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组织切片烤片方法的体会
1
作者 苏俊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149-149,共1页
关键词 病理组织 切片 烤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白术提取物分别和合用诱导IEC-6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蔚文 张子理 +4 位作者 王建华 沈小玲 韩凌 周联 徐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4-447,共4页
目的 观察党参提取物 (D h)和白术提取物 (B t)对小肠隐窝细胞 (IEC 6 )增殖、分化的作用及其二者配伍对IEC 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IEC 6细胞培养 2 4h ,加入不同剂量的D h、B t及二者的配伍溶液 ,2 4h后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 ,显微... 目的 观察党参提取物 (D h)和白术提取物 (B t)对小肠隐窝细胞 (IEC 6 )增殖、分化的作用及其二者配伍对IEC 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IEC 6细胞培养 2 4h ,加入不同剂量的D h、B t及二者的配伍溶液 ,2 4h后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 ,显微镜观察细胞分化的形态特征。结果 D h在 2 5 0mg·L-1以下剂量时对细胞增殖无影响 ,剂量提高到 5 0 0mg·L-1和 10 0 0mg·L-1时 ,明显促进细胞的增殖。B t各剂量均无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在 5 0 0mg·L-1和10 0 0mg·L-1剂量时 ,细胞增殖反见减弱。二药配伍后 ,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增强 ,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其效果优于D h ;IEC 6细胞在B t作用下 ,分化程度增高 ,低倍镜下细胞呈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 ,细胞排列呈条索状 ,部分呈腺管状排列。高倍镜下可观察到隐约有细胞连接样结构 ,上皮细胞似有微绒毛形成的趋势。D h处理的细胞分化程度较低 ,镜下所见多为未分化的梭状细胞 ,且排列不规则 ,无任何形成腺管的趋势和有细胞连接样结构。结论 D h能促进细胞增殖 ,B t可促进细胞分化 ,二者配伍后促进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提取物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IEC-6细胞 党参提取物 药理学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丹参注射液苦参碱对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吴映雅 谭宇蕙 +1 位作者 钟富有 杜标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三七总皂苷、丹参注射液、苦参碱对体外培养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比色法研究三七总皂苷、丹参注射液、苦参碱对体外培养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影响的量效关系。结果:在药物作用72h条件下,20mL/...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三七总皂苷、丹参注射液、苦参碱对体外培养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比色法研究三七总皂苷、丹参注射液、苦参碱对体外培养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影响的量效关系。结果:在药物作用72h条件下,20mL/L的丹参注射液对CBRH7919细胞的体外抑瘤率均可达85%,IC50为12.5mL/L;而三七总皂苷低浓度对CBRH7919无抑制作用,在100mg/L以上浓度对CBRH7919细胞有抑制作用,140mg/L浓度的抑制达40.7%;苦参碱在10mg/L浓度下对CBRH7919无抑制作用,在50mg/L浓度以上对CBRH7919细胞有抑制作用,250mg/L的浓度下的抑制率为40.5%。结论:丹参注射液、三七总皂苷、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增殖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并且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丹参注射液 苦参碱 肝癌细胞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ASL-fMRI评价灯盏花素对大鼠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懂晶 刘玉品 +4 位作者 陈志远 汪印强 冉鹏程 唐梅丽 易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3-258,共6页
目的:应用3.0T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技术(ASL-f MRI)评估灯盏花素对大鼠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灯盏花素组,对照组于注射对比剂前、后连续注射生理盐水7 d,灯盏花素组于注射对比... 目的:应用3.0T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技术(ASL-f MRI)评估灯盏花素对大鼠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灯盏花素组,对照组于注射对比剂前、后连续注射生理盐水7 d,灯盏花素组于注射对比剂前、后连续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7 d(每天1次),并且于注射对比剂前、注射对比剂后20 min、24、48、72 h和7 d共6个时间点进行3.0T ASL-f MRI扫描,测量大鼠肾脏外髓部肾脏血流量(Renal Blood Flow,RBF)值,取大鼠肾脏病理检查,HE染色后评价外髓部肾小管损伤情况,分析和比较两组RBF值以及病理损伤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肾脏外髓部RBF值注射对比剂20 min后RBF值升高,持续至48、72 h后回落至低于注射对比剂前,直至7 d组;灯盏花素组注射对比剂20 min后RBF值持续升高至72 h、7 d后回落至近注射对比剂前水平.注射对比剂后72 h灯盏花素组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时间点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理结果表明对照组注射对比剂后20 min后肾脏外髓部肾小管即出现损伤,24-48 h损伤减轻,72 h损伤又加重,但低于20 min,7 d后损伤加重,与20 min组相仿;灯盏花素组注射对比剂后20 min肾脏外髓部肾小管严重损伤,24-48 h损伤减轻,逐渐低于对照组损伤程度,72 h损伤又加重,但低于对照组,7 d后损伤减轻.注射对比剂后,除24 h组两者损伤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余时间组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3.0T ASL-f MRI技术可以评估CIAKI引起的肾血流灌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大鼠CIAKI的治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技术 灯盏花素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邱宝珊 刘蓬 +3 位作者 马林霞 王士贞 苏宁 钟艳萍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7期1040-1041,共2页
