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登峰 薛艳梅 +3 位作者 闫志锋 王琴琴 陈雨秋 尚晓玲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5-220,共6页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迅速,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日益上升。本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存在诸多问题,临床疗效不尽人意。随着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和实验研究地广泛报道,肯定了中医药治疗...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迅速,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日益上升。本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存在诸多问题,临床疗效不尽人意。随着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和实验研究地广泛报道,肯定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独特优势。故作者查阅了近20年的有关中医治疗该病的研究及经验总结的文献,总结和肯定了中医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文章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常用方剂、中成药种类,以及中医特色诊疗手段等方面分析总结中医药诊疗BA(brady arrhythmia,BA)的研究进展,以期完整阐述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理论及方法,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方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中医特色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药整合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究解毒通络调肝方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T2DM-IR的分子机制
2
作者 吴萃 张琦 +4 位作者 李培 王丽 刘添娇 李元东 朴春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0-1164,共15页
目的 解毒通络调肝方(Jiedu Tongluo Tiaogan Formula,JTTF)是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有效方剂,本文采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验证探讨JTTF改善T2DM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 目的 解毒通络调肝方(Jiedu Tongluo Tiaogan Formula,JTTF)是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有效方剂,本文采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验证探讨JTTF改善T2DM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UPLC-Q-TOF-MS色谱质谱所鉴定出的JTTF的主要化合物来获取JTTF的药物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rugBank等多个数据库筛选T2DM-IR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 11.0数据库构建JTTF治疗T2DM-IR的PPI网络图。根据Metascape平台进行GO和KEGG分析寻找与靶点蛋白相关的生物学通路。采用AutoDock Tools软件模拟分子对接。体外实验采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HepG2-IR细胞模型,检测JTTF对HepG2-IR的影响。结果 提取到JTTF有效活性成分28种,T2DM-IR的基因靶点857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168个。富集到GO条目387个,KEGG通路145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JTTF主要成分与PI3K、AKT相关蛋白均有较好结合活性。体外实验结果显示,JTTF能显著缓解PA诱导的HepG2细胞损伤,增加HepG2葡萄糖消耗量,增加PI3K和AKT mRNA及蛋白的表达,调节GLUT2、GLUT4和GSK3β的表达,缓解细胞IR。结论 JTTF可提高HepG2-IR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摄取及细胞内的糖代谢过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解毒通络调肝方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体外实验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专项资金预算监控平台建设——以深圳市福田区社会办医疗机构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燕如 张乐飞 +5 位作者 张丽 李昆昆 张闻逸 何洋 赖颂茹 陈媛梅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7-113,共7页
卫生专项资金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起到了保障民生的重要作用,是基层各医疗机构日常运营和稳定发展的重要补充,关系着国计民生。文章介绍了深圳市福田区卫健局联合区财政局面向社会办医疗机构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康中心... 卫生专项资金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起到了保障民生的重要作用,是基层各医疗机构日常运营和稳定发展的重要补充,关系着国计民生。文章介绍了深圳市福田区卫健局联合区财政局面向社会办医疗机构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康中心”)研究开发的,专项用于基层医疗机构政府投入专项资金预算核定、拨付、用款、监督等全过程管理的卫生专项资金监控平台,详细阐述了平台的系统框架和主要功能模块,以及在提升卫生专项资金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等方面的实际意义,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并对平台的局限性和下一步完善思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能够为其他兄弟单位进行同类平台的开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专项资金 预算监控平台 系统框架 功能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SLC7A11/GPX4/ACSL4通路调控铁死亡改善卵巢早衰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麦哲芬 张伊 +1 位作者 刘杨萍 韩霞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0-496,共7页
