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队列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林翠清 段玉婷 陆丽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了解近10年队列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状况。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分别检索2009—2018年关于中医药队列研究的文献,根据不同研究类型、科研机构、疾病类型进行比较。另外,阐述了队列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适用性... 目的了解近10年队列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状况。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分别检索2009—2018年关于中医药队列研究的文献,根据不同研究类型、科研机构、疾病类型进行比较。另外,阐述了队列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适用性及其应用范围。结果在中医药领域,队列研究发表文献数量多于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其中回顾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双向队列研究,且队列研究研究的疾病多为中医临床上的常见病。结论队列研究对中医药研究领域具有普适性,可用于探讨中医优势病种,评价中医药疗效,筛选较优的治疗方案,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队列研究在中医药领域仍存在许多局限性,需要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队列研究 中医药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镀铝膜/牛皮纸复合食品包装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程峥 农欣梅 +7 位作者 刘美仙 毛凯韵 宁梅 肖乃玉 王红蕾 唐玲月 苏淼 陈绍武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4,共12页
目的分析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镀铝膜与牛皮纸复合对牛皮纸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该纸基复合包装对提升中草药薄荷保鲜效果的作用,探讨其在农产品包装保鲜领域的应用潜力。方法通过PLA镀铝膜与牛皮纸复合,增强牛皮纸的阻隔... 目的分析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镀铝膜与牛皮纸复合对牛皮纸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该纸基复合包装对提升中草药薄荷保鲜效果的作用,探讨其在农产品包装保鲜领域的应用潜力。方法通过PLA镀铝膜与牛皮纸复合,增强牛皮纸的阻隔性能和力学性能,弥补单纯牛皮纸阻隔和力学性能较差的缺点。结果与PLA镀铝膜复合后的牛皮纸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均得到显著提升;复合包装对薄荷的应用研究测试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和防霉性能,且符合环保要求。结论PLA镀铝膜/牛皮纸复合包装能有效降低薄荷的质量损失率,维持其颜色和新鲜度,延长保鲜期限。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牛皮纸基复合包装材料在维持薄荷的颜色、完整度和脆性方面表现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镀铝膜 牛皮纸 复合包装 薄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种质资源生物化学的学科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蔚文 徐晖 +5 位作者 詹若挺 杨锦芬 何瑞 刘嘉炜 严萍 马新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4-709,共6页
中药种质资源生物化学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不断向中药资源学渗透而产生的一门二级交叉学科,指利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化学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中药基原物种种质(简称:中药种质)的遗传变异、基因转录、蛋白表达与物质代谢,阐明... 中药种质资源生物化学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不断向中药资源学渗透而产生的一门二级交叉学科,指利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化学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中药基原物种种质(简称:中药种质)的遗传变异、基因转录、蛋白表达与物质代谢,阐明中药种质特征及其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旨在为中药种质鉴别、优化,中药及药效活性成分的生产提供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基础。本文就中药种质资源生物化学学科产生的时代背景、概念、意义、定位、研究内容等进行了论述,冀求广大同仁的共鸣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种质资源 生物化学 交叉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叶芋兰不同组织qRT-PCR内参基因选择与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池珈仪 刘舒璇 +2 位作者 向思诗 詹若挺 何瑞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毛叶芋兰(Nervilia plicata)是一种珍稀南药,目前对其有效成分及其分子调控机理鲜有报道。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在植物基因表达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毛叶芋兰中缺少研究,限制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在... 毛叶芋兰(Nervilia plicata)是一种珍稀南药,目前对其有效成分及其分子调控机理鲜有报道。