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全国首届医学辩证法师资培训班在广州中医学院结业
- 1
-
-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自然辩证法研究室
-
出处
《医学与哲学(A)》
1983年第5期40-41,共2页
-
文摘
中央卫生部委托广州中医学院举办的的全国医学辩证法师资培训班,于一月十四日,在广州中医学院举行结业典礼。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医学辩证法师资培训班。参加这个班的三十五名学员,大部分是讲师、主治医师以上的教学业务骨干,他们经过近五个月的学习,通过考核合格,取得了结业文凭。举办医学辩证法师资培训班。
-
关键词
医学辩证法
广州中医学院
师资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医学术与儒学发展关系的比较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邱鸿钟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1993年第4期27-29,共3页
-
文摘
'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四库全书》中的这句史论,将儒与医并举,并非信口开河,而是反映了儒学和中医学演化进程中的某种相关现象。
-
关键词
中医学
儒学
-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邱鸿钟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1991年第4期29-31,共3页
-
文摘
一、传统方法与现代研究方法相结合把传统研究方法限于归指中医,而把现代研究方法当成西医研究方法的同义语,这种看法是不妥当的。'传统'与'现代'只是一种历史性概念,而不分东西方。中医学的哲学分析方法,司外揣内观察法,心悟诸法固然创始于古代,然而西医解剖、组织和实验等方法也不是现代才突然冒出来的。传统方法与现代研究方法的区分应该是就现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当代方法学的标准来相对作出的。 1.司外揣内与解剖法的结合现在有一些目光短浅的人,指责和抱怨'司外揣内'方法原始落后。
-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中西医结合
研究
方法
-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今日华佗——名老中医罗元恺教授业医从教五十年
- 4
-
-
作者
吴仁山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
-
出处
《高教探索》
1985年第4期68-71,共4页
-
文摘
罗元恺教授是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广州中医学院顾问、学院学位评议委员会主席、妇科研究室主任。从一九三五年起从医至今,五十年来,他除了坚持临床治疗疾病外,绝大部分时间从事中医教育工作,为培养中医后继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广东中医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从他成就的过程,也可窥见广东中医教育之一斑。一、坎坷的十四载一九一四年十月,罗元恺教授诞生在广东南海县西樵沙涌村。其父罗棣华为晚清儒生。以儒通医,深钻中医温病学,并业余为亲友诊病。后求医者众,遂专于医道,悬壶问世。罗教授幼承庭训,熟读四书五经及古代诗文,古汉语基础深厚。从小耳濡目染其父医道,遂立志振兴祖国医业。
-
关键词
罗元恺
广东中医
广州中医学院
中医教育
古代诗文
中医进修学校
十年
九三
教育史
西樵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从我省中医药队伍现状看高等中医教育的改革
- 5
-
-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教学研究室
-
出处
《高教探索》
1986年第3期28-30,21,共4页
-
文摘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社会主义中医事业的成败关键在于中医人才。要解决中医人才问题,就必须大力加强、发展中医教育,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对中医教育尤其是高等中医教育进行必要的改革。因此,清醒地看到中医药队伍的落后现状,
-
关键词
高等中医教育
中医药人才
中医人才
中医事业
广州中医学院
医药院校
中药师
中药人员
中医内科
专科培训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从病与证的研究谈中医临床科研方法
- 6
-
-
作者
何绪屏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
-
出处
《医学与哲学(A)》
1992年第1期56-56,共1页
-
文摘
一、病的研究病的研究,多通过现代科学设备,借鉴现代医学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揭示某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对某中医药的疗效及机理进行评价。
-
关键词
科研方法
现代科学
现代医学
协定方
诊断标准
疾病发展过程
整体观
基础研究
控制论方法
应用研究
-
分类号
R,B
[医药卫生]
-
-
题名中医心理咨询刍议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蔡明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
-
出处
《中国医院管理》
1987年第11期38-39,共2页
-
文摘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们身心健康及疾病过程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中医心理咨询门诊便应运而生。
-
关键词
心理咨询门诊
心理社会因素
现代医学模式
黄帝内经
心理治疗
咨询者
门诊收费
移精变气
思伤
临床实践
-
分类号
R395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
-
题名广东省高等中医教育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 8
-
-
作者
张永兴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
-
出处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4-26,共3页
-
文摘
一、深化改革的理论依据1、依据党的中医政策。中医事业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振兴中医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就制订“团结中西医。
