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志强 马梓宸 +6 位作者 席琛 王书润 黄春桦 蔡申海 丁雨诺 余翔 张学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53-1660,1672,共9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因雌激素分泌减少、骨代谢与骨吸收失衡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正常生活。但由于PMOP发病复杂,其确切机制至今仍未阐明。如何治疗PMOP是当今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因雌激素分泌减少、骨代谢与骨吸收失衡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正常生活。但由于PMOP发病复杂,其确切机制至今仍未阐明。如何治疗PMOP是当今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PMOP时可提高患者骨密度及雌激素水平,并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本文结合近五年中医药治疗PMOP的相关中外文献进行回顾,从患者疼痛状况、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等评估中医药治疗PMOP的临床效果,并从Runx2与BMP-2、RANKL/RANK/OPG调节轴、MAPK和NF-κB途径、Wnt/β-catenin等信号通路及生物调节因子入手,进一步探究和概括中医药治疗PMOP的起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医学院校中医学生与西医学生对中西医结合认识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意丽 樊杜英 邹源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6-48,共3页
建国以来,我国大力致力于培养中西医结合型人材,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在医学层面上仍达不到统一的共识,对于当今的医学生们,他们对中西医结合了解有多少,他们如何看待中西结合,中西医结合课程所起的作用有多大等等,这些... 建国以来,我国大力致力于培养中西医结合型人材,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在医学层面上仍达不到统一的共识,对于当今的医学生们,他们对中西医结合了解有多少,他们如何看待中西结合,中西医结合课程所起的作用有多大等等,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为此,2005年6月份期间对广州市五所医学院校的学生进行了有关问卷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中西医结合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雪妍 黄梦妮 +2 位作者 秦秀德 江丰 莫嘉欣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7-752,共6页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CSVD-VCI)是在脑小血管病基础上,引起认知功能受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CSVD-VC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早诊断早治疗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CSVD-VCI属于中医学健忘、痴呆的范畴,中...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CSVD-VCI)是在脑小血管病基础上,引起认知功能受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CSVD-VC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早诊断早治疗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CSVD-VCI属于中医学健忘、痴呆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机涉及虚、痰、瘀、毒等多种因素,可分为脏腑亏虚型、痰瘀阻络型、毒损脑络型等主要证候类型。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在该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就CSVD-VCI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近年来中药单药、复方治疗该病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展开综述,为中医药治疗CSVD-VCI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病因 病机 证型 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数据时代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文 侯政昆 +1 位作者 刘凤斌 陈新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56-1661,共6页
互联网时代下的医疗越来越数据化,庞大的医疗数据存在着巨大的研究价值。本文旨在对大数据在中医药临床应用进行介绍及应用理论进行探讨,为中医药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为概括数据挖掘研究在中医药研究应用现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 互联网时代下的医疗越来越数据化,庞大的医疗数据存在着巨大的研究价值。本文旨在对大数据在中医药临床应用进行介绍及应用理论进行探讨,为中医药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为概括数据挖掘研究在中医药研究应用现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合格文献135篇,对文献发表时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广泛,能从多角度、多空间、多因素对中医药进行研究,但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足。最后对大数据中医药临床应用进行展望,分析中药上市、中医药临床测评工具、真实世界证据理论等新应用技术对大数据与中医药临床结合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临床研究 真实世界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中医药治疗脾肾两虚型复发性流产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杜鑫 林炜娴 +2 位作者 丘维钰 郜洁 罗颂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2271-2274,共4页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讨中医药治疗脾肾两虚型复发性流产的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方法:检索1998年1月—2017年6月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纳入核心期刊及学位论文的中医药治疗脾肾两虚型复发性流产的文献,建立规范化数据库,并通过中医传...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讨中医药治疗脾肾两虚型复发性流产的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方法:检索1998年1月—2017年6月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纳入核心期刊及学位论文的中医药治疗脾肾两虚型复发性流产的文献,建立规范化数据库,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应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嫡聚类等挖掘方法对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进行挖掘。结果:研究最终纳入方剂171首,中药90味,药物出现20次以上中药有19味,频率大于50次的药对47个,挖掘出52个核心组方和4个新方组合。其中高频药物为白术、菟丝子、续断、桑寄生、党参。核心组方为白术,菟丝子,续断的组合。结论:高频药物和核心组方体现出以补肾健脾为主的用药特点。挖掘出的新方为复发性流产的临证治疗提供新的参考,对复发性流产的中医治疗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脾肾两虚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干预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临床疗效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余翔 黄志强 +3 位作者 张鹏 姜自伟 晋大祥 谢炜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6,共8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种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骨量减少、骨微小结构破坏、骨脆性增高,而低能量暴力冲击即可引发的脆性骨折。其常好发于老年人群体。目前除了稳定骨折局部,并无更好的方案去促进骨折愈合。而近年来,以骨碎补总黄酮为主要成...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种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骨量减少、骨微小结构破坏、骨脆性增高,而低能量暴力冲击即可引发的脆性骨折。其常好发于老年人群体。目前除了稳定骨折局部,并无更好的方案去促进骨折愈合。而近年来,以骨碎补总黄酮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强骨胶囊在临床上对治疗骨质疏松症和促进骨质修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许多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骨碎补总黄酮在促进骨折血管生成,抗氧化应激和促进骨质修复方面有良好的效应。该文将从临床疗效和起效机制两方面来论述骨碎补总黄酮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修复的效应,以期为临床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骨碎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内科方向教学模式的探讨