目的:基于POF小鼠模型评价槲皮素对POF的保护作用及对铁死亡的调控机制。方法:于2024年7~8月,将30只5周龄雌性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槲皮素组;除正常组外,其余2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POF模型。槲皮素组给予槲皮素灌... 目的:基于POF小鼠模型评价槲皮素对POF的保护作用及对铁死亡的调控机制。方法:于2024年7~8月,将30只5周龄雌性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槲皮素组;除正常组外,其余2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POF模型。槲皮素组给予槲皮素灌胃干预21 d,其余2组给予同量生理盐水。干预结束后取小鼠血清进行AMH、FSH、E_(2)、T-SOD及CAT测定,取卵巢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分析、qRT-PCR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闭锁卵泡明显增多,AMH和E_(2)水平明显降低(P<0.01),FSH水平明显升高(P<0.01),T-SOD活力和CAT活力明显降低(P<0.01),SLC7A11和GPX4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ACSL4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组闭锁卵泡减少,卵巢病理组织可见成熟卵泡,AMH和E_(2)水平显著升高(P<0.01),FSH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组T-SOD活力和CAT活力明显升高(P<0.05);SLC7A11表达升高,GPX4表达明显升高,ACSL4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槲皮素通过激活SLC7A11/GPX4/ACSL4通路,有效抑制铁死亡过程,进而显著改善POF小鼠的卵巢功能和性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小鼠 槲皮素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在社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萧焕明 张其鹏 +4 位作者 施梅姐 杨雨齐 刘乐鑫 黎胜 池晓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69-1673,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慢病管理方案干预社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在广州天河社区就诊的84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中医慢病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中医慢病管理组给予...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慢病管理方案干预社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在广州天河社区就诊的84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中医慢病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中医慢病管理组给予恩替卡韦片(0.5 mg,1次/d,口服)治疗和中医慢病管理;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和常规疾病基础知识教育及服药指导。治疗4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中医症状积分、生存质量积分等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相对应的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治疗48周后,中医慢病管理组的临床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66±1.92 vs 6.42±2.48,t=5.563,P<0.001),且生存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50.75±54.24 vs 491.08±54.21,t=-4.888,P<0.001)。中医慢病管理组的48周ALT复常率(80.00%vs 72.22%,χ~2=0.590,P=0.443)、HBV DNA阴转率(73.17%vs 68.42%,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29.27%vs 18.42%,P>0.05)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特色慢病管理能够改善社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对于提高患者抗病毒疗效有一定意义,值得在社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社区卫生服务 中医 疾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行动测评视频工具的汉化及在社区居民中的信效度检验
6
作者 韩郭茵 麦倩华 +4 位作者 陈玥而 钟印芹 翁丹婷 郑镇泳 谭益冰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0-94,共5页
目的检验汉化版脑卒中行动测评视频工具的信效度。方法获得原视频工具作者授权后,将视频台词进行翻译、依据台词译稿进行视频拍摄,形成视频工具中文版。通过专家咨询、预调查将脑卒中行动测评视频工具进行文化调适,于2023年11月至2024年... 目的检验汉化版脑卒中行动测评视频工具的信效度。方法获得原视频工具作者授权后,将视频台词进行翻译、依据台词译稿进行视频拍摄,形成视频工具中文版。通过专家咨询、预调查将脑卒中行动测评视频工具进行文化调适,于2023年11月至2024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516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检验其信效度。结果中文版脑卒中行动测评视频工具包含7个情景视频。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508%,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df=1.180,GFI=0.987,CFI=0.997,NFI=0.981,IFI=0.997,RMSEA=0.027。视频工具全体一致内容效度指数0.857,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为0.800~1.000,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为0.980。视频工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2,折半信度为0.757,重测信度为0.869。结论中文版脑卒中行动测评视频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居民对脑卒中先兆识别与反应能力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行动测评 评估工具 视频 信度 效度 社区护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PRZ1对ANE诱导下小鼠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张弘驰 翟妍 穆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7-710,共4页
