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食品药品类专业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舰平 许锋 《农产品加工》 2016年第7期76-78,共3页
高职食品药品类专业实验室是一个特殊工作场所,其安全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从组织机构、制度保障、教育宣传、安全检查、技术防范、应急预案等方面,阐述了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食品药品类专业 实验室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食品中组胺的含量 被引量:9
2
作者 肖琴 王充 +1 位作者 郑琳 谭炳炎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33,共3页
建立了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食品中组胺含量的方法,通过对广州市售不同品牌的大豆发酵制品、酸奶和啤酒中组胺含量的测定,对各种食品的组胺含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依据。检测结果为豆豉中组胺平均浓度为464.... 建立了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食品中组胺含量的方法,通过对广州市售不同品牌的大豆发酵制品、酸奶和啤酒中组胺含量的测定,对各种食品的组胺含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依据。检测结果为豆豉中组胺平均浓度为464.28 mg/kg,豆酱为481.50 mg/kg,酱油为461.78 mg/L,三类大豆发酵制品组胺浓度平均值没有明显区别;酸奶样品中组胺平均含量为312.15 mg/kg;啤酒样品中组胺平均含量为2.36 mg/L。广州市售的大豆发酵制品、酸奶和啤酒中均有组胺检出,其中大豆发酵制品中组胺含量普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发酵食品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联用分析五色梅不同部位中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如意 周伟明 +1 位作者 陈柳生 刘纲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62-1865,共4页
目的分析五色梅Lantana camara Linn.花、茎、叶、果实中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萃取五色梅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其组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有量。结果鉴定出74个化合物,... 目的分析五色梅Lantana camara Linn.花、茎、叶、果实中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萃取五色梅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其组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有量。结果鉴定出74个化合物,共有成分有31种。其中,花中鉴定出51个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92.53%;叶中鉴定出47个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93.38%;茎中鉴定出54个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93.76%;果实中鉴定出53个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94.08%。叶中挥发性成分含有量最高,花次之,茎和果实相当,为最低。结论五色梅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基本相近,但含有量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色梅 挥发性成分 HS-SPME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萃取3种酶解产物鲜味肽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姚玉静 杨昭 +3 位作者 黄佳佳 韩晋辉 梁志理 崔春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6-161,220,共7页
以牡蛎、鸡肉和南极磷虾为原料,利用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组成复合酶对其进行酶解,以感官评分、肽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为指标,考察乙醇萃取3种酶解产物鲜味肽过程中感官评分、肽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90%乙醇... 以牡蛎、鸡肉和南极磷虾为原料,利用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组成复合酶对其进行酶解,以感官评分、肽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为指标,考察乙醇萃取3种酶解产物鲜味肽过程中感官评分、肽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90%乙醇萃取牡蛎、鸡肉和南极磷虾3种酶解产物的上清液均具有较强的鲜味,分子量在5ku以下的肽比例分别为93.00%,86.82%,87.86%。3种酶解产物中分子量>10ku和5~10ku的肽,经过90%乙醇萃取后明显减少。90%乙醇萃取3种酶解产物的上清液小分子肽中含有较高比例的甜味和鲜味氨基酸。90%乙醇萃取方法可用于牡蛎、鸡肉和南极磷虾酶解产物中鲜味肽的快速萃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鸡肉 南极磷虾 鲜味肽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丁醇萃取三种酶解产物苦味肽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昭 姚玉静 +3 位作者 黄佳佳 韩晋辉 梁志理 崔春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43,共8页
以牡蛎、鸡肉和南极磷虾为原料,选用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组成复合酶对其进行酶解,以感官评分和肽分子量分布为指标,考察异丁醇萃取3种酶解产物苦味肽过程中感官评分和肽分子量分布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异丁醇萃取牡蛎、鸡肉和南极磷... 以牡蛎、鸡肉和南极磷虾为原料,选用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组成复合酶对其进行酶解,以感官评分和肽分子量分布为指标,考察异丁醇萃取3种酶解产物苦味肽过程中感官评分和肽分子量分布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异丁醇萃取牡蛎、鸡肉和南极磷虾乙醇相上清液感官评定都具有苦味,苦味评分值分别为6.8,4.4,5.0分。多肽分子量测定表明异丁醇萃取牡蛎、鸡肉和南极磷虾乙醇相上清液分别含有94.86%,97.61%和97.44%小于5ku的多肽片段。采用80%乙醇萃取酶解产物,再经过异丁醇萃取乙醇相,是一种快速萃取牡蛎、鸡肉和南极磷虾酶解产物中苦味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鸡肉 南极磷虾 苦味肽 异丁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里拉京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抑制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海潮 周捷 +3 位作者 郑公铭 徐单单 臧林泉 聂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77-1582,共6页
