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科技、知识产权试点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6
1
作者 崔皓 李华民 +1 位作者 吴非 常曦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非国有、高科技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结果... 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非国有、高科技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结果显示,金融科技通过信息优化、风险承担能力跃升、数字创新活力提高等三种路径助力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特别地,知识产权保护是金融科技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外部制度条件,在开展知识产权示范的城市中,金融科技能够更大限度地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活力。研究结论不仅从区域溢出视角为理解金融科技效能提供了新经验,还从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视角为更好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企业数字化转型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溢出视角下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吴非 范权贻 +2 位作者 刘倩 袁普盈 常曦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12,共10页
金融科技是数字经济时代下前沿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的新业态.为研究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以及在空间上的影响变化表征,以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将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被解释变量,金融科技作为核... 金融科技是数字经济时代下前沿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的新业态.为研究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以及在空间上的影响变化表征,以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将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被解释变量,金融科技作为核心变量,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边际效应分析进行基准回归分析、稳健性检验、异质性检验和机制识别检验.实证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有效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对于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而言有着更为显著的驱动力.机制检验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优化企业风险配置,强化创新要素投入,进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同区域之间的金融科技发展还能产生有效的协同作用,从而更好赋能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研究结果对提高金融科技支持效率,切实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金融科技 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创新 结构特征 空间溢出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企业数字技术应用与产业结构优化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大伟 田何志 吴非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9-39,共11页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微观企业的数字技术应用转型,科技金融在推动企业创新转型上有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8年数据集,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数据,分析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数字化应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微观企业的数字技术应用转型,科技金融在推动企业创新转型上有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8年数据集,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数据,分析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数字化应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与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之间呈现出显著正向相关关系,对于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而言,科技金融的驱动作用更为明显。从机制上看,科技金融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与融资成本,从而为数字技术应用提供良好条件。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数字技术应用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基于数字经济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充分解读科技金融对微观企业数字创新转型的关系,为当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有益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数字化技术应用 双重差分 产业结构 试点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基于“金融—经济”结构匹配视角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4
作者 任玎 吴非 常曦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95,共12页
数字经济时代下的金融科技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对上述核心结论进行检验,相关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明显驱动作用,并展现明显异质性特征:金融科技对非国有、高... 数字经济时代下的金融科技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对上述核心结论进行检验,相关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明显驱动作用,并展现明显异质性特征:金融科技对非国有、高科技、东部地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驱动效应。从渠道机制来看,改善财务境遇、强化风险平滑能力、激发创新活跃度是金融科技促进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路径。特别地,在实践中关注“金融科技—实体经济”的最优匹配,将金融科技发展根植于经济要素禀赋特质,是最大限度发挥金融科技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文章可为提高金融科技支持效率,提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质效提供初步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企业数字化转型 结构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发展促进了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吗?--基于“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振权 田何志 吴非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5,共9页
在当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金融发展及其相关政策的实施往往能激励企业加快数字化技术的部署和应用。借助于“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变动的外生冲击,充分剖析并展示了这一冲击对我国上市企业数字技术运用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当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金融发展及其相关政策的实施往往能激励企业加快数字化技术的部署和应用。借助于“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变动的外生冲击,充分剖析并展示了这一冲击对我国上市企业数字技术运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试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应用数字技术的意愿和投入,且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在不同属性企业上展现出了差异化的效果:此政策的驱动效力更多地体现在非国有、东中部以及高科技企业的样本中。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优化企业投融资行为,进而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动力。特别地,有效的金融监管是发挥科技金融政策的重要条件。从科技金融的视角,拓展了有关企业数字化转型应用的研究文献,为政府部门科技金融政策设计和微观主体创新转型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数字化技术应用 双重差分 试点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市场化程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39
6
作者 吴非 丁子家 车德欣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31,共17页
金融科技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下金融与前沿技术融合的新产物,能对实体经济转型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1-2020年数据,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和外部重要条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 金融科技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下金融与前沿技术融合的新产物,能对实体经济转型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1-2020年数据,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和外部重要条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对于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驱动作用。机制检验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有效提升财务配置质效、激发数字技术创新活跃度并强化风险平滑能力,这些都能有效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特别地,良好的外部市场化环境是充分释放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驱动力的重要条件。本文结论为优化金融科技发展、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完善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企业数字化转型 市场化程度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效应及其传导机制 被引量:46
7
作者 刘心怡 金山 张伟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5-76,共12页
