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参数优化及舒筋效应研究
1
作者
蓝石坚
丘明旺
+2 位作者
李晓惠
范志勇
吴山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91-1799,共9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力学参数下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应,并在最佳力学参数下探讨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舒筋效应。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将纳入本研究的27例LDH患者随机分...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力学参数下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应,并在最佳力学参数下探讨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舒筋效应。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将纳入本研究的27例LDH患者随机分为9个参数组,每组3例患者,分别进行不同参数的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设按压力度、次数、治疗间隔3因素,各因素包含3水平,即按压力度设立3个水平:300~400、400~500、500~600 N;按压次数设立3个水平:6、9、12次;治疗间隔3个水平:间隔1、2、3日。通过VAS、ODI和FDD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力学参数后,纳入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最佳力学参数配置下的立体定位斜扳法,对照组为传统腰椎斜扳法,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以及多裂肌厚度与横截面积变化。通过健康志愿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多裂肌的对比,明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裂肌的特征。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 26.0分析各观察指标与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得出最佳的手法治疗参数。结果正交试验分析得出对疗效影响顺序为按压力度>治疗间隔>按压次数,疗效最佳的压力区间为:500~600 N,次数为12次,治疗间隔2日1次。腰椎间盘突症患者腰部多裂肌与健康志愿者比较,退变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6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VAS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的改善幅度更大。多裂肌结果表明,经治疗后治疗组可显著增加多裂肌静息厚度、收缩厚度、收缩率和横截面积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缩厚度、收缩率治疗前后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结论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其中以手法参数压力500~600 N,按压次数12次,治疗间隔2日1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更佳的镇痛,降低肌肉张力以及改善功能障碍作用。与传统腰椎斜扳法相比,立体定位斜扳法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功能障碍,以及多裂肌静息厚度、收缩厚度、收缩变化率、横截面积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位斜扳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力学参数
多裂肌
舒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参数优化及舒筋效应研究
1
作者
蓝石坚
丘明旺
李晓惠
范志勇
吴山
机构
广州
中医
大学
第二
临床
医学院
(
广东省中医院
)
推拿
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91-1799,共9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编号:20253011)
广东省第四批名中医师承项目(编号:0102018105)
+1 种基金
林氏正骨推拿流派传承工作室(编号:E43611)
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0102018007)。
文摘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力学参数下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应,并在最佳力学参数下探讨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舒筋效应。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将纳入本研究的27例LDH患者随机分为9个参数组,每组3例患者,分别进行不同参数的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设按压力度、次数、治疗间隔3因素,各因素包含3水平,即按压力度设立3个水平:300~400、400~500、500~600 N;按压次数设立3个水平:6、9、12次;治疗间隔3个水平:间隔1、2、3日。通过VAS、ODI和FDD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力学参数后,纳入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最佳力学参数配置下的立体定位斜扳法,对照组为传统腰椎斜扳法,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以及多裂肌厚度与横截面积变化。通过健康志愿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多裂肌的对比,明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裂肌的特征。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 26.0分析各观察指标与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得出最佳的手法治疗参数。结果正交试验分析得出对疗效影响顺序为按压力度>治疗间隔>按压次数,疗效最佳的压力区间为:500~600 N,次数为12次,治疗间隔2日1次。腰椎间盘突症患者腰部多裂肌与健康志愿者比较,退变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6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VAS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的改善幅度更大。多裂肌结果表明,经治疗后治疗组可显著增加多裂肌静息厚度、收缩厚度、收缩率和横截面积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缩厚度、收缩率治疗前后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结论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其中以手法参数压力500~600 N,按压次数12次,治疗间隔2日1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更佳的镇痛,降低肌肉张力以及改善功能障碍作用。与传统腰椎斜扳法相比,立体定位斜扳法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功能障碍,以及多裂肌静息厚度、收缩厚度、收缩变化率、横截面积疗效更优。
关键词
立体定位斜扳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力学参数
多裂肌
舒筋效应
Keywords
stereotaxic oblique-pulling manipulati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chanical param⁃eters
multifidus muscle
soothing effect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参数优化及舒筋效应研究
蓝石坚
丘明旺
李晓惠
范志勇
吴山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