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CP观测得到的2008年4月吕宋海峡流速剖面结构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成浩 廖光洪 +5 位作者 袁耀初 陈洪 金子新 江田憲章 谷口直和 南馆正憲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0,共10页
基于2008年4月22—26日吕宋海峡调查航次的下放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LADCP)和船载ADCP(SADCP)等观测资料,并采用潮波模式模拟结果去除潮流对观测资料的影响,观测结果表明:调查期间黑潮入侵南海的位置与1992年春季比较接近,其分支位... 基于2008年4月22—26日吕宋海峡调查航次的下放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LADCP)和船载ADCP(SADCP)等观测资料,并采用潮波模式模拟结果去除潮流对观测资料的影响,观测结果表明:调查期间黑潮入侵南海的位置与1992年春季比较接近,其分支位于调查海区中部C2、C7、C8和C9站,表层黑潮在C8站分离为两支,分别流向C9和C2站,C9站北向流明显比C8站减弱。在C2站,黑潮分支位于400m层以浅,其最大西向流速为77cm/s,而在C7、C8和C9站黑潮分支位于500m层以浅,黑潮在入侵南海的过程中其核心深度逐渐变浅。上层黑潮明显作反气旋弯曲。本调查航次的观测结果在定性上支持吕宋海峡水交换有"三明治"垂直结构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宋海峡 流速剖面结构 2008年4月航次 LAD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