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四逆散抗应激性抑郁效应及其海马NMDA受体通道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吴丽丽 严灿 +3 位作者 丁胜元 徐志伟 曾纯 兰金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25-1431,共7页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JWSNS)抗应激性抑郁效应及其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通道的机制。方法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计应激(chronicmild unpredictable stress,CMUS)制作大鼠抑郁症模型。在造模前后测量基础糖...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JWSNS)抗应激性抑郁效应及其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通道的机制。方法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计应激(chronicmild unpredictable stress,CMUS)制作大鼠抑郁症模型。在造模前后测量基础糖水消耗量和体重的变化;离体海马脑片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海马损伤情况以及JWSNS含药血清的保护作用;运用细胞贴附式膜片钳记录模式检测大鼠海马NMDA受体通道开放概率和平均开放时间的变化,Tillvision图像处理系统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结果CMUS可引起大鼠糖水偏爱度下降(P<0.01),JWSNS和MK801可提高应激性抑郁症大鼠糖水偏爱度(P<0.01,P<0.05),但对大鼠的体重无影响。JWSNS、20%JWSNS含药血清和MK801均能明显升高应激性抑郁症大鼠海马光密度值,降低海马脑片损伤百分率(P<0.05,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NMDA受体通道开放概率明显增高(P<0.05),而JWSNS、MK801能明显降低海马NMDA受体通道开放概率(P<0.05,P<0.01);对NMDA受体通道平均开放时间无明显影响。JWSNS、MK801能明显降低应激性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内升高的游离Ca2+浓度(P<0.01)。结论JWSNS具有抗抑郁作用,NMDA受体可能是其药理学作用靶点之一,调控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的功能状态可能是JWSNS发挥抗抑郁效应的直接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抑郁症 海马 N-甲基-D-天冬氨酸 受体 加味四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星型胶质细胞的JNK介导吗啡耐受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微 郭瑞鲜 +5 位作者 崔宇 赵春梅 傅璐 胡芬 冯鉴强 陈培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35-1439,共5页
目的观察脊髓JNK在大鼠吗啡镇痛耐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SD大鼠连续7d鞘内注射吗啡(15μg)建立吗啡耐受的动物模型。采用50℃热水甩尾法观察吗啡的镇痛效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吗啡耐受过程中脊髓背角磷酸化JNK(pJNK)的表达情况... 目的观察脊髓JNK在大鼠吗啡镇痛耐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SD大鼠连续7d鞘内注射吗啡(15μg)建立吗啡耐受的动物模型。采用50℃热水甩尾法观察吗啡的镇痛效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吗啡耐受过程中脊髓背角磷酸化JNK(pJNK)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慢性鞘内注射吗啡的过程中,大鼠脊髓背角pJNK的表达随着吗啡耐受程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加,且pJNK主要存在于脊髓星型胶质细胞。吗啡注射前15min鞘内给予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25μg),不仅可以明显抑制吗啡镇痛耐受还可以部分抑制已形成的吗啡耐受。结论脊髓星型胶质细胞JNK的激活可能是吗啡耐受形成和维持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耐受 JNK 星型胶质细胞 脊髓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调节iNOS抑制C57BL/6J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秦丽 关莉 +5 位作者 林锐珊 薛倩倩 徐进文 闫福曼 李小英 刘海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01-1605,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卵巢切除小鼠血脂四项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胸主动脉的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卵巢切除小鼠血脂四项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胸主动脉的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 anion,ONO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雌性C57小鼠经卵巢切除建立去势模型后,分为假手术组、单纯去势组、假手术高脂组、模型高脂组和RES组。单纯去势组和假手术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给予高脂饲料。14周后,收集血清检测各组血清的CHOL、TG、LDL-C和HDL-C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血浆NO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情况,DAB染色测定血管ONOO-及iNOS水平,免疫印迹测定血管组织的iNOS表达。结果:模型高脂组血清CHOL、TG、LDL-C和NO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与模型高脂组相比,RES组可降低小鼠血清的TC、TG、LDL-C和NO(P<0.05);14周后,AS模型成功建立,模型高脂组有明显的AS病理改变,单纯去势组无明显AS斑块,RES组AS病变明显减轻;高脂喂养14周后,模型高脂组血管组织的iNOS及ONOO–表达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与模型高脂组相比,RES组可降低小鼠胸主动脉的iNOS表达(P<0.05),与此同时,血管ONOO-含量较模型高脂组降低。结论:RES可以抑制iNOS表达,减少NO生成,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通过缝隙连接蛋白43抗脑缺血损伤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微 郭建超 +3 位作者 苏宁 张洋 周颖 周乐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68-2070,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在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制备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后拔出线栓进行再灌注。补阳还五汤灌胃,24 h后取材通过免疫蛋白印迹检测Cx43,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在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制备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后拔出线栓进行再灌注。补阳还五汤灌胃,24 h后取材通过免疫蛋白印迹检测Cx43,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eosin,HE)观察脑组织神经元损伤,以及相关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结果:免疫蛋白印迹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可下调缺血后Cx43的表达。另外,联合使用Cx43激动剂(GAP-134)后神经元损伤较补阳还五汤组加重,提示Cx43参与了补阳还五汤的抗脑缺血损伤。进一步通过试剂盒检测发现,同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可降低脑缺血后NO和MDA的含量,上调SOD含量。而使用Cx43激动剂后,补阳还五汤对NO的下调和对SOD的上调作用均被抑制。结论:这些结果提示Cx43可能是通过减少NO以及增加SOD介导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 CX43 MDA SOD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