7
作者 李硕熙 王佳天 +2 位作者 刘大旭 樊少仪 黄敬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412-1412,共1页
目的探讨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内科方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12月学年度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内科方向的19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教... 目的探讨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内科方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12月学年度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内科方向的19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师讲授形式,课程结束后对所有学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84.35±4.67)分、模拟病人考试成绩(86.78±5.49)分、课程总成绩(85.46±6.01)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认可度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85%(P〈0.05)。结论: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认可度,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临床医学中医内科方向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 中医内科 兴趣导向 认可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除痰中医药不同时点干预对ⅢB或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虹宇 林洁涛 +4 位作者 王文萍 林晓彤 王思斯 孙哲 曹洋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47-1152,共6页
目的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为支点,立足于益气除痰治法在肺癌防治中的优势,探讨益气除痰中医药不同时点干预对ⅢB或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肺癌随访系统... 目的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为支点,立足于益气除痰治法在肺癌防治中的优势,探讨益气除痰中医药不同时点干预对ⅢB或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肺癌随访系统中符合纳排标准的初治时间为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的ⅢB或ⅣB期肺脾气虚型NSCLC患者,将入选病例按益气除痰中医药干预时点分为始于一线、晚于一线两个组,进行总生存时间的差异性分析,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预后的其他因素。结果始于一线(97例)、晚于一线(21例)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治疗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晚于一线组(AFLT)的中位生存时间比始于一线组(FLT)少172 d[332 d vs 504 d,P=0.021,HR=1.88,95%CI(1.08,3.2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使用TKI可以降低死亡风险[HR=0.48,95%CI(0.28,0.82)]。回溯患者的一线无进展生存时间,益气除痰法晚于一线组较始于一线组短173 d(103 d vs 276 d,P<0.01),且与一线方案无关。结论一线治疗期间联合益气除痰中医药可延长ⅢB或ⅣB期肺脾气虚型NSCL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即益气除痰中医药干预时点越早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益气除痰法 非小细胞肺癌 干预时点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叶丽妮 王宣尹 +2 位作者 邝梓君 裴芳利 曾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503-3510,共8页
目的探索和发现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热点话题和研究前沿。方法检索CNKI中已发表的中医药治疗EMs的文献(检索日期2001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该研究运用科学计量学工具CiteSpace.5.7.R4绘制中医药治疗EM... 目的探索和发现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热点话题和研究前沿。方法检索CNKI中已发表的中医药治疗EMs的文献(检索日期2001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该研究运用科学计量学工具CiteSpace.5.7.R4绘制中医药治疗EMs的知识图谱,并进行核心作者群体、研究机构及文献关键词聚类的知识图谱绘制及分析。结果作者合作图谱绘制出1个主要作者合作团队;研究机构分析发现2个核心单位及若干合作机构;关键词共现聚类网络由686个节点、2865条线组成,研究热点是桂枝茯苓丸、中药保留灌肠、病因病机等10个聚类。研究前沿是:(1)中药对性激素水平的下调;(2)治法以补肾活血为主。结论基于可视化结果,目前已形成相对稳定的若干研究团队,如北京、黑龙江,但在机构间合作较为分散,中医药治疗EMs的研究未来之路是加强基础研究、明确EMs发病机制及中药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中医药 子宫内膜异位症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胃肠病量表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及策略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严巧锋 侯政昆 +3 位作者 姚思梦 刘凤斌 陈卓群 江晓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613-4619,共7页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的临床结局测评一直备受关注,而功能性胃肠病量表作为有效的临床结局测评手段之一,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功能性胃肠病量表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的临床结局测评一直备受关注,而功能性胃肠病量表作为有效的临床结局测评手段之一,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功能性胃肠病量表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并对今后FGIDs量表在中医药领域的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量表 中医药 患者报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中国视域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现代化策略探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喆宇 罗广波 林彬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3期305-308,共4页
在全球数字化大背景下,中医药数字化发展势在必行,应顺应信息时代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发展大局,高瞻远瞩、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要将“互联网+中医药”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中医药数字化转型必将... 在全球数字化大背景下,中医药数字化发展势在必行,应顺应信息时代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发展大局,高瞻远瞩、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要将“互联网+中医药”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中医药数字化转型必将成为中医药学科在新时代转型发展的共识。基于材料,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现代化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贡献中医药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战略 健康中国建设 中医药文化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炎通络颗粒治疗脾虚瘀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临床对照研究