目的研究柯里拉京对人黑色素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以A375细胞株为病理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柯里拉京的作用效果。采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 目的研究柯里拉京对人黑色素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以A375细胞株为病理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柯里拉京的作用效果。采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caspase-3、p-Akt、p-GSK-3β、cyclin D1的表达量;采用比色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以及黑色素的生成量。结果 CCK-8结果显示,柯里拉京可明显降低A375细胞的存活率,且其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相关;柯里拉京可以引起A375细胞凋亡,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明显;柯里拉京作用后可以明显上调Bax、cleaved-caspase-3,降低Bcl-2表达量,下调p-Akt、p-GSK-3β、cyclin D1表达;与空白细胞组对比,柯里拉京能明显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并减少黑色素的生成量。结论柯里拉京可诱导A375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通路,以及影响PI3K/Akt信号转导相关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里拉京 黑色素瘤 酪氨酸酶 黑色素 Bcl-2 caspase-3 AKT GSK-3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系统性评价 被引量:20
7
作者 易少凌 陈伶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64-1168,共5页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检索CNKI、Wanfang、VIP、CBM、MEDLINE、SCI Expanded、EMBase、PubMed数据库(各数据库建库-2013年8月31日),收集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献。由两名评价者根据纳入标准和Co...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检索CNKI、Wanfang、VIP、CBM、MEDLINE、SCI Expanded、EMBase、PubMed数据库(各数据库建库-2013年8月31日),收集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献。由两名评价者根据纳入标准和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0版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文献质量评价,RevMan 5.0软件进行Mate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共473例患者,其中5项研究的质量评价为B级,1项研究的质量评价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采用化学药物常规治疗相比,丹红注射液联合化学药物常规治疗可以减少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OR=3.65,95%CI[1.98,6.73],P<0.0001)、改善精神状态(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SMD=0.68,95%CI[-0.02,1.37],P=0.06))、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SMD=1.11,95%CI[0.32,1.90],P=0.006)、Bless-Roth行为量表(BRS)评分(SMD=0.96,95%CI[0.69,1.22],P<0.000 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化学药物常规治疗血管性痴呆优于单纯采用化学药物常规治疗方案,可提高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表明丹红注射液对治疗血管性痴呆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血管性痴呆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高良姜抑菌成分提取工艺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黄百祺 胡林青 +2 位作者 王如意 李咏梅 吴巨贤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37,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大高良姜提取物对饲料微生物污染中常见的4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和2种真菌(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稳定性,优化提取工艺。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不同溶剂的大高良... 试验旨在探究大高良姜提取物对饲料微生物污染中常见的4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和2种真菌(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稳定性,优化提取工艺。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不同溶剂的大高良姜提取物对试验菌的抑菌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为指示菌,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乙醇回流提取工艺,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该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以及对pH值、温度和紫外光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6种试验菌中,大高良姜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抑菌活性较好;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为指示菌时,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5%、料液比115(mV)、55℃水浴回流提取2 h,提取物对这2种菌的MIC均为0.313 mg/ml,MBC分别为1.25 mg/ml和0.625 mg/ml;提取物对pH值极不稳定,加热和紫外光照射均使其抑菌活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果提示,大高良姜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体外抑菌活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良姜 提取工艺 正交优化 抑菌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萃取头分析大高良姜挥发性成分效果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黄百祺 沈丹妮 +3 位作者 王如意 李双林 林焕怡 李咏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56-1662,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萃取头分析大高良姜挥发性成分效果。