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动物在评价天王补心丹防治失眠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倩 李劲草 +1 位作者 王萧 张有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失眠作为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天王补心丹是补心安神治疗失眠的经典中医方剂,临床应用广泛。对天王补心丹的药理作用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需以适当的动物模型为基础。本文对近10年相关文献进行汇总,针对多平台水环境模型... 失眠作为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天王补心丹是补心安神治疗失眠的经典中医方剂,临床应用广泛。对天王补心丹的药理作用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需以适当的动物模型为基础。本文对近10年相关文献进行汇总,针对多平台水环境模型、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 PCPA)失眠模型、光照节律紊乱模型和中医证候复合模型的优缺点、造模方法、评价指标等特点进行阐述。探讨天王补心丹及组方单味药材改善睡眠的指标与中医证候的内在联系,为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失眠动物模型提供参考,为天王补心丹用于失眠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模型 天王补心丹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藿清瘟方香囊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郭小萱 陈家帆 +7 位作者 赵丽君 刘和录 刘小虹 江勇 周晔 劳梓钊 李耿 朱美玲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59-1964,共6页
目的:研究苍藿清瘟方香囊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5月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招募的健康受试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2)。观察组给予苍藿清瘟方香囊干... 目的:研究苍藿清瘟方香囊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5月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招募的健康受试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2)。观察组给予苍藿清瘟方香囊干预,对照组给予当归香精香囊干预,每日嗅吸3次、30 min/次,每3天更换,连续干预56 d。干预期间,每周检测2组受试者上呼吸道病毒核酸(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普通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感染情况。其中,70例受试者(每组35例)于干预前(第0天)和干预后(第56天)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和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水平。结果:观察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56 d后,观察组中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显著增高(均P<0.05),对照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淋巴细胞绝对数的差值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使用苍藿清瘟方香囊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人群感染率,具有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藿清瘟方 上呼吸道病毒 免疫功能 临床疗效 香囊 预防 中医外治 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编辑在肿瘤类器官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梦瑶 黄敏丽 +4 位作者 李鹏 谢俊科 郭梦甜 张永斌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1-729,共9页
类器官已成为肿瘤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但在模拟肿瘤组织结构和功能方面依旧存在问题。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尤其与肿瘤类器官相结合时,为精准、全面地模拟体内肿瘤模型特征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在肿瘤类器官中引入特定基因... 类器官已成为肿瘤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但在模拟肿瘤组织结构和功能方面依旧存在问题。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尤其与肿瘤类器官相结合时,为精准、全面地模拟体内肿瘤模型特征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在肿瘤类器官中引入特定基因变异或修正突变,可以深入解析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探索潜在的治疗靶点,并加速药物筛选过程,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肿瘤类器官的形成及基因编辑策略应用于肿瘤类器官研究的技术要点,重点阐述了基因编辑技术在肿瘤类器官上的独特应用及前景。同时,提出准确模拟体内微环境,推动类器官基因编辑技术的标准化和稳定性,优化基因编辑效率,可以加速肿瘤类器官在精准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肿瘤类器官 CRISPR/Cas9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酥注射液对恶性腹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金军 张铭熙 符路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2期2529-2530,共2页
目的:探讨蟾酥注射液对恶性腹水的作用机理。方法:将30只荷瘤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给小鼠腹腔注射药物:蟾酥注射液组(简称治疗组1:注射蟾酥注射液每次1.5mL/只)、环磷酰胺组(简称治疗组2:注射环磷酰胺,每次以生理盐水稀释0.5mL中含0.5m... 目的:探讨蟾酥注射液对恶性腹水的作用机理。方法:将30只荷瘤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给小鼠腹腔注射药物:蟾酥注射液组(简称治疗组1:注射蟾酥注射液每次1.5mL/只)、环磷酰胺组(简称治疗组2:注射环磷酰胺,每次以生理盐水稀释0.5mL中含0.5mg的环磷酰胺/只)和生理盐水组(简称对照组:每次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每组10只。全部组隔离5天注射1次,共给药3次。每次注射前,称体重1次,最后1次注射后5天,采集血液,检测T淋巴细胞CD3、CD4、CD8,肿瘤坏死因子。结果:显示小鼠体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之间比较P>0.05;T淋巴细胞CD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之间比较P>0.05,CD4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之间比较P>0.05;CD8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之间比较P>0.05;肿瘤坏死因子治疗1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蟾酥注射液对恶性腹水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CD、降低CD,使CD/CD比值降低体现,与环磷酰胺相比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注射波 恶性腹水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类器官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鹏 黄敏丽 +3 位作者 谭邓旭 张彩勤 张永斌 师长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6,共7页
