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与调适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杨明
李斯霞
-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社科部
-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6-168,共3页
-
文摘
信息技术的问世,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的消解,是信息技术本身作用的结果。传统文化适应信息技术产生现代文化的新的内涵。信息时代的传统文化不仅要生存下去而且应保持生机与活力。
-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传统文化
消解
调适
-
分类号
G202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对6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新认识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张秀华
曹国慧
-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社科部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0-73,共4页
-
文摘
20世纪 6 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确立和实施 ,始终与中国的对内政策由温和走向急进、由正确走向错误的时期相伴随 ,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比较客观的评价。在考察实行“两个拳头打人”战略的过程中不能忽略美国的因素而完全归咎于“左”倾错误 ;这个战略使中国获得了真正独立自主的地位 ,并使美国重新审视其对华政策 ,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
关键词
60年代
中国
外交战略
-
Keywords
1960s
China
diplomatic strategy
-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解析“和谐社会”
被引量:8
- 3
-
-
作者
薛安泰
-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社科部
-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71,共2页
-
文摘
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过程或状态。和谐社会是“将来时”而不是“现在时”,是我们党现在要着力构建的在将来才能实现的目标。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首要的任务是消灭贫困;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必须消灭和解决不公平现象;和谐社会是民主的社会,必须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谐社会是法治的社会,必须按法律办事,实行依法治国;和谐社会是德性的社会,必须消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谐社会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必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解析
价值目标
构建
-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
-
题名坚持科学发展观 改进高校德育管理工作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袁馨泉
-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社科部
-
出处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91,共2页
-
文摘
本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德育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更新德育管理思想、管理内容,处理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德育工作与其他教育工作、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改善激励机制,提高德育工作的激励水平,推进高校的德育工作水平,最终达到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
-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校
德育工作
目标管理
过程管理
激励机制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合作研究型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形式
被引量:3
- 5
-
-
作者
袁馨泉
-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社科部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48,共2页
-
文摘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人数激增,思想政治理论课原有的小班教学被大班教学所替代,致使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增大所引发的教与学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应与时俱进,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形式,笔者认为合作研究型学习既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又可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可行途径之一。
-
关键词
合作研究型学习
教学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党内民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2
- 6
-
-
作者
余信红
-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社科部
-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5-146,共2页
-
文摘
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的地方太少,急需建立起党员论坛。选拔干部不公布民主考察结果,伤害群众参与民主的积极性。党员的被选举权得不到落实,建议党的地方组织直接选举党代表。与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互相配套,需要有部分代表名额从竞选中产生。上级党委常委兼任下级党委的书记,不利于党内民主生活。
-
关键词
党内民主
问题
建议
-
分类号
D262.1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科技时代的伦理思辨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杨明
-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社科部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70,共3页
-
文摘
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的伦理问题日益突出,科技发展产生伦理嬗变,带来伦理发展的自身否定。人们过分地强调对自然的技术征服,而忽视了人类的道德和责任。如何认识科技发展所形成的伦理冲突及其内在规定性,实现科技发展的伦理超越,成为人类所必须关注的课题。
-
关键词
科技时代
科技伦理
伦理科技
人本科技
文明科技
-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毛泽东时代的文化传统及其启示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张秀华
-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社科部
-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29,共4页
-
文摘
在20世纪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通过精神价值革命和社会制度革命,建构了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文化。毛泽东的文化思考和实践启示我们:文化转型,面对不同的时代主题,其指向应有所侧重;无论何时都应牢记无私无畏、怀抱理想的革命传统;未能把群众路线纳入民主政治的轨道是毛泽东文化实践的严重缺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文化转型的灵魂,这个灵魂使中国人民追逐和创造先进文化获得了科学思维和实践动力。
-
关键词
毛泽东
现代社会
文化转型
文化传统
-
分类号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G12
[文化科学]
-
-
题名清末新式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及现代启示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张秀华
-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社科部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59,共6页
-
文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形成了具有新的知识结构与价值取向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然而,在晚清时期,由于诸多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社会改造任务紧迫,因而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形成了矛盾、急躁和激进的文化心态,并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对现实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
关键词
清末
知识分子
文化心态
-
Keywords
late Qing Dynasty
intellectuals
cultural mentality
-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高等学校教学理念的创新
被引量:18
- 10
-
-
作者
袁馨泉
-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社科部
-
出处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85-187,196,共4页
-
基金
广东金融学院立项项目<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Y2004B05)的成果之一
-
文摘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高等学校“以学生为本”,把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放在核心地位.高等学校应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师生互动为基础,以互助合作研究小组为学习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新能力,多层次、多规格发展学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工作.
-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学理念
自主学习
主体性
-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concept
autonomous study
main body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科技发展与文化示范的耦合性思考
- 11
-
-
作者
杨明
-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社科部
-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2-154,共3页
-
文摘
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正经历从经典科技向伦理科技的转向。与科技发展相适应,文化示范也从价值性示范向协同性示范转化。科技发展与文化示范的互动过程,就是文化示范价值性与协同性的耦合过程。人类科技发展历史正处在经典科技文化示范价值追求向伦理科技文化示范协同和谐的转折时期,伦理科技的人本、协调、和谐的文化示范内涵,揭示了科学技术进步的内在要求。
-
关键词
科技发展
文化示范
伦理科技
耦合范示
-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加强和改善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 12
-
-
作者
余信红
-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社科部
-
出处
《学习论坛》
2006年第10期21-23,共3页
-
文摘
在巩固和发展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同时,要积极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导向。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必须“灌输”,同时又要把正确的理论、思想、观念用渗透的方式转化为社会心理。公开的政治宣传要和“隐蔽性”很强的“软力量”结合起来使用。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意识形态工作要把自己的“触觉”延伸到各种群体尤其是非正式群体中去。
-
关键词
改善
政党
意识形态
领导
-
分类号
D25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自由贸易、人权和主权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贾海龙
盖蕾
-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广东金融学院社科部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62,共4页
-
文摘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主权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全球性质的经济活动跨越国界面临的巨大障碍之一。面对这种状况,现有的国际法体系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不过在现阶段国际人权法迅猛发展的趋势下,可以把交易权提升为受国际人权法保护的人权,利用人权的强势地位,推动国际经济交往的正常进行,尽管这种思路面临着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复杂问题,但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潜在途径。
-
关键词
自由贸易
贸易权
人权
主权
-
Keywords
Free trade
The fight to trade
Human fights
Sovereignty
-
分类号
F741.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