前期研究表明PTPRZ1对PI3K/AKT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有潜力成为调控成纤维病变的新型蛋白。将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E组、ANE+ov-PTPRZ1组、ANE+ov-NC组,相应处理后,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PTPRZ1、PI3K、AKT蛋白表达,建... 前期研究表明PTPRZ1对PI3K/AKT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有潜力成为调控成纤维病变的新型蛋白。将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E组、ANE+ov-PTPRZ1组、ANE+ov-NC组,相应处理后,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PTPRZ1、PI3K、AKT蛋白表达,建立口腔黏膜下纤维病变小鼠,观察小鼠PI3K、AKT蛋白表达。PTPRZ1过表达可调控ANE诱导下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凋亡及活力,与剂量呈依赖性,且PTPRZ1能够通过激活口腔黏膜成纤维病变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促进纤维化,加重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Z1 槟榔提取物 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 活力 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参知健脑方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牟雷 朱瑾娴 +3 位作者 吴彬 于珊珊 马华萍 韩振蕴 《特产研究》 2025年第1期79-88,共10页
本研究旨在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讨参知健脑方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作用机制。试验采用TCMSP、TCMMESH和ETCM平台筛选出参知健脑方中人参、知母、赤芍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isGeNET和D... 本研究旨在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讨参知健脑方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作用机制。试验采用TCMSP、TCMMESH和ETCM平台筛选出参知健脑方中人参、知母、赤芍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isGeNET和DigSee等数据库检索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靶点,然后运用Cytoscape 3.8.0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通过STRING平台得到药物与疾病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参知健脑方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共筛选出参知健脑方的43个活性成分和相应靶点759个,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靶点6314个;获得“药物-疾病”共同靶点584个,关键靶点为AKT1、TNF、CTNNB1、SRC和EGFR。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参知健脑方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潜能和活性较好。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参知健脑方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多维网络调控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知健脑方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肺肾交互”理论的探讨及其在急性肾损伤诱导急性肺损伤的物质基础 被引量:4
9
作者 黄仁发 林业欣 +5 位作者 高玉 梁群卿 马晓露 龙韵 胡维 李贺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66-267,共2页
急性肾损伤可以导致远隔器官的损伤,诱导急性肺损伤的发生,这是急性肾损伤预后差的重要原因,深入理解肾和肺损伤的交互机制是改善AKI预后的关键。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肾和肺二者能相互影响,在生理上是"金水互生"。在病理上是&qu... 急性肾损伤可以导致远隔器官的损伤,诱导急性肺损伤的发生,这是急性肾损伤预后差的重要原因,深入理解肾和肺损伤的交互机制是改善AKI预后的关键。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肾和肺二者能相互影响,在生理上是"金水互生"。在病理上是"肺肾同源"。中医学这种肾肺之间生理和病理上的认识,与目前西医AKI能诱发ALI的交互相似。水通道蛋白-1可以表达于肾小管和肺泡,急性肾损伤和急性肺损伤时肾和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均下调,炎症是急性肾损伤诱导急性肺损伤的机制,而IL-1β、TNF-α等炎症可以下调水通道蛋白-1,因此在AKI诱导ALI过程中,中医"肺肾交互"理论的物质基础可能是AQP-1和炎症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急性肺损伤 中医“肺肾交互”理论 水通道蛋白-1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症状和生物学特征预测电针抗抑郁临床疗效的探索性分析
10
作者 胡凌娟 赵冰骢 +3 位作者 李晶 图娅 杨昕婧 郭卓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共5页
目的探索影响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对电针、药物和针药联合3种不同干预措施应答的关键因素。方法将61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20例,脱落1例)、药物组(20例,脱落4例)和针药联合组(21例,脱落1例)。电针治疗选取主穴百会、印堂并接电... 目的探索影响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对电针、药物和针药联合3种不同干预措施应答的关键因素。方法将61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20例,脱落1例)、药物组(20例,脱落4例)和针药联合组(21例,脱落1例)。电针治疗选取主穴百会、印堂并接电,每次30 min,每周3次;药物治疗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5~10 mg/d;针药联合组的患者同时接受电针和药物治疗,治疗均持续6周。观察患者抑郁严重程度、生活质量等临床表现,ELISA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在(24-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3组患者,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3组患者的HAMD-24应答率、缓解率、SSRS、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临床症状和分子生物学指标模拟的模型较为可靠。结论适合不同干预措施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人群基本特征有所不同。对伴随较严重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选择针药联合治疗更有可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疗效预测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师共管”诊疗模式对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添娇 朴春丽 +2 位作者 赵能江 李津 杨叔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121-3128,共8页
