的治疗方法。两者均可改善髋PVNS患者关节功能,后者改善程度可能好于前者,开放性滑膜切除存在术后复发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滑膜切除 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调控关节炎软骨细胞胆固醇代谢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肖嘉聪 麦嘉乐 +4 位作者 张罡瑜 何琪 杨均政 潘兆丰 王海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36-1341,共6页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关节炎软骨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CCK-8检测槲皮素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胆固醇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TC)水平;qRT-PCR...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关节炎软骨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CCK-8检测槲皮素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胆固醇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TC)水平;qRT-PCR检测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Cyp7b1、CH25H、RORα、Mmp3、Mmp13、Col2a1、Il-6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中CYP7B1、CH25H、RORα、MMP3和MMP1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CCK-8结果显示浓度在10μmol/L以下的槲皮素对软骨细胞没有毒性,而高浓度(25、50、100μmol/L)的槲皮素会抑制软骨细胞增殖。(2)细胞内总胆固醇水平测定结果显示,使用槲皮素处理后的关节炎软骨细胞内总胆固醇水平较模型组低(P<0.05)。(3)qRT-PCR结果显示,槲皮素组中软骨细胞的Cyp7b1、CH25H、RORα、Mmp3、Mmp13、Il-6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Col2a1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药物干预组中CYP7B1、CH25H、RORα、MMP3、 MMP1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比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 槲皮素可以通过CH25H/CYP7B1/RORα信号通路调控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的胆固醇代谢,减轻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的炎症和细胞外基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槲皮素 胆固醇代谢 CH25H/CYP7B1/RORα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高分辨率MRI和micro-CT评价桃红四物汤对兔股骨头坏死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雷雷 陈晓波 +1 位作者 洪郭驹 何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IONFH)家兔模型,联合高分辨率MRI和micro-CT评价桃红四物汤(THSWD)对于SIONFH微观骨性结构破坏的修复作用。方法将2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5只、模型组和中药组(桃红四物汤组)各10只,采用内毒素(LPS)... 目的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IONFH)家兔模型,联合高分辨率MRI和micro-CT评价桃红四物汤(THSWD)对于SIONFH微观骨性结构破坏的修复作用。方法将2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5只、模型组和中药组(桃红四物汤组)各10只,采用内毒素(LPS)联合甲强龙(MPS)的方法制备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中药组给予0.3 g/kg桃红四物汤混悬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超纯水。实验第8周分别进行股骨头部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影像仪高分辨率MRI检查,对股骨头部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检测及micro CT检测。结果1)高分辨率MRI中模型组股骨头内可见低信号带;中药组股骨头外形趋于正常,股骨头内近骨骺处有小块低密度区,大部分骨组织灰度值正常。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结构参数前者ROE值增加,ROE/NR比例增加,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ROE值减少,ROE/NR比例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经苏木精-伊红染色中,模型组可见部分骨小梁断裂,骨细胞核固缩,骨小梁空骨陷窝,骨髓细胞坏死,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可见成骨活动仍较为活跃,骨小梁形态较好。3)在micro-CT中,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前者BV/TV、Conn.D.、SMI、Tb.N、Tb.Th、值降低,BS/BV、Tb.Sp增高。中药组中,BS/BV、Tb.Sp显著低于模型组,Conn.D.、SMI、Tb.N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ROI三维重建可见模型组骨小梁紊乱,可见普遍断裂,骨质较少;中药组相对而言骨质改善,骨小梁有局部性修复。结论桃红四物汤能促进兔SIONFH模型的微观骨性结构修复和生物力学环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高分辨率MRI MICRO-CT 桃红四物汤 骨小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调控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化改善大鼠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3
5
作者 洪郭驹 陈鹏 +2 位作者 韩晓蕊 何伟 孙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4,共9页
