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巴胺奖赏系统参与抑郁环路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卓娴 周流畅 +4 位作者 叶丽宏 邓迪 赵金兰 史亚飞 张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4-1429,共6页
在寻找提升抗抑郁疗效新策略的过程中,中医药干预逐渐展露出其独特的防治优势。多巴胺奖赏系统密切参与了抑郁症的病理发生发展过程,现今研究多聚焦于多巴胺奖赏系统中某一特定核团的功能机制,而着眼于神经环路功能机制所开展的研究较... 在寻找提升抗抑郁疗效新策略的过程中,中医药干预逐渐展露出其独特的防治优势。多巴胺奖赏系统密切参与了抑郁症的病理发生发展过程,现今研究多聚焦于多巴胺奖赏系统中某一特定核团的功能机制,而着眼于神经环路功能机制所开展的研究较少。当前奖赏环路的微观研究中,奖赏环路异常和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关联性已获得广泛认可,中医药干预可通过影响奖赏环路发挥抗抑郁作用。该文围绕多巴胺奖赏系统参与抑郁症的环路机制以及中医药干预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奖赏系统 神经环路 多巴胺 腹侧背盖区 伏隔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计量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永宸 熊曼琪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6-249,共4页
介绍文献计量学方法在仲景学说研究、处方用药规律研究、医学史及医家医著研究、期刊杂志评估研究、检索工具计量分析研究、古籍辨伪研究以及评价中医院校教学科研的质量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综述文献 中医药研究 仲景学说 处方用药规律 医学史 医家医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揽要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志伟 柴雅倩 《中医药学刊》 2001年第6期550-551,共2页
关键词 皮肤瘙痒 中医药疗法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炎南运用中医药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验案2则
4
作者 高日阳 张海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86-1787,共2页
介绍名老中医沈炎南教授运用中医药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验案,其认为鼻咽癌放疗后热盛阴伤、邪毒内蕴最为常见,故以养阴生津、清热解毒为治疗大法,同时注意放疗各期的随症用药,疗效显著。
关键词 鼻咽癌 中医药疗法 名老中医经验 沈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数据时代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12
5
作者 胡文 侯政昆 +1 位作者 刘凤斌 陈新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56-1661,共6页
互联网时代下的医疗越来越数据化,庞大的医疗数据存在着巨大的研究价值。本文旨在对大数据在中医药临床应用进行介绍及应用理论进行探讨,为中医药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为概括数据挖掘研究在中医药研究应用现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 互联网时代下的医疗越来越数据化,庞大的医疗数据存在着巨大的研究价值。本文旨在对大数据在中医药临床应用进行介绍及应用理论进行探讨,为中医药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为概括数据挖掘研究在中医药研究应用现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合格文献135篇,对文献发表时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广泛,能从多角度、多空间、多因素对中医药进行研究,但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足。最后对大数据中医药临床应用进行展望,分析中药上市、中医药临床测评工具、真实世界证据理论等新应用技术对大数据与中医药临床结合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临床研究 真实世界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入药史考述——以中医药典籍为中心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海燕 鄢梁裕 罗彦慧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8-72,共5页
葡萄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物质文明,葡萄一入中原,即被广泛使用,可食用、可酿酒、可入药。中文文献记载的葡萄入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此后历代医家不断积累和完善葡萄入药经验,葡萄果、葡萄根、葡萄籽、葡萄叶等均可入药。学... 葡萄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物质文明,葡萄一入中原,即被广泛使用,可食用、可酿酒、可入药。中文文献记载的葡萄入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此后历代医家不断积累和完善葡萄入药经验,葡萄果、葡萄根、葡萄籽、葡萄叶等均可入药。学界研究葡萄的成果丰富,但研究葡萄入药的成果却甚少。通过详细梳理中医药典籍中的葡萄相关文献,探讨葡萄在中医药典籍中的演变历程,总结历代医家使用葡萄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葡萄在中医药发展史上的意义和药用价值,并为现代医药学家使用和发掘葡萄丰富的药用价值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中医药 入药史 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细胞释放信号对肿瘤进展的影响及中医药干预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胜奇 李晶 +2 位作者 王能 刘成宽 王志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1,共6页