以2013—2018年中国各省份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金融科技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效应,并从收入来源视角对增收效应进行渠道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从整体上来看,金融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区域异质性检验表... 以2013—2018年中国各省份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金融科技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效应,并从收入来源视角对增收效应进行渠道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从整体上来看,金融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金融科技的增收效应在非粮食主产区作用更为显著;收入来源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财产性收入促进作用不明显。增收传导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科技通过促进农民非农就业、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等传导渠道,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推动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拓宽金融科技服务“三农”渠道,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缓解相对贫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55
8
作者 向海凌 丁子家 +1 位作者 徐斯旸 吴非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7-215,共9页
为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沪深两市A股主板企业的2011—2020年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有效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对非国有、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更突出的作用。从机制来看,金融科技能够改善企业... 为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沪深两市A股主板企业的2011—2020年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有效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对非国有、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更突出的作用。从机制来看,金融科技能够改善企业融资境遇、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稳定、提升企业创新活力,从而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良好的外部金融制度建设有助于发挥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企业数字化转型 金融制度改革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否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被引量:163
9
作者 任晓怡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5-75,共11页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金融与科技融合的新兴业态,对实体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以沪深两市A股企业数据为研究载体,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在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上述...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金融与科技融合的新兴业态,对实体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以沪深两市A股企业数据为研究载体,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在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特别地,数字普惠金融对小规模企业、高科技企业的定向融资约束缓解功效更为明显,在克服传统金融部门融资的“规模错配”和“领域错配”困境上卓有成效。从传导机制来看,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扩充企业的现金流,并降低其财务费用和杠杆率水平,最终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产生积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弥补传统金融部门的漏损,在银行、资本市场部门发展较差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对小规模企业、高科技企业融资约束有着更显著的缓解效应,从而展现出较强的普惠特征。研究结论有助于引导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加强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融资约束 规模错配 领域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市场化改革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自利率市场化的中国经验证据 被引量:75
10
作者 唐松 李青 吴非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7,共15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微观经济主体的数字化转型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这离不开高质量金融供给的支持。基于2007—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研究利率市场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路径。实证发现,利率市场化能够显著驱动企业数... 在数字经济时代,微观经济主体的数字化转型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这离不开高质量金融供给的支持。基于2007—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研究利率市场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路径。实证发现,利率市场化能够显著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且对于非国有企业的驱动效果更为突出,但对于科技属性企业的支持力度并未展现出特异性的支持偏好。机制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降低企业杠杆,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方式,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特别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削弱利率市场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作用。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应着力营造稳定的货币政策环境,进一步提高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效果;金融机构应主动适应市场化定价方式,加大创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投贷联动;企业应当侧重将金融资源注入创新项目,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企业数字化转型 融资约束 投融资行为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与企业研发投入——结构差异、渠道检验与市场化程度下的效应识别 被引量:27
11
作者 车德欣 吴非 赵丹妮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0-149,共10页
基于2011—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渠道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有助于驱动企业提升研发投入强度,对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的创新投入驱动效果更为显著,并能有效校正传统金融存在... 基于2011—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渠道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有助于驱动企业提升研发投入强度,对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的创新投入驱动效果更为显著,并能有效校正传统金融存在的属性错配和行业错配问题。机制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和金融结构,为企业研发投入提供外生动力,有效提升股价信息含量,克服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在市场化程度较差的地区,数字金融发展能够为企业研发投入带来更为显著的驱动效果,发挥较为突出的补足市场短板功能。研究结论为优化数字金融的发展、提振企业创新动能提供了可靠经验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研发投入 市场化程度 产权属性 科技属性 结构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理论机制与经验事实 被引量:177
12
作者 刘心怡 黄颖 +1 位作者 黄思睿 张桃霖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基于201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在收入提升和缩小差距方面作用效果明显;结构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有效促... 基于201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在收入提升和缩小差距方面作用效果明显;结构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有效促进了共同富裕,其中包容性特质(覆盖广度)的促进效果表现更为明显;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而东部地区更多地表现为增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机制促进了共同富裕,同时通过经济增长机制中介促进收入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相关部门应当夯实数字普惠金融基础支撑,加强数据能力建设,提升居民金融素养,从而帮助低收入群体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超边际分析 机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驱动企业债务融资降成本——基于数字金融的效用识别、异质性特征与机制检验 被引量:94
13
作者 阮坚 申么 范忠宝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44,共13页
借助沪深两市上市企业2011~2017年的数据集,研究"数字金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并有着显著的动态叠加效果;随着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上升,数字金融对其降低效果呈现出&q... 借助沪深两市上市企业2011~2017年的数据集,研究"数字金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并有着显著的动态叠加效果;随着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上升,数字金融对其降低效果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特别地,只有处于较好发展状态下的数字金融,才能发挥对企业融资的"降成本"功效。从传导机制来看,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降低企业杠杆率并减少盈余管理活动的发生,这些都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部门合理有效引导数字金融发展,从而在企业融资"降成本"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内部控制 杠杆率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吗--基于企业年报文本大数据分析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0
14
作者 李华民 崔皓 吴非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0-81,共22页
