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唇形科香料植物挥发油成分与遗传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温美娟 沈奇 +4 位作者 邹秀崽 李春雨 张宇轩 潘启取 陈胜文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74,共13页
唇形科香料植物的挥发油广泛应用于香精香料行业。为了明确27种唇形科香料植物的亲缘关系和挥发性成分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该研究依托psbA-trnH条形码明确供试香料植物种属,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聚类树分析27种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采用正... 唇形科香料植物的挥发油广泛应用于香精香料行业。为了明确27种唇形科香料植物的亲缘关系和挥发性成分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该研究依托psbA-trnH条形码明确供试香料植物种属,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聚类树分析27种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采用正己烷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谱库、保留指数和文献检索进行定性,分析27种唇形科芳香植物叶片的挥发性萜类成分,并比较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所含成分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1)27种唇形科香料植物共检测到64种挥发性萜类物质。(2)香槟薄荷被检测到的种类最多(11种),齿叶薰衣草(9种)和迷迭香(9种)次之。(3)β-石竹烯和(-)-菊酯D分别为14种和15种植物共有成分。综上认为,同属的唇形科香料植物主要成分有一定相似,亲缘关系较近的唇形科芳香植物含有的挥发性萜类类型组成也较为相似。该研究结果不仅为唇形科香料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还为植物萜类的代谢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香料植物 挥发油成分 DNA条形码 气相色谱-质谱 萜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生和阳生植物在光合结构及功能中的差异概述 被引量:10
2
作者 靳红磊 明宇 王宏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共8页
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对于光的适应能力不同。在不同光强以及光质生长环境中,阴生和阳生植物具有不同的光合结构和组分含量,最终影响光合作用功能。特定的生长环境要求限制了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广泛种植,影响其产量。本文通过对阴生植... 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对于光的适应能力不同。在不同光强以及光质生长环境中,阴生和阳生植物具有不同的光合结构和组分含量,最终影响光合作用功能。特定的生长环境要求限制了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广泛种植,影响其产量。本文通过对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在光合结构及功能中的差异进行综述,以期为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生植物 阳生植物 光合作用 叶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种质的基因组大小及染色体数目多样性评价
3
作者 谢霆霆 常琴 +5 位作者 温美娟 刘丹丹 赵财 杨玉婷 沈奇 张明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5期1-7,共7页
半夏是我国重要的大宗中药,其染色体存在复杂的多倍化现象。为进一步探索半夏基因组大小与染色体数目多样性信息,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及染色体压片技术探究了不同地理分布的39份半夏种质。结果发现,半夏基因组大小存在较大差异,变幅为5.3... 半夏是我国重要的大宗中药,其染色体存在复杂的多倍化现象。为进一步探索半夏基因组大小与染色体数目多样性信息,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及染色体压片技术探究了不同地理分布的39份半夏种质。结果发现,半夏基因组大小存在较大差异,变幅为5.30~8.82 G,平均为6.79 G,部分种质基因组内存在基因组嵌合现象;其染色体数目变异也较大,且整倍体和非整倍体共存。相关性分析表明,半夏基因组大小与染色体数目呈弱正相关,单条染色体基因组大小与染色体数目呈中度负相关,基因组小的种质更有利于繁殖和产量形成。不同地理居群中,基因组大小及染色体数目均存在较大变异,但具有共同特征。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半夏基因组大小及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复杂性,为半夏种质资源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基因组大小 染色体数目 相关性分析 遗传多样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种质产量性状与药用成分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雨霞 邹秀崽 +6 位作者 李春雨 张可 梁梓珊 王宏斌 段礼新 靳红磊 沈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108,共9页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应用广泛。为了评价穿心莲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收集了广东湛江和广西贵港两个主要产区的种质材料,对其产量性状和主要药用成分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来源穿心莲...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应用广泛。为了评价穿心莲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收集了广东湛江和广西贵港两个主要产区的种质材料,对其产量性状和主要药用成分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来源穿心莲材料的产量性状及药用成分均呈现较大变异。产量性状中,单株生物量变幅最大为100~624 g,其余从大到小依次为叶片质量、叶面积、一次分枝数、生育期、株高。药用成分性状中,穿心莲内酯变幅最大为1.5385~6.5944 mg/g,其余依次为新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供试材料分析发现种质纯和度差,具有显著的遗传多样性,为材料鉴选及遗传育种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基础。此外,相关性分析表明,穿心莲主要产量性状与主要药用成分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材料选育时需要注重产量性状和药用成分之间的平衡。最后,进一步按产量性状及药用成分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筛选重要材料。本研究结果可为穿心莲的种质资源保护及良种选育提供育种研究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 遗传多样性 产量性状 药用成分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