细胞存在多种多样的死亡途径,根据发生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凋亡、坏死性凋亡、焦亡、铁死亡、自噬依赖性死亡等。事实上,死亡细胞不是等待移除的惰性细胞,其可通过释放可溶性细胞因子及包含丰富生物学成分的囊泡等作为“再见”信号,进一... 细胞存在多种多样的死亡途径,根据发生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凋亡、坏死性凋亡、焦亡、铁死亡、自噬依赖性死亡等。事实上,死亡细胞不是等待移除的惰性细胞,其可通过释放可溶性细胞因子及包含丰富生物学成分的囊泡等作为“再见”信号,进一步影响周围组织及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十年来细胞死亡领域相关研究多聚焦于细胞死亡的内在调控过程,而对细胞死亡后释放信号的多样性,以及所释放信号如何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注较少。一方面,死亡细胞释放信号可调控肿瘤炎性微环境形成、代谢、耐药、转移等各种生物学过程。此外,死亡细胞释放信号可作为第二信使,调控肿瘤微环境的免疫应答反应活性。合理利用多种多样的细胞死亡途径并采用药理学手段调节细胞死亡释放信号,有望为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方向及策略。中医药在调节细胞死亡信号进而抑制肿瘤发生发展领域具有传统优势。拟综述主要探讨细胞死亡途径的释放信号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中医药调控细胞死亡途径进而抗肿瘤的作用,以期为中医药抗肿瘤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死亡途径 死亡细胞释放信号 中医药 肿瘤免疫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时间医学与现代生物节律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权韩 吴丽丽 严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35-1937,共3页
目前对于时间节律的研究很多,大多是集中在药理学方面,但中医学对这方面的研究的层次不是很高,从时间结构角度出发指出中医基础理论所存在问题并进行阐释还不是很深刻,主要表现在研究不够全面,而且层次多数不高,还有许多国内的研究目前... 目前对于时间节律的研究很多,大多是集中在药理学方面,但中医学对这方面的研究的层次不是很高,从时间结构角度出发指出中医基础理论所存在问题并进行阐释还不是很深刻,主要表现在研究不够全面,而且层次多数不高,还有许多国内的研究目前很多停留在对已有文献的具体论证,这可能与中医的研究思路有关,所以导致研究的方法手段单一,主要是观察一些普通的生化指标,利用多学科交叉探索出新的研究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中医在时间治疗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时间医学理论也具有其独特性,因而探讨中医时间医学与现代医学生物节律人事方面的互通点,并将其融入于具体疾病的时间治疗学当中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本文对中医时间医学与现代医学生物节律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时间医学 生物节律 问题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智慧中医研究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任海燕 王维广 +15 位作者 许林 黎晖 蒋涛 杨涛 罗静静 李涛 张磊 刘清君 覃文军 孟祥飞 李芳杰 王鑫 林静怡 周鹏 郭义 孟昭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1-1302,共12页
探讨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中医领域的必要性、智慧中医的内涵及任务,及相关研究落地转化进展,紧扣国家导向、刚需及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未来可用于中医领域的热门AI技术以及智慧中医未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 探讨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中医领域的必要性、智慧中医的内涵及任务,及相关研究落地转化进展,紧扣国家导向、刚需及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未来可用于中医领域的热门AI技术以及智慧中医未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促进多学科交叉创新融合,助力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传承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智慧中医 研究进展 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 辅助诊疗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叙事下的中风康复家庭研究——基于河北省T市中医院康复大厅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天一 刘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2-508,共7页
背景在中风加剧家庭与社会负担的背景下,基于医院田野经验的康复家庭研究尚有欠缺。目的从病患、家属、家庭和医者四种叙事视角,分析医院康复大厅中存在的社会文化氛围。方法本文访谈对象均来自2021年4—7月T市中医院康复科,从患者叙事... 背景在中风加剧家庭与社会负担的背景下,基于医院田野经验的康复家庭研究尚有欠缺。目的从病患、家属、家庭和医者四种叙事视角,分析医院康复大厅中存在的社会文化氛围。方法本文访谈对象均来自2021年4—7月T市中医院康复科,从患者叙事、家属叙事、家庭叙事、医生叙事四个方面,考察康复大厅内的社会文化氛围。结果中风康复患者在自身与集体的共同进步中感受到“创伤后成长”的正向体验;家属在互相交流中自发建构起俱乐部文化,并在陪伴中起到了“医患桥梁”等作用;作为整体的中风康复家庭承受两方面张力,即家庭经济负担的外部张力和家属患者之间难以互相理解的内部张力;医生能更加理性看待中风康复家庭,通过医生-患者与教师-学生的关系对比,阐明医生在与患者相处时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教师的角色。结论通过对康复大厅社会文化氛围的分析,指出中风防治面临防治重心难以下沉和部分患者难以就医的困难。医学人文研究尤其是医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建构积极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风康复 慢性病 经济负担 质性研究 医学人类学 医学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赞”形态前臂动脉铸型制作及原形透明包埋方法
11
作者 肖钊明 马梓玮 +6 位作者 李泽宇 刘畅 许广威 梁海彬 周贤熙 戴景兴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85,共3页