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对大高良姜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并比较不同萃取头在检出成分数量、总相对含量和灵敏度上的差异,结合主成分分析筛选最... 目的比较不同萃取头分析大高良姜挥发性成分效果。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对大高良姜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并比较不同萃取头在检出成分数量、总相对含量和灵敏度上的差异,结合主成分分析筛选最优萃取头。结果共检测出81个化合物,以萜烯类、醇类、酯类为主,分别有34、21、10个,含量最高的为1,8-桉叶素。65μm PDMS/DVB检出化合物64个,总相对含量68.04%,萜烯类、醇类、酯类最多,对醇类、酯类、醛酮醚类化合物的萃取灵敏度最高;85μm CAR/PDMS对萜烯类、烃类化合物的灵敏度最高。结论复合涂层萃取头在检出物数量、总相对含量和萃取灵敏度方面总体上优于单一涂层的萃取头,65μm PDMS/DVB为研究大高良姜挥发性成分的最佳萃取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良姜 挥发性成分 萃取头 主成分分析 HS-SPME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理论模型应用于肥胖儿童体育锻炼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9
10
作者 蒋志 陈伶俐 周乐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对肥胖儿童进行体育锻炼的干预效果。方法将肥胖儿童128人按学校分为干预组(65人)和对照组(63人)。研究人员未予对照组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针对肥胖儿童锻炼所处不同阶段给予匹配的为期6... 目的探讨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对肥胖儿童进行体育锻炼的干预效果。方法将肥胖儿童128人按学校分为干预组(65人)和对照组(63人)。研究人员未予对照组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针对肥胖儿童锻炼所处不同阶段给予匹配的为期6个月的体育锻炼行为干预。结果基线调查时65.6%肥胖儿童处于锻炼前意向/意向/准备阶段,34.4%处于行动/保持阶段;干预后不同时间干预组处于行动/保持阶段的比例及单次锻炼时间≥30min的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但BMI变化不明显。结论跨理论模型干预模式对锻炼过程的变化呈良性改善,使肥胖儿童锻炼意愿增强,坚持锻炼次数增加,有利于提高其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胖 身体健康 生长发育 跨理论模型 体育锻炼 变化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木通总黄酮保护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海潮 聂阳 +3 位作者 张小红 朱庆玲 巫玮 周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85-2589,共5页
目的探讨甘木通(Clematis filamentosa)总黄酮(TFC)对H_2O_2引起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H_2O_2损伤PC12细胞建立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观察甘木通总黄酮对神经元损... 目的探讨甘木通(Clematis filamentosa)总黄酮(TFC)对H_2O_2引起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H_2O_2损伤PC12细胞建立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观察甘木通总黄酮对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形态学以及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TFC对细胞形态的影响;生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量。结果与200μmol/L H_2O_2诱导的模型组对比,中(10μg/m L)、高(100μg/m L)剂量甘木通总黄酮预处理细胞形态好于模型组,细胞活性明显增强(P<0.05),细胞内的SOD活性增强(P<0.05),MDA水平减低(P<0.05)。结论甘木通总黄酮对H_2O_2引起的神经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木通 总黄酮 PC12细胞 SOD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龟肉酶解液的氨基酸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百祺 杨昭 +3 位作者 王如意 黄创成 吴巨贤 邹琴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0,76,共5页
以黄喉拟水龟(石龟)、中华草龟(草龟)、中华花龟(花龟)和鳄龟肉为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制备4种龟肉酶解液,对比分析不同龟肉酶解液在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和呈味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龟肉酶解液的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中均含有16... 以黄喉拟水龟(石龟)、中华草龟(草龟)、中华花龟(花龟)和鳄龟肉为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制备4种龟肉酶解液,对比分析不同龟肉酶解液在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和呈味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龟肉酶解液的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中均含有16种氨基酸,总含量最高的分别是草龟肉酶解液和花龟肉酶解液,分别为23.577,11.058 mg/g,总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均为谷氨酸,最低均为蛋氨酸,游离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均为赖氨酸。4种龟肉酶解液游离氨基酸的EAA/TFAA在58.06%~61.06%之间,EAA/NEAA在138.43%~156.91%之间,明显大于其总氨基酸中的对应值。4种龟肉酶解液的呈味氨基酸总量最高为花龟肉酶解液,不同龟肉酶解液中各类型呈味氨基酸组成比例相似,均有6种氨基酸TAV>1且种类相同,分别为谷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缬氨酸、精氨酸和苯丙氨酸,其中苦味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对4种龟肉酶解液的风味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喉拟水龟 中华草龟 中华花龟 鳄龟 酶解液 呈味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印迹技术分离淡竹叶中异荭草苷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俊访 李博 聂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99-2806,共8页