目的探究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干预下调控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2(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 2,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化,及对骨量变化、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 目的探究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干预下调控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2(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 2,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化,及对骨量变化、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甲强龙组(模型组)、甲强龙+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和甲强龙+FTZ组(实验组)。分别对股骨近端松质骨进行Micro-CT检查、组织病理染色,测定Wnt3a、MEKK2、β-catenin蛋白表达;提取模型BMSCs,经FTZ含药血清干预后,进行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测定成骨分化相关基因ALP、Runx2、OCN表达;测定MEKK2、β-catenin蛋白表达;以及β-catenin/TCF转录水平。结果 1)在Micro-CT中,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前者BV/TV、Tb.Th、Tb/N等值降低,Tb/sp升高(P<0.05)。ROI三维重建可见实验组骨小梁骨质改善,局部性修复;2)经苏木精-伊红染色中,实验组可见骨小梁密度较模型组高、骨小梁形态较好;3)实验组骨组织中Wnt3a、MEKK2、β-catenin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4)GIOP大鼠模型提取BMSCs并予BMP2诱导,经FTZ含药血清(实验组)干预后,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提示实验组成骨反应增强(P<0.05);5)BMSCs经FTZ含药血清干预,可提高β-catenin/TCF转录活性(P<0.05);促进β-catenin、MEKK2蛋白表达(P<0.05)。结论FTZ通过调控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化防治GIOP,从而改善微观骨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 MICRO-CT BMSCS 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何敏聪 魏秋实 何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4-156,共3页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head,NONFH)是骨科领域中至今尚未解决的疑难疾病之一,晚期所导致的髋关节骨关节炎甚至会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因此早预测和诊断ONFH并提前作出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head,NONFH)是骨科领域中至今尚未解决的疑难疾病之一,晚期所导致的髋关节骨关节炎甚至会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因此早预测和诊断ONFH并提前作出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早期诊断的方法主要为核素扫描及MRI检查,出现明显X线改变往往提示疾病已达中晚期,错过早期保髋治疗的最佳时机,核素扫描及MRI检查费用昂贵,并不利于基层医疗单位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血清标志物 临床应用 髋关节骨关节炎 MRI检查 早期诊断 基层医疗单位 疑难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钉联合同种异体腓骨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周驰 陈国铭 +5 位作者 黄楚瑶 陈腾宇 刘韵韵 黄睿澜 何伟 吕慧页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1-607,共7页
目的 比较空心钉联合同种异体腓骨内固定(改良术式)和单纯行空心钉内固定(传统术式)在治疗中青年PauwelsⅠ、Ⅱ、Ⅲ型股骨颈骨折中的力学稳定性差异。方法 建立传统及改良术式固定的PauwelsⅠ、Ⅱ、Ⅲ型股骨颈骨折模型,分析模型股骨头... 目的 比较空心钉联合同种异体腓骨内固定(改良术式)和单纯行空心钉内固定(传统术式)在治疗中青年PauwelsⅠ、Ⅱ、Ⅲ型股骨颈骨折中的力学稳定性差异。方法 建立传统及改良术式固定的PauwelsⅠ、Ⅱ、Ⅲ型股骨颈骨折模型,分析模型股骨头皮质骨壳负重区、股骨颈骨折端应力分布情况,以及股骨头皮质骨壳与股骨颈骨折面剪应力分布情况,并根据预测数据绘制股骨冠状位最大主应变云图,比较两组股骨颈骨折端位移。结果 股骨头皮质骨壳在S12、S13方向剪应力分布均显示采用改良术式优于或相近于采用传统术式。此外,股骨颈骨折面S12、S23方向剪应力情况亦显示采用改良术式固定优于传统术式。PauwelsⅡ、Ⅲ型传统术式固定的股骨颈骨折端位移大于改良术式,其中PauwelsⅡ型传统术式固定的位移明显大于改良术式,而PauwelsⅠ型改良术式固定的位移显著大于传统术式。结论 改良术式相对适用于PauwelsⅡ、Ⅲ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而传统术式则适用于PauwelsⅠ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钉 同种异体腓骨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饮用碳酸饮料诱发特发性高钙尿症及骨质疏松骨折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洪郭驹 何伟 陈雷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158-3158,共1页
患者男,37岁,2015年4月11日夜不慎摔倒,右侧臀部着地,致腰及有髋部疼痛伴活动明显受限9h后,送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就诊。行腰椎及髋关节平片检查提示:(1)有股骨颈骨折,未排病理性;(2)腰椎退行性变,L5椎弓峡... 患者男,37岁,2015年4月11日夜不慎摔倒,右侧臀部着地,致腰及有髋部疼痛伴活动明显受限9h后,送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就诊。行腰椎及髋关节平片检查提示:(1)有股骨颈骨折,未排病理性;(2)腰椎退行性变,L5椎弓峡部崩裂未排,L2/3、L5/S1椎间盘突f{J未排(图1)。人科时检查:肾无叩击痛,右髋部皮肤颜色正常,腰部稍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高钙尿症 骨质疏松骨折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碳酸饮料 长期饮用 腰椎退行性变 L5/S1椎间盘 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kk2-/-小鼠研究贞术调脂胶囊调控β-catenin泛素化的成骨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平 李风英 +5 位作者 杨国柱 韩晓蕊 陈镇秋 何伟 洪郭驹 郭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26-1731,共6页