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在植物基因表达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毛叶芋兰中缺少研究,限制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研究从毛叶芋兰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出Actin、GAPDH、TUA、UBC、UBQ、EF-1α、EF-1β、CYP、RPL共9个常见管家基因,以毛叶芋兰叶片、叶柄和球茎3个组织部位为材料,开展qRT-PCR内参基因的筛选工作。经过9个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稳定性和综合分析,筛选出最适合的内参基因,并选择毛叶芋兰花青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NpDFR、Np3GT进行验证。结果发现:EF-1α和CYP的表达稳定性相近,整体稳定性最好。2个内参基因单独或共同使用时,NpDFR、Np3GT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其均可用作qRT-PCR的内参基因。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毛叶芋兰药效相关基因的分子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叶芋兰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表达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面针与混伪品及近缘种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新业 刘锋 +2 位作者 詹若挺 韩正洲 陈蔚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对两面针真伪鉴定的可行性,为两面针种质资源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两面针及其常见混伪品和同属近缘种(10种31份样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软件处理和人工校对,采... 【目的】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对两面针真伪鉴定的可行性,为两面针种质资源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两面针及其常见混伪品和同属近缘种(10种31份样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软件处理和人工校对,采用TaxonGap法比较rbcL、trnH-psbA和ITS2等3条序列的物种鉴定力大小;选择适用条形码在不同物种样品范围内进行分析,检查种内种间距离变化情况。【结果】ITS2和trnH-psbA两条序列对10个试验物种的鉴定效率均为100.0%,rbcL在实验物种范围内不存在最小种间遗传距离;ITS2序列在样品鉴定范围由12个物种33个数据扩大为33个物种132个数据时,鉴定成功率从100.0%下降至84.8%,种内变异大于种间变异的比例由71.4%上升至90.1%。【结论】ITS2和trnH-psbA序列可作为两面针真伪鉴定的标准条形码,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确定物种鉴定样品数及种内充分取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DNA条形码 rbcL、trnH-psbA、ITS2序列 鉴定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种子发芽试验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童家赟 张晓丽 +1 位作者 何瑞 詹若挺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共3页
通过发芽试验来探讨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种子萌发的影响。设25.0、27.5、30.0、32.5、35.0℃共5种恒温温度处理,设纸上(TP)和砂上(TS)2种发芽床处理,光照设0(全黑暗)和50... 通过发芽试验来探讨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种子萌发的影响。设25.0、27.5、30.0、32.5、35.0℃共5种恒温温度处理,设纸上(TP)和砂上(TS)2种发芽床处理,光照设0(全黑暗)和500 lx 2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穿心莲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30℃,发芽床可选择纸上(TP)法,对光照敏感,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2天,末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7天。幼苗生长发育类型为子叶出土的双子叶农作物种子,幼苗鉴定只考虑初生根的发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种子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俊仁 陈秀珍 +4 位作者 梁凌玲 张振山 邢建永 詹若挺 何瑞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5-118,共4页
目的:研究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测量1年生岗梅种子实生苗的株高、株径、根长等参数,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分级获得分级标准,以不同级别存活苗分布情况来评价3种质量分级方法。结果:确定以种苗参数K-聚类法进行质量分级,将岗梅种... 目的:研究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测量1年生岗梅种子实生苗的株高、株径、根长等参数,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分级获得分级标准,以不同级别存活苗分布情况来评价3种质量分级方法。结果:确定以种苗参数K-聚类法进行质量分级,将岗梅种苗分为三级,其中一级种苗株高≥59cm,根长≥22cm,株径≥6.96mm;二级种苗株高43~59cm,根长18~22cm,株径4.88~6.96mm;三级种苗株高15.5~43cm,根长10~18cm,株径2.18~4.88mm。结论:建立了适用于生产实践的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梅 种苗 分级标准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公藤研究概况与展望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卉 杨锦芬 詹若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39,共4页