目的 :从动物实验角度探讨脾虚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 ,为临床运用健脾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大黄泻下法造成“脾虚”豚鼠模型 ,应用卵清蛋白为致敏原 ,建立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 ,运用健脾益气的中药进行药物反证。结... 目的 :从动物实验角度探讨脾虚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 ,为临床运用健脾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大黄泻下法造成“脾虚”豚鼠模型 ,应用卵清蛋白为致敏原 ,建立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 ,运用健脾益气的中药进行药物反证。结果 :从动物的症状、被动皮肤免疫反应 (PCA)试验、鼻分泌物及鼻粘膜嗜酸细胞(EOS)及肥大细胞 (MC)计数等观察指标表明 ,脾虚状态下豚鼠对致敏原的应答反应较对照组强烈。结论 :在同样的致敏原作用下 ,脾虚动物较正常动物更容易发生变应性鼻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变应性鼻炎 疾病模型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的膜损伤与膜修饰 被引量:1
6
作者 易华 董传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110-1111,共2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 膜损伤 膜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甲基-二甲基偶氮苯喂饲大鼠肝卵圆细胞体外转化过程中胞浆游离钙浓度及cAMP含量的变化
7
作者 徐勤 文剑明 +1 位作者 薛玲 胡瑞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912-914,共3页
目的和方法:为了解SD大鼠肝卵圆细胞体外转化过程中胞浆游离钙及cAMP含量的变化。用荧光探针标记法检测胞浆游离钙浓度。以放射免疫法检测cAMP含量。结果:从喂饲3'-甲基-N,N-二甲基-4-氨基偶氯苯(3’-Me-DAB)大鼠分离到的卵... 目的和方法:为了解SD大鼠肝卵圆细胞体外转化过程中胞浆游离钙及cAMP含量的变化。用荧光探针标记法检测胞浆游离钙浓度。以放射免疫法检测cAMP含量。结果:从喂饲3'-甲基-N,N-二甲基-4-氨基偶氯苯(3’-Me-DAB)大鼠分离到的卵圆细胞,体外生长至30代时发生转化,生长速度加快。80%的转化卵圆细胞为异倍体,并能在软琼脂中呈克隆性生长。尽管细胞在转化过程中未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含量改变,但细胞游离钙升高和cAMP水平明显降低,反映细胞传导系统发生了改变。结论:这种细胞第二信使物质的改变使细胞保持恶性转化表型并能不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卵圆细胞 cAMP 3'-Me-DNA 游离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妊娠、哺乳期异位内膜的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冉青珍 何彦丽 陈万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23-1424,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妊娠期、哺乳期在位与异位内膜的组织学差异。方法:雌性成熟SD大鼠,自体移植法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造模成功后以雌雄比例2:1与雄鼠同笼饲养,雌鼠阴道细胞涂片发现精子当天定为"孕鼠",于孕12... 目的:对比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妊娠期、哺乳期在位与异位内膜的组织学差异。方法:雌性成熟SD大鼠,自体移植法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造模成功后以雌雄比例2:1与雄鼠同笼饲养,雌鼠阴道细胞涂片发现精子当天定为"孕鼠",于孕12d处死孕鼠7只,取其在位、异位内膜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另7只待其自然分娩后哺乳20d后处死,取其在位及异位内膜,同法切片。结果:模型组大鼠妊娠期在位子宫内膜符合妊娠期改变,可见A-S现象及蜕膜组织,而所有妊娠期大鼠异位内膜仅见不同程度分泌现象。模型组大鼠哺乳期在位内膜呈增生期改变,而异位内膜发育较其在位子宫内膜迟,并呈现坏死趋势。结论:由于生长环境不同,异位内膜对各种内分泌激素的反应与在位子宫内膜相比存在敏感差异。妊娠、哺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大鼠 妊娠 泌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肝组织HLA-DR的表达
9
作者 徐勤 胡瑞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8-159,共2页
为了解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是否存在HLA-DR的异常表达及外源性干扰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本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26例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AL-DR表达状况。结果20例患者肝细胞膜存在HLA-DR的异常表达,6例患者... 为了解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是否存在HLA-DR的异常表达及外源性干扰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本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26例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AL-DR表达状况。结果20例患者肝细胞膜存在HLA-DR的异常表达,6例患者肝组织未见HLA-DR表达。α-干扰素治疗后,碎屑状坏死明显减轻,HLA-DR表达状况无明显改变,且外源性干扰素也未能诱导HLA-DR表达阴性患者的HLA-DR表达。提示,在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者肝细胞中存在HLA-DR的异常表达,但这种表达与肝组织损伤程度并非一致,且外源性α-干扰素不能调节HLA-DR表达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HLA-DR 干扰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