目的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建立一种制备异荭草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并将其用于中药淡竹叶中异荭草苷的分离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异荭草苷为模板分子,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印迹聚合物,... 目的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建立一种制备异荭草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并将其用于中药淡竹叶中异荭草苷的分离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异荭草苷为模板分子,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印迹聚合物,对聚合物表面形态进行表征,研究聚合物的吸附与分离性能。结果制备所得印迹聚合物对异荭草苷具有吸附能力和一定的分离能力,最大吸附量可达2.5μmol·g-1。结论分子印迹聚合物可用于淡竹叶中异荭草苷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印迹聚合物 淡竹叶 异荭草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金胃漂浮-生物粘附小丸的制备配方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锋 王洛临 王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期118-124,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优选左金胃漂浮-生物粘附小丸的制剂配方。方法:实验以盐酸小檗碱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优选左金胃漂浮-生物粘附小丸丸芯的处方组成,以丸芯的圆整度和收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挤出滚圆法制备丸芯的工... 目的:本研究旨在优选左金胃漂浮-生物粘附小丸的制剂配方。方法:实验以盐酸小檗碱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优选左金胃漂浮-生物粘附小丸丸芯的处方组成,以丸芯的圆整度和收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挤出滚圆法制备丸芯的工艺参数,丸芯用卡波姆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包衣。结果: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 K4M)为骨架材料,微晶纤维素(MCC PH301)为成球材料和崩解剂,碳酸氢钠为助漂材料;以挤出速度30 r·min^(-1),滚圆速度800 r·min-和滚圆时间20 min制备丸芯,包衣后的左金胃漂浮-生物粘附小丸均能在0.1 mol·L^(-1)的盐酸溶液中,在1 min内起漂,10 h持续漂浮率约80%,生物粘附率83.7%-86.8%,主要成分盐酸小檗碱在12 h的累积释放率>90%。结论:左金胃漂浮-生物粘附小丸的累积释放率较高,且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延长,制剂配方稳定可靠,为左金丸新剂型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金丸 胃漂浮 生物粘附 小丸 制剂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癌镇痛肽AGAP肺靶向融合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15
作者 马建荣 余永红 张景海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5-18,共4页
利用构建好的质粒pPIC9K-RGD-4C-His Tag-AGAP(analgesic-antitumor peptide,抗癌镇痛肽)进行单酶切线性化,然后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电转之后的菌落通过菌落PCR进行筛选,最终得到阳性菌落。阳性菌落经增菌培养,甲醇诱导后的上清SDS-PAG... 利用构建好的质粒pPIC9K-RGD-4C-His Tag-AGAP(analgesic-antitumor peptide,抗癌镇痛肽)进行单酶切线性化,然后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电转之后的菌落通过菌落PCR进行筛选,最终得到阳性菌落。阳性菌落经增菌培养,甲醇诱导后的上清SDS-PAGE电泳后经western blot检测证明,抗癌镇痛肽肺靶向融合体已经成功得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 抗癌镇痛肽 毕赤酵母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10批血竭的无机元素含量
16
作者 方奕孚 梁晓欣 +2 位作者 王如意 李锦添 邹镇健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2期129-133,共5页
为建立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血竭中铝(Al)等20种无机元素含量的方法,了解20种无机元素在10批血竭样品中的分布情况,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10批血竭中的铝(Al)、砷(As)和钡(Ba)等20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对4种... 为建立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血竭中铝(Al)等20种无机元素含量的方法,了解20种无机元素在10批血竭样品中的分布情况,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10批血竭中的铝(Al)、砷(As)和钡(Ba)等20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对4种重金属元素、10种与药材的活血化瘀功效相关的无机元素和其他元素在10批血竭中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了铝(Al)、钙(Ca)、铁(Fe)、镁(Mg)、锰(Mn)和钠(Na)6种元素,其他元素在10批血竭的分布趋势大体一致,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远低于药典限量要求,研究结果为血竭品质鉴别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 微波消解 原子发射光谱 重金属 无机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