-
关键词
中医事业
高等中医教育
医药卫生事业
中医药人才
床位使用率
病床数
农村中医
农村卫生
中医政策
预防保健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医学道德与医院管理
- 9
-
-
作者
邓平修
陈武光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
-
出处
《中国医院管理》
1981年第4期22-25,共4页
-
文摘
伦理学是以道德为研究对象的道德科学。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准则、规范,它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和精神文明的表现。医学伦理道德的任务,就在于掌握这些一般道德的基本内容,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和医学科学研究活动的各个方面,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把医院办成具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道德的性质。因此,医学道德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医生个人的医德问题,否则,不利于把医学道德科学的研究。
-
关键词
医院管理
医学道德
医学伦理
医学科学研究
病者
医疗技术
医疗水平
医疗质量
医疗方案
医疗工作
-
分类号
R19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
-
题名中医教育必须改革
- 10
-
-
作者
张永兴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
-
出处
《高教探索》
1985年第2期21-22,共2页
-
文摘
要振兴中医,其关键是中医人才的培养。而造就中医高级人才的最重要途径。是办好中医高等教育。二十多年来,中医教育存在一个弊病,就是培养目标单一,培养出来的人才主要是临床医生。这与社会的需要,振兴中医的需要很不适应。中医人才应有多种模式,一般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临床型的新型中医生,主要是培养中医临床实践和临床科研工作的人才,这是大量的;
-
关键词
中医教育
中医人才
中医高等教育
中医临床实践
临床型
临床医生
专科人才
儿科学
古医籍整理
医史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医学史发展两百年史
- 11
-
-
作者
Roderick E. Mc Grew
李剑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1993年第12期49-51,共3页
-
文摘
医学史是一门现代学科。它出现于18世纪,但主要成长阶段却是在1890年以后。德国人的学术成就给该领域赋予了经典的定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英国在医学史研究方面占据了领先地位,而就机构设置和工作量而言。
-
关键词
医学史
发展
-
分类号
R-09
[医药卫生]
-
-
题名现代科学技术在医学中的移植
- 12
-
-
作者
方利旭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1989年第6期2-5,共4页
-
文摘
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特点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一致性。作为当代科学体系中一个门类的医学,其研究方法必然要受到其他学科方法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日益显著,本文试图探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方法在医学中的移植。
-
关键词
医学
科学技术
现代
移植
-
分类号
R319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
-
题名医学科学的数学化
- 13
-
-
作者
黄家阳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1989年第8期8-11,共4页
-
文摘
翻开早期的医学史,人们几乎看不到数学的痕迹,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数学的应用'在生物学中=0'。然而近几十年来,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两门最古代的学科开始融合了,并取得了许多惊人的成果,历史终于把医学推向了数学化的进程。是什么力量导致这种结果?
-
关键词
医学科学
数学化
-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
-
题名从IL-2水平探讨黄芪及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72
- 14
-
-
作者
金虹
梁旻若
王建华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广州中医学院脾胃研究室
-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08-310,共3页
-
文摘
本文报道了黄芪及其多糖对正常小鼠和大黄脾虚模型小鼠体内、体外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的影响。大黄脾虚模型小鼠IL—2活性比正常小鼠明显降低;25~200%黄芪水煎剂以及50~200mg/ml黄芪多糖均能使大黄脾虚模型小鼠低下的IL—2活性提高;但对正常小鼠则无影响。提示IL—2产生增加可能是黄芪“扶正”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其调节免疫功能的分子免疫学基础之一;IL—2活性有可能是“脾气”的内涵之一。
-
关键词
黄芪
黄芪多糖
脾虚
白细胞介素2
-
分类号
R961.1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延胡索乙素对离体大鼠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0
- 15
-
-
作者
李毓
王建华
劳绍贤
陈蔚文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脾胃研究室
-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4-47,共4页
-
文摘
探讨延胡素乙素(dl—THP)对离体大鼠胃粘膜和胃壁细胞泌酸功能的影响.结果:dl—THP明显抑制胃粘膜基础胃酸分泌.但洗脱药物1.5~2h后其作用即显著减弱.对于组胺(His)诱导的胃粘膜及壁细胞泌酸、dl—THP均使His的量效曲线非平行右移.并抑制最大泌酸反应;pD_z^1值分别是4.72和4.70。
-
关键词
延胡索乙索
胃酸分泌
胃粘膜
大鼠
-
Keywords
dl - tetrahydropalmatine
his- tamine