目的观察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2敲除(Mekk2-/-)小鼠的表型变化以及贞术调脂胶囊(FTZ)含药血清对MEKK2表达影响,探讨FTZ对MEKK2-β-catenin通路以及β-catenin去泛素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Mekk2-/-小鼠,通过MicroCT检测其与野生型的表... 目的观察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2敲除(Mekk2-/-)小鼠的表型变化以及贞术调脂胶囊(FTZ)含药血清对MEKK2表达影响,探讨FTZ对MEKK2-β-catenin通路以及β-catenin去泛素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Mekk2-/-小鼠,通过MicroCT检测其与野生型的表型差别;通过FTZ干预Mekk2-/-小鼠和野生型的成骨细胞,运用Western blot观察对β-catenin磷酸化水平的作用;通过FTZ与FGF2干预野生型小鼠原代细胞,观察对MEKK2磷酸化水平的作用;通过C3H10T1/2细胞转染后进行FTZ和Wnt3a干预,观察β-catenin活性变化。结果Mekk2-/-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BV/TV、Tb.N、Tb.Th值均较后者降低(P<0.05),Tb.sp无差异变化(P>0.05)。FTZ含药血清增强了野生型小鼠细胞β-catenin的磷酸化水平(P<0.05),但是在Mekk2-/-小鼠细胞中则明显降低(P<0.05)。FTZ含药血清和FGF2干预后的原代细胞中,p-MEKK2/3表达水平均比不干预时细胞增强(P<0.05),且二者提高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FTZ含药血清和Wnt3a均促进β-catenin活化,而FTZ含药血清和Wnt3a共同干预细胞后,可见β-catenin活化程度更高,效果呈累加效应(P<0.05)。结论FTZ通过激活MEKK2通路,独立于Wnt经典通路促进β-catenin的去泛素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2 β-catenin泛素化 敲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简易双人操作家兔灌胃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雷雷 洪郭驹 陈晓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3-53,共1页
1.准备物品:高脚椅、保护披巾、注射器、组配式灌胃管(直径5 mm儿童尿管、100 m L去针头针管)、开口器、清水50 mL。2.抓持:助手取坐位于高脚椅上,将保护披巾披放于双腿上。操作者抓持家兔颈提至助手胸前,家兔背向助手,四肢朝外,并... 1.准备物品:高脚椅、保护披巾、注射器、组配式灌胃管(直径5 mm儿童尿管、100 m L去针头针管)、开口器、清水50 mL。2.抓持:助手取坐位于高脚椅上,将保护披巾披放于双腿上。操作者抓持家兔颈提至助手胸前,家兔背向助手,四肢朝外,并使家兔全身松弛,下肢下垂。助手用双膝部内侧用力夹紧家兔双髋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人操 开口器 灌胃法 头针 去针 髋部 组配 导尿管 拇指指腹 下颌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灵骨葆胶囊对去势大鼠骨组织H3K36me3、H3K9me3及JMJD2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粤淇 霍少川 +3 位作者 陈德龙 张濛 唐宏宇 王海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研究仙灵骨葆胶囊对去势大鼠骨组织中组蛋白H3第36位点赖氨酸三甲基化(histone H3 lysine36 trimethylation,H3K36me3)、组蛋白H3第9位点赖氨酸三甲基化(histone H3 lysine9 trimethylation,H3K9me3)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A表达... 目的研究仙灵骨葆胶囊对去势大鼠骨组织中组蛋白H3第36位点赖氨酸三甲基化(histone H3 lysine36 trimethylation,H3K36me3)、组蛋白H3第9位点赖氨酸三甲基化(histone H3 lysine9 trimethylation,H3K9me3)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SD雌性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每组6只。手术处理:空白对照组切除卵巢旁部分脂肪,另外3组大鼠经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干预措施:术后1周,实验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30.85 mg/100 g),阳性对照组给予福美加(11.7 mg/100 g),其余2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持续给药3个月后,HE染色观察骨微结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组蛋白H3、JMJD2A mRNA表达,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股骨髁骨组织的H3K36me3、H3K9me3、JMJD2A蛋白表达。结果空白组、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骨微结构优于阴性对照组;空白组、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骨组织中JMJD2A表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空白组、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各组组蛋白H3mRNA表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空白组、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各组H3K9me3及H3K36me3蛋白表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可改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去势大鼠骨组织中JMJD2A表达,抑制H3K36me3和H3K9m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灵骨葆胶囊 福美加 JMJD2A H3K36me3 H3K9me3 大鼠 动物实验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骨碎补抗骨质疏松的分子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罡瑜 朱璐璐 +4 位作者 林瑞婷 李泽云 李敏瑶 王海彬 陈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78-1085,共8页
目的构建骨碎补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靶点涉及的生物过程和通路,研究骨碎补抗骨质疏松( osteoporosis,OP)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TCMSP 数据库筛选骨碎补的活性成分,用Swiss 数据库预测其靶点,与Disgenet 数据库... 目的构建骨碎补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靶点涉及的生物过程和通路,研究骨碎补抗骨质疏松( osteoporosis,OP)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TCMSP 数据库筛选骨碎补的活性成分,用Swiss 数据库预测其靶点,与Disgenet 数据库获得的OP 靶点相映射,得到骨碎补抗OP 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 构建“骨碎补-活性化合物-潜在靶点”网络,采用String 数据库和Cytoscape 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利用David 数据库进行GO 生物功能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得到骨碎补活性成分18 个,其治疗OP 的潜在靶点24 个。成分豆甾醇( stigmasterol)、β-谷甾醇( beta-sitosterol)、黄烷酮( Eriodyctiol ( flavanone))、山奈酚( kaempferol)、柚皮素( naringenin)、圣草酚( eriodictyol)和环木菠萝烷醇( cycloartenone)能与5个以上靶点相连,为骨碎补抗OP 的主要成分。靶点CYP19A1 与成分连接次数为8 次,对骨碎补抗OP 具有重要意义;CYP1B1 为4 次,MMP1、CA2、CYP17A1、ESR1、MMP13、LDLR、CYP1A1、MMP2 均为3 次,对骨碎补抗OP 有较大意义。