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自适应滤波的MEMS陀螺振动误差抑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杰 侯帅康 +1 位作者 刘玉县 何春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3,67,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滤波的MEMS陀螺随机振动误差的补偿算法。该算法采用简化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估计量测噪声,并通过协方差匹配技术引入收敛性判据抑制了滤波的发散,它提高了实时性且减少了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滤波的MEMS陀螺随机振动误差的补偿算法。该算法采用简化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估计量测噪声,并通过协方差匹配技术引入收敛性判据抑制了滤波的发散,它提高了实时性且减少了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算法滤波后,MEMS陀螺随机振动误差的方差减少97.76%,与常规卡尔曼滤波相比,改进算法的方差减少了72.66%,验证了改进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可以有效地抑制MEMS陀螺因随机振动引起的输出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陀螺 简化Sage-Husa自适应滤波 时间序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圆瓶贴标机进料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召彪 邱益 何霖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6-142,122,共8页
针对目前在自动化加工站立不稳的圆瓶类产品的生产线中卧式圆瓶不干胶贴标机缺少能与前段工序进行稳定转送的进料装置问题,设计了一种变螺距螺杆的进料装置,该装置可将圆瓶由立姿转变至卧姿的运动状态且平稳输送至贴标机传送链。首先,... 针对目前在自动化加工站立不稳的圆瓶类产品的生产线中卧式圆瓶不干胶贴标机缺少能与前段工序进行稳定转送的进料装置问题,设计了一种变螺距螺杆的进料装置,该装置可将圆瓶由立姿转变至卧姿的运动状态且平稳输送至贴标机传送链。首先,根据实际供送状况选择四段组合式螺杆螺旋线开展设计计算;然后,对螺杆螺旋槽曲面的形成原理进行研究,设计圆瓶在进料装置的座体内行进的螺旋滑道,实现稳定转送进料装置的功能;最后,在SolidWorks三维软件中创建模型,完成该装置的样机制作并进行相对误差的检测,发现该装置出口速度与目标速度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且与贴标机传送链输送速度基本一致,该进料装置能满足实际生产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输送 变螺距螺杆 圆瓶螺旋滑道 三维建模 实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芯片在太空应用的工程难点和解决方案分析
3
作者 尉雅明 邹建锋 黄小桃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6,共10页
针对器官芯片在太空应用中面临的工程难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综述了器官芯片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太空环境中的应用前景。其次,从微重力、辐射、温度波动等方面探讨了太空环境对器官芯片的影响,并分析了器官芯片在... 针对器官芯片在太空应用中面临的工程难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综述了器官芯片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太空环境中的应用前景。其次,从微重力、辐射、温度波动等方面探讨了太空环境对器官芯片的影响,并分析了器官芯片在太空应用中的功能复杂性、能耗与尺寸限制、长期稳定性、标准化与验证等难点。最后,提出了包括表面涂层和功能化修饰、微环境调控、自动化监测与控制在内的解决方案,为器官芯片在太空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了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芯片 太空应用 航天医学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船舶空气尾流场防治新技术的数值模拟
4
作者 苏轼鹏 曹小群 +1 位作者 张大全 韦智元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92,共8页
大型船舶空气尾流场对海上飞机安全降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有效防治技术研究在保障飞机安全、大型船舶海上活动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开展大型船舶空气尾流场特性及其防治技术的数值模拟研究,以带有Spalart-All... 大型船舶空气尾流场对海上飞机安全降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有效防治技术研究在保障飞机安全、大型船舶海上活动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开展大型船舶空气尾流场特性及其防治技术的数值模拟研究,以带有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的Reynolds平均Navier-Stokes方程构建模拟平台开展数值模拟,得到大型船舶空气尾流场规律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主动补气防治新技术,分别阐述其理论基础、核心方法和技术方案;根据主动补气防治技术思想和理论,进一步开展数值模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显著改善空气尾流场的流场品质,使流场趋于平稳均匀,减小对飞机海上降落的影响。该技术进一步完善了可实现工程应用,并保证飞机海上降落安全,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船舶空气尾流 Spalart-Allmaras模型 主动补气防治方法 补气速度控制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体外循环装置的材料涂层技术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5
5
作者 姜涛 王瑞彬 霍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304-2310,2328,共8页
