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双重认同机制——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邹国振 雷艳芝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6期65-68,共4页
认同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双重态度模型理论为揭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从信仰形成的认同机制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和确立同时存在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两种机制。双... 认同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双重态度模型理论为揭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从信仰形成的认同机制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和确立同时存在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两种机制。双重认同机制反映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难度。深入探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双重认同机制,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认同机制 外显认同 内隐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与乡村治理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春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53,283,共6页
乡村社会治理就是以村民自治为核心,通过乡镇政府管理和农民制度化参与的并行发展,把农民利益最大化作为根本目的的一种乡政村治的良性发展模式。当前,大量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出现,对于乡村治理的文化成长、社会资本建构和运作绩效... 乡村社会治理就是以村民自治为核心,通过乡镇政府管理和农民制度化参与的并行发展,把农民利益最大化作为根本目的的一种乡政村治的良性发展模式。当前,大量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出现,对于乡村治理的文化成长、社会资本建构和运作绩效有着较为消极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提升乡村治理的实效性,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乡村治理 制度化政治参与 运作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过程的两种选择方式
3
作者 邹国振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49-52,共4页
从"受众选择行为"的视域看,受众选择行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导向和出发点。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理性选择和感性选择两种选择方式。受众接受马克思主义既可以是一种理性选择,也可以是一种感性选择。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 从"受众选择行为"的视域看,受众选择行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导向和出发点。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理性选择和感性选择两种选择方式。受众接受马克思主义既可以是一种理性选择,也可以是一种感性选择。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必须正确认识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两者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的机制,坚持理性选择的主导性,提高感性选择的自觉性,实现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理性选择 感性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军 余锦龙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3-46,共4页
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经济思想。包括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的统一性、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是物质变换发展的新阶段和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统一体中的生产力发展等。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 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经济思想。包括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的统一性、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是物质变换发展的新阶段和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统一体中的生产力发展等。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实践指导意义。包括为当代中国的资源节约型发展实践提供思路、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思路以及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提供思路等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12
5
作者 邹国振 李国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118-121,共4页
大学生幸福感既受外在客观因素影响,也受内在主观因素影响。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客观因素,以及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认知模式、应对方式等主观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升大学生幸福感是一项系统工程... 大学生幸福感既受外在客观因素影响,也受内在主观因素影响。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客观因素,以及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认知模式、应对方式等主观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升大学生幸福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生为本,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四方面的协同作用,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追求幸福、实现幸福和享受幸福,过真正有意义的幸福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幸福感 以生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影响与应对 被引量:44
6
作者 邹国振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3-226,共4页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运用正面舆论优势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力;健全完善大学生社...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运用正面舆论优势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力;健全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改进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式方法;着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体的能力和素质;努力探索运用新媒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层次性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邹国振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具有层次性,从认同主体、认同内容、认同过程等三个方面进行层次分析,可以具体清晰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问题,为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主体层次性 内容层次性 过程层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余锦龙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9-162,共4页
近代以来,团结合作是广西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种融洽的民族关系受到一些现实因素的挑战。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广西民族关系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对于构建和谐的广西民族关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广西民族关系 特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生产关系视角下货币的伦理意蕴
9
作者 禹芳琴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98,共4页
马克思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人类一般劳动时间的外化、对象化和物化,是以物的形式表现的人们自己的生产关系。货币理念渗透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货币的伦理意蕴体现在货币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一是彰显货币经济的伦理本性,... 马克思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人类一般劳动时间的外化、对象化和物化,是以物的形式表现的人们自己的生产关系。货币理念渗透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货币的伦理意蕴体现在货币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一是彰显货币经济的伦理本性,蕴含人格独立和人际平等精神;二是消解传统的社会结构,产生新的契约关系;三是祛除价值之上的迷魅面纱,创立理性基础上的新伦理;四是促成价值世界的转化,冲击传统伦理观念;五是产生伦理文化效应,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货币 伦理 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伦理学:历史、理论与方法
10
作者 禹芳琴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4-27,共4页
货币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本身无所谓善恶,但如何对待货币、获得货币和消费货币等问题却在伦理学研究的领域之内。货币伦理,简单说来就是要研究和解决道德行为和货币交往活动的关系。货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克思的货币伦理思想为依托,... 货币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本身无所谓善恶,但如何对待货币、获得货币和消费货币等问题却在伦理学研究的领域之内。货币伦理,简单说来就是要研究和解决道德行为和货币交往活动的关系。货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克思的货币伦理思想为依托,同时以近现代西方货币伦理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为科学依据。货币伦理学的历史研究决定其理论主旨,理论主旨又决定其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生产力、社会交往、人性和文化四个不同的研究视角决定了货币伦理学的研究必然要求多学科、跨学科的合作与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伦理学 历史 理论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阈中货币与伦理的融合
11
作者 禹芳琴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13,共4页
货币是一种文化的结晶,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货币的非人格性随着文化的发展还会不断得到发展。货币以此使得所有在其他方面都强调彼此的分歧和保留的个人和团体的行动能够协调起来,从而去从事其他共同的事业。货币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许... 货币是一种文化的结晶,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货币的非人格性随着文化的发展还会不断得到发展。货币以此使得所有在其他方面都强调彼此的分歧和保留的个人和团体的行动能够协调起来,从而去从事其他共同的事业。货币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许多联结,并将许多不同的利益媒体夷平,同时货币以其强大的支付力为个体性和内在独立感打开一个特别广阔的活动空间。伦理道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获取、使用货币的经济活动常受到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的评判、制约和指导。伦理道德渗透在货币文化之中,货币文化本身也内涵着伦理价值。货币文化和伦理文化可以融合而成为货币伦理文化,利益是两者联系的中介。货币伦理文化可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重要资源,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文化 伦理文化 利益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强制问题研究
12
作者 肖乐群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当社会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适应新的社会历史要求的新的道德规范系统,唯有借助外力帮助才能重新确立自身的权威地位。本文通过对道德强制的概念、性质及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底下实施道德强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及基本途径,以... 当社会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适应新的社会历史要求的新的道德规范系统,唯有借助外力帮助才能重新确立自身的权威地位。本文通过对道德强制的概念、性质及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底下实施道德强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及基本途径,以及实施道德强制对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强制 道德重构 市场经济 规范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发展观
13
作者 薛安泰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8,共2页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以苏联的经验和教训为借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基础、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战略等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观。追寻和研究毛泽东的...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以苏联的经验和教训为借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基础、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战略等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观。追寻和研究毛泽东的发展观,对于我们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脉络,在实践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康社会国际比较指标体系初探
14
作者 张春华 《理论月刊》 2007年第8期29-31,共3页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活用传统文化遗产根据中国国情在中国与发达国家横向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阶段,小康社会具有横向国际比较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小康社会国际比较的可...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活用传统文化遗产根据中国国情在中国与发达国家横向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阶段,小康社会具有横向国际比较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小康社会国际比较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意义的分析,在考察国际比较常用的方法和对学术界的分析借鉴的基础上,综合各指标体系所涉及的有关指标,结合中国国情,考虑到实际数据支持的可行性,初步探讨了小康社会国际比较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国际比较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康社会的国际比较分析
15
作者 张春华 《理论月刊》 2007年第4期29-32,共4页
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把我国与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的国家进行了比较分析,廓清了中国小康社会发展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从实证的角度明确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难点、重点以及着力点。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国际比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