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三联抗结核药涂层材料(HRZ/PLGA)在大鼠体内释药特性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晨 王骞 +5 位作者 施建党 杨宗强 何胤 岳学锋 王鹏 王自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35-641,共7页
目的:观察复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三联抗结核药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涂层材料(HRZ/PLGA)在大鼠体内的释药特性。方法:将8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8只。A组为复合抗结核药HRZ/PLGA涂层材料植入组;B组... 目的:观察复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三联抗结核药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涂层材料(HRZ/PLGA)在大鼠体内的释药特性。方法:将8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8只。A组为复合抗结核药HRZ/PLGA涂层材料植入组;B组为抗结核药HRZ植入组;C组为空白未载药PLGA涂层材料植入组,于术后1d、3d、1w、2w、4w、6w、8w时分别麻醉各组大鼠4只,抽取腹腔静脉血液5ml,处死后取体内植入材料或药物周边1cm的肌肉组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肌肉组织及血清中H、R、Z三种药物的浓度,并于1w、4w时取血检测肝、肾功(AST、ALT、Ur、Cr),2w及6w时取植入局部肌肉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A组在术后3d时HRZ/PLGA涂层材料周边肌肉组织中三药浓度均达最高,2w后药物浓度下降趋势平稳,8w时H、R、Z三药平均浓度分别为0.87、0.92、1.61μg/g,均能达到各自10倍最低抑菌浓度(MIC);B组在术后3d时植入HRZ周边肌肉组织中三药物浓度均达最高,但药物浓度下降较快,4w时三种药物均不能检测到;C组不能检测到三种药物。A组肌肉检测药物浓度曲线较B组明显平稳、长程。A组静脉血中三种药物浓度明显低于植入HRZ/PLGA涂层材料周边的肌肉组织(P<0.05)。术后1w、4w时各组AST、ALT、Ur、Cr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w时A组及C组植入局部肌肉组织HE染色观察镜下见炎症细胞及PLGA降解产生空泡存在,6w时炎症细胞及空泡减少,A、B、C三组未见明显细胞坏死。结论:HRZ/PLGA涂层材料在SD大鼠体内释药平稳,持续时间较长,可实现体内局部用药的有效缓释;直接植入体内后组织生物相容性及可塑形性良好,为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复合自体骨的局部有效给药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抗结核药 聚乳酸-羟基乙酸 体内 缓释性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三联抗结核药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体内缓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何胤 赵晨 +5 位作者 施建党 王自立 杨宗强 岳学锋 苏胜杰 张小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7-452,共6页
目的 :观察载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复合抗结核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在大鼠体内的缓释特性。方法:选取SD雄性成年大鼠84只,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设为载药微球组、空白微球组、空白组,于术后1d、3d、1周、2... 目的 :观察载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复合抗结核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在大鼠体内的缓释特性。方法:选取SD雄性成年大鼠84只,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设为载药微球组、空白微球组、空白组,于术后1d、3d、1周、2周、4周、6周、8周时分别处死各组4只大鼠,处死时取微球周边1cm肌肉组织和腹腔静脉血5ml,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肌肉组织和血清中三种药物浓度;在1周、4周时检测肝、肾功能,留取肝、肾组织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术后3d时A组中肌肉和血浆中HRZ的药物浓度达到最高,1周后药物的浓度趋于稳定;8周时肌肉组织中HRZ的浓度分别为0.56、0.63、1.51μg/g,均达到了各自的10倍最低有效抑菌浓度,血浆中HRZ浓度分别为0.112、0.046、0.189μg/ml,肌肉中药物浓度和血浆中药物浓度行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肌肉及血浆中均未检测出HRZ。在1、4周时,对三组大鼠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A与C、A与B、B与C组间两两比较t检验,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在各检测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C三组大鼠肝、肾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损伤。结论:HRZ/PLGA微球具有缓慢、平稳释放药物的特性,具有良好的组织生物相容性,可直接植入体内实现局部给药和缓释长程治疗的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 体内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置管间断引流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胸腰椎术后脑脊液漏伴颅内感染 被引量:15
3
作者 邓若毅 余利民 +2 位作者 邵明 贾涛 贾德卫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7-288,共2页
硬膜损伤致脑脊液漏是胸腰椎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31%~9.37%[1~3].但硬膜损伤后脑脊液漏继发颅内感染的报道尚不多见,一旦发生,常规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我院自2009年2月~2014年3月在静脉应用抗生素的... 硬膜损伤致脑脊液漏是胸腰椎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31%~9.37%[1~3].但硬膜损伤后脑脊液漏继发颅内感染的报道尚不多见,一旦发生,常规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我院自2009年2月~2014年3月在静脉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采用腰大池置管间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胸腰椎术后脑脊液漏伴颅内感染患者共6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颅内感染 胸腰椎手术 腰大池置管 合鞘内注射 脑脊液漏 治疗效果 腰椎术后 间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