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医疗保险政策效果评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动态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大川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7年第6期94-101,共8页
医疗保险政策效果评估是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医疗保险制度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核心内容。文章对国内外医疗保险政策效果评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发现目前关于社会医疗保险政策效果评估的研究存在理论研究不足... 医疗保险政策效果评估是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医疗保险制度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核心内容。文章对国内外医疗保险政策效果评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发现目前关于社会医疗保险政策效果评估的研究存在理论研究不足、研究深度不够以及缺乏对新型医疗保险制度的关注三个主要问题。需在理论研究方面综合考虑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实际,突出理论研究的本土化特色;在研究内容方面深入考察医疗保险制度效应产生的内在机理,提高政策建议的科学性;同时还应关注新型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进程,加强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评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医疗保险 政策效果评估 全民医保 公平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医疗保险能否缓解农民的多维相对贫困——来自CFPS数据的微观证据
2
作者 于大川 廖信明 +1 位作者 詹睿诗 葛敬光 《社会保障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7,共17页
利用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在对多维相对贫困状况进行测量与分解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民多维相对贫困的缓解效应及其实现机制。研究发现:农民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为0.274(临界值为3),教育、社会保障两个维度对该指数... 利用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在对多维相对贫困状况进行测量与分解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民多维相对贫困的缓解效应及其实现机制。研究发现:农民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为0.274(临界值为3),教育、社会保障两个维度对该指数的影响较大,弱势农民群体的多维相对贫困程度更高;参加农村医疗保险与提高其保障水平均能显著缓解农民的多维相对贫困,在修正内生性问题并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参保对老年、中西部农民多维相对贫困的缓解效应更强,而提高保障水平则对中青年、东部农民的缓解效应更强;农村医疗保险主要通过健康、心理两种实施绩效实现多维相对贫困缓解效应,心理绩效的作用高于健康绩效,经济绩效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基于此,建议继续加大农村医疗保险的投入与改革力度,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强化对弱势农民群体的倾斜帮扶,充分发挥农村医疗保险在缓解多维相对贫困方面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医疗保险 多维相对贫困 缓解效应 A-F双临界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医疗保险介入与家庭代际经济交换: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于大川 丁建定 田向东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39-50,共12页
文章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使用OLS模型和PSM方法实证分析社会医疗保险介入对家庭代际经济交换的影响,并运用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对两者之间的作用路径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医疗保险介入促进了家庭代... 文章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使用OLS模型和PSM方法实证分析社会医疗保险介入对家庭代际经济交换的影响,并运用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对两者之间的作用路径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医疗保险介入促进了家庭代际的经济交换,表现为向上的代际经济供养明显减少,而向下的代际经济资助明显增加;医疗保险对家庭代际经济交换的影响存在城乡和年龄差异,医疗保险对城镇、高龄老年人的代际经济供养有负向影响,对农村、低龄老年人的代际经济资助有正向影响;老年人经济和健康状况改善是医疗保险影响家庭代际经济交换的两条主要路径,在“医疗保险—代际经济供养”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在“医疗保险—代际经济资助”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文章建议,要从保障能力、公平性、弱势群体倾向性、多层次性等方面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进行系统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医疗保险 家庭代际经济交换 挤出效应 挤入效应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消费与健康的影响——制度效应评估与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41
4
作者 于大川 吴玉锋 赵小仕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追踪调查(CLHLS)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分析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消费和健康的促进效应,并探讨该制度对老年人健康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社会医疗保险能显著提高老年人的医疗消费... 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追踪调查(CLHLS)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分析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消费和健康的促进效应,并探讨该制度对老年人健康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社会医疗保险能显著提高老年人的医疗消费水平,并改善其健康状况;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效应具有明显的群体差异性,对高龄、农村、低收入等弱势老年人群医疗消费和健康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制度的公平性仍有待提高;社会医疗保险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可能渠道包括医疗消费水平提高和健康/就医行为改变,但不包括医疗负担减轻。据此,深化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应强化福利性,提高公平性以及维护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医疗保险 老年人口 医疗消费 老年健康 制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反事实评估 被引量:34
5
作者 于大川 丁建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7-115,共9页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CLHLS)2011-2012年的截面数据,文章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评估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医疗保险的实施确实有利于促进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升,但同时存在促进程度较低且不全...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CLHLS)2011-2012年的截面数据,文章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评估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医疗保险的实施确实有利于促进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升,但同时存在促进程度较低且不全面等问题。社会医疗保险显著改善了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但对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和自评健康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社会医疗保险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扩大社会医疗保险保障范围、保障水平和强化福利性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医疗保险 老年人健康 倾向得分匹配方法 反事实评估 CLHL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提升了中青年农民的持续参保意愿吗? 被引量:7
6
