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羌银解热汤治疗流行性感冒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棉 张奉学 +3 位作者 柯昌文 缪英年 吴志光 李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7期1400-1402,共3页
目的:研究羌银解热汤对小鼠感染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的抑制作用和对小鼠的保护作用;观察羌银解热汤对感染H3N2型人流感病毒的狗肾传代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的保护作用以及该汤药对H3N2型人流感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方法... 目的:研究羌银解热汤对小鼠感染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的抑制作用和对小鼠的保护作用;观察羌银解热汤对感染H3N2型人流感病毒的狗肾传代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的保护作用以及该汤药对H3N2型人流感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方法:利用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小鼠为动物模型,观察羌银解热汤在小鼠体内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并与银翘散汤剂、荆防败毒散汤剂作以对比。用H3N2型人流感病毒感染体外培养成单层生长的MDCK细胞,观察羌银解热汤体外抗流感病毒的作用。结果:羌银解热汤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引起的小鼠肺部病变、降低肺指数(P<0.05),改善小鼠组织病理变化,提高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死亡保护率(P<0.05),降低流感病毒诱导的血清干扰素IFN-α水平,其效果优于银翘散汤剂、荆防败毒散汤剂。体外实验显示羌银解热汤对H3N2型人流感病毒并无直接灭活作用,对MDCK细胞的保护作用并不明显。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羌银解热汤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流感病毒感染作用,其作用机理不能用该汤药的直接灭活流感病毒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中药治疗 实验研究 狗肾传代细胞(MDC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痹灵总碱对T细胞内Th1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娟 陈光星 +4 位作者 刘良 王培训 胡英杰 曾耀英 陈纪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 :研究通痹灵总碱 (TBL)对T细胞中Th1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并揭示其抗炎机制 ,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离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的TBL作用 1h ,再加多克隆刺激剂佛波醇酯 (PDB)和离子酶素 ,继续培养 4h收... 目的 :研究通痹灵总碱 (TBL)对T细胞中Th1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并揭示其抗炎机制 ,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离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的TBL作用 1h ,再加多克隆刺激剂佛波醇酯 (PDB)和离子酶素 ,继续培养 4h收获细胞 ,进行双色荧光素标记 ,以流式细胞术对Th1型细胞因子INF γ和TNF α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2 0 0mg/L 和 10 0mg/L的TBL ,能显著抑制T细胞内INF γ和TNF α的表达。结论 :TBL可抑制Th1型炎症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痹灵总碱 INF-Γ TNF-Α TH1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BBYNG对乳腺癌骨转移小鼠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胡卡 黄琳 +2 位作者 郭卫中 古明达 梁秉中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4,I0001,共5页
目的透过对中药复方BBYNG与西药双磷酸盐OSTAC的动物实验研究,观察中药治疗骨转移的疗效。方法参照文献建立高发骨转移的小鼠乳腺癌动物模型后,分别对不同组别的荷瘤小鼠灌喂相当于临床病人服用剂量的BBYNG或OSTAC,对比观察荷瘤小鼠的... 目的透过对中药复方BBYNG与西药双磷酸盐OSTAC的动物实验研究,观察中药治疗骨转移的疗效。方法参照文献建立高发骨转移的小鼠乳腺癌动物模型后,分别对不同组别的荷瘤小鼠灌喂相当于临床病人服用剂量的BBYNG或OSTAC,对比观察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活动状态、生存时间、骨转移及骨破坏的程度等。结果BBYNG可减慢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但不能显著缩小肿瘤的体积;可减轻肿瘤骨转移引起的活动障碍和骨破坏,延长生存时间。此结果与作者已进行的临床观察结果相似。结论BBYNG有减轻动物模型肿瘤引起的骨转移和骨破坏、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及开展用于预防肿瘤骨转移的探讨,并深化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骨转移 中草药 二磷酸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氨酸脑啡肽对猴免疫缺陷病毒早期感染引起CEM x1 74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郝艳生 张奉学 +3 位作者 黄冬爱 刘新华 李平风 李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5-311,共7页
探讨短期甲硫氨酸脑啡肽作用对SIV感染CEMx174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 .用MTS法测定甲硫氨酸脑啡肽对感染CEMx174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流式细胞仪分析SIV诱导细胞凋亡及其甲硫氨酸脑啡肽的作用 ,并测定了cAMP含量、PKA活性和组蛋白磷酸化的水... 探讨短期甲硫氨酸脑啡肽作用对SIV感染CEMx174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 .用MTS法测定甲硫氨酸脑啡肽对感染CEMx174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流式细胞仪分析SIV诱导细胞凋亡及其甲硫氨酸脑啡肽的作用 ,并测定了cAMP含量、PKA活性和组蛋白磷酸化的水平 .SIV能够显著减少CEMx174细胞数 ,甲硫氨酸脑啡肽可以提高感染细胞的存活率 .AnnexinⅤ结合实验显示 ,1μmol L甲硫氨酸脑啡肽可以增加存活细胞的比率 ,减少凋亡细胞数 .甲硫氨酸脑啡肽降低正常细胞和感染细胞cAMP的含量和PKA活性 ,但是在感染组较为明显 .在感染的情况下 ,磷酸化的组蛋白增加 ,甲硫氨酸脑啡肽可以减少其含量 .甲硫氨酸脑啡肽的作用可以被纳酪酮所拮抗 .研究结果提示 ,甲硫氨酸脑啡肽对SIV感染引起早期细胞凋亡的作用涉及cA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氨酸脑啡肽 猴免疫缺陷病毒 细胞凋亡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