12
作者 江晓涛 林洁 +11 位作者 邹雨杉 杨泽虹 潘静琳 熊哲锟 王昌龙 黄远程 王姝烨 严艳花 郑君辉 文艺 刘凤斌 李培武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2-831,共10页
目的评价胃炎通络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纳入100例脾虚瘀阻型CAG受试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服用胃炎通络颗粒联合叶酸模拟剂,对... 目的评价胃炎通络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纳入100例脾虚瘀阻型CAG受试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服用胃炎通络颗粒联合叶酸模拟剂,对照组服用叶酸片联合中药颗粒模拟剂,2组疗程均为24周,研究过程中试验组脱落8例、对照组脱落10例。治疗前后比较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胃炎评估(OLGA)、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肠化生评估(OLGIM)分期和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逆转率;治疗前后评估脾胃系疾病之慢性胃炎患者报告结局量表(SSDPRO-CG)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安全性指标变化;ELISA法比较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胃泌素17(G-17)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磷酸化的核因子κB(p-NF-κB)、尾型同源框转录因子2(CDX2)蛋白水平,qPCR法比较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绒毛蛋白1(VIL1)、黏蛋白2(MUC2)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OLGA分期逆转率和OLGIM分期逆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但2组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逆转率未见显著差异;2组生理领域得分和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升(P<0.01);试验组生理领域、独立性、心理得分和总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和胃脘痞满、胃脘疼痛、食少纳呆、腹胀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便溏和面色暗滞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并未观察到此效应,试验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和各证候条目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试验组血清PGⅠ、PGⅡ、PGR、G-17含量,胃黏膜p-NF-κB、CDX2蛋白和IL-1β、IL-6、VIL1、MUC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P<0.01),而对照组除PGⅡ外,其他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P<0.01),试验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均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胃炎通络颗粒能一定程度改善CAG患者胃黏膜病理情况,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炎症通路降低IL-1β、IL-6表达、下调CDX2抑制VIL1、MUC2肠化标志物转录,进而逆转炎症-肠化恶性循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通络颗粒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虚瘀阻证 多中心 随机对照试验 NF-κB CD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肠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13
作者 侯佳妮 郭佳嵘 +2 位作者 匡冰灵 林衍松 肖珊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2-955,共4页
目的 探讨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肠腺癌(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 with enteroblastic differentiation, IAED)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IAED,行HE、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及二代测序检测,结合文献复习,总结I... 目的 探讨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肠腺癌(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 with enteroblastic differentiation, IAED)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IAED,行HE、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及二代测序检测,结合文献复习,总结IAED的临床病理学、分子遗传学及预后特征。结果 2例IAED为64岁女性和58岁男性,分别发生于乙状结肠和十二指肠壶腹部,且分别在肠癌根治术后6个月、28个月发生肝转移。肠道肿物及肝转移灶镜下均见肿瘤细胞具有肠母细胞形态,胞膜清晰,胞质透亮,呈囊腺样、腺管样、乳头状及实性排列;均表达一项或多项胚胎性抗原(SALL4、AFP、Glypican-3),并过表达p53。二代测序显示均发生TP53错义突变。结论 IAED罕见,侵袭性强,易发生肝等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应与普通肠癌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肠母细胞分化 肝转移 二代测序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表达阴性合并MSS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免疫联合靶向和中医药治疗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4
作者 陈薇伊 林森 +1 位作者 梁嘉琦 蒋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16,共4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是全球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2]。目前,晚期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化疗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也已成为多种癌症的新治疗选择。根据KEY NOTE-059试验结果T,帕博利珠单抗于2017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肿瘤...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是全球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2]。目前,晚期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化疗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也已成为多种癌症的新治疗选择。根据KEY NOTE-059试验结果T,帕博利珠单抗于2017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肿瘤表达PD-LI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gastric cancer/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CCIGEJ)癌患者,而PD-LI阳性(CPS≥1)患者比阴性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更高(15.5%vs.