作者 吴玉锋 王安婧 +1 位作者 于大川 唐丽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9-120,共12页
中青年农民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参保意愿决定着制度未来的养老保障能力和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构建了社会资本通过制度满意度和特殊信任影响中青年农民对城乡居保制度持续参保意愿的多重中介模型。基于2015年全国5省678份中... 中青年农民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参保意愿决定着制度未来的养老保障能力和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构建了社会资本通过制度满意度和特殊信任影响中青年农民对城乡居保制度持续参保意愿的多重中介模型。基于2015年全国5省678份中青年农民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中青年农民持续参保意愿的直接影响不显著;社会资本通过制度满意度和特殊信任对持续参保意愿有间接影响。基于Bootstrap再抽样技术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在制度满意度、特殊信任及二者共同的中介效应中,制度满意度的中介效应与二者共同的中介效应大小具有显著性差异,制度满意度与特殊信任、特殊信任与共同的中介效应大小没有显著性差异。本文为政府采取措施提升中青年农民持续参保意愿提供了一个新的政策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制度满意度 特殊信任 持续参保意愿 中青年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力资本与农户收入增长——基于CHNS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于大川 潘光辉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3年第3期25-29,共5页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中国农村地区农户健康人力资本对种植业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健康测量指标都影响到农户的种植业收入,但不同健康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其中自评健康(SRH)的...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中国农村地区农户健康人力资本对种植业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健康测量指标都影响到农户的种植业收入,但不同健康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其中自评健康(SRH)的影响最为显著。身体质量指数(BMI)和热量摄入与农户收入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其边际效应的转折点分别为28.68kg/m2和5164.36kcal。此外,年龄和教育等非健康指标对农户收入并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力资本 农户 收入增长 边际效应 CHN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养老保险与消费支出:来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证据 被引量:5
8
作者 于大川 赵小仕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7年第10期81-87,共7页
利用农村地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一政策变化来研究养老保险获取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农保制度对农民的消费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参加新农保制度会使农民的基础性消费和高层次消费分别降低4.5%和0.6%;进... 利用农村地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一政策变化来研究养老保险获取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农保制度对农民的消费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参加新农保制度会使农民的基础性消费和高层次消费分别降低4.5%和0.6%;进一步分析显示,新农保制度对不同年龄段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结构性差异,对60岁以下参保农民的消费支出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会同时降低年轻农民的基础性和高层次消费,但对60岁及以上参保农民的消费支出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要实现新农保制度的消费刺激功能,还需在制度投入、制度设计、机制创新等方面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农民 消费支出 财富代替效应 预期收入效应 CS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医疗保险对代际医疗支持的影响——“挤入”还是“挤出”效应? 被引量:7
9
作者 于大川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61,共8页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CLHLS)2011-2012年的横截面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医疗保险对代际医疗支持的影响,并分样本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医疗保险对代际医疗支持同时存在"挤出"和"挤入"效应,其对代...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CLHLS)2011-2012年的横截面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医疗保险对代际医疗支持的影响,并分样本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医疗保险对代际医疗支持同时存在"挤出"和"挤入"效应,其对代际医疗费用支持存在"挤出"效应,而对代际医疗照料支持则存在"挤入"效应。进一步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社会医疗保险对不同特征老年人获取代际医疗支持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群体性差异,其对城镇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高的老年人获取代际医疗费用支持的"挤出"效应更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的老年人获取代际医疗照料支持的"挤入"效应更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优化制度设计以及构建公平统一的健康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医疗保险 代际医疗支持 挤入效应 挤出效应 PROBIT模型 CLHL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于大川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83-89,共7页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面板数据,采用Hausman-Taylor模型,本文估计了中国农村地区农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对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更高的身高可以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并且男性身高回报要高于女性。身体质量指数(BMI)对女性农...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面板数据,采用Hausman-Taylor模型,本文估计了中国农村地区农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对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更高的身高可以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并且男性身高回报要高于女性。身体质量指数(BMI)对女性农业收入的提高有显著性影响,但对男性的影响不显著且方向为负。热量摄入与农业收入之间显著相关,更高的热量摄入是农业收入增长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健康人力资本在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力资本 农业收入 CHN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增收与减贫效应评估——基于CHN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于大川 李培祥 杨永贵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9年第5期35-45,共11页
