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主体间性:和谐社会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红英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3-196,共4页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与教育者一样平等的人,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通过主体间认同一致和相互理解,使交往双方获得思想政治道德发展和境界提升。在和谐社会视域下实现主体间...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与教育者一样平等的人,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通过主体间认同一致和相互理解,使交往双方获得思想政治道德发展和境界提升。在和谐社会视域下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倡导公平、正义、宽容与自主、对话、责任意识等主体间性和谐伦理理念;提倡与鼓励多向、发展、多层次、多维度交往,形成良好的道德关系,从而增强大学德育功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主体间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与超越: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被引量:6
2
作者 杨红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7-49,共3页
价值澄清学派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面理解价值澄清理论的真实蕴涵,探索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有助于我们借鉴其合理内核,以促进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创新:树立"以生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 价值澄清学派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面理解价值澄清理论的真实蕴涵,探索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有助于我们借鉴其合理内核,以促进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创新:树立"以生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激励个体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开发与设计"生活化"德育课程,引领学生的价值生成;改进德育方法,注重价值观甄选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澄清理论 高校德育 借鉴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