丁公藤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Benth.及光叶丁公藤Erycibe schmidtii Craib的干燥藤茎,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含有香豆素类、绿原酸衍生物类、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以丁公藤为主药,目前已开发出多种中成药,如丁公藤药... 丁公藤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Benth.及光叶丁公藤Erycibe schmidtii Craib的干燥藤茎,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含有香豆素类、绿原酸衍生物类、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以丁公藤为主药,目前已开发出多种中成药,如丁公藤药酒、丁公藤滴丸、复方丁公藤胶囊、丁公藤注射液、丁公藤滴眼液等,它们在抗风湿、镇痛、降低眼压等方面均有良好效果。对丁公藤的植物基原、化学成分、药理药效、药品开发与临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展望了丁公藤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公藤 资源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药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天葵及其混伪品的rbcL基因序列鉴定研究(英文) 被引量:6
9
作者 黄琼林 梁凌玲 +2 位作者 何瑞 詹若挺 陈蔚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30-1634,共5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植物DNA条形候选片段rbcL基因的序列信息鉴别青天葵及其混伪品。采用试剂盒法提取青天葵及其混伪品的叶片总DNA,一对通用引物应用于PCR扩增和双向测序。采用DNAMAN、CLUSTALX和MEGA4.0等软件进行序列拼接比对、遗传距离... 本研究旨在利用植物DNA条形候选片段rbcL基因的序列信息鉴别青天葵及其混伪品。采用试剂盒法提取青天葵及其混伪品的叶片总DNA,一对通用引物应用于PCR扩增和双向测序。采用DNAMAN、CLUSTALX和MEGA4.0等软件进行序列拼接比对、遗传距离分析和聚类分析。获得的青天葵及其混伪品rbcL基因序列长度为502 bp,3个类型的青天葵序列完全一致,它们与毛叶芋兰之间存在5处差异;青天葵种内K2P遗传距离小于其与混伪品的种间K2P遗传距离;NJ聚类树显示,各物种均表现出单系性,并与其它物种相互区别。表明rbcL基因可用于鉴别青天葵及其混伪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天葵 RBCL基因 混伪品 分子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胃乃安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小银 林文华 +3 位作者 严萍 苏碧茹 詹若挺 陈蔚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0-994,共5页
目的建立新胃乃安片(黄芪、三七、红参、人工牛黄和珍珠层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黄芪、红参和三七中的多种指标成分进行同时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人工牛黄进行鉴别;采用HPLC-ELSD法对方中黄芪的黄芪甲苷进行... 目的建立新胃乃安片(黄芪、三七、红参、人工牛黄和珍珠层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黄芪、红参和三七中的多种指标成分进行同时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人工牛黄进行鉴别;采用HPLC-ELSD法对方中黄芪的黄芪甲苷进行测定。结果薄层色谱特征明显,在同一薄层板上能同时鉴别黄芪、红参和三七药材;黄芪甲苷在1.539~15.39μg(r=0.999 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n=6)为97.0%(RSD=1.5%)。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和HPLC定量测定方法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新胃乃安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胃乃安片 黄芪 红参 三七 黄芪甲苷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春砂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及蔗糖代谢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于安民 张敏 +4 位作者 杨锦芬 林文华 严萍 梁锦培 詹若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97-1504,共8页
目的:为研究阳春砂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蔗糖代谢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为提高阳春砂的产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阳春砂幼果期、成熟中期和成熟末期的新鲜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目的:为研究阳春砂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蔗糖代谢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为提高阳春砂的产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阳春砂幼果期、成熟中期和成熟末期的新鲜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可溶性糖含量和酶活性进行测定,并结合3个发育时期果实的高通量测序表达谱数据,分析糖代谢中3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趋势。结果: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是阳春砂果实中的主要糖分,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中的己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逐渐降低,种子团中己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果皮和种子团中蔗糖含量和蔗糖合成酶净活性(合成方向减去分解方向活性)均逐渐升高。结论:基于RNA-seq的糖代谢中的关键酶基因表达趋势分析表明,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趋势以先上升后不变为主,转化酶基因的表达趋势以逐渐上升为主。蔗糖合成酶是催化阳春砂果实中蔗糖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果实成熟末期是蔗糖合成酶活性和蔗糖含量最高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砂 果实发育 可溶性糖 酶活性 RNA-Seq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配方颗粒发展现状与临床推广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被引量:39
