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胃乃安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梁小银 林文华 +3 位作者 严萍 苏碧茹 詹若挺 陈蔚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0-994,共5页
目的建立新胃乃安片(黄芪、三七、红参、人工牛黄和珍珠层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黄芪、红参和三七中的多种指标成分进行同时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人工牛黄进行鉴别;采用HPLC-ELSD法对方中黄芪的黄芪甲苷进行... 目的建立新胃乃安片(黄芪、三七、红参、人工牛黄和珍珠层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黄芪、红参和三七中的多种指标成分进行同时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人工牛黄进行鉴别;采用HPLC-ELSD法对方中黄芪的黄芪甲苷进行测定。结果薄层色谱特征明显,在同一薄层板上能同时鉴别黄芪、红参和三七药材;黄芪甲苷在1.539~15.39μg(r=0.999 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n=6)为97.0%(RSD=1.5%)。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和HPLC定量测定方法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新胃乃安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胃乃安片 黄芪 红参 三七 黄芪甲苷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粉草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及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宋晓娟 卢晓莹 +4 位作者 曾唯雅 伍铭坤 庄伟权 严萍 詹若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目的研究凉粉草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并筛选最优部位。方法制备凉粉草醇提液,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测定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2,2... 目的研究凉粉草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并筛选最优部位。方法制备凉粉草醇提液,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测定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离子抗氧化能力(FRAP)值,根据清除率计算半数抑制率(IC50值),考察不同部位抗氧化能力。通过比较不同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考察不同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测定各部位多酚含量。结果凉粉草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最强,DPPH·清除率IC50为19.13μg·mL^-1,ABTS+清除率IC50为18.20μg·mL^-1,FRAP值平均相当于Fe2+392.07μg·mL^-1。不同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比较,正丁醇部位最优。结论凉粉草提取物及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该研究可为凉粉草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粉草 极性部位 抗氧化活性 Α-葡萄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里香的道地性与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彩英 侯丽颖 +1 位作者 林彬 詹若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综述九里香药材的道地性与临床应用。经考证,认为九里香的最早记载应为广东早期草药书清代何克谏的《生草药性备要》而非清代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九里香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台湾等省区,广东、广... 综述九里香药材的道地性与临床应用。经考证,认为九里香的最早记载应为广东早期草药书清代何克谏的《生草药性备要》而非清代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九里香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台湾等省区,广东、广西均为九里香历史道地产区,特别是广西,质量优、产量大。岭南地区气候及环境适宜九里香的生长,值得大力开发种植。九里香为少常用中药,其研究不够深入,对其野生资源及人工栽培情况不明,均有待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里香 道地性 临床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