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混炼单元加工聚合物混合性能的模拟对比 被引量:7
1
作者 杜遥雪 石绍伟 +1 位作者 殷小春 徐百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106,共6页
采用屏障单元、混沌单元和叶片单元,应用聚合物流体动力学软件Polyflow,对这3种新型混炼单元加工聚合物的混合性能进行模拟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单元的混合指数大于屏障单元和混沌单元,3种新型混炼单元流道内的物料均以拉伸作用为... 采用屏障单元、混沌单元和叶片单元,应用聚合物流体动力学软件Polyflow,对这3种新型混炼单元加工聚合物的混合性能进行模拟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单元的混合指数大于屏障单元和混沌单元,3种新型混炼单元流道内的物料均以拉伸作用为主,流道内拉伸作用强度最大的是叶片单元;混沌单元的停留时间期望值大约为4 s,屏障单元的大约为5 s,叶片单元的大约为6 s,叶片单元对物料的分布混合效果相对较好;叶片单元的拉伸作用明显高于屏障单元和混沌单元;3种新型混炼单元的瞬态混合效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叶片单元、屏障单元、混沌单元,屏障单元的时均混合效率始终高于混沌单元,叶片单元随着轴向位置的增加对物料混合性能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炼单元 混合性能 混合指数 停留时间 拉伸速率 混合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驱动弹头辅助注塑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匡唐清 刘文文 +3 位作者 吴丽旋 陈碧龙 潘俊宇 赖德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4-190,共7页
流体驱动弹头辅助注塑工艺是一种基于流体辅助注塑工艺发展起来的新型中空注塑工艺。该工艺利用压力流体驱动弹头在熔体中穿透形成中空,可分为短射法、溢料法、回流法、活动型芯法和流动成型法。固体弹头的引入使得其突破了流体辅助注... 流体驱动弹头辅助注塑工艺是一种基于流体辅助注塑工艺发展起来的新型中空注塑工艺。该工艺利用压力流体驱动弹头在熔体中穿透形成中空,可分为短射法、溢料法、回流法、活动型芯法和流动成型法。固体弹头的引入使得其突破了流体辅助注塑工艺的局限,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可给予进一步的改进。弹头的合理设计是该工艺最关键的技术,该工艺要顺利实施还需要合理的模具设计及工艺控制。对该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 压力流体 弹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向非对称双螺杆挤出HDPE/PS共混体系沿程混合表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喻慧文 罗家胜 +3 位作者 徐百平 何亮 王玫瑰 杜遥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3-117,共5页
同向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作为新型加工设备,混合机理以及聚合物相形态变化是值得关注的重点。文中借助HDPE/PS共混体系,对同向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螺槽充满程度以及螺杆输送机理做出简要分析,对挤出过程沿程混合相形态及分散相粒径统计分... 同向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作为新型加工设备,混合机理以及聚合物相形态变化是值得关注的重点。文中借助HDPE/PS共混体系,对同向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螺槽充满程度以及螺杆输送机理做出简要分析,对挤出过程沿程混合相形态及分散相粒径统计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同向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中双头螺槽填充率高于单头,物料完全熔融后,粒径变化较小,而在同一径向长度,单头螺槽内分散相粒径略小于双头螺槽,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向非对称挤出机 充满度 混合相形态 分散相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速双螺杆非充满输送粘弹流体的可视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喻慧文 徐百平 +2 位作者 吴宏武 李美 王玫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9-87,共9页
给出了一种新型同向非对称双螺杆结构,2根螺杆的转速比为2∶1。为探索其物料流动以及混合特性,研制了全程可视化新型实验样机。采用一种常温粘弹性流体羧甲基纤维素钠着色后,观察流体在可视化设备中流动以及混合过程。采用4台摄像机采... 给出了一种新型同向非对称双螺杆结构,2根螺杆的转速比为2∶1。为探索其物料流动以及混合特性,研制了全程可视化新型实验样机。采用一种常温粘弹性流体羧甲基纤维素钠着色后,观察流体在可视化设备中流动以及混合过程。采用4台摄像机采集挤出过程图片,提取图像关键尺寸后计算得到填充度,建立法向分布尺寸和填充度的关系模型。采用电导率法测定物料在各工况下的停留时间,考察了螺杆转速对物料轴向混合的影响。首次捕捉到新型双螺杆在非充满情况下的流动图像,发现上下啮合区及远离啮合区的非对称现象存在及单头螺槽内料陇的拉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向非对称双螺杆 非充满 可视化 流动分析 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行星螺杆挤出机内三维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小龙 徐百平 +2 位作者 刘跃军 王玫瑰 喻慧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1-174,共4页
基于有限体积方法,对嵌入式行星单螺杆熔体输送段流场进行三维等温数值模拟。通过简化的物理模型来模拟行星螺杆复杂的几何结构,使用用户自定义程序设定了行星螺杆运动的边界条件。通过对嵌入式行星螺杆挤出机内螺槽压力、速度、形变速... 基于有限体积方法,对嵌入式行星单螺杆熔体输送段流场进行三维等温数值模拟。通过简化的物理模型来模拟行星螺杆复杂的几何结构,使用用户自定义程序设定了行星螺杆运动的边界条件。通过对嵌入式行星螺杆挤出机内螺槽压力、速度、形变速率张量、拉伸强度的分析,表明行星螺杆速度都有周期性的波动,嵌入式行星螺杆平均形变速率更高并且伴有强的拉伸场作用。通过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分析,嵌入式行星螺杆内物料停留时间分布曲线较普通单螺杆更窄,同等转速下产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Fluent计算 混沌混合 挤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向非对称双螺杆挤出高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共混体系熔融机理 被引量:3
6
作者 罗家胜 喻慧文 +2 位作者 杜遥雪 王玫瑰 徐百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7-113,共7页
