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寒杂病论》中杏仁应用和配伍规律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齐世强 张瑞 +1 位作者 许国博 徐卫方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2154-2158,共5页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析了杏仁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和配伍规律:在用量和用法方面,杏仁在《伤寒杂病论》中有个、枚、升、分、两五种计量单位,其具体用量与所在经方的剂型有关,入丸剂者用量较大,一般为52~104 g,而入汤剂者用量相对较小...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析了杏仁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和配伍规律:在用量和用法方面,杏仁在《伤寒杂病论》中有个、枚、升、分、两五种计量单位,其具体用量与所在经方的剂型有关,入丸剂者用量较大,一般为52~104 g,而入汤剂者用量相对较小,多为0.7~52 g,临床上多采用“去皮尖”“汤浸,去皮尖及两仁”和“熬”“炒”“熬黑”等炮制方法降低杏仁的毒性;在主治证候方面,配伍杏仁的经方条文中多见“发热”“汗证”“痛证”“恶风(寒)”“胀满”“咳逆”“浮肿”“身黄”“项背强”“烦躁”和“短气”等证候,多有临床症状、病因病机、鉴别诊断及治则治法的不同;在配伍规律方面,杏仁配伍麻黄、桂枝重在发汗解表,配伍石膏、大黄兼以清泄里热,配伍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重在温化痰饮,配伍人参、当归、川芎、桂枝、干姜等药重在温补气血,温经通络。《伤寒杂病论》中杏仁的应用和配伍规律是临床活用杏仁的津梁,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杏仁 配伍规律 用法用量 主治证候 张仲景 经方 中医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合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口吃、久咳验案赏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齐世强 张瑞 +1 位作者 许国博 徐卫方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34-537,共4页
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常用于脏躁等精神类疾病。文章详述经方合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口吃和咳嗽两则医案,其中口吃案以每逢紧张、生气或工作压力大时便见口吃为主要表现,伴身热、口苦、咽痛、口干、容易紧张等症,舌红苔薄,脉弦细,属... 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常用于脏躁等精神类疾病。文章详述经方合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口吃和咳嗽两则医案,其中口吃案以每逢紧张、生气或工作压力大时便见口吃为主要表现,伴身热、口苦、咽痛、口干、容易紧张等症,舌红苔薄,脉弦细,属于肝气郁滞,郁久化热之证,故用四逆散合用甘麦大枣汤加味疏肝解郁,柔肝缓急,兼泻肝火;干咳案以讲话或进食时干咳为主要表现,伴精神疲倦、怕冷、打喷嚏、咽痒、纳差腹胀、时有紧张等症,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滑,尺脉沉弱,属于阳虚外感夹饮,兼肝郁脾虚之证,故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苓甘五味姜辛汤合甘麦大枣汤温阳解表,化饮止咳,柔肝缓急,兼补脾气。结合文献分析,明确甘麦大枣汤的主要功效为养心血、补脾气和缓肝急,凡此三者异常所致疾病,均可单用或合用甘麦大枣汤治疗。谨守病机、合方治病思想对活用经方、发展经方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甘麦大枣汤 金匮要略 口吃 干咳 异病同治 合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