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学生心理韧性、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
刘晓东
梁瑞琼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19 |
35
|
|
|
2
|
整字和部件的语义关系对汉字认知的影响 |
张静宇
马利军
陈栩茜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3
|
整字–部件关系对等级汉字识别的影响研究 |
马利军
韩镇洋
|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4
|
中医情志概念的现象学研究 |
陈玉霏
邱鸿钟
梁瑞琼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
5
|
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在谐音型歇后语理解中的作用 |
马利军
马云霄
何晓清
刘海涛
张静宇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
6
|
语音隐喻映射中介——同音字在谐音型歇后语理解中的作用 |
马利军
张积家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
7
|
熟悉度和语汇类型对歇后语加工的影响:基于ERPs的证据 |
马利军
马云霄
梁俊煜
张静宇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8
|
谐音线索和“歇后”时间对谐音型歇后语理解的影响 |
马利军
梁俊煜
马云霄
|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
9
|
汉语三字格惯用语的储存激活机制研究 |
黄琳
卢梓堋
马利军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10
|
没有被忘却了的工作——以鲁迅先生辑校的谢承《后汉书》为限 |
卢芳
汤颖仪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
11
|
语法切分方式对汉语成语加工的影响研究 |
张静宇
马利军
卢植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