GO 生物过程和KEGG 富集分析显示,骨碎补抗OP 主要涉及氧化还原过程( oxidation-reduction process)、基因表达正调控( positive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类固醇代谢) steroid metabolic process)、RNA 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起始( transcription initiationfrom RNA polymerase II promoter)等生物学过程,通过调节代谢通路( Metabolic pathways)、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 Steroidhormone biosynthesis)、卵巢类固醇生成( Ovarian steroidogenesis)、癌症通路( Pathways in cancer)等通路发挥抗OP 作用。结论本研究体现骨碎补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阐释其治疗OP 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开展骨碎补抗OP 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新药开发等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骨碎补 骨质疏松 网络药理学 生物过程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灵骨葆胶囊对去势大鼠骨组织ERα、JMJD2B、Runx2和AL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海 王海彬 +8 位作者 苟凌云 周驰 覃智斌 钟伟华 王粤淇 朱永林 邓章荣 朱勇 霍少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68-1572,共5页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B)、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B)、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表达水平。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D雌性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保留双侧卵巢,仅切除卵巢旁部分脂肪,另外3组大鼠经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制备骨质疏松模型。术后1周,实验组按30.85 mg/100 g比例给予仙灵骨葆胶囊,阳性对照组按11.7 mg/100 g比例给予福美加,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喂养同体积蒸馏水。持续用药3个月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股骨组织ERα、JMJD2B、Runx2和ALP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α、JMJD2B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股骨组织中ERα、JMJD2B蛋白及其mRNA、Runx2、ALP表达量明显下降,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ERα、JMJD2B蛋白及其mRNA、Runx2、ALP表达量均明显上升,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ERα、JMJD2B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明显上升,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unx2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 本实验结果发现仙灵骨葆胶囊可提高ERα、JMJD2B、Runx2、AL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灵骨葆胶囊 福美加 去势大鼠 雌激素受体Α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丹参-红花药对”抗骨质疏松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罡瑜 何琪 +6 位作者 林瑞婷 温晓雯 杨均政 钟莎 曾嘉旭 王海彬 陈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4-291,319,共9页
目的构建丹参-红花药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靶点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通路,研究丹参-红花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丹参-红花药对的潜在活性成分,用Swiss数据库预测... 目的构建丹参-红花药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靶点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通路,研究丹参-红花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丹参-红花药对的潜在活性成分,用Swiss数据库预测其作用靶点,与Disgenet数据库获得的OP靶点相映射,得到丹参-红花药对抗OP的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David数据库对丹参-红花药对的作用靶点进行GO生物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丹参和红花中具有类药性、口服吸收良好的潜在活性成分分别为65个和22个,其治疗OP的潜在靶点36个。其中成分Poriferast-5-en-3beta-ol、Poriferasterol、Flavoxanthin、Beta-sitosterol、Stigmasterol、Luteolin、Kaempferol、α-amyrin、5,6-dihydroxy-7-isopropyl-1,1-dimethyl-2,3-dihydrophenanthren-4-one、Przewalskin a、Salviolone、Phytoene、Phytofluene、Beta-carotene等能与5个及5个以上的靶点相连接,为丹参-红花药对治疗OP的主要活性成分。蛋白质网络分析显示,靶点基因ESR1、MAPK3、ERBB2、CYP19A1、CYP2B6的Degree值均大于中位数7的2倍以上。GO生物过程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丹参-红花药对治疗OP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有妊娠期乳腺分支、转录后基因沉默的负调控、RNA对基因沉默的负调控、前列腺生长、乳腺导管形态形成分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等过程,主要富集的通路为卵巢类固醇生成、甾类激素生物合成、催乳素信号通路、粘着连接、膀胱癌、雌激素信号通路等,表明丹参-红花可以通过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发挥治疗OP的作用。结论丹参-红花药对治疗OP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丹参-红花药对抗OP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新药开发等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花药对 骨质疏松 网络药理学 生物过程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