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液体体系中电镀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储小鹏 李艳香 +4 位作者 刘建新 刘宁华 赖心翘 罗有斌 李望良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99,共11页
离子液体电镀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电镀技术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离子液体作为镀液的优异性能,概述了温度、电流密度、电流类型、水氧含量、添加剂等沉积条件对沉积物形貌、组成、微观结构和性质的影响规律。最后,总结了目前离子... 离子液体电镀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电镀技术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离子液体作为镀液的优异性能,概述了温度、电流密度、电流类型、水氧含量、添加剂等沉积条件对沉积物形貌、组成、微观结构和性质的影响规律。最后,总结了目前离子液体电镀面临的挑战和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添加剂 离子液体 绿色溶剂 电化学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镁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封闭剂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明杰 刘宁华 +3 位作者 赖心翘 赖洪 罗有斌 胡艳婷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0,共5页
采用醋酸钙作为主盐对镁铝合金微弧氧化(MAO)膜层的微孔和微裂纹进行封闭处理。探究了封闭时间对微弧氧化膜层的封闭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65℃下,封闭时间为15 min时可效地封堵微弧氧化膜层的微孔和微裂缝,封闭率可达90%。借助扫描电子... 采用醋酸钙作为主盐对镁铝合金微弧氧化(MAO)膜层的微孔和微裂纹进行封闭处理。探究了封闭时间对微弧氧化膜层的封闭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65℃下,封闭时间为15 min时可效地封堵微弧氧化膜层的微孔和微裂缝,封闭率可达90%。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了膜层封闭前后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和盐雾测试评估了膜层封闭前后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封闭后膜层的腐蚀电流密度由0.81μA·cm^(-2)下降至0.18μA·cm^(-2),盐雾测试可达168 h,膜层的防腐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封闭剂 耐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铝合金表面钼/钛/钒复合转化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3
作者 罗有斌 刘宁华 +4 位作者 郑嘉伟 祝闻 赖心翘 赖洪 刘明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8,共9页
采用钼酸盐和钛酸盐为主盐,以偏钒酸钠为成膜促进剂,植酸钠为有机添加剂,在7075铝合金表面制备了钼/钛/钒复合转化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膜层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和化学成分,采用电... 采用钼酸盐和钛酸盐为主盐,以偏钒酸钠为成膜促进剂,植酸钠为有机添加剂,在7075铝合金表面制备了钼/钛/钒复合转化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膜层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和化学成分,采用电化学工作站考察了基体和膜层的耐蚀性。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转化液配方为2 g·L^(-1)植酸钠、1.5 g·L^(-1)偏钒酸钠、1.5 g·L^(-1)六氟钛酸及25 g·L^(-1)钼酸铵,最佳成膜条件为15 min和35℃。膜层主要成分为Al_(2)O_(3)、MoO_(2)、MoO_(3)、V_(2)O_(5)和TiO_(2)。钼/钛/钒复合转化膜使7075铝合金的腐蚀电位正移了206.401 mV,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9.912μA·cm^(-2),有效提高了基体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钼/钛/钒复合转化膜 耐腐蚀 钼酸铵 无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镍基底上连续镀铜层电解退镀剂的开发 被引量:1
4
作者 包志华 郭艳红 +1 位作者 田志斌 邓正平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31,共4页
研制开发了一种镍基底上连续镀铜层的电解退镀剂,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复配方案为:络合剂A 80 g/L、络合剂B 25 g/L、络合剂C 40 g/L、导电盐60 g/L、缓蚀剂2 g/L、抑雾剂0.2 g/L。此工艺用于镍基底上连续镀铜层的阳极电解退除,退镀速... 研制开发了一种镍基底上连续镀铜层的电解退镀剂,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复配方案为:络合剂A 80 g/L、络合剂B 25 g/L、络合剂C 40 g/L、导电盐60 g/L、缓蚀剂2 g/L、抑雾剂0.2 g/L。此工艺用于镍基底上连续镀铜层的阳极电解退除,退镀速度可达1μm/min,且不腐蚀镍基底,可保持镍层的光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镀 连续镀 镍基底退铜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