12
作者 刘晖晖 李盛青 +3 位作者 詹若挺 梁盈军 谈英 陈蔚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1期9-17,共9页
通过文献研究和市场调查,阐明中药配方颗粒国内外市场获得了较好发展,产业的规模和效益都在提高,产品逐步得到医生和患者接受,在医院诊疗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国外市场相比,国内市场的发展相对缓慢,原因主要包括对中药配方颗粒... 通过文献研究和市场调查,阐明中药配方颗粒国内外市场获得了较好发展,产业的规模和效益都在提高,产品逐步得到医生和患者接受,在医院诊疗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国外市场相比,国内市场的发展相对缓慢,原因主要包括对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是否等效的质疑和价格比较高等问题,进而提出加强临床应用研究以检验其疗效、加快推行电子调配方式以推广其应用、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推广应用 疗效 药物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瑞 童家赟 +2 位作者 张晓丽 詹若挺 陈蔚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595-14597,共3页
[目的]制定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法]测定不同来源的穿心莲种子净度、千粒重、水分和发芽率等指标,使用SPSS软件,对千粒重、发芽率数据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制定分级标准。[结果]以发芽率为主,综合水分... [目的]制定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法]测定不同来源的穿心莲种子净度、千粒重、水分和发芽率等指标,使用SPSS软件,对千粒重、发芽率数据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制定分级标准。[结果]以发芽率为主,综合水分、千粒重及净度4个指标初步制定了穿心莲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把穿心莲种子质量等级分为3个等级。[结论]该研究制定的质量分级标准具有生产实用性,可作为穿心莲种子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 种子 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黄草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慧晔 刘锋 +3 位作者 王德勤 詹若挺 马新业 陈蔚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87-1490,共4页
目的:研究DNA条形码技术在溪黄草药材品种鉴定中的适用性。方法:选取rbcL、psbA-trnH、matK和ITS2等4个条形码标记,对41份溪黄草药材样品(含溪黄草Rabdosia serra、线纹香茶菜R.lophanthoides和纤花香茶菜R.lophanthoides var.gracilifl... 目的:研究DNA条形码技术在溪黄草药材品种鉴定中的适用性。方法:选取rbcL、psbA-trnH、matK和ITS2等4个条形码标记,对41份溪黄草药材样品(含溪黄草Rabdosia serra、线纹香茶菜R.lophanthoides和纤花香茶菜R.lophanthoides var.graciliflora)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及双向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质量检查、人工校对和序列拼接获取标准碱基序列信息,通过比较序列获得成功率以及物种鉴定力(TaxonGap法),筛选适合溪黄草基原鉴定的DNA条形码序列。结果:条形码序列获得成功率依次为rbcL(100%)、psbA-trnH(90.2%)、ITS2(87.8%)和matK(70.7%);物种鉴定力方面,rbcL、psbA-trnH和ITS2等3条序列均可有效鉴定不同物种,但不适于分辨种下单位。结论:综合考察序列易得性和物种鉴定力,rbcL可作为溪黄草品种鉴定的首选条形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DNA条形码 RBCL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叶提取物对小鼠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睿 覃仁安 +2 位作者 尹仁杰 王德勤 李楚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01-2204,共4页
目的:研究柿叶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方法:对柿叶提取物进行急性经口毒性测定,并通过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及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对其遗传毒性进行评价。结果:小鼠柿叶提取物的最大耐受剂量大于597.2 g生药/kg,为临床成人用药量的2150倍... 目的:研究柿叶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方法:对柿叶提取物进行急性经口毒性测定,并通过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及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对其遗传毒性进行评价。结果:小鼠柿叶提取物的最大耐受剂量大于597.2 g生药/kg,为临床成人用药量的2150倍;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精子畸形实验结果均显示柿叶提取物3个剂量组的微核率、精子畸形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柿叶提取物对小鼠口服的毒性较小,未见明显的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叶提取物 微核 急性毒性 精子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毒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文丽 谭婧 +1 位作者 郑润生 徐晖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真菌毒素污染日益受到关注,其中受污染的包括食品、谷物、饲料等。真菌毒素是丝状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如黄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伏马菌素、棒曲霉素等。