实现农民增收和减贫是评估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效应的两个重要维度。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建立OLS模型和Logit模型,实证评估农村医保制度在农民增收和减贫政策效应及其群体异质性,通过Boostrap中介效应分析法检验... 实现农民增收和减贫是评估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效应的两个重要维度。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建立OLS模型和Logit模型,实证评估农村医保制度在农民增收和减贫政策效应及其群体异质性,通过Boostrap中介效应分析法检验政策效应发生机制。研究表明,农村医保制度的增收和减贫效应显著,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降低农民致贫返贫概率;不同年龄参保农民增收和减贫效应存在差异,中年农民增收效应最大,老年农民减贫效应最强;增收效应与经济绩效相关,减贫效应与健康绩效相关。基于此,提出加强财政补贴力度、提高保障水平、扩大补偿范围、实施差别化待遇享受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减贫效应 增收效应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能否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参与——基于CHNS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于大川 赵小仕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63,共3页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正向影响并非对所有群体都适用,人力资本因素...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正向影响并非对所有群体都适用,人力资本因素对男性劳动力和年轻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参与缺乏应有的解释力,这与男性劳动力的家庭角色定位以及年轻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的动因转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参与 CHN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否促进了医疗服务利用?——一项对制度运行效果的实证评估 被引量:20
13
作者 于大川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7-128,共12页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2年中国基线调查数据,从医疗服务利用的视角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运行效果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城居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参保人的医疗服务利用,但总体影响水平不高;而且城居保对不同群...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2年中国基线调查数据,从医疗服务利用的视角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运行效果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城居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参保人的医疗服务利用,但总体影响水平不高;而且城居保对不同群体的医疗服务利用存在着结构性差异,其在住院医疗利用率、医疗支出等方面促进了低收入、低健康等"相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服务利用,但对这一群体门诊医疗利用率、医疗负担的改善作用有限。继续提升制度的福利性、强化向社会弱势群体的倾斜度以及转变保障目标定位是未来城居保制度改革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医疗服务利用 政策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医疗保险能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的检验 被引量:16
14
作者 于大川 李嘉欣 蒋帆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2-133,共12页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新发展阶段下农村贫困治理的重要任务。基于贫困脆弱性的视角,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多元线性回归法(OLS),从是否参保和保障水平两个方面检验农村医疗保险巩固脱贫攻坚成...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新发展阶段下农村贫困治理的重要任务。基于贫困脆弱性的视角,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多元线性回归法(OLS),从是否参保和保障水平两个方面检验农村医疗保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效能,研究表明,农民的贫困脆弱性总体不高,但老年、健康状况差、中西部等弱势农民群体的贫困脆弱性相对较高。无论是参加农村医疗保险还是提高农村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都能显著降低农民的贫困脆弱性,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医疗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在不同农民群体中存在差异性,对降低弱势农民群体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更强,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农村医疗保险建设投入,实行倾斜性的农村医疗保险政策,采取综合性贫困治理措施,从而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医疗保险 脱贫攻坚成果 贫困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维权环境与农民工过激维权行为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光辉 赵小仕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6年第1期42-46,共5页
不少研究将农民工的过激维权行为归因于其素质低下而出现的非理性行为。经济学分析表明,农民工维权行为是在当前维权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基于个人行为决策的角度,在高维权成本的环境下,稳健维权的预期回报率低,而过激维权尽管具有高... 不少研究将农民工的过激维权行为归因于其素质低下而出现的非理性行为。经济学分析表明,农民工维权行为是在当前维权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基于个人行为决策的角度,在高维权成本的环境下,稳健维权的预期回报率低,而过激维权尽管具有高风险的特征,但由于容易引起政府及媒体的介入,结果提高了维权的成功率和回报率。基于社会稳定的角度,过激维权却容易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过激维权行为。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成立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基金,政府部门承担维权的最终责任,提高侵权者的侵权代价,降低稳健维权的成本,增加农民工组织维权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过激维权 经济学 理性 期望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好的营养会促进农民的劳动参与吗?——基于CHNS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大川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8,共9页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1年的面板数据,使用Logit模型,从热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两个方面实证分析营养对我国农民劳动参与的影响及结构性差异,结果表明:营养对农民的劳动参与有显著影响,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入具有...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1年的面板数据,使用Logit模型,从热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两个方面实证分析营养对我国农民劳动参与的影响及结构性差异,结果表明:营养对农民的劳动参与有显著影响,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入具有正向影响,脂肪摄入则具有负面影响;营养对农民劳动参与的影响存在性别、年龄和时间差异,对女性农民的影响要高于男性农民,对老年农民的影响要高于中青年农民;热量、脂肪和蛋白质摄入的影响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强,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影响则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扩大农民的劳动参与率应从改善农民的营养水平和营养结构入手,并且应注意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特征制订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农民 劳动参与 营养效率 劳动效率 健康状况 热量 主要营养素 CHN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机制及其组织治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日新 潘光辉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在包容性增长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将具有更多的统筹与互动。这一过程要求对传统的组织制度进行变更与创新,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土地流动、资金流动提高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保障,因此,新农村建设有效实施机制有赖于农业产业组织、... 在包容性增长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将具有更多的统筹与互动。这一过程要求对传统的组织制度进行变更与创新,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土地流动、资金流动提高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保障,因此,新农村建设有效实施机制有赖于农业产业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村治理机制三大领域的创新,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如何加大财政投入和政府积极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新农村建设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