借助于自主研制转速比为2的剖分式同向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苯乙烯(PS)共混体系的熔融混合过程进行了沿程取样研究,并比较不同螺纹元件螺距和操作条件对熔融过程的影响,对熔融过程沿挤出方向的相形态变化进行初步... 借助于自主研制转速比为2的剖分式同向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苯乙烯(PS)共混体系的熔融混合过程进行了沿程取样研究,并比较不同螺纹元件螺距和操作条件对熔融过程的影响,对熔融过程沿挤出方向的相形态变化进行初步分析。实验表明,大部分物料在第1加热区发生塑性变形,单头螺杆固体输送区的充满度比双头螺杆的高且HDPE首先发生熔融,左右螺槽的拉伸和压缩作用和对应螺纹元件螺距的不一致性使物料更快形成海-岛熔融模型,HDPE/PS在耗散混合熔融和粘性耗散熔融机理下快速熔融;减少螺纹元件螺距可以加快熔融速率,缩短熔融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向非对称双螺杆 高密度聚乙烯 聚苯乙烯 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副螺棱高度对单螺杆挤出机内混合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百平 喻慧文 +1 位作者 王玫瑰 刘跃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2-116,共5页
建立了带有扰动副螺棱的单螺杆均化段数学模型,探讨了不同副螺棱高度对混合的影响。将有限体积方法与叠加网格技术相结合,得到了螺槽内牛顿流体三维等温周期性速度场。采用4阶Runge-Kutta方法进行流体前锋追踪计算,得到了粒子群及示踪... 建立了带有扰动副螺棱的单螺杆均化段数学模型,探讨了不同副螺棱高度对混合的影响。将有限体积方法与叠加网格技术相结合,得到了螺槽内牛顿流体三维等温周期性速度场。采用4阶Runge-Kutta方法进行流体前锋追踪计算,得到了粒子群及示踪剂界面混合行为。Poincaré截面揭示了混沌混合在螺槽横截面内呈现"8"字形带状分布,内外分别被准周期运动区域填充。副螺棱高度越大,混沌混合区域所覆盖的尺度越大,混合能力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螺杆挤出机 往复副螺棱 有限体积方法 混沌混合 前锋追踪 POINCARÉ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SIPE)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崇岭 关丽涛 +2 位作者 谭寿再 孔萍 李健宁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7,11,共4页
以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SIPM)和乙二醇(EG)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以及催化剂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常用聚酯染色改性剂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SIPE).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酯交换率,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 以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SIPM)和乙二醇(EG)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以及催化剂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常用聚酯染色改性剂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SIPE).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酯交换率,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类型及用量、物料的配比等因素对酯交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EG)/n(SIPM)=10.6,催化剂Zn(Ac)20.4%,180℃反应120 min时,酯交换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SIPM) 酯交换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自组装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延辉 徐百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39-43,共5页
通过分子自组装,碳纳米管可结合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从而可进一步设计成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纳米材料,在医学、组织工程及生物材料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主要综述了碳纳米管自组装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制备方法... 通过分子自组装,碳纳米管可结合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从而可进一步设计成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纳米材料,在医学、组织工程及生物材料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主要综述了碳纳米管自组装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通过化学吸附自组装、静电自组装、模板自组装、静电力及氢键、亲水/疏水相互作用和DNA操纵下的自组装,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碳纳米管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差速双螺杆非充满熔体输送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喻慧文 吴宏武 +3 位作者 徐百平 周延辉 蓝叶青 王玫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8-95,共8页
自主研制了可切换螺杆转速比的机筒全程透明的同向双螺杆挤出仪器,可分别进行等速及差速双螺杆挤出可视化实验研究。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作为加工流体,观察不同计量加料情况下,螺杆构型及双螺杆转速对流体输送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全... 自主研制了可切换螺杆转速比的机筒全程透明的同向双螺杆挤出仪器,可分别进行等速及差速双螺杆挤出可视化实验研究。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作为加工流体,观察不同计量加料情况下,螺杆构型及双螺杆转速对流体输送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全新的包括正位移和拖曳流的部分充满流体输送模型。实验表明,在非充满情况下,流体输送的拓扑路线不同,与等速双螺杆相比,物料在差速双螺杆左右螺槽内充满度存在非对称现象,上下啮合区存在较大的堆积现象。2种螺杆构型输送机理相似,均存在拖曳流、正位移输送及螺杆机筒间隙漏流。在非充满情况下,初步建立了差速同向自洁双螺杆的流体输送解析理论,得到了不同情况下充满度计算公式。当产量一定时,随着螺杆转速的增加,螺槽充满度下降,漏流增大,拖曳流量减少,而正位移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速双螺杆 粘弹流体 非充满 可视化 输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