目的 构建胰腺癌类器官(patient-derived tumor organoid, PDO)并进行药物治疗评价,评估PDO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胰腺癌患者新鲜手术标本,用于PDO培养;分析PDO模型与原发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特征;利用PDO模型开展临床化疗药物的疗效评... 目的 构建胰腺癌类器官(patient-derived tumor organoid, PDO)并进行药物治疗评价,评估PDO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胰腺癌患者新鲜手术标本,用于PDO培养;分析PDO模型与原发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特征;利用PDO模型开展临床化疗药物的疗效评价,测试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成功建立一例胰腺癌PDO模型,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PDO模型基本保持了原发肿瘤病理学特征。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PDO在基因突变类型和特征方面与原始肿瘤保持一致。药物筛选试验显示,PDO模型对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吉西他滨、伊立替康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一例胰腺癌PDO模型,该模型能够反应原始肿瘤的组织学和遗传学特征,并可以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证明了PDO模型的有效性,有望应用于胰腺癌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类器官 药物筛选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足三里、肾俞穴对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PGE2、NO及IL-1β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黄宇新 林勇凯 +3 位作者 卢锦东 梁桂洪 孙赫 张永斌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5-78,共4页
观察艾灸足三里、肾俞穴对骨性关节炎(OA)模型大鼠关节液中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艾灸足三里、肾俞穴干预OA炎症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将24只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S... 观察艾灸足三里、肾俞穴对骨性关节炎(OA)模型大鼠关节液中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艾灸足三里、肾俞穴干预OA炎症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将24只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对照组和艾灸组。通过切除双侧卵巢并切断右侧膝交叉及内侧副韧带建立OA动物模型,术后第4周,艾灸组给予艾灸足三里和肾俞穴治疗,Sham组及模型灌服2ml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第4、8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关节液中PGE2、NO及血清中IL-1β的水平,对比各组数据。术后第8周,艾灸组关节液中的PGE2、NO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1),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1),艾灸组血清中IL-1β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1);艾灸组关节液中的PGE2较术后第4周明显减少(P<0.05),其关节液中的NO及血清中IL-1β较术后第4周明显减少(P<0.01)。艾灸足三里、肾俞穴能明显抑制OA大鼠关节液中PGE2、NO及血清中的IL-1β水平,减缓OA炎症的发生发展,可作为OA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艾灸 穴位 前列腺素E2 一氧化氮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垂直悬吊牵引与靶向调控caspase3对兔退变椎间盘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佟德民 孙凤杰 +3 位作者 孙利群 冯福盈 梁健宁 谭滴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72-1077,共6页
目的探讨自体垂直悬吊牵引与靶向调控caspase 3对兔退变椎间盘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分离培养兔椎间盘髓核细胞,进行caspase3 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转染,分别置于血清饥饿培养基中培养6h和48h,设正常细胞和血清饥饿细胞对照,应... 目的探讨自体垂直悬吊牵引与靶向调控caspase 3对兔退变椎间盘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分离培养兔椎间盘髓核细胞,进行caspase3 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转染,分别置于血清饥饿培养基中培养6h和48h,设正常细胞和血清饥饿细胞对照,应用RT-q PCR法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法分析caspase3 mRNA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体内实验:将3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n=10)、阴性siRNA对照组(n=10)、caspase3 siRNA组(n=10)和caspase3siRNA牵引组(n=5),采用16G针刺损伤腰椎椎体右前侧纤维环制备椎间盘退变模型;后3组按照造模入路用26G针头从造模对侧分别注入阴性对照siRNA或caspase3 siRNA转染复合体至兔髓核中心,模型组不予处理。