人或动物摄取后,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对近年来应用在真菌种类检... 真菌毒素污染日益受到关注,其中受污染的包括食品、谷物、饲料等。真菌毒素是丝状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如黄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伏马菌素、棒曲霉素等。人或动物摄取后,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对近年来应用在真菌种类检测和鉴定方面的常规PCR、多重PCR(Multiplex PCR)技术、PCR-DGGE技术、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Q-PCR)技术、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技术、分子标记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毒真菌 分子鉴定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远志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杰 甘杰华 +3 位作者 郑晓英 张辉 严萍 詹若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1-755,共5页
目的建立蜜远志配方颗粒(蜜远志)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定性鉴别细叶远志皂苷和远志口山酮Ⅲ,HPLC法定量测定细叶远志皂苷、远志口山酮Ⅲ、3,6’-二芥子酰基蔗糖含有量。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细叶远志皂苷、远志口山酮Ⅲ、3,6’... 目的建立蜜远志配方颗粒(蜜远志)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定性鉴别细叶远志皂苷和远志口山酮Ⅲ,HPLC法定量测定细叶远志皂苷、远志口山酮Ⅲ、3,6’-二芥子酰基蔗糖含有量。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细叶远志皂苷、远志口山酮Ⅲ、3,6’-二芥子酰基蔗糖分别在0.010 2~1.023 9 mg/mL(R^2=0.999 1)、0.004 0~0.495 6 mg/mL(R^2=0.999 3)、0.005 0~0.545 2 mg/mL(R^2=0.999 3)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9%、97.61%、102.73%,RSD分别为1.99%、0.90%、1.57%。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蜜远志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远志配方颗粒 细叶远志皂苷 远志口山酮Ⅲ 3 6’-二芥子酰基蔗糖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公藤扦插繁殖与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锦芬 刘卉 +2 位作者 张月明 詹若挺 陈蔚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9-32,F0002,共5页
为了建立丁公藤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方法,设计正交实验,考察插枝长度、插枝浸润和浇灌的生根液浓度对丁公藤扦插存活及出芽的影响,考察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激素以及来源于不同叶位的外植体对丁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根据正交试验结果... 为了建立丁公藤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方法,设计正交实验,考察插枝长度、插枝浸润和浇灌的生根液浓度对丁公藤扦插存活及出芽的影响,考察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激素以及来源于不同叶位的外植体对丁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根据正交试验结果,丁公藤扦插繁殖的最优条件组合为:扦插前浸润生根液浓度为15%、插枝长度为10~12 cm、扦插后浇灌生根液浓度为0.1%,扦插后第43 d的最高存活率和出芽率分别达到87.5%和50%;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优培养基为MS+0.25 mg/L 2,4-D+1.0 mg/L6-BA+0.5 mg/L NAA+2 g/L Na2S2O3,室内培养的扦插苗第2位叶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外植体,诱导率最高达94.44%。建立了丁公藤扦插繁殖和愈伤组织诱导方法,为通过人工快繁缓解丁公藤资源紧缺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公藤 扦插繁殖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广东中药工业的思路 被引量:5
19
作者 詹若挺 李盛青 陈蔚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2期313-318,共6页
通过对广东中药工业现状的分析,提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大广药"名牌战略,注重改善中药品种、技术结构和剂型结构,提高产品外向度,提升医药投资引力,进一步完善中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等发展思路。
关键词 中药工业 发展思路 广东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中药工业竞争力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盛青 詹若挺 陈蔚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2期319-327,共9页
以生产、营运、市场和发展竞争力有关的指标,对2002~2007年广东中药工业与吉林、山东、四川和江西共5省之间进行动态对比,对2006年综合竞争力的进行定量比较。结果表明,广东的平均生产规模、产销率等多数指标在6年中处于5省的中等水平... 以生产、营运、市场和发展竞争力有关的指标,对2002~2007年广东中药工业与吉林、山东、四川和江西共5省之间进行动态对比,对2006年综合竞争力的进行定量比较。结果表明,广东的平均生产规模、产销率等多数指标在6年中处于5省的中等水平,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率波动较大,部分指标在2007年增长趋势良好;广东中药产业综合竞争力指数为5省平均水平的9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工业 竞争力 评价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