目的 制作“点赞”的前臂及手掌动脉铸型以及为其原型包埋,为临床诊治,解剖学的教学、科研及科普提供直观的血管原型包埋模型,为其他不同形态的铸型标本的原型包埋提供经验及依据。方法 以带造型手掌为模,以硅胶及石膏为材料,制作阴阳... 目的 制作“点赞”的前臂及手掌动脉铸型以及为其原型包埋,为临床诊治,解剖学的教学、科研及科普提供直观的血管原型包埋模型,为其他不同形态的铸型标本的原型包埋提供经验及依据。方法 以带造型手掌为模,以硅胶及石膏为材料,制作阴阳面硅胶包埋模具,然后把标本灌注,腐蚀,最后把铸型放进硅胶模具内,使用水晶AB胶浇注。结果 水晶模型透明度高,无气泡,造型与设计一致,能够清晰地观察内部的血管铸型的管道走行及分布,清晰的观察到血管铸型与表皮及关节之间的空间比邻关系。结论 制作成本低廉,性价比高;血管铸型真实、精细,本方法可体现血管在不同姿势下,与表皮及关节之间的空间比邻关系,为临床诊治,解剖学的教学、科研及科普提供直观的血管原型包埋模型,可为其他不同形态的铸型标本的原型包埋提供经验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型 包埋 硅胶 水晶AB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量检测方法及尿素循环障碍患者食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新玉 李子樱 +8 位作者 唐淑军 孙丽萍 赵云霞 肖伟敏 顾亚萍 匡慧颖 陈欣 杨国武 黄雅丽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21,共10页
本研究基于酶解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技术,开发了一种测定蔬菜和水果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量的方法。利用灰色链霉菌蛋白酶酶解样品,并... 本研究基于酶解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技术,开发了一种测定蔬菜和水果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量的方法。利用灰色链霉菌蛋白酶酶解样品,并加入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苯甲醚,再取上清液进行UPLC-MS/MS分析;以甲醇-0.02%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Phenomenex kinetex F5色谱柱分离,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扫描和多反应检测模式进行检测,并通过内标法定量。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在10~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方法检出限为1.5 mg/100 g,定量限为5.0 mg/100 g,回收率在80.0%~112.8%,相对标准偏差为1.2%~9.1%。对市场常见的49种蔬菜和50种水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蔬菜中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的总含量均值从高到低排序为豆类、薯芋类、葱蒜类、菌类、瓜类、茄果类、白菜类、绿叶菜类,其中豆类的天冬酰胺、谷氨酰胺总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绿叶菜类(P<0.01);在水果中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的总含量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核果类、西甜瓜类、聚复果类、浆果类、柑果类、香蕉类、壳果类,核果类的天冬酰胺、谷氨酰胺总含量均显著高于壳果类(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尿素循环障碍患者在日常膳食中可以更多地摄入绿叶菜类、壳果类等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含量少的果蔬,特别是支链氨基酸与(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含量比值较高的小白菜、木耳、大葱、椰汁、桂圆、柚子等果蔬。另外,应减少对土豆、南瓜、长豆角、香瓜、红李、黄桃等比值较低果蔬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酰胺 谷氨酰胺 蔬菜 水果 尿素循环障碍 日常膳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探讨中医痰证辨证依据 被引量:16
13
作者 谢蓉 彭丹虹 +3 位作者 王燕萍 刘晓琪 连新福 李先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0,I0001,共6页
目的:明确中医痰证的辨证依据。方法:在文献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制定《中医痰证的辨证依据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方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明确痰证的辨证依据。结果:基于文献系统评价的结果,经多次小范围集体讨论,保留16条条... 目的:明确中医痰证的辨证依据。方法:在文献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制定《中医痰证的辨证依据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方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明确痰证的辨证依据。结果:基于文献系统评价的结果,经多次小范围集体讨论,保留16条条目,初步拟定《中医痰证德尔菲法专家咨询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开展了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共咨询了93位专家。两轮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及其专家对每个问题的应答率,均为100%。两轮咨询问卷总的信度与效度分别为0.885和63.187%,提示所拟定的问卷的稳定性及有效性尚可。对两次咨询问卷的均数、满分频率、等级和及变异系数进行分析,如果某一条目有3项及其以上排秩均在后30%,即删除该条目。经统计分析,其中呕恶、舌淡、脉濡3个条目均排在30%之后,考虑删除这3条。所保留的中医痰证的辨证依据的条目初步确定为胸闷/胸痛、痰多、痞满、体胖、纳呆、头重、眩晕、肢体困重、倦怠乏力、嗜睡,苔腻、脉滑、脉弦13个条目。结论:初步探索基于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明确证候依据,建立证候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的研究模式。但该模式还需要进一步临床实践验证,从敏感度和特异度等方面评价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证 辨证依据 德尔菲 专家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胆汁酸-脂质过氧化机制探索瓜蒌薤白半夏汤干预Apoe^(-/-)小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14