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最小微观构成,其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金融供给支撑。文章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集,分析金融集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特... 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最小微观构成,其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金融供给支撑。文章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集,分析金融集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对于非国有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位于初创期、成熟期的企业驱动效果更加明显。机制研究发现,金融集聚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改善企业预期和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等三种传导路径助力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特别地,金融监管是金融集聚更好释放效力的重要外部基础条件,在金融监管强度大的地区中,金融集聚能够有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活动。本项研究从新的视角为理解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数字化转型 文本识别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市场化改革与企业“短贷长投”——基于利率市场化视角下的中国经验 被引量:6
15
作者 祝佳 孙念念 吴非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113,共11页
基于中国新发展时期对经济转型的要求,本文借助2007-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对企业“短贷长投”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短贷长投”行为,对不同属性企业的“... 基于中国新发展时期对经济转型的要求,本文借助2007-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对企业“短贷长投”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短贷长投”行为,对不同属性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有着异质性的效果差异;从影响机制来看,利率市场化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又能够帮助企业降低金融杠杆,维护财务稳定,从而抑制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而政府层面的金融监管能够更大程度发挥利率市场化抑制异质性企业“短贷长投”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短贷长投 融资约束 脱实向虚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监管能否治理企业房地产投资:效用识别与机制检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常曦 吴非 任晓怡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8,F0003,共12页
基于2009—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地方金融监管对企业房地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监管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房地产投资强度。微观层面的渠道机制研究发现,在股价信息含量较高的情况下,金融监管更能有效抑制房地产的投机行为... 基于2009—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地方金融监管对企业房地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监管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房地产投资强度。微观层面的渠道机制研究发现,在股价信息含量较高的情况下,金融监管更能有效抑制房地产的投机行为,克服企业在“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形下的房地产投资偏好。宏观层面的渠道机制研究发现,无论是货币供给抑或是金融部门都会对企业房地产投资起到驱动效果,而金融监管的存在则很好地校正了上述偏误。结合当前实体经济的“脱实向虚”特征,治理企业房地产投资势在必行,开展有效监管和创新监管,能够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活动,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房地产投资 渠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金融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特征、渠道机制与非信任环境下的效应差异 被引量:109
17
作者 张黎娜 苏雪莎 袁磊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67,共17页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金融业态,其与企业微观主体生产创新行为有着密切关联。以2007—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探究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驱动作用,对于不...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金融业态,其与企业微观主体生产创新行为有着密切关联。以2007—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探究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驱动作用,对于不同属性企业而言展现出一定的异质性效果。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与传递市场良好信号、缓释金融约束与加强财务稳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与增大创新产出等三种路径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特别地,在社会非信任环境下,供应链金融对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展现出更大的弹性。建议加强培育供应链金融生态、强化供应链金融政策体系支撑、提高精准施策水平、营造良好的市场信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数字化转型 非信任环境 文本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上市企业市场价值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吴非 徐斯旸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7-92,共16页
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核心技术驱动力,能够对企业生产、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通过爬取中国上市企业年报文本(2007-2019年)内容,构建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程度指标,并检验其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够显... 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核心技术驱动力,能够对企业生产、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通过爬取中国上市企业年报文本(2007-2019年)内容,构建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程度指标,并检验其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市场价值,并展现出了较强的双向行业溢出效应。特别地,非国有企业、高技术企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更能够带来显著的价值增升效果。机制检验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带来生产成本优化、劳动雇佣结构升级、创新效率提升以及内外部预期改善,这些都有助于企业市场价值的提高。此外,还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进行深入探讨,发现当其水平较高时,企业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带来更大的价值边际驱动力。研究结论有助于中国未来的人工智能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推动资本市场企业保值增值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企业价值 文本识别 经济政策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技术应用与企业融资成本 被引量:3
19
作者 车德欣 李宝儿 +1 位作者 向海凌 吴非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4-295,共12页
大数据技术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下的新兴技术,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7—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探讨企业大数据技术应用对融资成本的影响和机制.实证结果发现,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此结... 大数据技术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下的新兴技术,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7—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探讨企业大数据技术应用对融资成本的影响和机制.实证结果发现,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此结论在经由稳健性与内生性处理后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更能显著降低自身的融资成本.机制识别检验发现,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够改善信息不对称、增强财务风险稳定性并优化市场预期,从而有助于融资成本的降低.特别地,基于影响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外部因素进行探讨,发现大数据技术应用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境中具有更好的融资降成本效果.研究结论在微观上有助于指引企业应用前沿技术,在宏观上有助于政府部门制定更加完善的大数据技术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大数据技术应用 企业融资成本 文本识别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杠杆率与技术创新:促进还是抑制?——基于渠道机制与结构异质性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20
作者 任玎 吴非 常曦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0-59,共10页
基于中国技术创新转型的需求,本文采用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8年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杠杆率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不同属性杠杆可能存在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整体杠杆率攀升确实不利于技术创新,这主要是通过恶化企... 基于中国技术创新转型的需求,本文采用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8年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杠杆率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不同属性杠杆可能存在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整体杠杆率攀升确实不利于技术创新,这主要是通过恶化企业财务状况,挤出企业有效投资来冲击技术创新活动的。基于杠杆结构属性划分后发现,商业信用杠杆和经营性杠杆能够有效驱动企业技术创新,而银行杠杆和金融杠杆则有明显抑制作用,债券杠杆尽管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产出,但更多地是低端创新泡沫;基于企业属性划分后发现,国有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会由于企业的加杠杆行为而受到更大的负面冲击。有鉴于此,不能简单地对企业杠杆进行“一刀切”式的管理,应根据不同属性特征的杠杆行为,分别进行“去杠杆”“稳杠杆”乃至“加杠杆”,纳入结构化的思维对企业杠杆进行优化,有助于提升微观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动能,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杆率 技术创新 渠道机制 结构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