背景糖尿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但临床防治管理水平仍不理想。目的观察“三师共管”诊疗模式对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背景糖尿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但临床防治管理水平仍不理想。目的观察“三师共管”诊疗模式对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内分泌科接受“三师共管”诊疗模式管理并随访6个月以上的181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病程将患者分组(A组:病程<1年;B组:病程1~5年;C组:病程>5~10年;D组:病程>10年);患者在线下门诊由中医师、内分泌专科医师、健康照护师组成的“三师”团队进行体质辨识、并发症筛查、“药、食、功、识”、中医适宜技术等综合干预;患者居家时,由健康照护师通过智能血糖仪设备和手机APP进行线上管理。在管理6个月后收集不同病程患者血糖、体质量指标的变化;并采用问卷收集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填写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6(SDSCA-6)。结果通过“三师共管”诊疗模式的管理,A组患者在干预后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方面的疗效较好(P<0.05);A组、B组、C组、D组的BMI、腰围与干预前比较均降低(P<0.05);患者自我管理中较常见的饮食问题为饮食结构不合理(38.12%),较常见的运动问题为运动量或运动强度不足(36.46%),较常见的监测问题为监测不足(37.02%);A组、B组、C组、D组在“健康饮食”“自我监测”“医嘱依从”“教育交流”4个维度的自我管理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均升高(P<0.001)。结论“三师共管”诊疗模式能够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代谢指标,起到良好的综合干预作用,临床应尤其重视对糖尿病病程<1年患者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三师共管 糖尿病管理 中医药管理 自我管理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解毒方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及贝伐珠单抗对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坤 袁维 +2 位作者 伍静 夏章 张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21-4224,共4页
目的 考察疏肝健脾解毒方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及贝伐珠单抗对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替雷利珠单抗及贝伐珠单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解毒方,疗程3个月。检测中... 目的 考察疏肝健脾解毒方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及贝伐珠单抗对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替雷利珠单抗及贝伐珠单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解毒方,疗程3个月。检测中医证候评分、肿瘤标志物(PIVKAⅡ、AFP)、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血清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VAS评分、EORTC QLQ-C30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肿瘤标志物、ALT、AST、VAS评分、EORTC QLQ-C30评分降低(P<0.05),CD3^(+)、CD4^(+)、CD4^(+)/CD8^(+)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TBIL、CD8^(+)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疏肝健脾解毒方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及贝伐珠单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癌痛,提升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解毒方 贝伐珠单抗 替雷利珠单抗 晚期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Orbitrap HRMS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半夏泻心汤入血成分及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海燕 杨福权 +5 位作者 左秦川 房智彦 黄丽莉 淮文英 王艳秋 张天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0-1624,共15页
研究通过建立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采用液相芯片对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进行高通量检测,同时以HE染色对结肠组织进行炎症分级评分,验证半夏泻心汤(Banxia Xiexin Tang,BXT)对脾虚型UC的药理作用。随后利用... 研究通过建立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采用液相芯片对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进行高通量检测,同时以HE染色对结肠组织进行炎症分级评分,验证半夏泻心汤(Banxia Xiexin Tang,BXT)对脾虚型UC的药理作用。随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对BXT入血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BXT治疗脾虚型UC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UC能够增加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BXT可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且BXT高剂量组(20 g/kg)下降最明显,无明显炎细胞浸润,表明BXT对脾虚型UC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大鼠血清中发现入血成分共20个;网络药理学筛选出BXT治疗UC相关靶点87个,涉及炎症反应、炎症反应调节、微生物反应等生物过程,参与了IL-17、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TNF等信号通路。综上可知,BXT治疗脾虚型UC可能与抑制肠道炎症、调节肠道微生物及保护肠道屏障等多个途径相关,从而达到治疗UC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 UPLC-Q-Orbitrap HRMS 入血成分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低强度聚焦超声刺激大鼠迷走神经的安全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海芬 孟文 +1 位作者 牛丽丽 潘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8-362,共5页