作者 刘万里 宋健 +6 位作者 冯向荣 莫小英 罗怡 郑锋玲 陈颂 阮威君 骆欢欢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130,I0046,共9页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Gualou Xiebai Banxia Decoction,GXBD)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的血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和粪便胆汁酸(Bile ...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Gualou Xiebai Banxia Decoction,GXBD)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的血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和粪便胆汁酸(Bile acids,BAs)的影响,并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防治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GXBD化学成分,PharmMapper服务器预测靶点,以“Atherosclerosis”为检索词检索GeneCards数据库,选择评分≥1的AS相关靶点,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防-治疗机制动物实验,将15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正常饮食)、高脂饮食模型组(AF组,高脂饮食)、GXBD干预组[AF-GL组,高脂饮食,药物剂量:10 g/(kg·d)],高脂饲料喂养8周以制备早期AS小鼠模型,其中第5周起开始药物干预至实验结束。末次给药4 h后检测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以及血清、肝脏和回肠的ox-LDL的浓度;分离主动脉进行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的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s,CAR)、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CYP7A1)的mRNA含量;结肠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FABP6)的mRNA含量,检测粪便BAs。结果获得瓜蒌薤白半夏汤的活性化合物34个,与AS的交集靶点有164个,主要涉及脂质氧化、信号传导等。与A组比较,AF组主动脉脂质沉积增加,血清ox-LDL水平显著升高(P<0.01),CAR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粪便初级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粪便次级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AF组比较,AF-GL组主动脉脂质沉积减少,血清ox-LDL水平显著下降(P<0.01),CAR的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粪便初级胆汁酸含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通过激活肝脏CAR、CYP7A1以促进胆汁酸的代谢,加速胆固醇分解代谢以调节脂质过氧化,降低ox-LDL,防治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半夏汤 动脉粥样硬化 胆汁酸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智能化算法及其在中医诊断数字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韦玉科 汪仁煌 +1 位作者 李江平 陈群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01-1503,1506,共4页
对中医临床诊断数据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病证及其特征数据(症状或体征数据)的一些特性指标:病证的相似度、复杂度、隐蔽度,特征数据的贡献度、常见度、显隐性。另外,研究了基于多维关联规则提取诊断经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 对中医临床诊断数据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病证及其特征数据(症状或体征数据)的一些特性指标:病证的相似度、复杂度、隐蔽度,特征数据的贡献度、常见度、显隐性。另外,研究了基于多维关联规则提取诊断经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种非充分条件下复杂数据智能化处理拓展算法,该算法的实现模型嵌入了模糊竞争神经网络。该算法在复杂的中医诊断数字化中得到了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较好地处理复杂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处理 拓展算法 中医诊断 关联规则 模糊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热证实质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徐志伟 陈群 +4 位作者 孙琪 刘雅梅 王斌 陈芝喜 雷娓娓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本文对我们以往热证实质研究课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汇总,以期为中医热证本质研究、热证虚实辨证及热证动物模型研究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从物质及能量代谢角度出发,重点考察热证不同状态(实热证... 目的本文对我们以往热证实质研究课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汇总,以期为中医热证本质研究、热证虚实辨证及热证动物模型研究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从物质及能量代谢角度出发,重点考察热证不同状态(实热证、虚热证)下,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超微结构、肝细胞超微结构、肝细胞线粒体立体形态计量以及肝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同时进行了中药疗效观察。结果虚热证的产生可能与甲状腺激素有关,而实热证可能与之无关。实热证、虚热证模型大鼠机体能量代谢都比较旺盛,机体产能和耗能增加,但实热证不如虚热证变化显著,且二者病理基础不同。清热解毒、滋阴清热中药对热证状态下大鼠的各项病理改变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结论根据研究结果推断血清T3、T4r、T3、TSH和甲状腺超微结构改变可作为中医热证虚、实辨证的有效指标。热证与机体能量代谢变化趋势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热证 虚热证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6例广东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舌象特征及病机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静 陈群 +1 位作者 莫传伟 刘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1期2423-2425,共3页