近几十年来,血液透析、心肺分流术、骨科、血管和重建手术等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直接与生物组织接触的人工材料的迅速发展。由于任何外物与血液接触都会导致血液产生各种应急反应,最终引发凝血,导致医疗器械的闭塞和栓塞,这极大限... 近几十年来,血液透析、心肺分流术、骨科、血管和重建手术等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直接与生物组织接触的人工材料的迅速发展。由于任何外物与血液接触都会导致血液产生各种应急反应,最终引发凝血,导致医疗器械的闭塞和栓塞,这极大限制了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因此,提高体外循环中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特别是血液相容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目前,表面涂层技术是改善材料表面生物相容性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本文主要综述了提高材料血液相容性的三种主要途径:构建生物材料惰性表面、材料表面仿生化、负载生物活性物质。同时介绍了诸如白蛋白、聚氧化乙烯、聚己酸内酯-聚二甲硅氧烷-聚己酸内酯、聚2-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磷酰胆碱、糖胺多糖、肝素、水蛭素、双嘧达莫等多种表面涂层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并对未来提高体外循环系统血液相容性的新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体外循环 生物相容性 血液相容性 抗凝血 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膜式氧合器内部流场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叶非华 廖虎 易国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98-905,共8页
膜式氧合器内部流体运动特性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对氧合器模型进行流体动力学分析是预测其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基于压降实验计算氧合器纤维束的黏性阻力系数,建立了各向同性多孔介质模型。采用RNG k-ε湍流... 膜式氧合器内部流体运动特性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对氧合器模型进行流体动力学分析是预测其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基于压降实验计算氧合器纤维束的黏性阻力系数,建立了各向同性多孔介质模型。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不同流量下氧合器内部流场进行计算,得到了血液速度、压力和壁面剪切应力分布云图。发现随着流量的增加,氧合器内部速度梯度分布形式基本保持不变,压力分布呈倾斜状态且逐渐减小,大部分压力损失位于纤维束内,其中53.3%位于氧合室,42.6%位于变温室。氧合器血液的入口及出口位置为血液损伤的高发区域。采用溶血数值预估模型计算得到了氧合器的标准溶血指数NIH。结果表明:在低流量1.65~3.00L/min下,各向同性多孔介质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模拟数值与实验数值的偏差会随着液体流量的增加而变大;流量为1.65~6.00L/min时,标准溶血指数NIH为0.0084~0.0835g/100L,满足人体生理允许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合器 计算流体力学 多孔介质 溶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标记免疫技术在食品中小分子有害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戴尽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96-301,共6页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是一种荧光纳米颗粒,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发射光谱窄、发射波长可调等优点,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荧光标记物,在食品中小分子有害物免疫检测中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介绍了3种常用的QDs与抗体/...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是一种荧光纳米颗粒,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发射光谱窄、发射波长可调等优点,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荧光标记物,在食品中小分子有害物免疫检测中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介绍了3种常用的QDs与抗体/抗原偶联方法及其各自优缺点,并对基于QDs的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在食品小分子有害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偶联 食品安全 小分子 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何霖 周鹏 《南方农机》 2018年第5期31-31,共1页
本文将简要分析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对我国传统机械加工行业的若干影响,并探讨了基于大数据的机械制造实施步骤与需要注意的相关技术要点,希望对机械加工行业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传统机械加工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642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的实现与优化
9
作者 梁铭炬 《南方农机》 2017年第12期94-95,共2页
在分析了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的算法以及其实现的复杂度之后,提出基于TI公司的DM642数字处理器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结合DM642性能特性的优化手段。其中文章介绍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实现,详细介绍利用各种优化手段对人... 在分析了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的算法以及其实现的复杂度之后,提出基于TI公司的DM642数字处理器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结合DM642性能特性的优化手段。其中文章介绍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实现,详细介绍利用各种优化手段对人脸检测部分进行处理,并对优化前后的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人脸检测系统在640*480的动态视频检测中达到20 fps的实时化处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642 驾驶员 疲劳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