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充及广安地区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生存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官念 刘万平 +6 位作者 彭张辉 何兴林 陈捷 邓虹 刘君 吴碧华 熊鸿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探讨南充及广安地区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南充及广安地区5所医院住院的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468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141例(<45岁),中年组401例(45~59岁),老年组926例(≥60岁)。收... 目的探讨南充及广安地区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南充及广安地区5所医院住院的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468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141例(<45岁),中年组401例(45~59岁),老年组926例(≥60岁)。收集患者住院期间一般情况、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并发症等,并进行3年随访,对脑出血后1、3、6个月,1、2、3年的生存状况进行随访。采用寿命表法描述生存过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脑出血患者发病后1、3、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68%、67%、65%、62%、60%。青年组发病后1、3、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77%、76%、73%、72%、71%,中年组生存率分别为76%、75%、74%、72%、72%、71%,老年组生存率分别为65%、64%、62%、60%、57%、54%。老年组发病后1、3、6个月,1、2、3年生存率较青年组及中年组明显降低(P<0.01)。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包括年龄、血糖、经济状况、收缩压、GCS评分、NIHSS评分;住院期间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包括颅内高压/脑疝及呼吸道感染;出院后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包括:血压控制、脑出血复发。结论老年脑出血患者死亡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颅内高压 脑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浸润性肺腺癌气腔播散的临床、病理及CT特征分析
2
作者 徐凤 李琦 +2 位作者 李娴 霍继文 吴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2-859,共8页
目的:探讨早期浸润性肺腺癌(ILADC)的临床及CT特征在预测气腔播散(STAS)中的价值,旨在寻找一种术前预测STAS的无创性方法,同时探明与STAS高度相关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69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Ⅰ-Ⅱ期ILADC患者,根据STAS状态分为... 目的:探讨早期浸润性肺腺癌(ILADC)的临床及CT特征在预测气腔播散(STAS)中的价值,旨在寻找一种术前预测STAS的无创性方法,同时探明与STAS高度相关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69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Ⅰ-Ⅱ期ILADC患者,根据STAS状态分为阳性组及阴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及CT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AS阳性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一步比较两组的病理特征。结果:临床特征比较:癌胚抗原升高多见于STAS阳性患者(P<0.05)。CT特征比较:STAS阳性组肿瘤更大,实性密度、肿瘤实性成分占比(CTR)>50%、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瘤周纤维化及卫星结节的发生率更高,而STAS阴性组肿瘤以上叶多见且充气支气管征发生率更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临床及CT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下叶分布、实性密度、CTR>50%、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瘤周纤维化及卫星结节为STAS阳性的独立预测因子,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7、74.8%、74.8%及70.3%。病理特征比较:STAS阳性组含实体或微乳头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为Ⅱ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STAS状态的早期ILADC具有不同的临床、CT及病理特征,熟悉这些特征的差异有助于STAS术前无创预测,从而辅助临床选择最优治疗决策,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腺癌 气腔播散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超声BI-RADS分级与癌细胞增殖、侵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光荣 赵小波 +1 位作者 杨敏 陈淑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BI-RADS分级与癌细胞增殖、侵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10月间在本院确诊乳腺癌的患者138例,回顾其BI-RADS分期,并分为Ⅲ期2例、Ⅳ期51例、Ⅴ期85例,对比3组患者病灶组织中增殖相关基因、侵袭相关基因表...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BI-RADS分级与癌细胞增殖、侵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10月间在本院确诊乳腺癌的患者138例,回顾其BI-RADS分期,并分为Ⅲ期2例、Ⅳ期51例、Ⅴ期85例,对比3组患者病灶组织中增殖相关基因、侵袭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Ⅴ期、Ⅳ期患者病灶组织中促增殖基因MTA2、mTOR、PKM2、Notch1、FSCN1 mRNA的表达量高于Ⅲ期患者(P<0.05),抗增殖基因BRCA1、PTEN mRNA的表达量低于Ⅲ期患者(P<0.05);促侵袭基因Gab2、NUAK1mRNA的表达量高于Ⅲ期患者(P<0.05),抗侵袭基因EBP50、EDN3、FBXW7、NDRG1mRNA的表达量低于Ⅲ期患者(P<0.05)。随BI-RADS分级增加,病灶组织中促增殖、促侵袭基因表达量进一步增加,抗增殖、抗侵袭基因表达量进一步减少。结论:乳腺癌患者超声BI-RADS分级与癌细胞增殖、活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I-RADS分级 增值基因 侵袭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