48h后前3组每组随机选取5只实验兔,处死取髓核组织,提取总RNA,采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退变椎间盘内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同时caspase3 siRNA牵引组再行自体垂直悬吊牵引,30min/d,连续2周后处死获取髓核组织,采用ELISA检测髓核内TNF-α和IL-1β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Caspase 3 siRNA转染后兔髓核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在饥饿培养条件下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椎间盘退变模型兔在纤维环穿刺注入caspase3 siRNA后,椎间盘髓核内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2周后caspase3 siRNA牵引组TNF-α和IL-1β表达与模型组和阴性siRNA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但与caspase3 siRN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caspase3 siRNA牵引组椎间盘内活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明显增多,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结论自体垂直悬吊牵引和靶向调控caspase3能有效阻止细胞凋亡的发生,延缓早期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细胞凋亡 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杜炎鑫 佟德民 +5 位作者 邓晋丰 郭玉海 陈博来 禤翠玲 符路娣 谭滴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建立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牵引组和对照组,手术组(30)只以16G针刺损伤新西兰兔腰椎椎体右前侧纤维环制备椎间盘退变模型,对照组(10只)不予穿刺手术。分别于造模术后4、8、12周通过腰椎... 目的建立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牵引组和对照组,手术组(30)只以16G针刺损伤新西兰兔腰椎椎体右前侧纤维环制备椎间盘退变模型,对照组(10只)不予穿刺手术。分别于造模术后4、8、12周通过腰椎侧位X片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椎间隙变化情况及组织病理情况。结果手术组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术后4周椎间隙高度逐渐下降,椎间盘高度指数变化率(DHI)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术组椎间盘内细胞逐渐减少。结论纤维环穿刺法可缓慢模拟人类损伤后椎间盘退变,操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环穿刺 椎间盘退变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垂直悬吊牵引对兔退变椎间盘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佟德民 邓晋丰 +3 位作者 陈博来 禤翠玲 符路娣 谭滴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垂直悬吊牵引对新西兰大白兔退变椎间盘高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以16 G针刺损伤新西兰大白兔腰椎椎体右前侧纤维环制备椎间盘退变模型,随机分为牵引组和对照组。牵引组(n=15)行自体垂直悬吊牵引,每天固定牵引... 目的探讨自体垂直悬吊牵引对新西兰大白兔退变椎间盘高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以16 G针刺损伤新西兰大白兔腰椎椎体右前侧纤维环制备椎间盘退变模型,随机分为牵引组和对照组。牵引组(n=15)行自体垂直悬吊牵引,每天固定牵引30 min,连续牵引8周。对照组(n=5)不予治疗。分别于牵引后2、4、6、8周拍摄腰椎侧位X片,计算椎间盘高度指数百分比(DHI%)。结果牵引组牵引2周、4周后均较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效果在0-4周区间呈上升趋势,4周后呈下降趋势。牵引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DHI%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结论自体垂直悬吊牵引能够延缓和抑制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垂直悬吊牵引 退变椎间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阳片改善低压低氧致右心衰竭模型大鼠右心结构和功能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谭小翠 李硕 +5 位作者 高安然 董华进 赵倩 张杨 王萧 张有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1-330,共10页
目的探究心阳片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高原低氧致右心衰竭(RVF)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心阳片(270 mg·kg^(-1))组和模型+卡托普利(30 mg·kg^(-1))组(阳性对照),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 目的探究心阳片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高原低氧致右心衰竭(RVF)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心阳片(270 mg·kg^(-1))组和模型+卡托普利(30 mg·kg^(-1))组(阳性对照),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置于模拟海拔5500 m的低压氧舱内,采用慢性低压低氧诱导RVF大鼠模型。从造模第1天开始ig给药,每天1次,持续21 d。用PE导管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脑钠肽(BNP)含量,计算右心肥厚相关指数,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右心组织病理改变;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大鼠直肠粪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右心组织G蛋白偶联受体43(GPR43)、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舒张末压(RVEDP)和右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_(tmax))显著升高(P<0.01),而右心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_(tmin))降低(P<0.01),血清BNP含量升高(P<0.01),右心肥厚指数和纤维化程度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心阳片组大鼠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肠道菌群测序分析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例升高(P<0.05),阿克曼菌科、粪厌氧棒杆菌属和罗氏菌属菌群丰度降低(P<0.05);心阳片处理可逆转RVF模型大鼠上述肠道菌群的异常变化(P<0.05),且粪厌氧棒杆菌属和罗氏菌属菌群丰度与RVSP、+dp/d_(tmax)、血清BNP含量及右心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模型组右心组织GPR43和IL-6蛋白表达水平及Akt和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心阳片组GPR43和IL-6蛋白表达及Akt和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阳片可改善低压低氧所致RVF模型大鼠右心结构和功能,抑制心肌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丁酸产生菌的相对丰度及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阳片 右心衰竭 肠道菌群 丁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基化酶JARID1D在前列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清华 张永斌 师长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0-125,共6页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全球男性第二大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高度异质性是它的主要临床特征,其不仅表现在不同患者之间肿瘤组织学的特征差异,还表现在同一患者不同肿瘤细胞在生长、侵袭、转移速度上的差异。