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年来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许睿 韦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46-1651,共6页
关键词 提取技术 分离技术 中药化学成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大承气汤中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5
2
作者 谢臻 曹骋 +1 位作者 曾元儿 江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9-892,共4页
目的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大承气汤中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媒比为自变量,和厚朴酚与厚朴酚总提取百分含量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响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 目的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大承气汤中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媒比为自变量,和厚朴酚与厚朴酚总提取百分含量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响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60%乙醇19倍量,回流提取90 min。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大承气汤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星点设计 响应面 和厚朴酚 厚朴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脉有效组分“新复方”防治系膜增殖性肾炎的药效学研究
3
作者 刘明平 黄兆胜 +2 位作者 杨霓芝 韦品清 吴庆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在前期对通脉复方有效组分活性筛选基础上,对通脉复方有效组分"新复方"防治系膜增生性肾炎进行药效学评价,为开发"新复方"新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抗胸腺抗血清(AST)制备大鼠MsPGN肾炎模型及行疲劳游泳致&... 目的:在前期对通脉复方有效组分活性筛选基础上,对通脉复方有效组分"新复方"防治系膜增生性肾炎进行药效学评价,为开发"新复方"新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抗胸腺抗血清(AST)制备大鼠MsPGN肾炎模型及行疲劳游泳致"气虚血瘀"证模型,灌胃给药高、中、低剂量通脉"新复方"4周,分别于第2周、第4周观察对其大鼠尿蛋白、血尿、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CSCr)和血尿素氮(CBUN)等的影响。结果:通脉新复方高、中、低剂量均能减轻肾炎模型大鼠的24 h蛋白尿,缓解血尿和降低红细胞计数,提高血清TP、ALB水平(低剂量除外),降低BUN水平,而对SCr影响不明显。结论:通脉有效组分"新复方"能有效防治系膜增生性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组分 系膜增生性肾炎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黄柏生品与不同炮制品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 被引量:19
4
作者 夏荃 李灿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黄柏生品与不同炮制品中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的含量,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C18ODS分析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50∶50,每100 mL加0.1 g十二烷基硫酸钠);检...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黄柏生品与不同炮制品中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的含量,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C18ODS分析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50∶50,每100 mL加0.1 g十二烷基硫酸钠);检测波长:265 nm;流速:1.5 mL/min;柱温:30℃。结果:与生品比较,盐炙黄柏的小檗碱、巴马汀含量稍降低;黄柏炭的小檗碱、巴马汀含量明显降低,药根碱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所测成分色谱峰均能达到基线分离,方法稳定,为黄柏及其炮制品的生物碱含量测定建立了简便、准确的定量分析方法。炒炭对黄柏中所含生物碱成分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黄柏 药根碱 巴马汀 小檗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