目的观察以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刺激大鼠迷走神经的安全性。方法将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刺激A、B、C组和假刺激组(D组),每组3只。以装配适宜准直器的超声刺激系统,分别以1.05、3.87及4.25 MPa声压对A、B、C组大鼠左侧迷走神经行LIF... 目的观察以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刺激大鼠迷走神经的安全性。方法将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刺激A、B、C组和假刺激组(D组),每组3只。以装配适宜准直器的超声刺激系统,分别以1.05、3.87及4.25 MPa声压对A、B、C组大鼠左侧迷走神经行LIFU刺激,脉冲重复频率、占空比及刺激方式均相同;对D组大鼠将超声换能器定位于左侧颈部但不予刺激。记录LIFU刺激前、中、后4组大鼠心率及颈部局部温度变化。结束刺激后对C、D组采集MR T2WI,取迷走神经,观察有无病理改变。结果LIFU刺激前5 min、刺激中及刺激后5 min,4组间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D组换能器下方局部区域温度分别为28.1~30.1℃、28.3~30.3℃、27.9~30.4℃及27.8~30.2℃,温度波动均小于2.5℃。T2WI显示C、D组大鼠颈部软组织无明显异常;2组大鼠迷走神经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以特定参数LIFU刺激大鼠迷走神经的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大鼠 低强度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症状群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8
15
作者 吴蒙 袁竺方 +4 位作者 游旅 丁瑶 陈丽金 罗菁 叶美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3,共4页
目的编制脑卒中患者症状群评估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为精准护理提供评估工具。方法以症状管理理论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德尔菲法、预调查形成量表初稿后,选取35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采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筛选条目... 目的编制脑卒中患者症状群评估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为精准护理提供评估工具。方法以症状管理理论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德尔菲法、预调查形成量表初稿后,选取35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采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筛选条目、检验信效度。结果编制的脑卒中症状群评估量表包括躯体活动、认知言语、感知觉、吞咽、消化排泄、情绪心理6个症状群共35个条目,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095%。量表总Cronbach’sα系数为0.905,折半信度为0.728。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86,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20~1.000。结论脑卒中患者症状群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脑卒中患者症状群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症状群 评估量表 信度 效度 症状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通络开痹方治疗气虚瘀毒阻络型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添娇 赵晓华 +1 位作者 顾成娟 朴春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3-108,共6页
目的 验证解毒通络开痹方对气虚瘀毒阻络型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降糖、调脂、抗炎及血管保护作用,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90名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 目的 验证解毒通络开痹方对气虚瘀毒阻络型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降糖、调脂、抗炎及血管保护作用,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90名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并进行分组隐藏。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锻炼、饮食以及常规降糖降脂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解毒通络开痹方干预,两组疗程均为15周。在入组和干预15周后,检测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标、下肢动脉内径、踝肱指数、相关炎性因子,并评估中医证候积分,在入组及干预6周、15周时进行安全性评估,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FBG、HbA1c、TC、LDL-C、BMI、双侧股总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内径、HCY、CRP、CysC、中医证候总积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ABI、HDL-C较干预前升高(P<0.05),TG、双侧胫前动脉内径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bA1c、双侧股总动脉内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ABI较干预前升高(P<0.05),FBG、TC、TG、LDL-C、HDL-C、BMI、双侧腘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内径、HCY、CRP、CysC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I、双侧股总动脉内径、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61.90%,两组受试者总体安全性良好。结论 解毒通络开痹方能有效改善气虚瘀毒阻络型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和体质量,调节血脂,降低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胱抑素C,并扩张下肢动脉内径,减轻斑块和血管狭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通络开痹方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抑制急性肾损伤诱导急性肺损伤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琦 简禄勇 +3 位作者 郭华慧 张星炜 曹海虹 黄仁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1-508,共8页