目的:探索广东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中医病机及舌象变化特点。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71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舌象资料,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舌质以绛舌(40.8%)、... 目的:探索广东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中医病机及舌象变化特点。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71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舌象资料,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舌质以绛舌(40.8%)、胖大舌(87.6%)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黯红舌(33.3%)、紫舌(23.2%)、红舌(16.2%)、裂纹舌(71.8%)、齿痕舌(59.6%)、点刺舌(40.8%),兼有瘀斑瘀点20例;舌苔以黄苔(90.5%)、薄苔(67.6%)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为腻苔(52.5%)、厚苔(29.1%);92%以上的患者舌下络脉特征发生改变。舌体与舌苔的综合分析得出绛舌与点刺舌、瘀斑瘀点、颤动舌、痿软舌、苔少、剥苔、燥苔相关;黯红舌与胖大舌、腻苔相关;红舌与瘦小舌、点刺舌、黄苔相关,紫舌与厚苔、白苔、黄苔相关;淡黯舌与润苔、白苔相关;淡红舌与齿痕舌相关。结论:广东地区EH病属本虚标实,血液壅滞贯穿始终。本虚常表现为阴虚和气虚,标实常表现为火热和痰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 舌象特征 中医病机 广东地区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舌诊系统中智能推理可信度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韦玉科 黄志红 刘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5022-5025,共4页
中医舌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以舌症彩色图像的识别为主,并综合考虑脉象和其它临床数据的中医医疗诊断方法。可信度方法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种不确定推理方法,它通过量化不确定知识将不确定信息确定化,被广泛用于处理各种随机不确定... 中医舌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以舌症彩色图像的识别为主,并综合考虑脉象和其它临床数据的中医医疗诊断方法。可信度方法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种不确定推理方法,它通过量化不确定知识将不确定信息确定化,被广泛用于处理各种随机不确定信息。通过融合模糊逻辑推理、神经网络技术及可拓学方法,研究了一种基于竞争神经网络的中医舌诊智能推理模型,以VC++6.0和SQL Server2000为开发工具,实现了对中医专家诊断推理过程的模拟。并在推理过程中嵌入了可信度的评价体系,对输入模式信息和专家经验信息的关系引入了可信度度量,借鉴贝叶斯理论方法对神经网络的推理结果的可信度进行了研究,从而使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且系统使用简洁、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度 中医舌诊 竞争神经网络 智能推理 模糊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研究现况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李先涛 周旋 +4 位作者 方格 王彬 任琦 何美莹 陈新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8-21,共4页
围绕什么是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研究关键环节?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平台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证候量表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研究关键环节主要体现在:(1)量表条目池建立方法:大致有文献分析、... 围绕什么是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研究关键环节?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平台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证候量表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研究关键环节主要体现在:(1)量表条目池建立方法:大致有文献分析、临床观察与专家咨询,这些方法单独使用或者结合起来。(2)条目筛选:①客观筛选方法主要是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包括频数分布法、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区分度法等;②主观筛选方法主要采用专家咨询法,评价指标有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专家协调系数,专家意见集中程度。(3)对信度和效度评价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量表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气味配伍理论探析
20
作者 张钰欣 张小虎 +2 位作者 姜婧 张保春 翟双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1-888,共8页
气味配伍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该理论架构于运气学说之上,以气为核心,从人体内外环境的气化失衡对疾病进行认识;将四气、五味理论结合,从寒热、盛衰两个方面共同对自然、人体的气化进行调节;强调“谨候气宜,无失病机”,根据运气盛衰... 气味配伍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该理论架构于运气学说之上,以气为核心,从人体内外环境的气化失衡对疾病进行认识;将四气、五味理论结合,从寒热、盛衰两个方面共同对自然、人体的气化进行调节;强调“谨候气宜,无失病机”,根据运气盛衰与气候寒温,针对脏气虚实与病性寒热,运用药食气味抵御气候失常对人体的侵害,并调整五脏气化,使人体恢复至气机调和、阴阳平衡的状态。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根源,寒热为其表象,以四气平之;盛衰为其根源,以五味补泻。四气与五味的结合实质上是对人体阴阳失衡的多方面调整,而多种气味间的相互配伍,则能扩大药物的作用范围,制约药物的气味偏颇,做到祛邪与扶正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气味配伍 药性理论 理论探讨 运气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