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机制——基于不同创新层次的维度 被引量:4
1
作者 谢丽娟 王露 刘心怡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4,共10页
基于全国278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有显著的增益效果。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对区域创新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使用深度,再次是数字化程度。... 基于全国278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有显著的增益效果。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对区域创新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使用深度,再次是数字化程度。分地区看,数字普惠金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对区域创新的效果存在一定差距,对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活动增益效果显著大于东部、西部地区。分创新层次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各个层次的区域创新水平有突出的正向驱动效果。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提升金融效率和市场化水平进而促进区域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区域创新 实质性创新 非实质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空间效应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丽娟 丁焕峰 王露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1,59,共14页
金融是促进创新的重要因素。采用2011—2019年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不仅能有效助推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还对邻近区域创新产生了空间正外溢性;异质性分析表明,... 金融是促进创新的重要因素。采用2011—2019年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不仅能有效助推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还对邻近区域创新产生了空间正外溢性;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集聚对实质性创新、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存在显著的空间正溢出效应,西部地区则表现为“虹吸效应”;机制分析表明,金融集聚能通过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两条渠道促进区域创新。基于此,当前应优化金融空间布局,充分发挥金融集聚的空间正溢出效应,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创新发展策略,同时应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区域协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区域创新 空间溢出效应 整体创新 实质性创新 金融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伙人团队治理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团队行为整合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礼花 郑山水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7-124,共8页
本文利用“团队输入-团队过程-团队输出”理论,分析了合伙人团队治理影响企业成长的过程机制。通过对218个合伙人团队的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合伙人团队行为整合在合伙人团队治理影响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中介作用。其中,合伙人契约治理... 本文利用“团队输入-团队过程-团队输出”理论,分析了合伙人团队治理影响企业成长的过程机制。通过对218个合伙人团队的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合伙人团队行为整合在合伙人团队治理影响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中介作用。其中,合伙人契约治理通过提高合伙人的决策参与和开放沟通水平促进企业成长;合伙人团队的共同愿景通过提高团队的决策参与、开放沟通和团队协作水平促进企业成长;合伙人团队的相互认同通过促进团队开放沟通和团队协作促进企业成长;合伙人团队的相互信任通过促进团队决策参与和团队协作促进企业成长。文章最后提出合伙人团队可以反思治理机制是否有助于提升合伙人决策参与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伙人团队治理 团队行为整合 企业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生产网络是否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6
4
作者 梁经伟 钟世川 毛艳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112,共14页
全球生产网络是现今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特征,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经济体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利用2000—2018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和世界银行数据,在测算各国全球生产网络节点中心度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 全球生产网络是现今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特征,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经济体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利用2000—2018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和世界银行数据,在测算各国全球生产网络节点中心度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全球生产网络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全球生产网络的节点中心度、资本强度和贸易强度均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主要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资本化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高强度节点与低强度节点国家,处于中间层次的国家更能发挥FDI带来的增长效应;相较于轮轴国家,与其他国家连接较少的辐条国家更能发挥贸易带来的增长效应;另外,以轮轴国家为核心的子群,更具FDI增强效应。因此,对于广大发展中经济体而言,一方面应积极参与全球生产分工,提升自身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中心度,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本和资本配置的效率;另一方面应积极融入以轮轴国家为核心的子群,通过集聚效应发挥FDI的作用,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全要素生产率 节点中心度 凝聚子群 创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衍生品投资的DC型养老金计划均衡投资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佩 陈峥 张玲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7-158,共12页
研究均值-方差准则下可投资衍生品的确定缴费型养老金计划(DC型养老金计划)的均衡投资策略。具体地,DC型养老金计划的代表性参与者不仅可以投资于一个无风险资产和一支股票,还可以投资一个衍生品,其中股票的价格过程由随机波动率模型描... 研究均值-方差准则下可投资衍生品的确定缴费型养老金计划(DC型养老金计划)的均衡投资策略。具体地,DC型养老金计划的代表性参与者不仅可以投资于一个无风险资产和一支股票,还可以投资一个衍生品,其中股票的价格过程由随机波动率模型描述。在博弈论框架下,利用随机最优控制方法分别得到了有衍生品投资和无衍生品投资情形下的均衡投资策略和相应均衡有效前沿的解析式。最后,数值算例表明随机波动率和风险溢价对均衡有效前沿有显著影响,并发现有衍生品投资情形下的均衡有效前沿总是优于无衍生品投资情形下的均衡有效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品 确定缴费型养老金计划(DC型养老金计划) 均衡投资策略 随机波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持股计划对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义圣 苏国强 王世杰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1-99,共9页
员工持股计划有助于优化公司的债务结构、降低治理成本、加强股权集中,从而对上市公司的价值产生影响。选取2014年第3季度至2017年第3季度间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的各季度报告数据为研究目标,建立面板向量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员工... 员工持股计划有助于优化公司的债务结构、降低治理成本、加强股权集中,从而对上市公司的价值产生影响。选取2014年第3季度至2017年第3季度间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的各季度报告数据为研究目标,建立面板向量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情况。通过实证发现,员工持股比例与流动比率、管理费用和股权集中度等变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这些变量中除管理费用外,其他变量都与上市公司价值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价值 员工持股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信息和模糊厌恶下DC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佩 李仲飞 张玲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5-132,共8页
在信息部分可观测的金融市场中,参与者可投资于一个无风险资产、一个滚动债券和一支股票。其中,股票的预期收益率由一个服从均值-回复过程的预测因子预测。参与者是模糊厌恶的,只能观测到股票价格和利率,却无法观测到预测因子。利用滤... 在信息部分可观测的金融市场中,参与者可投资于一个无风险资产、一个滚动债券和一支股票。其中,股票的预期收益率由一个服从均值-回复过程的预测因子预测。参与者是模糊厌恶的,只能观测到股票价格和利率,却无法观测到预测因子。利用滤波技术和动态规划原理,得到了不完全信息和模糊厌恶下DC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策略的解析式。进一步,利用敏感性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对比仅考虑不完全信息、仅考虑模糊厌恶以及同时考虑不完全信息和模糊厌恶三种情形下的最优投资策略。结果表明同时考虑不完全信息和模糊厌恶时的最优投资策略最保守,仅考虑不完全信息时的最优投资策略对风险厌恶系数的变化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型养老金 不完全信息 模糊厌恶 收益可预测性 滤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