目的探讨自噬在急性肾损伤(AKI)诱导急性肺损伤(ALI)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4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和雷帕霉素(RA)组。除sham组外,其余组均建立... 目的探讨自噬在急性肾损伤(AKI)诱导急性肺损伤(ALI)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4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和雷帕霉素(RA)组。除sham组外,其余组均建立由IRI诱导的大鼠AKI模型。AKI模型的建立采取先切除右肾,再分离左肾动脉,动脉夹夹闭左肾动脉的方式,随后分别进行12、24、48和72 h的再灌注。3-MA组、RA组在IRI处理前后12 h通过腹腔注射3-MA(15 mg/kg,1 mL)或RA(2 mg/kg,1 mL),评估大鼠肺和肾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情况,并测量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氧化应激水平和细胞凋亡水平。结果肾IRI可导致AKI后ALI,血尿素氮(BUN)、肌酐(C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此外,与IRI组相比,RA组P62和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LC3-Ⅱ/LC3-Ⅰ、Beclin-1、Bcl-2和ULK1表达增加。自噬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减少肾脏和肺组织的病理损伤,有效改善AKI诱导的ALI。结论自噬在AKI诱导ALI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AKI治疗的新靶点,降低并发症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凋亡 急性肾损伤 急性肺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欣胃颗粒调控METTL6/CyclinD1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18
作者 吴丽丽 张冉 +2 位作者 刘馨瑶 张杨 王静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869-1875,共7页
目的:观察欣胃颗粒对胃癌细胞METTL16/CyclinD1通路和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阐明其治疗胃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欣胃颗粒对胃癌细胞株(MKN-45)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分布,采... 目的:观察欣胃颗粒对胃癌细胞METTL16/CyclinD1通路和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阐明其治疗胃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欣胃颗粒对胃癌细胞株(MKN-45)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分布,采用Westernblot和RT-qPCR法检测METTL16/CyclinD1通路中相关分子的表达,采用斑点杂交检测CyclinD1的m^(6)A甲基化修饰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欣胃颗粒能够显著促进MKN-45细胞凋亡水平,增加G_(0)/G_(1)期比例,降低S期比例,下调CyclinD1、CDK4、E2F1和METTL16蛋白的表达和p-Rb/Rb的比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欣胃颗粒能够显著下调METTL16和CyclinD1 mRNA的表达,抑制CyclinD1的m^(6)A甲基化修饰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欣胃颗粒通过抑制METTL16介导的CyclinD1的m^(6)A甲基化修饰水平,从而发挥阻断G1期向S期转化、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胃颗粒 METTL16/CyclinD1信号通路 m^(6)A甲基化修饰 胃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从肝论治的气络调节探讨肠道菌群-胆汁酸轴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宇 宋佳媛 +2 位作者 王丽 张乃文 朴春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14-2920,共7页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Type 2 diabetes mellitus-insulin resistance,T2DM-IR)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肝失疏泄导致的肝气络形气转化失常是T2DM-IR的病机关键,且与肠道菌群和胆...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Type 2 diabetes mellitus-insulin resistance,T2DM-IR)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肝失疏泄导致的肝气络形气转化失常是T2DM-IR的病机关键,且与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失调关系密切。本文深入探讨了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在中医从肝论治的气络调节中的重要作用,揭示其对促进胰岛素敏感性提升以及能量代谢平衡的积极影响,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失调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胆汁酸代谢 气络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OS/CD163在人慢性根尖周炎组织中CD68^(+)细胞上的表达
20
作者 王利宏 刘园 +1 位作者 李娟 黄世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2-728,共7页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CD163在人不同类型的慢性根尖周炎组织中CD68^(+)细胞的表达,分析在人不同类型的慢性根尖周炎组织中CD68^(+)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45名受试者按根尖周炎类型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慢性根尖脓肿组和...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CD163在人不同类型的慢性根尖周炎组织中CD68^(+)细胞的表达,分析在人不同类型的慢性根尖周炎组织中CD68^(+)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45名受试者按根尖周炎类型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慢性根尖脓肿组和根尖周囊肿组),每组15名。免疫荧光双染色法观察根尖周标本中CD68^(+)-iNOS^(+)和CD68^(+)-CD163^(+)细胞在各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计算双阳性细胞的平均密度。结果:(1)3组标本中CD68^(+)-iNOS^(+)和CD68^(+)-CD163^(+)细胞密度差异显著(P<0.01);(2)慢性根尖脓肿组标本中CD68^(+)-iNOS^(+)细胞密度高于根尖周囊肿组(P<0.01),而两组间CD68^(+)-CD163^(+)细胞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3)慢性根尖周脓肿组中CD68^(+)-iNOS^(+)/CD68^(+)-CD163^(+)比值显著高于根尖囊肿组(P<0.01),而慢性根尖周脓肿组和对照组CD68^(+)-iNOS^(+)/CD68^(+)-CD163^(+)比值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D68^(+)-iNOS^(+)/CD68^(+)-CD163^(+)在慢性根尖脓肿组和根尖周囊肿组中表达的比值不同,调整其比值可能涉及慢性根尖周炎不同病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CD68+细胞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CD1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