近年来...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全球男性第二大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高度异质性是它的主要临床特征,其不仅表现在不同患者之间肿瘤组织学的特征差异,还表现在同一患者不同肿瘤细胞在生长、侵袭、转移速度上的差异。近年来,研究发现,编码于Y染色体上的去甲基化酶JARID1D可特异性结合侵袭转移相关基因,如MMP1、MMP2、MMP3等,并通过H3K4这样一种基因激活标记,在启动子处进行去甲基化,抑制某些侵袭性化合物的产生,从而降低前列腺癌的侵袭能力。同时,敲低去甲基化酶JARID1D的表达会提高前列腺癌的转移潜能,甚至促发包括骨转移在内的多器官转移。因此,本文将结合最新的文献报道,从去甲基化酶JARID1D的结构基础、酶属种类以及调控机制等方面探讨其在前列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期望为PCa的治疗探索出新的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去甲基化酶JARID1D 侵袭 转移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基化酶JARID1D在前列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清华 胡耀华 +3 位作者 张彩勤 徐艺菲 张永斌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 探索去甲基化酶JARID1D在前列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与机制,以期为前列腺癌的转移防治提供新的预测指标及治疗靶点。方法 选择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和DU145转染慢病毒,以敲低JARID1D的表达,获得细胞系sh-JARID1D,并通过qRT-PCR及We... 目的 探索去甲基化酶JARID1D在前列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与机制,以期为前列腺癌的转移防治提供新的预测指标及治疗靶点。方法 选择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和DU145转染慢病毒,以敲低JARID1D的表达,获得细胞系sh-JARID1D,并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22RV1和DU145细胞中JARID1D的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JARID1D低表达后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裸鼠尾静脉注射sh-JARID1D细胞系建立体内实验转移模型,观察敲低JARID1D表达后体内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的变化。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JARID1D对转移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结果 Transwell实验显示JARID1D低表达的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能力增强(22RV1细胞系P<0.01,DU145细胞系P<0.001);体内实验显示JARID1D低表达可显著增强肿瘤细胞的体内转移潜能(22RV1转移模型P<0.01,DU145转移模型P<0.01)。进一步实验表明降低JARID1D表达,可提高MMP2的表达。结论 JARID1D低表达可提高前列腺癌细胞中MMP2的表达以增强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进而增强前列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从而影响前列腺癌的病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去甲基化酶JARID1D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黄酸对不同表型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丽桂 谢清华 +2 位作者 巩淼淼 张永斌 师长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46,共8页
目的 研究藤黄酸(GA)对代表不同临床特征的前列腺癌(PC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雄激素依赖的PCa细胞LNCaP、雄激素抵抗的PCa细胞22RV1和神经内分泌PCa细胞PC3,分别用GA和恩杂鲁胺(Enz)处理,CCK8法检测药物作用于细胞后的IC;值。... 目的 研究藤黄酸(GA)对代表不同临床特征的前列腺癌(PC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雄激素依赖的PCa细胞LNCaP、雄激素抵抗的PCa细胞22RV1和神经内分泌PCa细胞PC3,分别用GA和恩杂鲁胺(Enz)处理,CCK8法检测药物作用于细胞后的IC;值。qRT-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GA处理后细胞雄激素受体(AR)、Ki67、Cleaved caspase-3和Bcl-2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的情况。将PC3细胞植入雄性裸鼠皮下,待其荷瘤之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trol组)、恩杂鲁胺组(Enz组)和藤黄酸组(GA组)。药物处理期间测量小鼠肿瘤体积变化,给药结束后称量肿瘤重量,评价药物处理后的作用效果。结果 与PCa临床一线治疗药物Enz相比,LNCaP、22RV1、PC3细胞均对GA敏感,GA能广泛抑制PCa细胞的增殖和活性,且起效剂量较低。在GA的作用下,PCa细胞中Ki67、AR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随着GA浓度的升高,PCa细胞凋亡数量逐渐增加,且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增加(P<0.001)、Bcl-2的表达降低(P<0.001)。体内实验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Enz组的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虽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而GA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 GA可在体内和体外抑制PCa细胞的生长,并可抑制PCa细胞AR、Ki67的表达,通过调节Cleaved caspase-3和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酸 前列腺癌 细胞凋亡 恩杂鲁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