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为支点,立足于益气除痰治法在肺癌防治中的优势,探讨益气除痰中医药不同时点干预对ⅢB或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肺癌随访系统...目的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为支点,立足于益气除痰治法在肺癌防治中的优势,探讨益气除痰中医药不同时点干预对ⅢB或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肺癌随访系统中符合纳排标准的初治时间为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的ⅢB或ⅣB期肺脾气虚型NSCLC患者,将入选病例按益气除痰中医药干预时点分为始于一线、晚于一线两个组,进行总生存时间的差异性分析,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预后的其他因素。结果始于一线(97例)、晚于一线(21例)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治疗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晚于一线组(AFLT)的中位生存时间比始于一线组(FLT)少172 d[332 d vs 504 d,P=0.021,HR=1.88,95%CI(1.08,3.2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使用TKI可以降低死亡风险[HR=0.48,95%CI(0.28,0.82)]。回溯患者的一线无进展生存时间,益气除痰法晚于一线组较始于一线组短173 d(103 d vs 276 d,P<0.01),且与一线方案无关。结论一线治疗期间联合益气除痰中医药可延长ⅢB或ⅣB期肺脾气虚型NSCL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即益气除痰中医药干预时点越早越好。展开更多
目的对比研究耳鸣评价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TEQ)与中文版耳鸣残疾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C)的临床实用性,为临床及科研选用合适的耳鸣评估工具提供依据.方法以2023年1月至12...目的对比研究耳鸣评价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TEQ)与中文版耳鸣残疾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C)的临床实用性,为临床及科研选用合适的耳鸣评估工具提供依据.方法以2023年1月至1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耳鸣为首要主诉的2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初诊时采用自评及医评两种方式分别应用THI-C及TEQ评估耳鸣严重程度,每次复诊时按量表常规使用方法进行评估,并记录评估耗时.通过比较两种量表自评与医评的完成率及评估耗时考察其可操作性;统计自评与医评结果的符合率以考察其可靠性;计算两种量表的效应量及最小临床有意义变化值(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MCID),评价两种量表在疗效评估中的可行性.结果(1)THI-C初诊自评完成率为42.76%,医评完成率为92.23%,2诊~6诊自评完成率为40.83%~53.97%.TEQ初诊自评完成率为97.88%,初诊及各次复诊医评完成率均为100%.(2)THI-C自评平均耗时(3.90±2.44)min显著低于医评平均耗时(8.09±1.77)min,(P<0.001),TEQ自评平均耗时(1.84±1.09)min略高于医评平均耗时(1.31±0.49)min,(P<0.001).(3)THI-C自评(47.95±26.14)分显著高于医评(39.21±21.45)分,(P<0.001),自评与医评分相差在8分以下者仅46例,占纳入研究样本总数的16.25%.TEQ自评(12.69±3.53)分与医评(12.14±3.08)分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自评与医评分相差在2分以下者173例,占纳入样本总数的61.13%.(4)THI-C好转组、明显好转组效应量值分别为0.159、0.854,TEQ无变化组、好转组、明显好转组效应量值分别为0.197、1.005、1.883.以主观校标法、1/2标准差法计算THI-C的MCID值分别为19、13分,以上两种方法计算TEQ的MCID值均为2分.结论以常规自评方式使用THI-C的临床实用性较差,以常规医评方式使用TEQ可操作性强,评估结果可靠,可用于疗效评价,临床实用性较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为支点,立足于益气除痰治法在肺癌防治中的优势,探讨益气除痰中医药不同时点干预对ⅢB或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肺癌随访系统中符合纳排标准的初治时间为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的ⅢB或ⅣB期肺脾气虚型NSCLC患者,将入选病例按益气除痰中医药干预时点分为始于一线、晚于一线两个组,进行总生存时间的差异性分析,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预后的其他因素。结果始于一线(97例)、晚于一线(21例)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治疗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晚于一线组(AFLT)的中位生存时间比始于一线组(FLT)少172 d[332 d vs 504 d,P=0.021,HR=1.88,95%CI(1.08,3.2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使用TKI可以降低死亡风险[HR=0.48,95%CI(0.28,0.82)]。回溯患者的一线无进展生存时间,益气除痰法晚于一线组较始于一线组短173 d(103 d vs 276 d,P<0.01),且与一线方案无关。结论一线治疗期间联合益气除痰中医药可延长ⅢB或ⅣB期肺脾气虚型NSCL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即益气除痰中医药干预时点越早越好。
文摘目的对比研究耳鸣评价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TEQ)与中文版耳鸣残疾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C)的临床实用性,为临床及科研选用合适的耳鸣评估工具提供依据.方法以2023年1月至1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耳鸣为首要主诉的2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初诊时采用自评及医评两种方式分别应用THI-C及TEQ评估耳鸣严重程度,每次复诊时按量表常规使用方法进行评估,并记录评估耗时.通过比较两种量表自评与医评的完成率及评估耗时考察其可操作性;统计自评与医评结果的符合率以考察其可靠性;计算两种量表的效应量及最小临床有意义变化值(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MCID),评价两种量表在疗效评估中的可行性.结果(1)THI-C初诊自评完成率为42.76%,医评完成率为92.23%,2诊~6诊自评完成率为40.83%~53.97%.TEQ初诊自评完成率为97.88%,初诊及各次复诊医评完成率均为100%.(2)THI-C自评平均耗时(3.90±2.44)min显著低于医评平均耗时(8.09±1.77)min,(P<0.001),TEQ自评平均耗时(1.84±1.09)min略高于医评平均耗时(1.31±0.49)min,(P<0.001).(3)THI-C自评(47.95±26.14)分显著高于医评(39.21±21.45)分,(P<0.001),自评与医评分相差在8分以下者仅46例,占纳入研究样本总数的16.25%.TEQ自评(12.69±3.53)分与医评(12.14±3.08)分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自评与医评分相差在2分以下者173例,占纳入样本总数的61.13%.(4)THI-C好转组、明显好转组效应量值分别为0.159、0.854,TEQ无变化组、好转组、明显好转组效应量值分别为0.197、1.005、1.883.以主观校标法、1/2标准差法计算THI-C的MCID值分别为19、13分,以上两种方法计算TEQ的MCID值均为2分.结论以常规自评方式使用THI-C的临床实用性较差,以常规医评方式使用TEQ可操作性强,评估结果可靠,可用于疗效评价,临床实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