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患者 中医药治疗 客观缓解率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死亡原因 阴性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胃癌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型与miR-449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立平 吴炜景 +2 位作者 邱娴 李晓 赵亚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2期2695-2698,I0026,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症候临床分型胃癌患者癌变组织miR-449表达差异,探讨胃癌患者中医证候临床分型与miR-449表达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0月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消化内科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的...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症候临床分型胃癌患者癌变组织miR-449表达差异,探讨胃癌患者中医证候临床分型与miR-449表达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0月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消化内科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的患者,其中以"胃脘痛"为中医诊断并确断为"胃癌"患者60名为研究对象,中医四诊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胃镜下钳取胃癌组织及癌旁周围正常组织为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标本miR-449表达情况。结果:①60名患者中医证型以"脾胃湿热型"为主,占46.67%,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比率。②相对于癌旁正常组织,所有患者胃癌组织miR-449表达下调,相对表达量为32.367±7.318(P=0.001)。③"脾胃湿热型"患者胃癌组织miR-449相对表达量为26.250±2.287,明显低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广东地区胃癌患者中医症候临床分型以"脾胃湿热证"为主,"脾胃湿热证"患者胃癌组织内miR-449表达下调,表明湿热之邪可能通过诱导组织miR-449表达下调参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MiR-449 中医证型 胃癌 胃脘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亚敏 沈强 徐秋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合中医辨证论治与单纯辨证论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麝香保心丸合中医辨证治疗组30例与单纯中医辨证治疗组28例,两组患者均按中医辨证处方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合中医辨证论治与单纯辨证论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麝香保心丸合中医辨证治疗组30例与单纯中医辨证治疗组28例,两组患者均按中医辨证处方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对照组不用麝香保心丸,疗程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分析,治疗组为90,优于对照组89.3,但统计学无显著性意义,而两组的痊愈和显效率在统计学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意识障碍的改善方面,治疗组的痊愈和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的平均神经功能缺损时间是46.4h,而对照组为62.3h,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辨证基础上配合使用麝香保心丸能明显提高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尤其在患者改善意识障碍、药物的起效时间上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急性缺血性中风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慢性高原病临床治疗的相关探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307-309,共3页
从高原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出发,论述体质因素对慢性高原病发病、性质、治疗、预防与康复的指导作用,为中医体质理论扩大了应用范围,也为慢性高原病中医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慢性高原病 中医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活质量改善效应的岭南中医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贺雅琪 段骄 +7 位作者 林炜基 关卓骥 黄丹烁 陈洁 鲁路 王陵军 吴辉 冼绍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40-1843,共4页
目的:探讨岭南中医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慢性稳定性冠心病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50例,经中医辨证用药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欧洲五维健康量表、中医四诊信息记录表、心绞痛积分、心脏彩超、... 目的:探讨岭南中医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慢性稳定性冠心病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50例,经中医辨证用药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欧洲五维健康量表、中医四诊信息记录表、心绞痛积分、心脏彩超、运动平板试验等相关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欧洲五维健康量表五维度分布、中医症候积分、运动平板试验等指标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VAS评分、心绞痛积分、心脏彩超等指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变化,试验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岭南中医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胸闷、心悸、乏力等中医症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且治疗安全,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但仍需采取多中心、大样本、延长观察时限、加强随访调查等措施,以深入研究岭南中医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中医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 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19
作者 卢伟炽 许帅 +1 位作者 朱章志 郭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594-1597,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45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n=529)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n=216)实施普通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观察组与...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45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n=529)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n=216)实施普通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变化,以评价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应用的效果。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相当,但观察组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及缓解中医症状上较观察组有优势,且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总费用及住院药费。结论:采用中医临床路径对2型糖尿病进行管理治疗疗效确切,且改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住院效率,减少住院耗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医疗法 临床路径 临床指标 证候积分 住院费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生性观念、恋爱观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盈 郭静晓 +1 位作者 陈玉莲 刘丽雅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关键词 中医学生 性观念 恋爱观 相关因素 调查 吸烟 饮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