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EM的压缩机汽缸座与曲轴结构尺寸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梁济民 葛光军 +2 位作者 张宪民 陈国强 沈海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1-85,共5页
对冰箱压缩机的两个关键零件——汽缸座和曲轴进行基于有限元法的尺寸优化设计。运用有限元软件对零件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并运用模态试验对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零件结构参数化模型,并运用ANSYS中的优化模块,... 对冰箱压缩机的两个关键零件——汽缸座和曲轴进行基于有限元法的尺寸优化设计。运用有限元软件对零件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并运用模态试验对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零件结构参数化模型,并运用ANSYS中的优化模块,对零件进行尺寸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机汽缸座 曲柄 模态分析 模态实验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簧片阀流量系数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
作者 谭书鹏 黄官飞 +2 位作者 卢阳 林凡 沈海波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8-82,105,共6页
在压缩机簧片阀的数值模拟中,簧片阀的流量系数和相应的有效流通面积是须预先知道的关键参数。一般来说,流量系数和有效流通面积是通过实验测得的。但是,当制冷剂在封闭的系统中流动时,很难测得簧片阀的流量系数。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思路... 在压缩机簧片阀的数值模拟中,簧片阀的流量系数和相应的有效流通面积是须预先知道的关键参数。一般来说,流量系数和有效流通面积是通过实验测得的。但是,当制冷剂在封闭的系统中流动时,很难测得簧片阀的流量系数。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思路,建立以空气为工质来测量簧片阀流量系数的模型,同时用静态吹风实验来测量空气的流量系数,得到了空气在不同流量和阀片升程下的流量系数。改变工质为R600a后,模拟计算了簧片阀的流量系数,并通过压缩机整机性能实验对流量系数的正确性进行了间接的验证。结果表明:以空气为工质模拟计算的流量系数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这一模型能够用于计算工质为R600a时的流量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簧片阀 流量系数 冰箱压缩机 R600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气紊流的中空底孔微柱阵列设计及强化散热数值研究
3
作者 吴小凌 周涛 +3 位作者 刘钰照 杜艳平 陈会平 李顺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80-1987,共8页
为了深入了解微结构对散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实现不同工况下的高效冷却,本文针对不同散热器结构设计,对其与空气对流换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改变散热器单元的数值模拟条件、如来流方向、来流速度、热流... 为了深入了解微结构对散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实现不同工况下的高效冷却,本文针对不同散热器结构设计,对其与空气对流换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改变散热器单元的数值模拟条件、如来流方向、来流速度、热流密度等,对不同微结构形状、排布的换热单元的换热效率及流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空微柱结构散热器效果优于微翅片结构或翅片-微柱混合结构。中空微柱的优势在于促进了微柱周围空气的局部紊流,从而提高了近壁面边界层内冷空气平均流速。在垂直来流情况下,该设计有利于充分利用空气动能,对微柱内外散热面进行冲刷,从而提高对流换热效率。分析发现,随着微结构高度的增加,换热的提升比例降低。随微结构密度变化,散热器的平均传热系数存在一个峰值。这表明在考虑材料利用率的情况下,微结构参数存在一个最优值。本文设计优化的空心微柱在高5 mm、间距6 mm的情况下,换热性能达到最优值,与传统微翅片相比可将平均温度降低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热器 空心柱 强制对流 数值模拟 换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