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α-Fe_2O_3/H_2O_2异相Fenton催化降解酸性橙7 被引量:6
1
作者 龚斌 银玉容 +4 位作者 何其 龙冉冉 王文霞 肖凯军 张玲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25-831,共7页
以水热法制备纳米α-Fe_2O_3,并应用于异相Fenton体系中催化降解酸性橙7。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样品的结构;在异相Fenton催化体系中,通过优化初始p H、初始底物浓度、双氧水添加量、α-Fe_2O_3添加量、温度,探... 以水热法制备纳米α-Fe_2O_3,并应用于异相Fenton体系中催化降解酸性橙7。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样品的结构;在异相Fenton催化体系中,通过优化初始p H、初始底物浓度、双氧水添加量、α-Fe_2O_3添加量、温度,探究合适的催化降解条件,通过多次循环催化对催化剂稳定性进行研究,并通过催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分析其催化机理。结果表明,α-Fe_2O_3为长约70 nm,宽约20 nm的均匀单一纳米棒。在异相Fenton催化体系中,最佳催化条件为初始p H=3.0,初始底物质量浓度200 mg/L,反应温度为30℃,双氧水的添加量为w(H_2O_2)=1.5%,催化剂α-Fe_2O_3添加量为500 mg/L,在反应120 min时脱色率为98.74%,COD去除率为73%;稳定性良好,铁离子溶出量低于0.8 mg/L,循环实验5次脱色率始终在90%以上;此外,对自由基的研究表明,·OH在本体系降解过程中占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2O3 双氧水 异相Fenton 催化 酸性橙7 水处理技术与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化剂制备石墨烯-聚苯胺超级电容器材料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志森 李泽胜 +2 位作者 张志远 洪靖 侯志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3-428,共6页
以水热合成多孔石墨烯为载体,以廉价环保的β-MnO_2代替传统的具有污染性的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石墨烯-聚苯胺超级电容器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恒流... 以水热合成多孔石墨烯为载体,以廉价环保的β-MnO_2代替传统的具有污染性的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石墨烯-聚苯胺超级电容器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等对其微观形态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β-MnO_2为氧化剂制备的石墨烯-聚苯胺超级电容器材料的比电容能达到350F/g,电容保持率为67.7%,具有更好的电化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β-MnO2 多孔石墨烯 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苯胺/多孔碳超级电容器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志森 李泽胜 +2 位作者 张志远 徐鑫 黄瑞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8-70,共3页
以工业生产的D314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原料,采用与高锰酸钾离子交换并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了多孔碳/氧化锰材料。在多孔碳/氧化锰分散体系中,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新型聚苯胺/多孔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以工业生产的D314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原料,采用与高锰酸钾离子交换并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了多孔碳/氧化锰材料。在多孔碳/氧化锰分散体系中,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新型聚苯胺/多孔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等对其微观形态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得复合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并且有良好的电化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聚苯胺 多孔碳材料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锰为氧化剂制备多孔石墨烯@聚苯胺超级电容器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志森 张志远 徐鑫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7-120,共4页
以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制备蜂窝状多孔石墨烯为载体,分别以过硫酸铵和β-MnO_2为氧化剂,采用化学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合成多孔石墨烯/聚苯胺超级电容器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 以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制备蜂窝状多孔石墨烯为载体,分别以过硫酸铵和β-MnO_2为氧化剂,采用化学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合成多孔石墨烯/聚苯胺超级电容器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对其微观形态、结构组成和电化学性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载体材料具有蜂窝状结构,且以β-MnO_2为氧化剂的电容器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多孔石墨烯 聚苯胺 β-MnO2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