gastric acid secretion
drug action
parietal cell
isolated stomach
rat
-
分类号
R965.2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助孕Ⅰ号、Ⅱ号方对SD鼠血清抗精子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31
- 16
-
-
作者
梁国珍
罗颂平
刘祖贞
方舜华
罗元恺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一附院妇科
-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4-46,共3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
-
文摘
对SD鼠采用主动免疫法建立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的动物模型,并用具有滋肾补肾、活血化瘀作用的助孕Ⅰ号方、Ⅱ号方,于建模时同期通过灌胃给药进行实验,观察其对SD鼠血清AsAb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孕Ⅰ号、Ⅱ号方组SD鼠的血清ASAb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P<0.01)。说明二方均具有抑制ASAb产生的作用。为中医中药治疗抗精子免疫性不育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
-
关键词
抗体
抗精子
中医药疗法
不育症
-
Keywords
antisperm antibody immunologc infertility with ASAb TCM
therapy
-
分类号
R22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王老吉冲服凉茶的药理研究
被引量:11
- 17
-
-
作者
叶木荣
廖惠芳
廖雪珍
黄桂英
李锐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
-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9-31,共3页
-
文摘
王老吉冲服凉茶有抗菌消炎、利尿、增加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力,促进小肠蠕动作用。并有收缩气管链,减少肺灌流量作用。毒性试验表明,小鼠一天口服王老吉浸膏最大耐量为临床口服量的220倍。
-
关键词
王老吉
冲服凉茶
药理
实验
-
Keywords
Wanglaojichongfu Herb Tea, anti-inflammation, diuresis, gastrointestinal movement, pulmo trachea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心脑血管病痰证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8
- 18
-
-
作者
方永奇
李小兵
王丽新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附院临床药研室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3,共3页
-
文摘
本文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研究567例心脑血管病痰证的患病情况,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表明:①痰证患病率为0.462,其中以中风的痰证患病率为最高(0.579);②痰证病人年龄(60±10岁)大于非痰证病人(57±10岁),P<0.01。且痰证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上升;③痰证中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④不同职业的痰证患病率基本相同;⑤痰证多发于夏季而少发于冬季;⑥肥胖、吸烟、嗜酒是痰证的易患因素,P<0.001,OR值分别为2.135、1.960、2.136;⑦痰证典型临床表现为咯痰、咳嗽、喉中痰鸣、肢麻、气短喘促、眩晕、嗜睡、舌胖苔腻、脉滑等。
-
关键词
痰证
流行病学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
Keywords
cardio-celebral angiopathy phlegm syndrome epidemiology hypertension disease coronary cardiopathy apoplexy
-
分类号
R255.8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左金丸配伍和提取方法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 19
-
-
作者
陈蔚文
李茹柳
徐颂芬
钟秉文
谢泳芳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
广州中医学院中药系
-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2-3,共2页
-
文摘
采用薄层层析和紫外吸收光谱测定方法,比较黄连与吴茱萸用量配伍比例及提取方法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连与吴茱萸6:1与1:1配伍比例并未引起药物化学性质的变化,在6:1配伍比例中黄连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的浓度明显增高;传统水提法较醇提法可获得较高浓度的吴茱萸生物碱。
-
关键词
左金丸
配伍
黄连
吴茱萸
化学成分
-
Keywords
compatibility, extraction method, Zuojin Pills, berberine, alkaloid of Fruetus Evodiae
-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家兔心肌缺血模型与冠状动脉左室支解剖特点关系
被引量:21
- 20
-
-
作者
何智明
陈东风
邹香云
周健洪
-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4-56,共3页
-
文摘
解剖105只成年家兔的心脏,测量冠状动脉左室支在左心耳下缘发出处到前室间沟距离,平均为7.2mm。另取36只家兔随机分为:Ⅰ组左室支在左心耳缘下0~5mm、Ⅱ组5~7mm、Ⅲ组7~10mm部位结扎.造成心肌缺血模型,结果表明,左室支结扎部位适宜在左室支距离左心耳缘下5~10mm内,并探讨左室支分布与心脏重量相关关系和本模型特点.
-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左室支
冠状动脉
解剖学
-
Keywords
abbit:myocardial ischemia:left
ventricular branch
coronary artery .
-
分类号
R322.12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